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英柱石梅中堂
总而言之,都是实用性的刊物。
三浦一开始的工作,就是给那些文章绘制插图。书社的师傅会把图画雕版,然后印刷出来。整个工艺很是成熟,听说是许久之前就有人发明了。
这里的穿越者看起来很成功,让三浦颇为羡慕。不过,他也会一些此地未出现过的东西。
三浦画画的风格与当地画师们差别颇大,一开始,书社里的人都觉得新奇过头,买书的人不见得能接受。不过性格软弱的三浦在这方面异常强硬,坚持认为是本地画师的手法太过拙劣。
双方争执不下,三浦于是堵着气,独自一人,连天加夜赶出来一个小册子。众人试着印了一批,却发现反响有些出乎意料。
购买者口头上,对这种蛮夷之地的新奇风格,都持着审慎与批判的态度。但印出来的册子,却转眼间就卖完了。
当然,三浦自己也慢慢学会了迎合读者口味。现在买书的人,大多是有点闲钱的中上层平民。于是,他又画了几本以匈奴贵妇为主题的作品,讲述一个小部族头领的女儿,被一群东胡兵卒抓到后,发生的事情,一下就出了名。
书社里,有人向他提出过其中的问题。
“我也打过匈奴。”一个制版师傅对他说:“胸奴女人都面黄肌瘦的,小头领的家眷也没这么丰满。那些真正称得上吃得好的,都得是小王以上的家眷。东胡人有这个胆子,也不会这么容易就给抓到的。”
“现实里就有的,我还画什么啊。”三浦反驳道。
众人想了想,觉得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这读者们啊,最喜欢的,要么是暴力,要么是色()欲。”三浦来了劲,摆出一副前辈讲道理的姿势:“不过这年头……现实中的战争就够多了,但缺个好女人,却是普遍问题。所以满足后者的需求,肯定就能卖得好——缺什么就画什么呗。”
书社里印的书,大部分确实都是这类。众人听了他的理论,更加信服。
三浦很快获得了穿越前、乃至穿越后在扶桑都未有过的地位——不止这一家书社,书商们的整个圈子里,他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虽然在整个社会上,他这种出身和职业,都算不上体面。但作为书社的摇钱树和首席春()宫图画师,现在他的意见,众人都颇为重视,也不像以前,只能当别人的小跟班了。
汉朝的社会风气很现实——名义上是地位低下的职业,但只要有钱,人们还是把你当贵人。他也说不清这是好是坏:如果吉田还在,说不定能长篇大论一番。不过在三浦看来,这里的日子,比一年前在扶桑岛上的情况,总归要好不少了。
那边,王大哥把第一份稿子看了一遍,放了下来,回头让三浦去叫醒大家。三浦走上楼,把当值的制版师傅喊了起来,准备开工。
很快,众人就开始准备工具。师傅和三浦打了招呼,小工们更是恭恭敬敬地向他问候,还学着他改不掉的家乡话,喊他“前辈”、“三桑”。
“所以我不姓三,也不是三桑……”三浦无语地说。
小工们不太在意,打着哈哈、忙活工作去了。
制版师傅从柜子里抽出一个木框,框上蒙着特制的纸张。三浦能看见纸上打好的格子,还有纸张中间隐约可见的网格。
他把那个书页大小的框子放在工作台上,伸手把旁边的晶石灯拉近了些。随后,他打开一瓶特制的粘稠墨水,拿起笔,抄写了起来。
趁夜赶工,也是无奈之举。
他们印刷的作品,都得找人来写。担任作者的,基本都是些为了维持生计忙活的穷酸书生。尽管如此,很多内容,在他们看来,也是上不得台面的。
所以写作的人经常不太稳定——有人境遇改善了些,就不想继续写了。而新加入的人,写作的能力也参差不齐。
书社想正常运营,就得有新的刊物发售。所以,联系作者、挑选稿件,也是项很专业的活计。
他们书社有几个立了契的固定作者,然而写作本身就是件很主观的事,这些人每次写出东西来,所花的时间都不确定,时常需要催促,否则不时就会找理由拖一阵子,让书社很是无语。
写书的文人虽然很多都是落魄状态,但志向经常颇大。就算写通俗故事,也想尽量写得精彩些,这样总归也有面子。
单就写作而言这倒不是坏事,但在书社看来,只要内容足以让买书的人愿意继续购入,那么费力去完善内容,就不如想办法写得更快、更多。
“我们大部分的读者,要求并没有那么高。”王大哥把另一份稿子放在一边:“能基本达标就行了。咱们卖册子的时候,可是论量算价格的。”
“买家买咱们的册子,图的是看着心里舒坦。就算没有才子佳人间难舍难分的纠葛,至少得写出些眉目秋波、含情脉脉的感觉。甚至剑走偏锋,写个劳燕分飞却藕断丝连的情节,都可以接受。”他对三浦讲述起来:“当然,最好要是好结局,哪怕是悲剧故事,也得留下希望和美好的象征——这样,大家才感兴趣。”
“他们倒好,没事就喜欢往文章里掺大道理,写些天下大势之类。”他嗤笑一声:“真有这么大本事,怎么不自己去写个典籍出来啊?”
“所以这些家伙,好多人估计都不太明白,客人需要什么,我们需要什么。”他显得有些无奈:“写到最后,他们倒是自我满足了。咱们书社里的人,还要吃饭呢。”
三浦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理解地摊了摊手。
那边,王大哥又抽出一个册子,继续忙活去了。
“啊,这个还不错。”他翻了一会儿,拿出个印章,在扉页上按了一下:“这篇通过了。”
三浦看着章上的“道往”字样,总觉得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他很早之前就问过一次,不过当时别没和他细说。他那时还很谨小慎微,也没敢追问。现在和这里的人混熟了,正好气氛合适,他便再次提问。
“这名字到底什么意思啊。”他问:“是谁起的?”
“有段时间了。”王大哥想了想,说道:“那时候我们刚开业,还是我兄长在这里主持。当时有个姓钱的书生给我们写话本。京城里,印书的事情管得严,所以写出来的东西,都是送到这里来的。我们这名字,也是他给起的。取的是‘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意思。”
“我哥平素喜欢豪迈之人,觉得这名字不错,就用了它了。”他解释道。
“我好像翻过没写完的稿子……”三浦想了想:“是那个擅长写降妖故事的钱先生?我觉得文笔挺不错,和那个妖妇的斗智斗勇、最终取得胜利的情节,就写得很是生动……”
“对,就是他。”王大哥点了点头,似乎回忆起了什么。
“这种题材……”三浦对妖怪也很感兴趣,他想了想,问道:“这里的妖怪和人类,相处的不是还不错么。为什么他喜欢写战胜妖怪?”
“你之前不是明白的么。”王大哥揶揄道:“他也一样。缺什么,就写什么呗。”
三浦想了半天,也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那他现在在哪?”他好奇地问。
“应该在西域吧。”王大哥回答:“不过现在如何,就不清楚了。没多久,朝廷征发商人子弟向东北方向远征,我就是那时候去真番郡的。”
“他又不是商人,怎么去西域了?”三浦问。
“我们这边传说,他是直言进谏惹恼了天子,所以被贬官远放了——和话本里那些故事一个套路了。”王大哥苦笑了下:“有人说他属于倒了霉,本来西域那边还算安宁,结果他一去,先是匈奴人往西跑,再是西洲人往东来。”
“可够他受罪得了。”他感慨道:“——如果他运气好到能受完所有罪的话。”
“算运气好么……”三浦嘀咕道。
“当然。”王大哥说:“那时候朝廷对交趾用兵。交趾的情况,我是了解些的。要是去了那边,才是悲惨。还有传言说,他能去西域,都是朋友帮忙活动的结果了。”
三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说起来,您兄长呢?”他听到王大哥的话,一下又想起了什么,于是趁势问道:“为什么他不掌管书社了?”
“他死在交趾了。”王大哥沉声说。
三浦吃了一惊,忙着鞠躬表示歉意。
王大哥摆摆手,示意不要紧。
他又拿出下一份,继续看了起来。
“你也可以瞅瞅。”他邀请道:“对你设计图本的剧情,或许有些帮助。”
三浦点了点头。
“这种短点的文章,故事讲得够精彩就行了——当然,缺什么,就喜欢什么。我个人呢,其实是更喜欢大团圆结局的故事的。”王大哥翻开册子,如是说。
第231节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成功穿越者——纸与墨的战争
三浦来到这里时,书籍已经不算贵了。
按他这段时间,参与经营书社后的理解,降低价格,在于印刷的成熟,而印刷依靠的,是造纸的普及。
这两项技术,单就原理而言,算不上复杂。在更早的时代,也没有遇到技术门槛,应该只是个思路问题。三浦问过王大哥,但他自己其实也说不清,这是第一纪的遗物还是穿越者前辈带来的。只知道春秋末年,由于需求大量增加,它们迅速便被普及开。
诸子百家争先恐后地传抄自己的典籍,还主动推广效率更高的印刷技术,以求传播自己的思想。各诸侯也纷纷鼓励这方面的技术改进,唯恐自己在舆论宣传与道义上陷入劣势。
整个中原,几乎是在竭力竞争的气氛中,让这些技术迅速完善起来,甚至加入了不少这一纪特有的元素。
想想其实也不意外。现在,他也是亲身从事过这行的人,能更容易地看出来,当时的情况,明显是相互推动的。
众人都急于传播知识和见解,廉价易携带的书写材料理所当然会受到欢迎。一个哪怕很原始的技术构想,也会像落入火药——这里叫穆王药的火星一般,引发令人震惊的效果。
那时的中原,是个正在剧烈变化的地方。士人的门槛迅速宽松起来,孔子的弟子里,甚至有野人,有盗贼。有条件的人,都在努力寻求知识,希望以此为机会,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
纸张变得廉价之后,印书的手法也渐渐成熟。市面上的书籍随之便宜起来,供应量也大幅增加了。但现在看,那时候的市场不但没有饱和,反而很快扩展开——因为制度不再起限制作用,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之后,便会立刻抓住机会,试图用学识谋出路。读者的数量增加了,又反过来促使书商改进技术,争夺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
每次看到屋里的各种器具,三浦都不禁有些感慨。
“这里的穿越者真成功啊。”他摇头叹道:“你看我们那边的,脑子里全是怎么让子孙世代富贵,根本不为大家考虑。”
这种事情不比还好,对比起来,他开始有些理解,吉田当初为什么总是谴责权贵豪阀只知道夸耀门第,根本不忧心国家社稷了。
“谁不想让子孙永保富贵啊。这是人之常情。”王大哥倒是看得开:“我觉得,与其说是他们自私,不如说是其他人太靠不住,无法让他们接受现实,加入现在的社会秩序。所以,才会有这么夸张的结果吧。”
三浦只能点点头。
他自己也尝试过,利用第一纪的知识改进现有的技术。当初,他告诉王大哥,可以制作单个字符的方块。印书的时候,把事先做好的放在框子里排好,就会省事很多。
然而对方告诉他,早有人试过这方法了——这相当于把一块大印章,拆成几个小印章的组合,并不是太难想到的事情。而且图文兼有的版面,本来也是经常要分开制作、再拼接起来的。
单个字块看起来很好,但效率并不高。中原文字常用的字符就得上千,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也不好提前估计。只是找字,就得花费大量精力。
印制的时候,有时会用到几种不同大小,或者不同字体的字。于是,书社里事先准备的字块,也得成倍增加。而这些,对制版师傅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活字的优势,大概在于可以制作模具,批量生产字块。排字的人只要能照着原稿,识别不同字符就行,要求低了很多。
理论上,这种批量生产的工具配合低廉而数量众多的雇工,才是更合适的方法。然而问题是,中原这边,会写字的制版工匠很多,足以满足印书的需求,是得价格也完全高不上去。
而且,由于能读会写的人太多,连手抄本都一直存在着,价格也被渐渐压低。
按书商们的经验,活字还有个优势,是小批量快速刊印。但需求量不大的时候,临时排版印书,还不如直接找人抄一批成本更低。
雕版与手抄两头挤压之下,活字的生存非常艰难。何况现在制版的技术也很成熟,各类原料都能买到,价格也不贵了。
这些都是三浦当初始料未及的。
当然,这技术还是存在的。
目前,主要是官府的印刷工坊在使用。
官府自己其实才是最大的印书商。除了公文和各方面的教材、资料、典籍,有些郡县的官府甚至承接民间的订单,给他们印制书刊,赚取利润。
公文的刊印,就经常使用活字。因为公文往往不长,而且字体都是固定的。对格式要求很高,却不怎么考虑美观的问题。甚至文书里的用语,都是有套路可言的。
它们对付印速度的要求也很高,而且官府也不像私人书商,要考虑首次购置活字的成本问题——一套字模可以给全国的郡县铸造统一标准的活字,而这些活字也能一直用下去。
结果,印刷公文和案牍文件,就成了现在活字的主业务。
正想着,制版师傅已经抄好了一篇。他把那几个木框摞起来,拿到另一处台子上。
制版时用的字是手工制成的。纸上的字,笔划工整匀称,字体如一,让至今写字还歪歪扭扭的三浦很是羡慕。
几个小工把木框接过,放在一边的火苗上烘烤。
书写用的墨汁混了胶泥和晶石粉,干燥之后就变得硬了起来。纸张微微发黄变脆,他们便拿到一边,扣在一块蜡板上。
这种蜡板的大小也是有定制的,木框正好可以盖在上面。有人拿来毛刷,沾上水,轻轻将空白部分的纸刷掉,露出下面细细的铁丝。剩余的胶泥字迹被铁丝固定着,靠在蜡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