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除了吃过亏的甲信山地武家,北陆道诸国武家,非常敬畏这位御台所。关东武家几乎毫无察觉,目光都被上杉辉虎的强势吸引。
这个错误,也许北条氏康与北条幻庵这些老人不会犯。
但在场的北条诸姬,不是战绩彪悍的军中大佬,就是冲劲十足的年轻高层,她们可不在乎。
听到足利义氏问起斯波义银,众姬就知道她打什么主意。北条氏政忍俊不已,说道。
“怎么?您还真想与男人在阵上交锋一番?”
足利义氏哈哈一笑,露出女人都懂的那种笑容。
“阵上交锋?还是枕上交锋吧。
听闻足利义辉这位御台所风华绝代,乃是无双佳人,京都传说离奇,说是玉藻前降世。
我就是有些好奇,不知道是个怎么样勾人魂魄的美人儿。”
北条诸姬被她那古怪模样引得前俯后仰,乐得大家都没了礼仪姿态。北条氏政想要严肃,却忍不住笑出声来。
足利义氏这话太缺德,对足利将军可是大不敬之罪。在场众姬也只有她这个镰仓足利家督,关东将军,才有资格调戏足利将军家。
北条氏政笑了一会儿,摇摇头说道。
“说正经的,军议大事中,调笑足利将军家,影响可不好。”
足利义氏俏脸一正,说道。
“一个男人当然不会上阵,但他那些战绩总要有人帮他去取。
听闻幕府在越后重开关东侍所,还假意让这位御台所挂名主理。欲盖弥彰,简直是岂有此理。
关东十国是我镰仓足利家的属地,关东将军的管辖范围,何时轮到京都幕府来此装腔作势?
这次越后大军中,有关东侍所序列的武家参与。我希望能与她们对阵,一解我心头之恨,二也是完结关东关西将军的纠纷。”
北条氏政连连点头,觉得足利义氏说得有理。
第九百九十六章结阵打呆仗
上杉家与北条家合战,是为解决真假关东管领之争。武家的处世之道很现实,谁打输了,谁就是假关东管领。
但越后大军阵中的关东侍所,却是属于足利将军的势力。足利义氏要求由自己来对付关东侍所,是希望在政治上加分。
当了关东将军,就要与足利将军势不两立。这是镰仓足利家的政治正确,对稳固足利义氏的地位很有好处。
而站在北条氏政的立场,让关东将军去打足利将军,也是减轻自家在政治上的压力。
伊势女毕竟出自京都伊势家,虽然改苗字北条,但某些事也不方便直接做,容易被人戳脊梁骨。
让足利义氏这个关东将军,去对付斯波义银这个御台所,能把北条家从舆论压力中摘出来。
北条氏政点点头,答应下来。
“镰仓殿有心解决足利家自己的事,我也不好阻拦,您请自便吧。
据风魔忍传回的消息,关东侍所诸姬驻防在北线,战时多半位于越后军势的左翼。
那就请您布防在我军右翼,与其针锋相对。”
北条大军是自东向西布阵,左翼在南,右翼在北,与越后大军正好相反。
对于上杉辉虎将关东侍所安排在北线,北条氏政并没有多想什么阴谋论,也不觉得关东侍所藏着什么撒手锏,因为南线更重要。
南线的尽头是渡良濑川,战线一旦溃败,胜利者的军阵顺势碾压驱赶溃败者,很容易赶入河川,踩踏淹死无数。
所以,南线必然是精锐军势。而平原狭小,本阵也需要重兵守护,中线不能缺了中坚力量。
如此一来,北线当然会相对弱势,放一些战力不强的军势。在北条氏政看来,关东侍所就是越后大军中的弱旅,就应该放在北线。
而足利义氏虽然有自己的独立军势,但战力在北条大军中也是稀疏平常,担不起重担。
把她丢去北线,和关东侍所的武家众作战,双方菜鸟互啄一番。既不影响大局,政治上又能加分,何乐而不为呢?
足利义氏笑眯眯谢过北条氏政,不再说话。她盘算着这次胜利后的收获,心里美滋滋。
北条氏政见她心满意足,微微一笑,继续布置战阵。
“富永康景,左翼以你为首。江户众,松山众,泷山众,津久井众等武藏相模国众,归你辖制。”
“嗨!”
北条氏政安排在南线的这些武家虽然精锐,但除了富永康景与远江纲景,其余首领是降臣出身。
江户城太田康资,松山城上田朝直,泷山城大石久定,津久井城内藤康行等等,这些人及其附属地方武家,曾经都是两上杉家臣。
一众姬武士,不管明不明白北条氏政的忌惮,皆伏地叩首领命。
南武藏众,东相模众是在北条氏康时代,才陆续臣服北条家的武家,亲疏关系本就远一点。就算被主家防范一手,也会装作糊涂。
她们的备队亦是精锐,战力不弱。北条氏政让富永康景带着青备压阵,作为监军,目的就是压住南线阵脚不乱。
“龙山老大人,您与赤备去右翼协助镰仓殿,可好?”
北条龙山心思明了,很干脆得伏地领命。
北条纲高入道龙山,她是北条家第三代中的年长者。如今已经出家入道,功利心不强。
北条氏政派她去右翼,其实是担任安全阀的作用。因为足利义氏麾下的部众,实力稍弱。
万一上杉辉虎临时变卦,在北线安排强军出击,北条氏政从本阵调派军势支援,也需要时间。
有北条龙山这名悍将在北线压阵,北条氏政才能安心集中重兵于本阵,实行中部突破的战术。
安排重臣稳住了左右两翼,北条氏政豪气干云,挥手说道。
“小机众,玉绳众,伊豆众,赤备,白备等其余人马,随我本部集结,从中央突破!
长尾逆贼不是叫嚣着要合战吗?我会让她得偿所愿!
三日后,我将与你们一同前去,会一会号称勇冠关东的越后武家,看看她们是否名副其实!”
“嗨!”
所有北条武家一齐伏地叩首,战意滔天,斗志昂扬。北条氏政的战术其实很简单,就是结硬阵,打呆仗。
孙子兵法有云,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北条精锐两万人,人数大约是上杉辉虎的两倍半。
狭小的平原挤压了战术施展的空间,北条氏政只需要稳住两翼,然后重兵向中央连番攻势,就可取胜。
就算双方战力相仿,人数上的优势足够让北条家的备队轮番上阵,累也累死越后大军。
合战打得越久,对北条家越有力。她当然愿意拼消耗,打呆仗。而她的战术很稳妥,连对她不满的北条纲成也认可。
北条家三代积攒的家底,最核心就是小田原城的家督直属马回众,足轻众。然后是家督直领的西相模众,伊豆众,以及一门分领。
多目元忠的黑备在佐野城看护大军背后,富永康景的青备与北条龙山的赤备分别压住两翼阵脚。
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北条氏政把北条家的棺材本攒在手里,往中央猛攻突破。
这战术虽然损耗不小,但北条家愿意打。只要一战歼灭上杉辉虎的核心战力,越后大军就只能分崩离析,打道回府。
北条氏政的做法得到了北条重臣们的赞同,所有人迅速行动起来,大军后撤五里,背靠佐野城再次扎营。
———
北条大军所需的作战物资,从河越城,依托关东核心区的水运便利,疯狂输入佐野领,送到军中。
盘踞大小山的越后大军也在抓紧时间修整备战,长尾当长一边监视大胡领方向,一边竭力动员足利领内的农兵,协助运输补给。
两军相隔二十里,中部平原一片沉寂。
但她们的身后,无数辎重汇集成河,将粮食,刀枪,兜胴,弓矢拼命运上一线,供应大军使用。两军磨刀霍霍,大战即将打响。
不知何处而来的物见,忍众在佐野领周遭侦查,遭遇,冲突,死伤惨重只为了距离战场再近一点。
关东各家一面畏惧于双方强大的实力,一面期待这场合战,这场决定关东平原未来走向的大合战。
第九百九十七章战前预敌阵
三日之期,转瞬而逝。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自地平面升起,大地终于抛开虚假的平静。佐野领这块不大的平原,东西两端人声鼎沸,炊烟袅袅。
刚用完早膳的斯波义银,在阵中迎来了访客。
上杉辉虎今天的气色不错,似乎睡得很踏实,让义银不由自主得羡慕她的自信淡定。
“谦信公,今日您不去左翼坐镇?要与我共组本阵,指挥战事?”
义银点点头,说道。
“左翼已经安排妥当,真田众两支备队先手,山中幸盛麾下关东侍所的四支备队二手,岛胜猛带关东斯波领两支备队,组成三手。
我呆在左翼看不清全局,不如与你共坐本阵,预防突发情况,你意下如何?”
上杉辉虎笑着点头道。
“我当然愿意。”
越后大军这次出动了三十支备队七千多人,再加上马回众,弓矢众,物见番,使番等等专职姬武士,共有八千余战兵。
日本战国初期,无论战略战术还是组织动员,都简陋不堪。所以往往以领国为单位,在国内进行村斗为主。
但随着武家大名在百余年的乱世中,逐步建立有效的动员体系,扩大到一国乃至数国的领地,军队的人数与组织力也在不断上升。
例如,这次的佐野领合战。
越后大军八千战兵,连同后勤人员,这就是三四万大军。北条家出兵更多,两万战兵算上后勤农兵足足有八九万人马。
这要是放在以前的村斗,农兵也是要上阵的。一个备队有四五十姬武士,二百足轻,再加上五六百农兵,能膨胀到八百人。
但随着武家大名的体量变大,出国作战的补给线拉长,农兵已经渐渐退出队列。只有地方小武家会在防御领地时,使用农兵助战。
而做大做强的武家大名,往往开始组建半脱产的常备,军势出战的职能划分也越来越详细明确。
越后大军这次,就是以上杉辉虎为总大将组成军势。斯波义银身为幕府特使,屈居副将。
本阵中有执笔负责文书发送,印信收藏,记录往来军令。
军奉行负责为总大将运筹,管理马回众,弓矢众,兵粮奉行等人员的具体调配。
军目付管监督军纪,以及物见番侦查,使番传送消息等等。
而随着军势人数膨胀,总大将也会划分出独立军团,交给侍大将管理,有相对独立的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