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197章

作者:湘南笑笑生

司马珂脸色一沉,当即想到昨日司马勋的神情,眼中露出思索的神色。

两个人边说边聊,很快便到了潘楼之前,那潘楼掌柜潘氏急忙迎了上来,将司马珂和谢安两人亲自带到了阁子之内。

阁子内,孙绰、许洵和支道林等名士,早已在等候多时。

名士也是出自士族,但是众人皆出自二三流的小士族,野心不大。且又喜欢清谈,好舞文弄墨,充满梦幻主义,故此对司马珂创立私学,印刷书籍之事,并没什么抵触,反而认为这是一件雅事。

众人一向尊敬司马珂,而这几天司马珂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站在更高的学术的角度去研究和阐释,引起了这些文人的极大兴趣,同时也为司马珂的独到见解而甚为佩服。

对于司马珂来说,他既已经开始走中下层寒门和黔首这条路线,这些文人名士的宣传作用也是少不了的。

终究来说,江北未定,江南的大局还需好生维持。

…………

从潘楼出来,司马珂没有回府,而是乘坐牛车,去了湘宫巷附近的归义侯府。

那里,有一个苦苦等候他的女人!

如果您觉得《晋击天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本书网址【/36_36901/】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第310章 征伐关东

公元341年。

辽东的慕容燕国,在慕容鲜卑人心目中的无敌战神,燕王三子,度聊几句慕容恪率两万铁骑,攻占高句丽所占的南苏城。随后,慕容恪亲率一万铁骑选择险狭的南道进入高句丽,随后与高句丽王钊的大军激战,很快高句丽的大军便被慕容恪的铁骑所击溃,高句丽举国震动。

燕兵旋攻入高句丽的都城丸都,高句丽王钊单骑逃走,燕将慕容霸获其母周氏。慕容恪率兵入丸都,掘钊父乙弗利墓,载其尸体,收该国府库积宝,并掳男女五万口,尽杂毁丸都而归。

随后,高句丽王钊向燕王称臣,燕将其父尸归还,但留其母为质。

此后,慕容恪又挟大胜高句丽之威,率两万骑兵袭击扶余国,慕容恪则统帅诸军冒矢石进击,攻克扶余,俘扶余国王玄及部落5万余口而还。

自此,慕容燕国新增十余万人口,缴获粮草辎重财产等不计其数,国力日盛。

而燕王三子慕容恪,也被拜为龙骧将军,封昌黎亭侯,成为了鲜卑人心目中偶像,也是无数少女心中的男神。

而燕王四子慕容霸,也在战斗之中,屡立战功,勇冠三军,成为新一代之中的虎将,其年不过15岁。

随后,慕容皝将燕国的都城迁于龙城,又将视线瞄准了鲜卑宇文部,准备一统整个辽东一带,再逐鹿中原。

……

漠北草原,匈奴王刘虎进攻代国,被代王什翼犍遣军逆击,大破之。不久刘虎去世,刘虎的儿子刘务桓既为,遣使求和于代国,代王什翼犍以女儿嫁给刘务桓为妻,然后匈奴向代国朝贡。

……

而后赵国的石虎,见得司马珂停止进攻,也休养生息,积蓄粮草,铸造兵器铠甲,准备与司马珂决一死战,将司马珂赶出江北之地。

赵国的所谓休养生息,无非就是稍稍减轻对汉人的盘剥,同时停止了驱使数以十万计的汉人宫殿建造而已。

而在江北的十万晋军,早已刀已磨利,马已养肥,兵已精,粮已足,将士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要东进,彻底收复黄河以南的故土。

农历七月,司马珂自江南而归,便开始了晋军的征伐关东之战。

司马珂令沈劲率解忧军一万五千人,移镇荥阳,以防赵军自北面攻袭,镇守洛阳和虎牢关的东面;又令卞诞率控鹤军一万五千人,移镇颍川。

随后司马珂令桓温率北府神策军进攻谯郡,谯郡是桓温的故里,派桓温前往,更能利用其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而夏侯长则率北府虎卫军进攻梁郡,赵军的兵力,主要集中在陈留、董燕和濮阳一带,梁郡之地的兵马其实不多,故此难度应该不大。

谢尚则率北府骁烈军,则进攻临近的陈留郡。

陈留郡的人口虽然被司马珂迁走大半,但是却驻扎有一万多的兵力,而率重兵镇守此地的,是后赵的威望颇高、战功赫赫的大将张豺。

而司马珂自己则亲率三万天策军、三千背嵬铁骑、两千羽林骑以及陌刀营,进攻石赵天王第七子、燕公石斌所镇守的东燕郡。

………………

天高云淡,烈日炎炎。

陈留郡西北,浚水。

风由南而来,空气之中有一股浚水的湿气。

地平线的尽头,一道细细的黑线出现。

那黑线缓缓的蠕动,渐变渐粗,仿佛一片贴地的黑云,沿着浚水河畔徐徐推进。

再近些,又仿佛滚滚的怒涛,正翻滚汹涌而来。

终于,那汹涌而至的浪涛,露出了它狰狞的真面目。

那是一望无边,绵延里许的庞大军阵,浩浩荡荡,辗压而至。

刀枪的森林,如死神的獠牙,反射着慑人的寒光。

翻卷如浪的旗帜,遮天蔽日,而在那旗海的最中央,一面巨大赤旗,傲然耸立,上面书着五个大字——“北府骁烈军”。

那些虎熊的热血将士,皆以能环护在那面赤旗四围之下,而感到荣耀自豪。

这只一万多人的大军,正是司马珂麾下北府三军之一——骁烈军。

赤旗之下,谢尚坐胯着他的战驹,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如刃,直射对岸。

此时正是汛期,连续下过几场暴雨,浚水河面上波涛滚滚,如同万马奔腾一般,川流不息,河水的颜色也因一路裹挟而来的泥沙而变成了黄色。

由于赵军在之前得到石虎的命令是严防死守,故此得到晋军东征陈留郡的消息,便早早在浚水设立水寨防御,利用河流阻止晋军东进。

河水对岸,上万的赵军的营帐布满沿岸一带,水寨连绵数里,负责留守浚水的正是赵营名将张豺。

在他的身旁,司马张澄望着那波涛翻滚的河面,不觉惊道:“河水暴涨,敌军又防守严密,如何过河,须伐木造船,再渡江破敌。”

谢尚眉头紧蹙,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正色道:“伐木造船,终究是太慢,先令大军就地扎营休憩,再好生商榷一番。”

他手中长刀一举,身后便响起了一阵悠远而绵长的号角声,如同飓风一般扫过浚水北岸,一万多大军旌旗起伏,不断的往后传达着号令,然后缓缓的停了下来。

…………

晚霞如火,浚水河面上波光粼粼,一片通红,如同一江血水一般。

谢尚纵马沿着浚水北岸而行,身后跟着司马张澄和一干亲兵扈从。

只见对面张豺的水寨防守森严,错落有致,深得防守之妙,不禁暗自佩服。

江面之上,赵军的艨艟走舸,来回穿梭,巡视着江面,见到偶尔驶往这一段打渔的渔船,便将其撵走,甚至直接将船夫踢下水,拉走渔船的。

突然,谢尚被河水上游而来的一抹帆影所吸引,只见来船越来越近,仔细看来竟然有数十艘大船,成群结队而来,缓缓往下游而去,然而江面上的巡逻船只不但没有加阻拦,反而似乎在向船上招手示意。

这些大船吃水都很深,很显然船上有不少物资,对于到处劫掠的赵军来说,居然不但不组织战船去劫掠,反而主动示好,令谢尚不禁大惑不解。

谢尚当即令人找来一名熟悉情况的队主,前来询问个究竟。

那队主指着那队大船上飘扬着的大旗,道:“此乃襄国郑家的商船,襄国郑家之女乃胡酋石虎之后,又有不少子弟在胡虏麾下为官,是故郑氏之船在黄河南北之地,畅通无阻,无人阻拦。”

羯人入主中原,攻城略地以胡人为主,但是治理地方,还得仰仗北面投诚的士族。汉人之中,从来就不缺英雄,但是也不缺汉奸。

襄国郑氏之女郑樱桃,优伶出身,颇具美色,深得石虎宠爱,被石虎封为天王皇后。唐朝诗人李颀曾作《郑樱桃歌》,写郑樱桃以美艳而擅宠后宫故事,流传千古。

历史上的郑樱桃,因为其儿子石邃无恶不作,被石虎所杀,郑樱桃也被废。但是现在由于石邃被司马珂所杀,郑樱桃依旧是石虎的天王皇后,郑氏在石赵政权之中依旧颇有声望和地位。

郑氏擅长经商,故此大河南北,很多郑氏的商船来来往往,穿梭与黄河南北的郡县之间。

谢尚望着那杆巍然屹立在浩浩荡荡的商船之中的大旗,只见一个斗大的“郑”字依稀可辨,眼中神色闪烁,若有所思。

突然,他转身回过头来,望向张澄笑道:“你曾在江陵精练水军,劫此商船应不在话下。”

连日来,谢尚等人从上下游沿岸的渔村,搜集了数百艘渔船,虽然比不得战船,但是骁烈军中有上万名曾经在江陵训练过的水军,在江陵水战之中击败过成汉的舟师,若是劫掠郑家的商船,自然不成问题。

张澄神色一愣:“劫商船?”

谢尚笑道:“只劫旗号和侍从衣帽,不劫财物,不伤其性命。”

张澄似乎明白了过来,当即应道:“遵命!”

谢尚急忙阻拦道:“不急,待其往下二十里再动手,避免走漏风声,前功尽弃。”

如果您觉得《晋击天下》还不错的话,请粘贴本书网址【/36_36901/】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谢谢支持!

第311章 渡河夜袭

三日之后,张澄率百余膄大小渔船自下游而来,一路与赵军巡逻的战船多有交锋,在晋军的强弓硬弩之下,赵军的巡逻战船纷纷撤逃而去。

随后,在渔船之后,二三十艘大货船紧随其后,在前方战船的引领下,终于靠近北岸晋军营寨。

谢尚亲自迎张澄于水寨,笑问道:“张司马一路辛苦,此去如何?”

张澄指着靠在岸边的数十艘大货船,哈哈笑道:“幸不辱命!”

谢尚大喜道:“时机已到,击鼓升帐!”

咚咚咚~

号鼓声起,谢尚遂召集诸将,向他们宣布,将尽起兵马,杀过浚水,一举攻下敌军水寨。

众将忍隐多时,早就蓄满了战意,今见谢尚决心已下,无不热血沸腾,战意狂燃。

谢尚却手一挥,压制住了激动的众将,冷静道:“张豺是赵营名将,非是庸才,此番攻取敌军水寨,只可智取。我们要不动声色的接近水寨,趁着贼军不及反应,一举杀入。”

不动声色的夺取水寨?

众将面面相视,均是露出了难色。

赵营的一万五千兵马,有一万余众是布署在城外水寨,他们若要攻水寨,就一定要乘船过河,势必会引起敌军注意,又如何能做到不动声色?

谢尚却微微一笑,目光转向了张澄:“张司马,我现在要让你演一出戏,你可愿意?”

张澄一怔,狐疑道:“不知将军要叫属下演什么?”

“商人。”谢尚轻视道出两个字。

张澄终于恍然大悟:“郑氏?”

谢尚大笑:“正是!”

郑氏,正是,发音完全相同,一时间倒把身旁的众将闹糊涂了,不知两位主将到底打的什么机锋。

………………

黄昏时分,浚水之上,一片的金波鳞鳞。

张澄负手立于船头,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商人的打扮,又回头看一眼身后,二十余艘商船正紧随其后,船桅上,那一面“郑”字的商旗,正迎风飘扬。

上一篇:骑士征程

下一篇:玩家走狗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