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第306章

作者:臊眉耷目

“府君,文某此番前来,并非一人,我奉刘荆州之命,保护一人来见府君……想必府君是知晓的吧?”

刘琦微笑道:“是蔡大家跟你来了吧?她人在哪里?”

“回禀府君,蔡大家在郡署前院,等候府君召见。”

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份的转换

刘琦让人将蔡琰从院中请进了正厅之内。

其实对于蔡琰,刘琦心中多少也有一些异样的情愫。

毕竟蔡琰从雒阳前往荆州之后,在作书以及兴学宫等方面也着实是帮了刘琦不少的忙,而且蔡琰本身就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女子,又有气质文采也好,性格温婉懂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事情,换成任何一个男人,对她没有想法那都是不现实的。

哪个男人会对好女人没有想法?刘琦自然也不例外。

但多少也是碍于她客居于荆楚的身份,加上其父蔡邕对荆州有恩,故而刘琦还是没有对蔡琰下手。

刘大公子也有腼腆不太好意思的时候。

不多时,便见蔡琰在一名伴当的带领下,进入了府厅,向着刘琦盈盈施礼。

看到了蔡琰的装扮时,刘琦有些发懵,他认真地盯了她好一会,才发现眼前的这个女人竟然真的是那个他所认识的蔡琰。

可此刻的她与刘琦印象中的蔡琰又完全不同,现在的蔡琰不再是身着深衣长裙,手撑小簦的温婉女子,而是一个身着猎户服饰,颇有些英姿飒爽之感的女人,再加上因为风吹日晒的缘故,她的两个小小的脸蛋上居然出现了两团可爱的红晕。

“蔡大家,你如何打扮成了这幅样子?”刘琦颇有些不解地看着蔡琰道。

蔡琰见了刘琦,不知为何,俏丽的脸颊上的那两团小小的红晕竟是又有些发红了。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现在见了这个男人,蔡琰就多少有些心跳加速的异样之感。

或许是跟他们俩人当初在长沙时的那几次肌肤之亲有关系吧。

她盈盈的冲着刘琦施了一礼,道:“蔡琰见过府君,许久未见,不知府君一向可好?”

刘琦轻轻额首,道:“我自然是过的还不错,只是……看蔡大家这样子,似乎是过的有些狼狈了,怎么穿成这个样子?”

一旁的文聘解释道:“山路难行,行军崎岖,蔡大家乘坐车撵,身穿长裙行路未免甚不方便,故在途中寻一猎物,出资买其妻衣,后虽至了安阳,却也未曾购置新衣,文某几番劝慰,蔡大家就是不听。”

刘琦闻言笑了:“蔡大家,如今已是到了南郑,不会再有什么险路了,该穿什么衣服,便穿什么衣服吧,这等劣质服饰,岂非掉了你的身价?”

但很显然,蔡琰却不似刘琦想的那么矫情。

她笑嘻嘻地道:“别人能穿的衣服,小女子为何便穿不得了?我也不过普通人一个,旁人受得的苦,蔡琰自然也能受的。”

刘琦心下感叹:这点我不跟你犟,历史上的你被匈奴抓走……那苦受的怕是比谁都多。

说罢,却见蔡琰拽着自己的猎狐服饰,姿势优美的在刘琦面前盈盈转了一个圈,笑着道:“不好看么?”

刘琦看见这般开朗的蔡琰,心情一瞬间也好了不少,直接出言道:“当然好看。”

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似乎颇嫌暧昧,而厅中的文聘此刻就多少觉的有些尴尬了……他感觉自己很多余。

刘琦和蔡琰也似乎是反应过来,两人适才的言语是有些不当。

都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蔡琰的反应很快,她一瞬间就转移了刘,文二人的注意力,道:“刘府君,琰与文府君这次来的路上,在安阳义舍碰到了两名从扶风郡南迁的人物,此二人皆出身于扶风郡的望族,其中有一人乃是名士法真之孙,姓法名正,小女子与其相谈数句,深觉此人能力不俗,故特邀二人与我等同行,荐于府君。”

“法正?”刘琦浑然没有想到蔡琰居然会说出这个名字,惊讶之余,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欣喜。

益州目下的东州士中,确实没有法正和孟达这两个人的名字,想来应是尚未南迁至蜀,这倒是让刘琦很是惋惜了一番。

不想机缘巧合,这两个人结伴入蜀,居然是让蔡琰给撞见了,而且还带到了自己的面前。

若是刘琦不曾记错,陈寿在赞法正为可比拟曹操帐下郭嘉与程昱的人物,且善于奇谋,而且此人乃是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协助拟定《蜀科》,算是军政两方皆有所长,颇具全才之能的俊杰人物。

想不到蔡琰居然将他给拦截住了。

真该好好奖励她一下。

“既然是蔡大家特意向刘某所荐,那必是天下奇才,未知二人眼下何在?”

不等蔡琰回话,文聘便拱手言道:“文某擅自做主,将二人安置于驿馆之内,只等府君召见。”

刘琦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人才,那不可怠慢,我当亲自前往去见。”

文聘显然没有想到这两个扶风郡人士居然会得到刘琦这般的重视,心中很是惊讶。

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

从打认识刘琦开始,刘琦这个人的行事就总是会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在对待人才这一方面,文聘一直都觉得刘琦远胜于常人,用人的手段和眼光,几乎超越了所有文聘所知晓的所有人。

“既然如此,文某便引公子亲自去见。”

刘琦转头看向蔡琰,笑道:“蔡大家奉严君之命,携新修撰的《汉书》《汉记》底稿前来,我必然阅览,只是蔡大家一路风尘,想必甚是辛苦,不妨且先去沐浴休息,换身舒适的衣服,待休息充足之后,咱们一同钻研,如何?”

蔡琰连日奔波,也确实感觉身体疲倦,因而精神头不是很足,她盈盈一礼,感激道:“既然如此,琰便却之不恭了。”

刘琦又说道:“驿馆之地,人多眼杂,蔡大家乃是女子,居住在那里不甚方便……不妨就权且在郡署住下,如何?”

说到这,刘琦转头征询式的看向文聘。

文聘颇有些不明所以。

蔡琰住不住郡署,看我作甚?

你自己定不就完事了,我不过是来就任汉中郡守的……这事与我何干……

可一想到这,文聘突然醒悟了!

自己还是有些没有将这身份转换过来。

现在的文聘才是汉中郡守!

从他进入这南郑城的一刻起,他与刘琦的身份便已经是异地置换了。

现在的他才是南郑城的主人,而刘琦则属于客人。

看来在身份转换这方面,刘琦明显要比文聘明白且机变了许多。

文聘忙道:“大公子所言甚是,蔡大家身为女流,自然是不好往那人多嘴杂的驿馆居住,毕竟是非之地,还是小心些为妙,还是就留在郡署吧……大公子领刘荆州之令,攻克汉中,在此驻军,也当居于郡署,若有事磋商,也好方便些。”

文聘的话让刘琦深感满意,就算是两人目下都是郡守,但文聘面对自己依然不敢僭越,可见为人之忠厚。

“既如此,刘琦便多谢文府君厚意了。”

文聘连忙摆手,连道不敢,不敢。

蔡琰则是在一旁轻轻的用美眸扫视着刘琦,心中暗自感慨。

这个男子做事真是细致,虽身居高位,却拿得起放得下,审时度势几乎让人抓不到任何的把柄。

不知为何,蔡琰心中陡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父亲在朝廷中,当年若是有刘府君这般的眼力见与审时度势,内敛锋芒的本事……想来他也不会落到今天,不得已而跟随在董卓身边的结局吧。

……

留下了蔡琰在府中歇息,刘琦和文聘去驿馆中去寻法正和孟达。

刘琦也打算瞧一瞧,这两名在历史上名气都不算弱,也算是一手成就刘备功业的著名人物。

法正和孟达万万没有想到刘琦居然会亲自前来,仓惶之下急忙出来迎接,其衣服上还有一些不规整的地方,但仓促之下却也没有办法打理了。

“白身之人法正(孟达)见过刘府君,我二人收拾不整,执礼不周,甚是惭愧,还请府君见谅。”二人一同向刘琦见礼。

刘琦笑呵呵的走上前,上下打量了二人一番,然后亲自伸手,替二人整理了一下衣襟领口,方道:“刘琦仓促前来拜会,未曾先行派人送上名刺,若说是失礼,也是刘某人失了礼数才对,二位无需自责。”

两人连道,不敢,不敢。

刘琦却是毫不端架子,他一手拽着法正,一手拽着孟达,笑道:“相请不如偶遇,与其诸多准备,倒是不如临场发挥,咱们三人且去院子中转转……刘某人平生最好交友,二位在我的面前,大可不必拘束。”

就这样,法正和孟达稀里糊涂的被刘琦拽去了驿馆的后园,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与他谈天说地,纵古论今。

其实这样的感觉,比刘琦在郡署召见他们两个人要来的更好。

毕竟就目下的身份来说,法正和孟达,属于从北方躲避战乱而来的东州士,在刘琦这个势力越发强大的金主面前,他们说话是没有任何底气的。

说白了,刘琦现在就算是把他们俩当寒门子弟对待,他们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但偏偏刘琦虽然在身份上完全占据上风,但他却表现的异常和蔼,与二人闲谈之间,也没有任何杂质掺和其中,言语诙谐幽默,丝毫没有盛气凌人的感觉,让法正和孟达感觉非常舒服。

二人起初面见刘琦时,心中的那些许担忧逐渐消失不见,心态慢慢变的平和了起来,而与刘琦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特别法正,本就是见识多广,在与刘琦侃谈时更是兴致勃勃,天南海北之事,无所不谈,显得越发投机。

这就是刘琦最大的本事,一种让人感觉非常舒服的亲和力。

当然,亲和力的表面之下,却是一颗杀伐果断的决心。

第三百九十章 这郡署,何时多了个女人?

刘琦执着法正和孟达的手,一边畅谈四方风土人情,一边与他们缓缓走在前方。

他们的后面,则是漫步着文聘和典韦二人,这两个人则是彼此互相交谈一些军事上的事情,不与前面的那三个人掺和。

刘琦与法正孟达二人所谈之事很杂,真是想到什么说什么。

他们或论蜀道之艰难,或谈论荆楚之富庶,或谈论关中之乱及目前三辅之地的风起云涌。

论起天下时势,刘琦和法正二人皆是各有独到见解,两人彼此侃侃而谈,其言其行皆让对方深深的感到佩服。

“孝直和子敬皆是三辅英才,可惜适逢变乱,不能稳居于故土,无奈之下不得已而流离至此,董卓有英才而不能用,着实可惜。”刘琦为法正和孟达抱不平道。

孟达闻言,很是感慨道:“想当年,三辅之地,不论人口与财力,亦属大汉朝之顶尖,只是事到如今,因西凉军的连年搜牢而落得如此下场,致使我等豪门之家亦是要举族迁移,我与孝直也不知道是不是该痛哭了。”

法正亦是满脸的委屈。

却也难怪,他身为名士法真之孙,如今却要落的举族迁移,还不得不放低身价去走仕途,这当中的心理落差之大,不言自明。

刘琦笑了笑,继续抚着孟达的背,温声道:“一时之难却不代表一世之难,举家迁移目前来看虽然可惜,但却不代表这选择不正确,关中与凉州之地,拖延的越久,便越如同苦海一般,董卓与其麾下诸将皆虎狼之徒,我等既身为人,又焉能长居于虎狼之策?二位来了汉中,来了我山阳刘氏治下,今后必然会成就更大的事业,二位的家族也将会更甚往昔。”

顿了顿,刘琦道:“有的时候,清平之世的机会,远不及乱世来的多。

法正和孟达连忙表示感谢。

说到这里,却见刘琦突然一转话锋,问道:“二位先生从北地原来,这一路上,可曾听说过关中之内,目下有什么大事发生?”

孟达则是疑惑地摇了摇头,道:“不曾听过有什么大事。”

法正的思维显然是要比孟达开阔的多,他大概琢磨出了刘琦问这话的真意。

“府君,眼下长安之地,别无大事,只是有一件,便是董卓的郿邬已经建成,董卓将长安城内的财货,正逐步向郿邬转移,而朝廷这边,虽有西凉兵和并州军镇守于长安四野,但由于董卓目下已是常居于郿邬,故其下各部将领松散,而大多的政事,已经开始交待于以三公为首的朝中群臣……”

“郿邬建成,董卓迁居于郿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