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关东三强藩之中,武田家的长女义信在蓝衣众早就站稳脚跟。
上杉家的二女深雪前来,正好搭个伴,让孩子们好好培养培养感情,一起长大。
去掉那个没什么实力的由比滨三女,之后排名老四的就是北条。
从这个角度来看,蓝衣众设置的五岁入学制度,对关东三强藩是非常有利的。
武田上杉北条三女先后入学,占据了先手,不管是熟悉环境,还是培养感情都先人一步。
就算之后其他各家神裔入学,那也得跟在姐姐们身后接受照顾。
在看重小圈子抱团文化,讲究论资排辈的岛国社会中,这对三强藩力推上杉谋取二代将军之位的规划,极其有理。
所以上杉谦信亲自带女儿来多闻山城,不只是为了得到圣人的好感,顺便草一草久别的圣人,这更是有利于上杉家夺嫡的政治布局。
义银心里多少有点感觉,但他并不在意三强藩的鸡贼。
因为未来的斯波天下,神裔集团在他的规划中,并不是首领一家独大。
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残害同族,导致一门式微,大权旁落,不到三代就绝嗣被别人摘了桃子。
足利幕府初代将军吸取教训,以一门总领的武家制度建立起足利一门御屋形,重用亲族保卫政权。
可惜,世事总是不如人意,在三代足利义满成就真正的天下人之后,足利将军的权威便随之跌落。
亲族不但能保卫政权,也能挖政权的墙角。
幕府内斗导致势力大衰,让各地诸侯轮流上洛,骑在将军头上撒尿,活成现在的僵而不死的局面。
义银自己就是依靠足利亲族的招牌,借用京都幕府的名义糊弄过来的,他自然清楚其中利弊。
在了解两代幕府的兴衰之后,义银结合实际与超时代的现代人视角,准备创造自己的一套新制度。
一个政权的核心永远是财政,没有钱就不能维持军队,没有钱就不能收买人心,没有钱谈个几把。
所以,义银将高田阳乃创造的斯波粮票体系收为己用,建立起斯波联合储蓄系统,斯波联储,成为斯波家的核心财政系统。
岛国封闭,对外渠道就那么几条。
九州博多港联系半岛,琉球,垄断了对外贸易。
堺港接受来自濑户内海的贸易网络,将商品物流从关西扩展到关东。
古代,天皇朝廷学习唐朝的均田,创造了属于岛国的班田制。
成人授田,人死归公,班田制可以说是天皇朝廷的财政基础,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崩溃了。
因为公卿死命挖天皇朝廷的墙脚,让公田迅速减少,班田制难以为继,继而财政崩溃。
在班田制崩溃后,岛国进入了庄园制经济,以庄园自给自足,天皇公卿享用供奉。
但因为班田制的崩溃,随之建立的军团制度也崩溃了。
简单来说,天皇公卿有私人庄园供奉享受,朝廷却没钱养兵了,而政权又必须建立由军队这一暴力机构来维持。
结果,就是武家的诞生。
第1963章少年样貌苍老心
武家前身是为天皇公卿看护庄园的侍,随后不断介入天皇朝廷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初代将军源赖朝建立了镰仓幕府,从此武家政权走上历史舞台。
足利幕府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屠灭天皇朝廷,从此武家政权摆脱了对僭主政治的依赖,真正走上了独立的统治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庄园制经济也随着时间流逝走向崩溃。
岛国虽然在海上,但却是彻头彻尾的农耕民族,与英吉利那种海洋民族完全不同。
庄园制经济的兴起与岛国的农耕本质相符,因为岛民打渔与造船的技术太差。
渔网做不好,大一点的海鱼根本网不住,直接一扯一个洞。
造船只能造在风平浪静的濑户内海航行的平底船,到了外海,大点的风浪就给你掀翻。
没法指望海上,就只能往地里刨食。
外部交流因为航海技术落后而节奏缓慢,内部庄园制经济封闭的内循环就成了主流经济发展方向。
直至足利义满打开勘合贸易大门,再到南蛮人来到岛国进一步大开贸易路线,岛国内循环为主的庄园制经济才走向崩溃。
首先是对外贸易频繁的关西,庄园制经济可以说是已经崩溃了。
而随着斯波家不断开拓北陆道商路体系,关东的庄园制经济也正在走向分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这个时间点,结束岛国乱世的新天下人有两条路可以选。
其一,拥抱新兴的海洋贸易,从海上赚取钱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收买人心,镇压异己。
其二,闭关锁国,断绝对外贸易,走回内循环的老路。
如果未来的天下人是一位来自关东平原的土财主,那她必然会选择第二条路。
因为拿到海洋贸易最大好处的是关西,不管是九州,下关,还是堺港,都在新兴的贸易网络中分了一大杯羹。
而关东平原的土财主不但要被关西人以商品经济剥削,还要受到关西富裕财政养兵的军事威胁。
但义银不是关东土财主,所以他选择了第一条路,并加强了第一条路的收益。
如果只是利用海洋贸易得到大量财政收入,义银也就是给天守阁贴贴金箔,搞搞黄金茶室,向天下人彰显自己的富足,恐吓野心家。
这办法有用,但不长久。
义银要的是长治久安,那就不只是要海洋贸易的钱财,更要用货币垄断岛国内部的一切资源。
正如前面所言,岛国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对外就那么几条贸易渠道,再加上古代生产力的不足,其实各地需要交换的物资并不多。
岛国别名金银岛,最多的就是贵金属,反倒是粮食,布匹,食盐,书籍,铜钱等商品缺乏,需要大量进口。
既然交换的物资来源集中,数量又不多,那么使用岛国充沛的金银去交易就很不划算了,很容易造成贵金属贬值。
只要斯波土仓建立起足够大的贵金属储备,并提供足够的商品维持岛内贸易需要,粮票就有可能全面取代其他货币,成为唯一货币。
因为市场上金银贱商品贵的情况,会使得粮票的性价比凸显,再加上垄断商品渠道,只允许使用粮票购买,进一步驱逐了其他货币。
直到最后,岛国内部只使用粮票交易,而金银铜大多数存在斯波土仓,用于对外贸易的结汇清算。
这正是义银心中的加强版第一条路,而斯波联储就是控制这一路线的货币工具。
斯波神裔各家是地方上的大藩强藩,她们原本就有地有人,再加上斯波联储控制货币,能调动整个岛国的资源,神权从此坚不可摧。
斯波二代将军的权力,注定不会很大。
因为大评议负责立法,奉行众负责施政,最为要紧的财政权其实在斯波联储手里。
义银心目中的斯波联储一旦成型,斯波幕府将军的位置就没什么值得争的,最多剩下几分人事权。
没有一言九鼎,大权在握的体验感,谁愿意舍尽一切,无底线的去争那个位子?
只要没有不顾一切的念头,那么政治环境的底线就会抬高,大家都是斯波神裔,不至于像狗一样撕咬撒泼抢饭吃。
所以,上杉谦信与她身后关东三强藩的那点小心思,义银并不是太在乎。
斯波联储的建立,本身就是对传统武家统治思维的降维打击。
斯波神裔集团通过控制货币,控制了整个岛国,连斯波将军也只能望而生叹。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相互需要,共同富裕,而不是创造一个权力无限大的独裁体系,这才能防止所有人无底线跪舔独裁者的长治久安之法。
在义银的构思中,斯波联储将设置主席,但也不是五年十年十五年永远做下去的无限期管理者,而是举行定期选举的联席会议主席。
上杉谦信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如果没有义银的出现,她所追求的不过是以旧关东体系的关东管领身份号令群雌。
还不只是上杉谦信,连同武田信玄,北条氏政,她们三个其实都不能理解义银的政治思维和财政体系。
此刻,生理心理皆得到满足的上杉谦信自以为战略意图得逞,整个人的状态都松弛了下来。
她看着义银的不老容颜,感受到他心中的雄心韬略,感叹道。
“圣人,你还是那么年轻,我却是老了。”
义银也看着上杉谦信,她的眼角隐隐有了皱纹,脸蛋也不似当初娇嫩,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自己身怀永远的十六岁系统外挂,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陪伴自己的女人一一老去。
在武家看来,这是神灵降世的证据,而对义银来说,却是一种别样的折磨。
两世为人的他虽然外表青春依旧,但内心早已老朽不堪,与上杉谦信一样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他苦笑道。
“是人都会老,都会死,我也不会例外,但你可曾听闻三次死亡。
第一次死亡在于失去呼吸停止心跳,第二次死亡在葬礼告别,第三次死亡在于被世人遗忘。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记得你我,只要斯波神裔延绵不绝,我们就不是真正的死去。
所以,不要再计较那些细枝末节,助我一臂之力,让我们的子孙永远统治这个岛国,让我们的子孙延绵万代,斯波神权既寿永昌。
好吗?”
上杉谦信少有的沉静,默默听着义银的话,恍惚间回到当年两人初见,在京都城下町酒屋的时候。
那时候也是这样,他在说,她在听,然后一起走到了今天。
上杉谦信心中感慨万千,微微一笑,语气坚定。
“这是自然,我从来都是站在您的一边,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永不变心。”
第1964章实力强多吃亏
义银微微一笑。
他相信上杉谦信这话是出于真心,但就算心再真又有何用?
上杉家臣团那些孙子怎么想?关东三强藩的其他两家怎么想?双方对孩子未来的分歧如何弥合?
矛盾无处不在,舌头和牙齿还有打架的时候,何况是两个活生生的人呢?
谈感情,有个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