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缘分0
一堆逼事!
所以影视公司别看一年可能就做一两部电影,
市场部,行政部,策划部,制片部,运营部,财务,法务,人事,不带后期都是一堆部门,包括各类工作室,有的还把制片部门分成摄影部,编导部等等,具体不同的公司各有不同。
不过这是比较完整的影视公司,易胜传媒要好很多。
首先就是易胜传媒不拉投资,要拉也是老板的活儿,制片部不需要考虑这个。所以许多针对投资人的工作不用做了。比如许多影视立项时,会做一些对应的精美图片资料,一些道具,宣传规划,市场运营方案,小样拍摄等等,这些主要是用来给投资人和其他合作人交差的——你要人出钱,总得让人知道你在拍什么,怎么拍吧?
易胜传媒不需要,所以这一块没设。
至于市场运营部暂时也没有。因为易胜传媒拍片子主要以发挥自家资源优势为主,网大公司也不会有那么专业的市场调研,有也是从华友那边来的消息,免费资源。更多的时候是脑袋一拍就决定了——这不仅是李闲云,而是绝大多数小型影视公司都这么干。
真以为多少小公司会花大价钱大精力做市场调研呢?那玩意儿就是喊的好听,只有大企业大手笔才需要这个,但照样架不住决策失误——市场部苦心研究,最终成功找到失败的市场方向。
至于宣传也不用考虑,因为是网大,不用象院线那么复杂的大范围手笔,要推广直接找网站买资源就好,李闲云签订了和迅捷的合作协议后,资源都不用买,送片都是网络上传。
这使得易胜传媒在行政与后勤等方面的压力比一般影视公司小很多。
但他们终究不是没活儿干的。
更关键的是,活儿的品类少了,但是量级增加了。
你特娘的要一个月十部十部的上,谁也扛不住啊。
光是剧本都来不及。
剧本还是很重要的,易胜传媒再怎么靠特效卖钱,剧本也不能烂过分。
过去这段时间,易胜传媒拍片这么凶猛,但实际在剧本问题上做的乏善可陈,之所以没有烂彻底,是因为主体靠李闲云。第一年的剧本除了龙墓传奇都是李闲云写的,然后是超英系列剧本,李闲云督导方向写的,前后用时一年左右。而所有的剧本,李闲云都有督导监制,不是主编剧也是个联合编剧。
一年写上千万字的作家在剧本工作量的问题上那就是牛掰到吊炸天,十个专业编剧也不如李闲云一个,要不怎么说编剧们最怕李老板呢?
他一个人就能折腾死所有人,就这还是附带!
也就是说,没有李闲云,制片部在剧本方面的成就瞬间缩水一大半。
现在李闲云把制片部交给刘易江他们,转头告诉他们要开启批量制作模式,一个月要不少于十个本子——以李闲云的速度,十个本子也就是三个小时看完,其中半个小时还是在边看边骂娘中浪费的。
而这十个本子的背后,就是所有相关配套服务……这是要把人活活累死。
累死人老板到不心疼,关键累死了活儿也干不好。
这让李闲云也很头痛。
因为这个就真的就是企业整体的问题了。
要制度化!
要系统化!
要优化公司结构!
要靠公司自我运营解决问题!
但是易胜传媒的制度化进程实在太难了。
毕竟有小鬼在,很多事根本无法按最优方式展开。
李闲云口口声声效率降低是企业发展的代价,可是真当代价提升时,他又无法接受——易胜传媒的未来规划是矩阵拍摄啊。
这效率一低还矩什么阵?
企业管理某种意义上跟写稿子改剧本一样一样的,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子里的一个人物改了,所有相关剧情都要跟着改。
做企业你推出了新模式,那么前端要做改进,中期要做改进,后端也要做改进,公司本部服务人员也要做变动。
光是曹红月负责的极限拍摄新模式,就涉及到预演,服化道统筹等一系列破事,更别说后面还有个多线程联合拍摄以及不间断流水线作业……
李闲云相当于同时提了三个离谱要求。
1剧组超极速作业。2剧组多线程作业。3企业短平快作业。
所以还不是短平快,是特娘的大重快。
体量大,任务重,还要流转快。
每个要求都是行业变革级的。
你还要同时三个——这还没算预演问题,那玩意儿也是个高投入的技术活儿。
就算有“黑科技”,这难度也是高的没谁了。
这么想,刘易江他们没拿着家伙事砸李闲云的脑袋,真的是很尊重他这个老板了。
这刻李闲云摸着头皮道:“传统的影视公司运作方式不适应新模式,肯定也要做改进。易胜传媒制度建设不完善现在反而是好事,不然等全面完善了再改,又特么一通兵荒马乱。”
易蕾鼻子里哼凉气:“这就不是制度改革能解决的。”
这时一直坐在旁边的苏海莉说话了:“其实体量大并不可怕,加人就能解决问题。”
众人一愣,李闲云眼中现出欣赏。
是的,增加员工就能解决问题。
易胜传媒现在是体量大,工种少,这意味着重复劳动多,需要配合的内容少,也就意味着效率是可以通过增加员工解决的——能够通过码人就解决的问题,就是最简单的问题,甚至不是问题。
“但是不可能一直这样。公司越做越大,许多原本没有的工作,也肯定会提上来。”刘易江道。
他也曾是老板,他很清楚,一家企业在小体量的时候,许多问题都不是问题。
可企业一大,所有的小问题都会放大成大问题。到时候就必须有越来越多的部门,越来越细的管理。
李闲云摇头:“这正是我努力回避的。技术部的推出,以后要以和外部影视公司合作为主,所以细枝末节的东西,尽量交给别人来做。而我们,我们要把握的就是核心。”
李闲云想清楚了,易胜传媒现有的问题要解决,第一步就是简化。
尽可能去掉一切辅助性的工作,专注于自家的优势点,等做大了再考虑慢慢增加——阿力做菜鸟物流自己却不送货,为什么?就是把控核心资源与核心利润,然后把最麻烦却最低利的部分交给别人。
“那剧本问题呢?”柳书文问:“合作的可以交给别人,我们自己的还得做。”
技术部在完善推广之前,还得靠自己打响名头,所以剧本这一块躲不过去。
李闲云没有回答,而是再次看苏海莉。
苏海莉会意,想了想道:“正式成立剧本审核工作室,然后对外放话,不限量收购剧本。”
李闲云拍手:“不错,看到有合适的就拿。该花钱就花钱!也不需要考虑市场题材与风向,我规划的易胜传媒,未来一年要制作三百部影视。电影没这么多题材,所以我们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做,市场考量?那不过是个侧重问题而已。”
一年三百部电影!
刘易江三人互相看看。
老板你真的是牛逼大发了,这心态膨胀的速度比企业膨胀的速度还快啊。
李闲云:狗屁,老子那叫宏图伟略!
第二十八章 企业治理(下)
“海莉!”办公室里,李闲云喊了一声。
苏海莉依旧是红色高跟鞋,娉婷着步子走进,不卑不亢的站在李闲云身前:“什么事老板?”
“帮我看看这些计划。”李闲云头疼的揉脑壳。
苏海莉拿起计划扫了眼,随即笑了。
这都是关于企业管理章程的问题。
说起来,企业管理真的是门大学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别的不说,单是一个薪酬管理细分下来就可以有“薪酬设计制度”“薪酬管理规定”“薪酬激励方案”“绩效奖金发放制度”“绩效奖金管理办法”等一堆。
就是说,设计薪酬需要一套方案,管理薪酬需要一套方案,有的企业连发放薪酬都需要一套方案,这还是基本薪酬,然后奖金核算需要一套方案,发放和管理也还需要方案。
更别说这只是薪酬,还有行政规划,工作流程,报销制度等等等等。
然后不同性质的公司还不一样!
一家体制健全的大企业,全套管理方案打印成纸都能堆满一桌子。
不对,一桌子摆不下,得摆一屋子。
而这么多的制度伴随的一个问题就是员工的许多精力都要消耗在这上面。
规定太少,容易出问题,规定太多就导致流程多,成本高,执行难。
所以企业管理制度也不是越全越好,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不可能这么搞,这就需要优化筛选。
当年化为为了改革企业制度,从IBM重金聘请一堆管理人员,付出的成本是以亿计的,还特么是米元!
可见这一块任务之重。
李闲云一方面想制度化,一方面还要亲自介入——刘丽事件之后,他就把人事部的招人规划,方法,标准都要了过来亲自审核,可就算这样,李大老板终究没能完成对人事部制度管理的全面改良。
要做的事太多了,李大老板有心改革,无力回天,旧的体制还没弄好,新的模式又出现,高速扩张带来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制度缺陷——真的是全靠人治。
李闲云拼命想摆脱人治,而摆脱的方法就是拼命介入。
弄到最后他自己都炸裂了,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之前的“易胜传媒制度建设不完善反而是好事,等全面完善了再改,又特么一通兵荒马乱”。
典型的自我安慰。
李大老板又是个擅于自省的,过了两天觉得这么自我欺骗也不是事,又拿过来继续看。
看到头皮再次炸毛,又回过味来,这事还得找人做,不然要下属何用?
就又开始喊苏海莉。
苏海莉不知道李闲云一个制度建设问题经历过这么多思想冲突,习惯性的说道:“这些事本来就不是你需要负责的。”
“问题是如果他们做的好,我当然可以不用负责。”李闲云不客气道。
李大老板能耐无限,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是企业团队创造价值的总和,再怎么谦虚自省,其他人在他眼里也成垃圾了。
苏海莉不知道因,但知道果——确实李闲云的“个人能力”太凶悍,所以也能理解他的心态。
微笑道:“企业制度也有重点和非重点,有些事也需要磨合和检验,我认为你应该给他们犯错的机会。”
“但有些错误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李闲云立刻道:“防微杜渐啊!”
唔,和作家老板谈话还要拽文。
问题你这心态,那真的就是眼里不揉沙子了——眼里不揉沙子的老板不是好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