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742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外臣方面只能倚重出卖同僚的蜷川亲世,心思叵测的明智光秀。

  关键时刻出了大事,这些微言人轻的直臣担得起重任吗?外臣要么胆小如鼠,要么心思深重,真能为将军尽心尽力?

  和田惟政感觉到了危险,但她不能劝,也不敢劝。将军这一年多权势大增,人也越发刚愎自用,听不得逆耳之言。

  一个双生女的谣言,就把幕臣们折腾得死去活来,让伊势贞教天天在家等着切腹赎罪。

  三渊晴员与细川元常,从足利义辉上台就是旗帜鲜明支持她的武家。也因为谣言被赶回领地,无诏不得回京,令幕府内外为之心寒。

  而为了逼迫斯波义银回京,足利义辉又多次对斯波家当众折辱。

  那可是力挽狂澜,把三好长庆给摁回去的斯波义银!幕府中,谁敢说自己的功劳比斯波义银更大?

  将军这样对待功勋之臣,就算是自己的未婚夫,也该考虑考虑旁观武家们的感受啊!

  除了唾面自干的明智光秀,其他斯波重臣早就心怀不满,对京都的幕府爱理不理。

  可就算是伏地顺从的明智光秀,和田惟政也是看不透这个永远带着柔和笑容的优雅女子,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

  将军如今看似威风八面,无人敢于忤逆。但和田惟政心中却是越来越冰冷,总觉得她是站在悬崖之上。

  仿佛只要有人轻轻一推,足利义辉就会坠入无底深渊。而这鲜花似锦般的足利中兴局面,也会变成一地狼藉,再无翻身的机会。

第九百一十章负债一身轻

  京都的足利义辉正准备大展宏图,将目光投向东面的南近江六角家,磨刀霍霍。

  而西面的摄津国,因为丹波平叛不利,三好三人众已经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东濑户内海的船只往来稠密,其中不知道隐藏了多少使节,正在为阿波摄津两国三好家各方,沟通联系。

  堺港,新选组驻地。

  今井宗久忧心忡忡对高田阳乃说道。

  “大人,最近的风向很不对劲。三好康长几次去找三好政康,两人每次密谈至少大半天。

  您说,三好三人众是不是扛不住,要向四国三好本家低头了?”

  高田阳乃瞅了她一眼,放下手中的账册,说道。

  “波多野家的新家督有点本事,死守八上城不出。不管三好长逸用什么策略,就是当定了缩头乌龟。

  当初波多野晴通要是有这份定力,三好义贤也只能望城兴叹,丹波武家何至于对三好家降伏受辱。

  我知道你担心三好家内部弥合分歧,就会再次上洛挑战幕府,断了我们的商路财路。

  其实,你大可不必担心。

  北陆道商路已经不是斯波家的北陆道商路,你我手中除了一堆债务,还剩什么?

  如果幕府三好双方再次开战,北陆道商路断绝,损失的是那些贷款的土仓,关我们什么事?她们要恨就去恨三好家,去恨足利将军。

  我高田阳乃只有一p股债,与其弄死我,不如养着我,等战事平息再替她们赚回来。”

  今井宗久摇头苦笑。

  高田阳乃这是耍无赖,但想想还真就这个道理。如今的北陆道商路已经分为无数股份,全部抵押给了各家土仓。

  斯波家无非是用运营入股,空手套白狼。而且高田阳乃借的更多,的确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那些散出去抵押的股份。

  在摄津当地,石山本愿寺有一份,和泉细川家有一份,北河内三渊家有一份。西近幾各地小武家们,也是汤汤水水沾了沾唇。

  三好三人众这边三好长逸拿大头,三好政康在堺港吃拿卡要。四国三好本家也没忍住,投了一份。

  幕府方面更多,京都堺港两地的商家关系紧密,京都土仓过来的贷款是寺院与幕臣的家底,这一笔笔借款入股都不是小数目。

  今井宗久也明白,北陆道商路已经是京都堺港两大商业中心周边势力的金母鸡,大伙儿指望着它下金蛋呢。

  别看现在暗潮汹涌,就算哪天真打起来,多半也波及不到这条商路。高田阳乃就是看透了这一点,才稳坐钓鱼台,安心耍无赖。

  北陆道参股的各方,不可能踢开高田阳乃自己来搞商路,因为她是斯波家的町奉行。

  北陆道商路的近幾这段,大家的确可以弄死高田阳乃,然后自己玩。可是北陆道沿线呢?关东诸国呢?

  东海道的战乱愈演愈烈,今川家,武田家,松平家,北条家打成了一锅粥。这条传统商路算是彻底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

  既然如此,斯波义银联合北陆道沿线武家,甚至北陆道一向宗。她们共同开拓的北陆道商路,就成了近幾去往关东的首选。

  高田阳乃只是个小角色,她身后的斯波义银,以及北陆道诸武家联合组成的商路利益集团,才是近幾各方看重的存在。

  在堺港打拼了两年多,高田阳乃越发从容,因为她是斯波义银放在堺港的狗。斯波义银混得好,她也跟着鸡犬升天。

  高田阳乃说道。

  “关于三好家与幕府那些破事,你不用担心。

  记住,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事,是保证运往北陆道的军粮任务。其次是近幾商品通往越后的物流,不出问题。

  只要做好这两件事,就是你我对关东攻略的大贡献,主君是不会吝啬恩赏的。”

  今井宗久伏地叩首,嗨了一声,然后起身说道。

  “买粮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浓尾平原的交易已经展开。粮食会通过美浓北近江之间的不破关交易,然后直接从北近江接入北陆道。

  织田家肯松口卖粮,粮食的大头就有了着落。浓尾平原的粮产不止百万石,能买到极小一部分就足够我们完成任务。”

  听到织田家,高田阳乃忍不住哼了一声。她永远不会忘记,织田信长对主君做过什么。

  现在的她还需要忍耐,但总有一天,这份屈辱她会十倍百倍奉还给织田信长。

  今井宗久不知道高田阳乃心中所想,她继续汇报着事务。

  “大人,最后一批板甲需要的钢材已经靠岸。工匠日夜赶工,争取在夏收结束前,完成所有部件的制作。

  如果顺利,夏收后就能运出,保证在秋收前抵达越后国。”

  高田阳乃忍不住露出笑容,拍手道。

  “做得好。这是我进献给主君的关东攻略贺礼,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懂吗?”

  今井宗久鞠躬道。

  “嗨!不过,送钢材的南蛮兰人想要见您一面。

  她似乎在这场钢材交易中尝到了甜头,希望双方的合作能继续下去。”

  高田阳乃嗤之以鼻。

  “她是赚得太多,起了贪心吧?这次交易她多赚了几倍的金银,当然希望继续下去。

  这种贪婪成性的南蛮人,随便敷衍几句,打发走就是了。”

  今井宗久欲言又止,高田阳乃眯着眼扫她。

  “你有什么想法就说,我也不是神佛,总有错漏之处。你说的有理,我自然会斟酌。”

  今井宗久说道。

  “大人英明,岂会有错。我只是觉得,可以给这南蛮人一点资源,养着这条海贸渠道。”

  “为什么?说来听听。”

  “大人,南蛮人中势力最大的是西人葡人。

  这些南蛮人信仰南蛮教十分虔诚,贸易中时常夹带传教的条件。有时候在武家争端中,她们甚至会偷偷支援信仰南蛮教的武家。”

  高田阳乃看了她一眼,说道。

  “不管是一向宗还是南蛮教,只要是狂信徒,都很麻烦。”

  高田阳乃并不愿意谈及南蛮教与南蛮商人关系,堺港这地方的水太深了。

  她只想多赚点钱给主君用,抬高自己在主君心中的价值。涉及宗教这种麻烦事,还是避开为妙。

第九百一十一章天朝贸易网

  今井宗久明白高田阳乃的意思,她建议留下兰人那条南蛮线路,也是出于这方面的担忧。

  “大人说的是。

  一向宗也很麻烦,但南蛮人的铁炮厉害,商船能抵御巨浪,垄断了大多数的海洋贸易。

  特别是铁炮一项,近幾这些年的战事,使用铁炮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

  可铁炮的弹丸与引发火药都是消耗品,特别是火药。每年堺港都有大量的硝石入港,制作火药,来源全部是南蛮人。

  今日之葡人西人还算安分,可比起前些年,已经是活跃了许多。

  我担心以后南蛮教的势力更大,她们会得寸进尺,我们参与南蛮贸易会受到她们的胁迫。”

  高田阳乃听得面色肃然,问道。

  “所以你想扶持那个兰人,给她一点港口资源。让她能坚持跑日本贸易这条线,帮我们留一条后路?”

  今井宗久鞠躬道。

  “是的。南蛮商人中,英人兰人与西人葡人不同,她们对南蛮教的传播没那么狂热,特别是兰人。

  据说她们的国家建立没有几年,是商人的国度,最看重商贸信用与金钱利润。

  这两年,葡人在天朝东南沿海通过贿赂当地官员,得到了一个叫做澳门的开埠地,在贸易中更加占据优势。

  如果我们不给兰人一点好处,也许她们很快就会在明日贸易中落败,离开日本的贸易线。”

  高田阳乃低头思索,喃喃道。

  “是吗。。”

  日本在这时期的海洋贸易中,主要是附属于大明的转口贸易,有着相对独特的作用。

  大明立国以后,对外贸易日益转向保守。本来日本还可以通过勘合贸易分一杯羹,结果宁波倭乱,被大明堵死了这条路。

  大明官方对外贸易的不上心,本来是由民间自发贸易来补充。

  可嘉靖之后,官方闭关锁国的态度渐渐严厉,认真禁海。东南诸省山多田少,民间走私出海,乱相横生。没几年,海禁便名存实亡。

  在隆庆开海,万历新政之后,广东福建允许南蛮商人前来贸易,渐渐成为吕宋,东南亚一带南蛮人做生意的主要口岸。

  连东南亚南蛮人作战使用的火炮火枪,所用的钢材都来自广东,获取的其他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大明作为这时代的文明之光,对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享誉全球。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