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嗨!”
井伊直政打开门,一股熟悉的味道在她鼻尖掠过,稍显荤腥。
停顿了一下,微微放慢动作,将室内的气味散去一些,井伊直政才缓缓关上门。
义银穿着简单的单衣坐在主位上,座下高坂昌信正襟危坐,脸上还带着没散去的红晕。
高坂昌信都不好意思抬头看井伊直政,大家都是过来人,刚才两人在房中做什么,自然瞒不过同心众的这位斯波大管家。
虽然,高坂昌信入内室侍奉这事,是瞒不过井伊直政这个同心众首领的。
但井伊直政没想到,义银竟然会梅开二度,导致高坂昌信在这个时间点还滞留内室,撞上了前来通报的自己。
义银尴尬咳嗽一声,问道。
“足利义氏的信件拿来我看。”
井伊直政目不转睛,双手将信件奉上,始终没有斜眼看一下高坂昌信。
高坂昌信却似如坐针毡,主动鞠躬道。
“圣人,我先告退了。”
义银一目十行看信,然后摇摇头说道。
“你先等一下,看一看这个。”
义银把足利义氏的书信递给高坂昌信,高坂昌信迟疑道。
“圣人。。这不合规矩。。”
义银叹道。
“看看吧,给我一点意见。”
足利义氏的识趣,本就在义银的意料之中。
当年在佐野领被俘之后,足利义氏就已经识趣过一回,这位关东将军可是能屈能伸,比足利义昭那个二愣子将军更懂明哲保身之道。
但足利义氏主动要求剥离足利苗字,交出古河领,还是果断怂得超出了义银的意料。
足利将军家覆灭,关东将军家除名,这让斯波家继承河内源氏嫡流名分之事,变得水到渠成。
但就是足利义氏的这份果断,又让义银不知道该如何赏她。
给的少了,显得义银无情。给的多了,又怕日后横生枝节。
更麻烦的还有,古河领的归属问题。
关东将军的驻跸地本在镰仓,也就是镰仓幕府治所的所在地。
早先的关东平原开拓不易,镰仓幕府的核心领地就在相模伊豆一代,更远的武藏常陆等领国其实尚未开发。
可随着时代变迁,关东平原各地得到大规模发展,到了足利幕府时期,关东平原已然不是镰仓时代的经济布局。
控制武藏上野等肥沃之地的关东管领上杉家,有了反客为主的政治趋势,让镰仓足利家的关东将军陷入困境。
在几次政治事件之后,镰仓足利家被迫东迁,将新的御所放在古河城,就是看重这里的战略价值。
古河城位于下总国北部,是关东平原的中心地带,四周包围着平原与河流。
如果以天朝为例,古河领以及周边地带,就是关东平原的中原,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那个中原之地。
现如今,古河领的北部,是上杉谦信控制的下野国。
东部,是武田信玄控制的常陆国。
南部,是北条氏政控制的下总国南部。
西部,是岛胜猛控制的东武藏之地。
而西北,则是利根川中下游武家集团由良联盟的关宿城甲斐君,上杉景虎。
古河城的关东将军是块招牌,政治意义很大,有足利义氏杵在这里,古河领实质上成了斯波各方势力的缓冲区。
可要是足利义氏撤藩走人,古河领还会这么太平吗?
失去了缓冲区,斯波麾下这些大佬如果为了古河城的归属内斗起来,义银可要头疼了。
再者,足利义氏这么识相,义银必然要妥善安置,但怎么安置才算妥当?
给多少领地,给什么名分,怎么确保足利义氏这一支足利余脉,不再成为斯波政权的隐患呢。
当年镰仓幕府内斗,执政的前北条家弄死了源赖朝的后裔将军,篡夺了幕府权力。
为了保证幕府运行,前北条家从京都天皇那里过继子嗣,继承幕府将军,史称宫将军。
源赖朝一脉绝嗣,河内源氏嫡流名分因此流入近支的足利家。
虽然前北条家始终对足利家保持着警惕,但最终还是让足利家获得了信任,苟到了镰仓幕府崩盘的时候,足利尊氏跳反夺取了天下。
义银虽然不在前北条家的处境之中,但他也不想重蹈覆辙,给自己的后裔留下这个政治隐患。
足利义氏一脉是不可能像镰仓幕府时期的足利家那样苟到被重用的,但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这会让天下武家感到兔死狐悲。
古河领的归属,足利义氏的安置,这两件事让义银头疼得很。
他拿足利义氏书信给高坂昌信看,就是想知道武田信玄的见解。
高坂昌信是武田信玄最信得过的亲信,这些年两人书信不断,可以说武田家的未来规划,武田信玄一点没瞒着高坂昌信。
武田信玄自打入驻水户城,就把所有精力放在消化常陆国这件事上,这是她未来准备留给武田义信的最大政治遗产。
而古河城与水户城并不远,武田信玄岂能没想过关东将军该如何收场,只要武田信玄想过,她必然会与高坂昌信分享。
第2005章默默消失的足利两家
高坂昌信看完了书信,沉默不语,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是武田信玄的众道爱人,亦是保护她女儿的分身,陪在武田义信身边的任务就是充当最后保险。
如果武田信玄有什么意外,高坂昌信便要利用依靠圣人对自己的亲近,继承武田信玄的遗志,辅佐武田义信顺利继承武田家。
所以,武田信玄对关东的一些看法与规划,从来不瞒高坂昌信,甚至要仔仔细细与高坂昌信说透,以免她误判。
高坂昌信误判,吃亏的可是自己的女儿,武田信玄自然不会做这等傻事。
所以,虽然高坂昌信这些年一直跟着武田义信东奔西跑,但对于关东政局的变动,其实清楚得很。
而对于武田信玄与高坂昌信之间的默契这一点,圣人也很明白。
与其说圣人是在征询高坂昌信的意见,不如说圣人是想参考武田信玄的智慧。
武田信玄打仗不如上杉谦信蛮横凶狠,可运筹帷幄这种事,精于计算的她比上杉谦信强一百倍。
圣人态度如此直接,高坂昌信也不会能藏着掖着,如果显得私心太重,反而会让圣人对武田信玄与自己感到失望,得不偿失。
高坂昌信说道。
“关东将军的未来,武田殿下倒是与我交流过一些。
殿下曾在书信中说过,关东将军识时务,远比逃离京都的那位贫乏公方靠谱。
与其由着足利将军胡闹,不如让关东将军入继足利将军家,上承先代足利义辉将军的道统。
当然,武田殿下说起此事的时候,足利将军尚未遭受天谴,也不知关东将军已有了退位让贤之心。”
义银摸了摸下巴。
“让足利义氏继承足利义辉的道统。。”
女尊世界的统治者与男尊世界统治者不同,她们的孩子都需要自己一个个生下来的。
男尊的男统治者只要身体没问题,肆意挥洒种子,就可以收获良多。
而女尊的统治者就算再怎么努力,收获也是有限,毕竟一辈子生育总有上限。
这一点区别,导致女尊的武家分家远不如男尊那么多,足利家就是一个明证。
男尊世界的足利家分支众多,增加了不少权力斗争的混乱。
但女尊的足利将军生的孩子比较少,分家不多,这就使得继承人的选择也变得有限。
初代足利幕府将军足利尊氏,其子嗣不盛。
嫡流足利将军家坐镇京都,统御天下。另一女儿远赴关东镰仓,出任关东将军,辖制关东十国。
原本想着两足利家同气连枝,遥相呼应,正好坐稳了天下。
但足利尊氏还是想得太美,关东关西矛盾重重,自古以来就相互看不顺眼,怎么可能顺顺利利。
镰仓足利家坐镇关东,得到关东武家拥护,自然而然就起了与京都足利将军一争高下的念头。
两足利家不合,姐妹阋墙,最终闹得不可收拾。
照武田信玄的意思,她竟然曾经有过让镰仓足利家的足利义氏,入继足利将军家,挤掉足利义昭的正统这种想法。
仔细想想,这办法还真可行。
足利义辉死得突然,根本没有宣布过继承人的人选,足利义昭其实是自己逃出寺庙还俗,自诩足利嫡女。
要不是有斯波义银和织田信长替足利义昭撑腰,天下武家不太可能承认她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野尼姑,上洛继位更是困难重重。
而足利义氏是在鹤冈八幡宫正规走完流程继位的关东将军,她的身份地位不容质疑。
所以如果足利将军家绝嗣,镰仓足利家入继嫡流还真说得过去。
按照武家的规矩,让足利义氏认足利义辉当老娘,以养女身份入继宗家,名正言顺。
这就可以剥夺足利义昭的正统身份,把这个看不清形势跑去西国的愚蠢将军踢到一边自己玩去。
只是现在,足利义昭人都已经死了,足利义氏也自请去除足利苗字,再谈足利义氏继承足利将军家这件事,未免太晚了些。
义银叹道。
“时过境迁,不提也罢。”
高坂昌信笑道。
“这倒未必。”
“哦?”
“既然足利义昭将军已死,那么关东将军继承足利将军家之事就更没有了阻碍。
圣人难忘先代将军恩泽,先代道统断绝无所祭祀,总归是圣人一桩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