剑与魔法与东方帝国 第370章

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当时有人从南方带回来一箱梨,说要赠给最出色的士人。北海诸生无人敢动心思,纷纷让给孔融。这件事之后,就在当地成了美谈。

他属于标准的士林派,那两人的谈话,也掺不进去,只好在旁边干站着。

好在没多久,大家就各自散去。又过了一天,船就靠了岸。

“诸位还是小心点。最近这港口刚驱逐了巴里希领主,现在还挺乱。”年轻人劝道:“还是把护甲都穿上吧。”

众人纷纷允诺。

不多时,孔融穿着铠甲,下了船。

他的铠甲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甲,晶石接通后,能自动启动引擎,推动这个大家伙运作起来。回头看了一眼,张道长等人也准备好了。后者的甲胄外面,还如常罩着道袍。现在,他正拿着把手铳,向里面装填弹药。

手铳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当年的附魔弩,当然,它本质是大鼎、大圭和弩融合之后的改进产物。人们苦于大鼎过于笨重,弩矢的力度又不足,便设计了这种折中产物。

它和大鼎一样,用火药发射。因为口径有限,所以使用了易于附魔的箭型弹丸。现在,这种原理的武器,已经广泛地使用了。

众人下了船,走到附近的广场上。不远处的城主住宅上,飘着一张白床单。市民们正齐齐拉动绳索,将广场中央一个教士打扮的女性雕像拽倒。

张道长大声叫好,众人也纷纷回应。

“那是三十年战争时期,在巴里希主政的主教黎塞留。”孔融小声给一个不明所以的同伴解释道:“她组织军队镇压国内的新教徒,太平天国的灭亡,此人是罪魁祸首之一。太平宗这些人,到现在都记着这仇呢。”

众人说着,又继续向车站走。孔融看了看周围,发现刚才那个铲煤姑娘,连衣服都没换,又跟了上来。

“她觉得不安全,不放心我。”年轻人向他解释道。

孔融不以为然。

又走了一段,前面果然跳出来几个贼人。然而他们还没拔出兵刃,那个小姑娘抄着铲子冲上前,一铲子一个,把几人都给拍得飞了出去。

孔融大惊。

“一定要好好对待这姑娘啊。”他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地说。

“呃?哦——”

火车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事。只是进入加拉西亚时,就明显能感觉到气氛变了。

满载铁车的火车,向他们背后方向驶去;车站上,成群结队的士兵正在整队,不少人忙着和家人告别;快到都城时,众人按计划在旅店休息一晚,等明日换火车,结果泼喜军的训练场那边,车载大鼎轰鸣了整整一夜,听说是他们急着让士兵完成夜间科目训练,也顾不上扰民的问题了。

巴里希人参战,他们是反应最快的——就像西方弇州每次需要增援,都是北海郡兵沿着几百年前的老路,去帮忙一样。

第二天,有个加拉西亚人也加入了队伍。

“这回真停不住了。”他感慨道:“横山军区和北维塔利亚军区已经开始行动了,草原军区还在动员,也用不了太久。听说巴里希人那边,这回是打算拼命了——对了,鲁萨尼人果然准备撕毁条约,向咱们开战了。”

“怎么说?”有人问。

“大大公说,‘鲁萨尼有附魔大剑十万口,安惧契丹’。”加拉西亚人说:“哦,契丹就是指咱们这些人。也是个第一纪的名词了,天知道怎么用到现在的……”

孔融不屑地哼了一声。

他才不关心鲁萨尼人的态度,或者那些奇怪的词汇——北海人向来瞧不起鲁萨尼人。

相比之下,他更关心不远处显眼的雕像。

铭牌上说,这是伟大而正义的君王,玛利亚·夏洛特的雕像。只是在他看来,这雕像太过令人无语。

加拉西亚的这个雕像,人物面貌倒是差不多,但这个长着翅膀、穿着简朴衣服,一脸悲悯神色的人,怎么看也和北海人记忆中的夏洛特·希格德莉法偏差太大。

在孔融的印象中,这位的形象都是带着翼盔,骑着天马,气势凛然的。被他们搞成这一副软弱的样子,就让人很无语。

“你们西夏这回这么急,真有把握么?”他质疑道:“别和上回一样,自己收不了场,又得州里来救。”

“是大夏。”对方纠正道:“古书说,西北方曰大夏……”

“西夏。”

加拉西亚人看了看孔融的块头,决定不和他吵。

不久,他们又一同向新都出发。

***

一口气把最近的梗都贴出来吧。

PS1:何谓九州?……正西弇州曰并土。

九州之大,纯方千里,九州之外,乃有八寅,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

——《淮南子·墬形训》

PS2:北欧人的传统命名方式没有姓。抄一个例子:有个人叫约恩·埃纳尔松(Jón Einarsson),他儿子叫奥拉维尔(Olafur),但奥拉维尔不会继续姓埃纳尔松( Einarsson),而会姓约恩松(Jónsson),意为约恩(Jón)之(s)子(son)。

如果约恩生了个女儿,女儿会姓约恩斯多蒂尔(Jónsdóttir),意即约恩(Jón)之(s)女(dóttir)。

所以这个孔融的儿子就不姓孔了。(笑)

PS3:希格德莉法的意思是“胜利赐予者”(神话里的布伦希尔德就有这个称号)

(两边对她的称呼是不同的。这个其实也是常见。。)

PS4:维京人并不自称维京人。维京表示的是一个状态,是出门转(打)悠(劫)的意思。一个出门去“维京”的维京人才叫维京人,他待在老家的时候就不叫维京了。

一般的称呼就是北方人。(诺斯人,诺德人,诺曼人……反正都一个词源的)

PS5:东欧那边的本地势力我没怎么描写,因为缺乏描述必要。

他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东西。农奴制对这帮人来说都是先进生产关系了……

整个亚非欧大陆上,到十六、十七世纪还是这个水平的,除了他们,也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了……

v

东欧的农业长期都是靠神罗移民撑着,后来成为欧洲粮仓的也是德意志人开辟的易北河以东的那些种植区……他们自己连基本的垦荒种地挖沟都不会。

(天天乳髪是因为东欧都不知道怎么乳。要素过多,不知道从何入手。

最直白地说吧,蒙古人到了中原就汉化,到了中亚就突厥化,到了印度就印度化,到了阿拉伯就清真化。但到了东欧和俄国的蒙古人,把当地鞑靼化了……)

PS7:

我看了下之前的评论,有一点需要说下,东欧那边并不冷,尤其南部,也不缺光照。乌克兰南边是亚热带气候,古希腊人就跑那儿种橄榄和葡萄了。

黑海东岸高加索地区,也是差不多的气候。希腊神话里美狄亚的老家科尔基斯就在那边。

(怎么说……简而言之,她是斯大林的老乡)

总之当地就这种气候的。

另外小麦是地中海的农作物。相比中原的季风气候,那里的气候反而对它更适合。

虽然在中原,小麦的产粮也比汉朝时候的几种作物高了。

东欧那边这么肥的地还搞成这样,真的是人不行……

o

v

第356节 未来篇(完) 天下大势

“这次大家要首先拜见征西将军。”接待的官员介绍道:“之后,州里会安排其他事宜。”

众人纷纷表示明白了。

孔融环顾四周,见一个红脸长须的大汉,又在那儿叹气。

那人穿着一身绿色的动力甲,背着的大刀上,法术力场十分显眼。

“哎,云长啊。”孔融安慰道:“大家都知道,你是个忠诚守义的人,但现在时局变得这么快,蛮夷也骚动起来,越到这时候,越是需要定心啊。”

“我听说,益州那里,也要打起来了。”他说:“天竺诸国兵弱不堪战,自然不足为虑,但南方大梦洲,也是有强敌的。现在天下不安,两个州就要对抗大半个世界,实在不是分心的时候。”

“你也知道,我是真信不过那个征西将军。”大汉摇头道:“天下危难,这种人真行么。”

孔融自己也说不清楚。

征西将军曹氏的名声一直不好。

之前孔融见过她一次,那家伙样貌不佳,身材短小,也不知道和巴里希的那个矮子比,谁更高一点。

最主要的是,她还特别喜欢仗着权势,勾搭有妻室的俊俏男子,也不知道是什么见鬼爱好。孔融来之前,他的妻子就很是气愤担忧,说那人是个狐狸精,不小心点,怕是要出事。

——在北海人的俗语里,狐狸精是个骂人的词,专门用来形容勾引男人、破坏别人家庭幸福的不检点女子。

北海人世代流传的故事说,夏洛特·希格德莉法与钱夫子相爱,然而有一只狐狸精却屡屡从中作梗,企图破坏二人关系,还强迫钱夫子与自己结婚。至今,北海人的诗歌里,还有不少是关于这个故事的。它们有些是悲剧,有些是喜剧,剧情也并不完全相同,已然衍生成了一个题材,而狐狸精也因此成了贬义词。

可惜现在,大家也没什么好办法。

“只要能击败蛮夷,捍卫诸夏,私德也可以暂且放后。”孔融还是安慰道:“《春秋》里如何记录和评价管仲,你应该也很清楚吧。”

大汉听到这话,当即点了点头,显然是领悟了他的意思。

之后,与征西将军本人的会面,则显得无聊了很多。

应对战争的计划,其实很早就做好了。现在,也只要按照计划,完成集结和调度就行。这是钱夫子时代就有的习惯,数百年来,幕僚们整日就琢磨这些东西,涵盖各方面的计划,早已浩如烟海。

据说,在兵曹的武库里,连异位面神性生物入侵和第一纪遗民从天空中袭来之类的应对方案都能找到——这些都是幕僚们实在闲着没事儿,做出来的。天知道他们究竟设定过脑洞多大的背景。

这些事情也不需要将军安排,主簿就把情况和接下来的要求介绍好了。

主簿是凉州本地人,土命叫扬·修伊斯基,汉名叫杨修。他也是众人的老相识,很快就完成了工作。

之后,孔融和几个友人直奔新都的图书馆。

整个凉州最大的藏书地点,就在这里。

门前的大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狐狸塑像。

当年中原形势不安,涂山氏族担心这次不能幸免,就提前秘密将珍贵藏品转移到天下各处,托付给亲族保护。当时钱夫子镇守凉州,形势已经稳定下来,她们便将其中一部分运来,安置在新都附近——这也是图书馆的起源。

此外,这里还有很多西洲本地的资料文献,乃至南大陆和精灵的收藏,从钱夫子主政的时代,就源源不断地涌入了。还有些中原地区的孤本史料,也是他当年从史官朋友那里接来的。时至今日,这里已然成了天下文教的中心之一。

图书馆的大楼上今天还挂着大扁书,是在感谢伊兰瑞尔女士捐献的先汉文物。

战争的阴云已经密布上空,但新都城里的气氛还算正常。图书馆门前的巨大晶石板上,还循环展示着宣传图。

“文艺的复兴与新时代的曙光:三浦大师绘画作品特展”——这是美术史展览。

“西戎影响下的画像砖主题变迁”——这个是新举办的文物陈列,大幅背景图里,是经典的“苏白芷居于新都”画像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