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接着,他们把它拿起,放在另一个台子上。
那个台子是铁质的,上面有固定用的卡扣。趁他们安放的时候,制版师傅打开正上方的小盒子,扫了眼里面的晶石和法阵,又把它关上。
“还能用么?”王大哥问。
“暂时没事,不过我也不知道还能用多久。”制版师傅发起牢骚:“灵力恢复这么慢,十有八九是出问题了。”
“现在先忍忍。这段时间雇个术师都贵得要命,等大军从西域回来,他们肯定得降价。”王大哥解释道:“到时候我们把制版机和几把刻刀都拿去修修……”
制版师傅撇撇嘴,又不好意思当面说他抠门,只得点点头。
小工们固定好蜡板,又拉出一条粗绳,接在把木框边上。他的两个学徒拿着拳刀、曲劂,在旁边等候。
师傅冲着一个小工点点头,对方拉动机关,启动了制版机上的法阵。
制版机台子下,微微亮了起来,绳子上也闪起微光。紧接着,木框里,那些字符也跟着亮了起来。这其实是一种简易的防御法阵与冰法术的组合,因为效果弱化了不少,所以成本也很低廉。连那些晶石,都是次等的廉价品和朝廷工坊里淘汰出来的边角料。
另一边,师傅启动了手里的盒子,对准板件,按了一下。
盒子里的法阵运转起来,一道光照在蜡板上。被照到的地方,蜡渐渐被炙烤到变软、融化,而字迹上的法阵则保护了背后的部分,还渐渐降温,保证接触的地方不融化。
师傅握着把手,让灼热的光束扫过整块蜡板,随后把它关上。
小工把木框撤走,学徒们埋头工作起来。
他们麻利地清理蜡板,刮走软化变形的空白部分,又用刻刀清理毛糙的字体边缘。
不过他们的精力看起来不怎么好。其中一个不停打呵欠,还把一个字碰豁了一块。制版师傅照头拍了下,让他自己拿块蜡,把字补好。
他自己一边抱怨着现在的年轻人太懒,一边检查着制版机。
一刻钟不到,板子就清理完成了。
三浦起身去拿稿纸,走到旁边,瞅了一眼。
板子上凸出的字,正面确实平滑,但侧边则坑坑洼洼的。空白处也被两个新学徒铲得凹凸不平,不甚工整。好在这些,都不会影响印刷。
三浦当初见了这种机器,便不再提活字的事情了。他觉得,能在这个方向走下去,或许还更好。
不过制版师傅倒是有些不满,例行看着板子摇着头,数落着徒弟们。
当然,蜡板本身的定位,就是廉价而快捷的工具,印刷质量确实一般,但对于这种市井读物,也足够了。
至于更好的印刷品,都是用木板乃至铜板制作的——像三浦第一次发布的画作,就是托了王大哥的面子,用上好木板雕刻出来的,比这种小册子精细了很多。不过那种,就得师傅亲自动手,也没有这么方便的机器了。而且,木板的材料和制作,开销都更高,所以书籍的成本也提了上去。
有些高质量的雕版,甚至板子本身,都堪称工艺品了。
那边,小工们已经在安装第二块了,卸下的木框则被放在一边。白天,会有人来回收,然后拿去清洗,再贴上新纸。
很快,他们制作了十多块蜡板,把全部内容都刻了上去。师傅吩咐学徒们把板子搬到印书机旁。
机器上有一个铁框,够放十六块这种同样大小的板子。至迟从战国开始,各国上至朝廷,下至工匠,都十分热衷于使用统一标准的配件。
印书时也是如此。规格统一,不仅能节约工坊的成本,也方便了很多。书商们从造纸场买来的印书纸,都是固定大小的。
纸场出的纸,对普通书籍来说太大,一般需要自己切割。之所以是16块,单纯是因为对折分割与裁剪起来方便。如果有空白,就把要印的其他书的底版放上去,或者拿同样大小的空木板,填充位置。
对王大哥他们来说,这种统一规格的行为,似乎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但对三浦而言,还是感触颇深的。
“印个册子都这样,真要打仗,会是什么场景啊。”他自言自语道。
“打仗?”王大哥听了一半,回过头:“这里不是很多人打过仗么。”
听到话的众人都点头表示赞同。他自己去过汉四郡,制版的李师傅跟大将军出征过,那几个小工,除了一个还没成年的,大部分也都去边郡服过役。
“不是。”三浦解释道:“我是说制造机器的工艺。”
“战场上是另一套了。”王大哥想了想:“不过印书的机器,虽然不是大鼎那样的礼器,但影响恐怕不见得比它们小的。”
“印刷也是种战争啊。”他指了指制版机,说道。
PS1:
书籍价格:
本世界历史,至少东汉就有专门书店了。(有人去书店,专门只看不买蹭书的……)
纸质手抄本时代书籍价格一直比较稳定。北魏到隋朝,高质量书籍的价格普遍是一卷书换一匹丝织品。一直到唐代中期稳定时期,高质量的手抄本,一卷的价格一般还是一千文左右,和一匹绢差不多(不过这些都是名人手抄或者皇帝、重臣收藏的高端商品,其他手抄本可能更便宜)。(《唐宋元书籍价格考》)
而当时标准自耕农家庭从事副业,每年大约可以自产四匹绢(只算桑田产出的丝帛本身,不算其他副业的收入)。(《唐代农民家庭经济研究》)
(另外租借书籍之类也一直都有。至少从西汉起,太平年代,自耕农一般也是承担得起学习费用的。)
晚唐时期,印刷术日渐成熟,书籍价格直线下降。同时代印刷的书价格只有手抄本的十分之一。
按米价换算,唐代一册书大致平均值120斤米,北宋大约是24斤,元末是9.6斤。书籍价格一直在持续下降。
印刷的普及导致会写字的人继续增加之后,手抄本反而继续存在。因为能抄书的下层读书人实在太多了,抄本反而便宜了……
明后期一卷普通书籍,大约在1.8~2钱左右。手抄本一卷在2.5钱左右(《明代书籍价格考》)。
直到清末,主流的方式还是雕版,配合少量手抄。
PS2:
商品经济:
西汉时期的农民,很难说严格符合小农经济的标准,他们的生产也不是自给自足的。
农民也不是一辈子不离开村庄附近,没到过远方。更不可能连皇帝是谁、朝廷是哪个都缺乏认识。起码郡里征发兵役得去吧——不想去也不行啊……
实际上,农民经常从事粮食之外的生产,以及出门进行商业活动(《四民月令》)。月令和农书里都有记录。
当时从事商业的人很多,农民有条件,都喜欢去做生意。按今人研究,农民涉足的商业活动一般在约50公里和200公里的两个圈子。(《汉代农业》)不同层级的交易点都有:有路边的市场,聚落里的市场,镇子里的集市,还有大城市里的集市。
大部分农民财力有限,做不起大笔买卖,所以很多人集资去经商。地方上有社,有里,农民订立契约的时候会去找人作证明。从出土的契约看,有些就是几百钱的小本生意,出资人也是男女都有,几乎是全民性的。而且从生产到销售,农民都大量使用货币。
另外男耕女织在当时也只是个理想化情况。当时很多情况下,是男耕女耕,也有男耕女商或者男商女耕之类,并不是固定的。因为织布其实是很依靠技术和设备的……
现代学者的估算,汉代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原粮大约3578斤(现代市斤)每个农业人口全年需要的原粮平均810市斤(包括吃的、喂牲畜的、酿酒的等等)(《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这个数字应该偏高了,但正常情况下,作为社会骨干的自耕农确实吃得还不错,而且有不少东西可以拿出去卖。
v
(现代有些观点甚至认为汉代的商业化程度比唐代还高,虽然后者的生产力显然比前者高不少(《关中模式》)。
唐代江南已经开发了,但整个唐朝的人口始终没有超过西汉末年那个峰值。唐代提高的是人均占有量这方面。)
西汉可能是继承了春秋战国的商业传统,再加上大一统对地域间交易的促进,所以一时发展到了顶点。
而且,书里的社会比现实历史发达很多,所以这几章里经营的情况也应该是可能的。
PS3:
上一章王大哥对写作的论述纯属作者自嘲,没那么多引申意思……
PS4:这几章是很重要的背景,因为世界观太大,从主角一个角度写,很难完整体现出来。不过今天听有人说,我自己也觉得间章太长了,所以想了想,这种和主题密切相关的,还是加入正文吧。
PS5:绿狐狸只是我跟风嗨……其实这书,我的大纲全是战略规划和一步步的战争发展,还有技术方面的东西。爱情线……连前传都是后来加的。
这书毕竟不是爱情向的,我也不太会写……也不存在控股的问题,我自己都不知道爱情线会怎么发展(我就没做这方面的计划,全是赶鸭子上架临时补的……)
o
v
第232节 第一百八十九章 成功穿越者——经典之作(完)
三浦拿着炭笔,正在纸上构图。
制版的李师傅从他旁边经过,看见他一脸痴笑,无语地准备绕开。刚走过,他又退回半步,好奇地打量着他桌子上,捏了一半的泥俑。
它看起来像个小女孩,只是风格同样古怪。他捏人偶的技术恐怕也不太行,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但三浦这种平时很随便的人,对待它却非常认真。不仅每天都花时间修正,平时也非常小心,唯恐被人碰坏了。有胆大的学徒想去摸,他还很罕见地和对方吵了一架。
“这到底是什么啊?”李师傅好奇地问完,自己推测道:“是你们的神像?”
“呃……”三浦尴尬地摇摇头,直接用官话回答:“不是……”
“没关系,拜什么神我们不管的。”李师傅安慰道:“别是要血祭的邪教,把官府招来就行。”
“没那回事。”三浦急忙说:“这是紫藤酱。”
“什么酱?”李师傅没听懂。
三浦又花了会儿功夫,才给他讲明白。原来这紫藤,是长安御医署里养着的妖怪。
之前一段时间,他借着送书的理由,设法顺路去了一趟长安,算是满足了自己的心愿。
只是不知他见到了什么,回来之后状态就明显不对劲。现在,李师傅才大概明白了情况。
“我记得,扶桑人似乎喜欢把灵怪当神,去崇拜。”他推测道:“看来是把紫藤妖当成神拜了吧。”
虽然有些奇怪,但李师傅还是理解地看了他一眼。
他又瞥了下三浦的桌子:“对了,你之前那个白狐狸泥偶呢?”
“换掉了。”三浦说。
“哎?为什么。”李师傅问。
“我现在永远喜欢紫藤酱!”三浦大声回答。
“……”
两人正说着,王大哥匆匆走了进来。
“你现在画什么呢?”他急急忙忙地问三浦。
“还是那一系列啊。”三浦回答。
他从旁边拿起一本《孝经》,把它翻开:“这是刚刚试印好的,用了新的技法。我觉得效果比以往好多了。”
翻开《孝经》的封面,扉页上,一个头上戴着鲜花的绿色长发少女,眼神空洞,面色潮红,衣衫凌乱地瘫在花草间,勉强用手和头发上生出的枝条遮盖着自己。旁边,几个彪形大汉正围着她,有人拿着药瓮,有人拿着木杵,不怀好意地向她探出手去。
旁边,用粗体大字写着:“大汉植物园——第四卷”。
“我们用了两种色块相互渗色的方法,做出了这种渐变效果。”三浦兴高采烈地指着花瓣上红白之间的过渡,介绍起来:“另外,颜色的深浅的变化,我们也大体摸索出来了。”
“至于之前线条粗糙和洇墨的问题,我们换了墨的配方。”他翻倒下一页,指着上面黑白的线图,介绍道:“用油烟怠和矿物油混合,调配出来的墨,比原来我们用的那种,更适合处理这类细线条。”
“另外,我们以前处理木板的方法有点问题,所以木材质量不好的时候,印出来的线条会变得粗糙。我设法用蜡加工木板,配上油墨,就没有问题了。现在好几家书商来找我们,想出钱买这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