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系统和战狂的我 第1023章

作者:黑暗浮士德

经过朱逵松的描述,陈玉芝对这位“癫王”的行事,简直是瞠目结舌。

自恃功高,擅作威福,在官场上趾高气扬,气势凌人,与人交往间不是闭目养神,就是上蹿下跳,视旁人于无物。

欺君罔上,矫诏夺权,皇帝的玉玺几乎被其当作了私玺,所谓的诏书,几乎都是他下的,堂堂皇帝,几乎成了提线木偶。

结党营私,排斥异己,任用私人,所有官吏的任命基本不走正常程序,全由他或者其亲信指定安插……

再联想到之前舒义潮的镇压士子,与民争利,解散帮派的一些列恶行,陈玉芝大彻大悟。

“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魔头啊!!”

跟那些史书大家,市井说书间流传的奸贼篡逆的形象,不能说是极为相似,简直就是一模一样!

对上了。

全都对上了。

“哼!!”

“这等奸狡巨贼!”

陈玉芝愤怒地说道。

“我虽身在江湖,但也当为民除害,剪除这个魔头。”

“陛下!”

“您放心吧。”

陈玉芝向着朱逵松打包票。

“我等江湖儿女,虽未在朝堂,但也怀着侠义之心。”

“定不会坐视其谋权篡位,颠覆社稷!”

“若是能如此。”见陈玉芝激动异常,朱逵松急忙拜谢。

“那真是天下之福,社稷之福,百姓之福啊!”

“陛下请起”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就这样,陈玉芝拿着自己这几天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一溜烟地跑回了老家。

“大哥!”

“打听清楚了!”

“那滇王,分明就是个骄横跋扈、欺君罔上、结党营私的天下第一号奸臣!”

她将自己这几天在南都的见闻,一通添油加醋地说给陈家洛听。

“啊?”陈家洛听得两眼发直。

“小妹,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啦!”

“我还会骗你不成?”

陈玉芝说道。

“依我看

“那小皇帝生性节俭,住的都是破烂的宫殿。”

“又肯礼贤下士,将来一定是一个好皇帝。”

“大哥何不趁此机会攘除奸凶,勤王救驾呢?”

“若是功成,既是造福天下百姓,也是护了我们陈家,更是打出了真正的侠义之名。”

“以后,谁见了我们陈家,不得高看一眼?”

“我都想好了。”

“大哥您和我一起去刺杀奸贼。”

“令各地帮派子弟集合起来,冲击滇王爪牙的衙门,制造混乱。”

“同时联络天地会,让他们和郑军一起沿着海路进军

“三管齐下,百姓和各地豪族必然單食壶浆以待,保管让滇王和他麾下的一干爪牙,死无葬身之地!!”

“这、这……”陈家洛感觉脑子里只剩下了一堆浆糊。

我只是让你去打探打探消息

怎么就变成咱们要去刺杀滇王,起兵勤王了呢?

“你知不知道,滇王麾下有多少军队啊?”他反问道。

“除开刺杀的事情或许能成,后面那两条,简直是异想天开!!”

“那可未必。”陈玉芝信心十足。

“现在滇王不过是靠着个人的淫威,强压着朝堂罢了。”

“若是其身死,皇帝陛下站出来振臂一呼,大部分人必然会倒戈相向·......

“我、我再等等看。”但是陈家洛,还是无法下定决心。

而就在此时,一则令其无比惊悚的消息传了过来。

“族长,不好啦!”

“余家镇和浑湖派被灭门了!”

“什么情况?”陈家洛大骇。

余家镇的浑湖派,可是帮他运货的一大助力啊,上上下下壮丁也不少,足足几百号呢,怎么忽然就……

很快,从余家镇跑回来的陈家族人便带回了余家镇的消息。

原来是草头兵们杀到了余家镇,勒令余家族长重新分配土地,同时解散浑湖派,以后不准再走私剪径。

这种事情,当惯了土霸王的余家上下哪里能答应?

因为见来的草头兵少,他们便奋起反击,跟往日里械斗一样,抄起竹枪,拿着锄头鱼叉什么的,嗷嗷叫着就冲了上去。

结果嘛

草头兵的铳子儿十分残忍。

几百号江湖好手被杀了大半,作鸟兽散,而后草头兵们又追着落花流水的壮丁们一路撵进了镇里。

然后草头兵们又丝毫不顾镇里的有功名老爷的劝阻,开始大肆屠戮。

大户的老爷们,不是被打成了筛子,就是被吊在了房梁上荡秋千,几乎是整族被灭!

“嘶——”

“丧心病狂。”

陈家洛听得直摇头。

“丧心病狂啊!”

“哪怕是当年建奴,也没有这般混账的举动!”

“看来——”他长舒了一口浊气。

“小妹你说得对。”

“滇王那奸贼,就不会放过任何人!”

“取纸笔来”

“我这就给天地会的陈尽南写信,听说他得了延平王重用,门下子弟极多。”

“若是能得他相助,劝说延平王引兵勤王”

“则大事可成!”

PS:

大家在玩3A大作《黑神话:悟空》。

我是在玩2B大作《黑企业:甩锅》。

有一个不算好消息的好消息-

因为锅太大,我们根本背不动,老总不信,所以锅又飞回去了。

现在就看这黑锅花落谁家了。

心(≥V≦)o

第777章-大聪明们

“延平王,不可!!”

“决计不可兵发南都!”

然而事情的发展,和朱逵松等人预计的完全不一样。

当红花会的书信,通过天地会的成员,传到郑经这里的时候,陈尽南却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

“先生,这是为何?”郑经奇怪地望向陈尽南。

陈尽南,原名陈永华。

在甲申国难,锖军的铁蹄大举南下之际,其父亲自缢殉国。

陈尽南安葬完父亲后,便渡海到厦门,投奔那时正在招揽天下士子的国姓爷,被授予参军之职,随后便开始在郑氏集团中步步高升。

他曾经向郑经引经据典,力陈教育之重要,最终在岛上创建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和人才选拔系统。

同时,陈尽南还大力推广晒盐技术,起到了上裕府库、下资民食之效………堪称是郑氏的股肱之臣。

郑经甚至还打算让其日后辅佐自己的世子。

可以说,郑经是十分信赖且重用这位老臣的。

然而他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