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虽然道理是这样,但羽尾家还是拿下许多土地人口,有了吾妻郡的郡务大权。
武家畏威不畏德,就算滋野三族各家,东吾妻当地武家再恨,她们也打不过实力暴涨的羽尾家。
以我对她们的了解,她们只会伏地做小,怎么有胆子起兵攻伐,帮我除掉羽尾家呢?”
海野利一冷冷回答。
“因为羽尾家缺少一样东西,所以她家的实力并没有增强,反而是分散了。如稚女抱金,行于闹市,必遭横祸。”
真田信繁念叨道。
“缺一样东西,土地,人口。。是粮食?”
海野利一淡淡说道。
“不错,就是粮食。
今年大灾,本就是粮食匮乏。因为前线作战,我们又调走了大批军粮。
羽尾幸世能占据大批土地人口,但没有粮食来训练军势,收买人心,稳固领地。她能做的就是占地种田,等候明年的夏收秋收。
只有明年的粮食入库之后,羽尾家才算是站稳了脚跟。可惜,羽尾幸世永远等不到明年的收获季。
贪欲被压抑的滋野三族,遭压迫掠夺的斋藤旧领武家。只要我们在恰当的时候稍加挑唆,她们都会将自己的愤怒宣泄在羽尾家身上。
发泄完了,日子还要继续过。武家们会恢复理智,吾妻郡的乱局会渐渐平息。双方将达成新的平衡,吾妻郡将以您马首是瞻。
而箕轮城的长野业正,也不会为引起众怒而死的媳妇,再来挑起事端吧?”
看着海野利一一脸冷漠,用毫无波动的语气,把羽尾家的未来安排得明明白白,真田信繁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她想起自己刚才还在调侃对面的三无少女,生女儿没p眼,忍不住又咽了一口唾沫。
真田信繁拿起茶壶为海野利一满上一杯,脸上堆满了笑容。
“六娘,喝茶。”
海野利一漠然看着真田信繁的讨好,沉默半晌,拿起了茶杯。
虽然真田信繁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搞怪模样,海野利一却知道,她的内心并不快乐。
求娶斯波义银吗?真是个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脑壳痛的理想。
猿飞佐助走了,但我会继续陪着你。你为我复兴海野家,我随你死无葬身之地,这很公平。
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乱世中,率兽食人吧。
———
木曾川起源于信浓国的木曾山脉,由东向西流淌。
从惠那峡流出木曾山脉,成为美浓尾张两国的实际分界线。随后在西尾张掉头南下,分割尾张伊势两国,之后在伊势湾出海。
南近江去往信浓的最佳路线,就是穿过铃鹿山地,在北伊势沿着木曾川,顺流而上。
美浓国,惠那郡。
由利镰之助回头看了眼跟随的三好伊三,指着一旁山丘上的城池,说道。
“看到没有,这就是苗木城,前面就是惠那峡,过去就是信浓国的地界了。
我可告诉你,信浓山区穷苦,不比我们之前经过的美浓尾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你再考虑考虑?”
三好伊三站直了身子,看向两岸秀丽的山景,这是与四国,摄津不一样的景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好美丽的地方,继续走吧。”
由利镰之助脸色一黑,啐了一口。
“美丽个p,等着熬苦日子吧。
连商人都不愿意走东山道这条路,穷山恶水出刁民知道吗?这一路,非得让我重操旧业打劫过去。”
三好伊三看了她一眼,说道。
“我有钱。”
由利镰之助噗嗤一笑,嘲道。
“姬武士大人,没出过远门吧?以为前面是近江,还是尾张美浓?
山里穷得一条裤子全家穿,有钱也不卖你粮食,只能抢。你敢露出钱财,就等着被敲蒙棍吧!
山民为了活下去,人肉都敢吃。你个外来的有钱姬武士,知道什么叫落武士狩吗?你可别害我。
记住,一路上打紧精神。就算是买粮,也是抢了就走,丢下几个永乐钱就行。”
三好伊三听得发愣。
四国摄津其实也不太平,濑户内海海贼众多,烧杀劫掠不少见。但多少有点商业信用,能做买卖。
她忽然发现,自己来之前想象的世外桃源似乎并不存在,也许这次信浓之行会让她对这世道更加失望。
“连山中都如此不太平,这天下还有清净之地吗?”
由利镰之助白了她一眼。
“所以我才不肯来啊,你硬逼着我过来。铃鹿山地界还能抢点东西,信浓这鬼地方,打劫个鸟?
你们这些名门贵胄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名山大川就是世外桃源?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穷**计,富长良心。
山民都快饿死了,她们都能叫温良?那我打劫岂不是在做慈善?”
三好伊三沉默不语,半晌,她叹了口气。自八代将军起,天下已经乱了百年,这无尽的黑暗何时才是个头呢?
她在摄津可以幻想信浓山中的世外桃源,可到了真实的信浓,幻想破灭,她又该寄情怀于何处?
由利镰之助完全不明白三好伊三的失落,就算弄清楚,多半也是骂一声活该。
这些武家名门就是闲得没事,不在城里好好享福,整日里吃饱了胡思乱想,想想真是让人羡慕。
两人走了一段,隐隐听到前方溪谷湍急的水流声。
由利镰之助回头说道。
“过了惠那峡,就是饭盛山,前面可真是穷乡僻壤。
不是我吓唬你,不到中信的盆地,连口饭都难找。最后问你一次,回不回头?”
三好伊三望着峡谷两岸,鸟语猿声。前面就是她曾经幻想的他乡心安处,不看一眼真实,如何能死心呢?
“走吧,我们过去。”
由利镰之助见她坚持,彻底泄了气。打又打不过,跑又跑不了,劝也劝不动,只能走一遭了。
当初怎么就猪油蒙了心,想骗这么个固执的傻子?这天下还能有太平地?太平个鸡儿。
她摇摇头,埋头赶路。穿过木曾山脉,诹访盆地,到东信的甲贺流修行地,就算是完成了双方的交易。
到时候把这傻子往山里一丢,老娘回铃鹿山地吃香喝辣。
第九百四十四章细川三渊议
关东攻略在即,吾妻郡先拔头筹。越后相模两地殚精竭虑,为即将到来的碰撞,做好最后准备。
将目光转回近幾,此时在河内的饭盛山城,也有一场密谈正在进行中。
日本和族起源于大和国奈良盆地,后向北迁移至京都盆地,定都平安京,也称为京都。
从中世起,京都盆地西面的濑户内海沿岸,大阪湾,借助海运贸易壮大,也带来了海上的威胁。
大阪湾以东的大阪平原无险可守,一路延伸到京都盆地,给京都带来了很大隐患。
大阪平原的两个领国,以淀川分为南北,北岸为摄津国,南岸为河内国。
后来河内又被分东西两国,靠海岸为和泉国,靠京都为河内国。
这三个领国是京都防御海上威胁的重要屏障,淀川更是京都的生命线。
琵琶湖通往京都的川流称为濑田川,在京都南部改称宇治川,进入大阪平原后,便是淀川。
这条贯穿京都,连接东西近幾的重要河流,是京都商业的生命线,也是攻略京都必须的军事补给线。
生驹山脉位于淀川以南,分割大阪平原与奈良盆地。饭盛山在生驹山脉北部,监控淀川入京水道。
当初三好长庆上洛,足利义辉就是带幕府联军,在山下的河内国内平原对峙。之后战事不利,幕府联军退守淀川,形势岌岌可危。
是斯波义银在奈良盆地击溃三好侧翼军势,奇袭饭盛山城,前来救援,为幕府联军稳住了阵脚。
最后,幕府三好双方议和,才有了今天的西近幾局面。
战后,幕府内部洗牌,斯波义银成为地方实力派领袖。
此时河内国的局势,是游佐信教占据南河内,三渊藤英占据北河内。真正的河内之主,畠山高政勉强守着几万石直领,苟延残喘。
斯波义银战后退出饭盛山城,将此城让给了三渊家。
而今日,和泉细川家两母女与三渊家两母女齐聚一堂,正在饭盛山城密谈。
细川元常与三渊晴员乃是亲姐妹,当初三渊家绝嗣,把三渊晴员从和泉细川家入继过来,继承三渊家业。
细川元常无女,又向三渊晴员要来女儿细川藤孝,过继到自己膝下,延续和泉细川家业。
四人虽然分属两家,却是血脉紧密,荣辱与共。
细川藤孝向两位母亲与姐姐鞠躬,然后取出各地情报请她们细看,自己解说。
“将军把山城国的足利马回众调往坂本城,压制南近江六角家。
山城国内,二条城由蜷川亲世掌握,伏见城交给了明智光秀。
西近幾这边,四国三好本家与三好三人众看似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连丹波叛乱都顾不上了。
可事实上,四国方面不断有船往来,运输大批辎重军需到堺港。
丹波撤下来的三好三人众军势,也没有到濑户内海沿岸布防,她们在淀川北岸沿途,修整待命。
外面的谣言传得满天飞,都说三好内战会在秋收后开打。但濑户内海上这些隐晦事,却瞒不过近在咫尺的我们。
三好家不但没有因为丹波叛乱,内部撕裂,反而在弥合分歧。”
三渊晴员看着眼花缭乱的各处情报,脑子已经转不过来,她问道。
“既然三好家内部走向和睦,关于内乱的谣言又是哪里来的?空穴来风也要有个理由吧?
麻痹丹波的叛党?为新一轮平叛突袭做准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