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世家 第1492章

作者:晴了

王玄策虽然是文臣,可是他却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文臣,熟读兵书,颇有勇略。

听到了王玄策此刻,秦掌柜直接就呵呵了。

“王主薄说的哪里话,现如今,那薛延陀应该已经不存在了,至于那吐蕃,如今也已经不再是昔日的高原雄主了。”

“怎么可能?!”王玄策直接就蹦了起来,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秦掌柜。

“我大唐与薛延陀交战,陛下为了一战而定,可以说是尽起陇右、关中精锐。”

“哪还有兵马去应对颇有实力的吐蕃?”

“打吐蕃,是姚州都督府,也就是程三郎、吴王殿下还有房二郎他们几个干的。”

“……”

第2263章 若无合适的统兵大将,下官想毛遂自荐

王玄策难以置信地瞪圆了眼珠子打量着这位一本正经的秦掌柜。

“这,这怎么可能,他们哪来的兵马,那可是吐蕃,拥精兵二十余万的高原雄主,就算是昔日吐谷浑强大之时,也不是其对手。”

“王主薄,冷静,你且先冷静下来,小人好好跟你说说,你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秦掌柜面对着这位震惊到有些语无伦次的王玄策,继续开口言道。

现如今之吐蕃,其势力范围,已经缩小到了其最强大之时的疆域的三分之一左右。

吐蕃南部地区,已然成为了大唐的金沙州,而在吐蕃后藏地区,那位后藏威望最著的琼波邦色,已然登基为王。

国号直接就用了后藏为国名,与示自己与那吐蕃不同。

再有,那象雄国也已经摆脱了吐蕃的挟制,但是,经过了这些年国主被囚的纷乱之后,实力也同样受损。

在监狱里边受尽羞辱与折磨的李迷夏原本执志报仇,可随着敌人的呃屁,以及那吐蕃的瓦解。

让正在磨刀霍霍的他仿佛失去了人生的意义,成日借酒消愁。

而失去了吐蕃这个强敌之后,原本在面对强敌之时,很有凝聚力的象雄诸部,也各有心思。

再者,之前投降吐蕃,而后用鲜血与汗水来赎罪的三个强大部落,成为了一个小集团。

总而言之,现如今,大唐在高原之上的实力虽然不是最强大的,但高原诸雄都对大唐既惧又怕,而且又还得仔细地舔着。

毕竟与金沙州比邻的吐蕃与后藏在分裂之后,已成死仇。

后藏虽然实力逊于吐蕃,但是却有一位老谋深算的国主琼波邦色。

吐蕃实力更强,可偏偏,幼主还在吃奶,一票大臣为了争权夺利,成天狗脑子都差点打出来。

而金沙州知州任雅相又是一位文武双全,军略治政都很拿手的老司机。

一直都在居中调停,按照之前姚州都督府制定的战略,小磨擦没毛病,大规模作战不允许。

总而言之,让他们只能耍王八拳打个满脸血,不许抄兵器分死活。

……

王玄策呆愣愣地看着跟前这位洋洋得意,唾沫星子横飞地讲述起大唐在那高原之上的彪炳战绩,以及现如今高原之上的势力划分。

整个人都有一种如在云端,如梦如幻之感。

程三郎之名,他王玄策自然是听过这位程家人的恶名,过去,这位恶名远扬的程三郎。

虽然看不出他军略如何,不过对于治理那些蛮夷之地,倒是颇有建树,特别是那大唐剑南道中南部地区。

被以程三郎为首的妖蛾子三人组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税赋收入大增。

并且,这位程三郎据说还是一位练兵大家,编撰的那份练兵之法,满朝武勋重臣也是赞口不绝。

而他在剑南道中南部地区虽然也指挥过几场战斗,但是在王玄策看起来,完全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小打小闹。

唯一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就是那程三郎率领一票獠人杂兵,远袭被吐蕃占据了多年的剑川城成功。

一举破坏掉了吐蕃南窥大唐剑南道中南部的计划,让大唐的剑南道恢复了安宁。

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回,原本只是负责牵制任何的妖蛾子三人组再度刷新了这位对于自己军略智计十分自信的王玄策。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位程三郎居然用一次又一次完美到令人惊掉眼球的战绩。

生生率领一票杂兵,在那高原霸主吐蕃的身上,狠狠地扎了一刀,割掉了老大一块肉。

非但占据了整个吐蕃南部,而且程三郎还远袭千里,生生从那吐蕃人的手中,解救出了象雄国主。

说得口干舌燥的秦掌柜呷了一大口茶水,又很是得瑟地朝着这位听得脸上的震惊已然僵硬的王玄策道。

“……你可知道,吐蕃国主松赞干布还有其子贡日贡赞是怎么死的?”

“这个,王某的确不知……若不是你说,王某都不知道那位年纪轻轻的吐蕃雄主已然身故。”

“嘿嘿,告诉你吧,就是被那位恶名远扬的程三郎给活活气死的。”

“……真的假的?”王玄策眼歪口斜地打量着这位笑得份外得瑟与鬼祟的秦家人。

“当然是真的,不信等你到了高原,随便找个人打听就知道秦某是否在撒谎。”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大唐这位程三郎,可真是最能折腾,撂谁被他这么折腾,能不被气死,那都算是命大的……”

讲述完了关于程三郎的各种八卦之后,王玄策稍稍稳定了下心绪,认真地考虑了半天之后。

考虑到那尼婆罗王国的兵马战力肯定也不咋的,而今大唐在高原之上既然占据绝对优势,倒让王玄策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决定径直前往高原之上,先去求见那位金沙州任知州,请他出兵援救正使以及一干使团成员。

……

当任雅相在察瓦绒城的官邸里边,见到了这位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赶到了这里前来请援的王主薄。

任雅相倒真有一种恨不得亲自提兵,杀往那中天竺,将大唐的使节连同使团成员一同救回,顺便严惩那罪魁祸首的冲动。

“……还请任知州速速发兵以救李大使。”

“王主薄快快请起,来来来,你且先稍坐,待本官好好想想……”

任雅相砸了砸嘴,颇为唏嘘,不是自己不想救,而是自己手底下,兵马着实不多。

之前的那三万余众诏獠联军,现如今只留下了两千精锐在此,另外就是,吐蕃奴隶之中招募来的过万义军。

现如今,尚留在军伍之中的,也只剩下三千之数。

毕竟他这里只是一个州,而非是都督府,能够留下五千兵马。

这还是因为金沙州乃新占之地,需要兵马镇守与弹压,并且还要防备,那些高原诸雄窥视。

“你既言那中天竺乃是天竺诸国之中,首屈一指的强者,兵马足有数万众。”

“而我金沙州,兵马不过五千之数,本官有统兵维护金沙州安全的守土之责。”

“能够调动的兵马,其实并不多,更何况就算调兵南下,本官肯定不能离开金沙州,而军中诸将嘛,若说英勇还成,可是想要让他们指挥一军,怕是……”

“任知州,若无合适的统兵大将,下官想毛遂自荐。”

“???”

第2264章 诸国必定会踊跃献兵,助王某破那中天竺……

任雅相有些愕然地打量着这位毛遂自荐的王玄策,对于对方敢这么说出口,着实有些惊讶。

看到任雅相那副吃惊的样子,王玄策从容地朝着任雅相一礼开口言道。

“其实下官来向任知州借兵,因为金沙州乃我大唐疆域,而救我大唐使节,我大唐军民自然不能坐视。”

“所以,倘若知州因金沙州之安危,无法调兵遣将与下官。只需知州发布公文,准下官在大唐境内募些义勇之士足矣。”

任雅相差点就乐了,抚着颔下短须,颇为好奇地道。

“就凭着那些义勇之士,你觉得你能有把握将李正使与其他使团随员从那拥兵数万的中天竺中解救出来?”

“任知州明鉴,中天竺的兵马,下官是见识,不论是军纪还是战力,与我大唐武贲相差甚远。”

“况且,中天竺虽然势大,可是天竺诸国,并非铁板一块,诸国之间,往来争战甚是频繁。”

“中天竺昔日东征西讨,欺压弱小,便是那泥婆罗,也数败于其手,不得已这才从旧都迁向北方,就是为了避祸。”

“下官在金沙州招募义勇,之后会前往吐蕃、后藏和那象雄诸国,着其调兵遣将,助下官解救我大唐使节。”

“下官相信,以如今大唐在高原之威,高原诸国,必定景从……”

听着王玄策信心十足地侃侃而言,任雅相脸上的表情终于发生了变化。

一开始只觉得这位王主薄不过是个心高气傲,眼高手底之辈,可是随着他条理分明的陈述,分明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着实让任雅相颇为吃惊。

毕竟他任某人虽然也是科举入仕,但是却也是一位精于韬略的文武全才。

而今得见这位文官出身的王主薄,居然也与自己是同一种属性,焉能不喜?

任雅相开始郑重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而王玄策则自信地从容作答,解决了任雅相的疑虑。

并且,王玄策还十分详细地解释了那中天竺国与天竺诸国之间的恩怨情仇,哪些国家可以拉拢,那些可以收拾。

二人从中午时分,一直聊到了将近子夜时分,最终,任雅相邀请王玄策当夜下榻于府中。

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后,任雅相却还是没有睡意,提起了笔,就开始给朝廷写奏折。

写完了奏折,又给那已然回到了大唐的程三郎开始写信,自然是告诉这位恩主,自己又发现了一位才俊。

至少嘴皮子相当溜,看问题也很明晰,至于是不是个扎扎实实,能说会做的人,自己会继续观察。

……

王玄策赶到了书房之时,正好看到那任雅相在奋笔疾书,朝着任雅相一礼之后,坐在了一旁静待。

昨天的长谈,王玄策也意识到了,这位科举入仕后,一直在兵部任职的任雅相也是一位同样文韬武略皆精的全能型选手。

他王玄策虽然是洛阳人氏,也姓王,却并非是世家门阀王氏,初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入京于那鸿胪寺任职。

同样也是寒门出身,同样也是科举入仕,同样文武双全,三观相当的契合。

所以二人昨天聊得实在是份外的嗨皮,简直恨不得抵足而眠,继续秉烛夜战,哦不,是谈,只动嘴的那种。

二人也已然从最开始的以官职相称,到得最后都已然是称兄道弟。

毕竟太难得遇上趣味相投的志同道合之士,令二人相见恨晚。

不多时,任雅相终于将最后一封书信写罢,这才朝着王玄策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