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你不要总是妄自菲薄,我之前就与你说过,小团子的未来我会安排妥当,你是她的母亲,身份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半泽直义如果愿意跟着由比滨家,那也是她的造化,以她的出身攀上了你,才真正是有了前途。”
义银这话听起来不顺耳,却是残酷的事实。
半泽直义就算再有才华,她也就是个逃荒的下层姬武士出身。
即便得到前田利家赏识,侥幸考编成功上岸,又受到井伊直政青睐,委以重任,但这个出身就注定她前途其实很有限。
武家社会是极度看重出身的,家格门第血统才是真正决定姬武士未来高度的度量衡。
下层姬武士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平民贱民更是连起跑线都没有资格踏上去。
要不是百年乱世,松动了阶级天花板,中下层是不可能出头的。
但随着天下统一的大势渐渐形成,太平之后的武家社会必然会恢复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负责打洞的严苛尊卑秩序中。
像半泽直义这样出身的姬武士,如果没有贵人提携,绝不可能爬到太高的位置。
这就像是唐朝,科举制度刚刚起头,有才之士依然没有太多的上升渠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投书于贵人门下,希望得到贵人青睐扶持。
别看由比滨结衣平庸无能,但仅仅依靠母凭女贵的福气,半泽直义拍马都赶不上。
斯波神裔是什么档次?能成为斯波神裔一支门下走狗,地位身份就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岛民。
由比滨结衣抿抿嘴,不敢把自己请半泽直义担当小团子后见人的事,告知义银。
她自作主张,好心给半泽直义下关东的旅途增加了一张护身符。
但她却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对不对,更不知道圣人会不会生气,所以干脆闭口不谈,瞒一天是一天。
圣人越看重小团子,由比滨结衣就越害怕,唯恐自己擅作主张会惹恼圣人。
可事情已经做了,现在后悔也晚了,只能憋在心里等东窗事发。
义银哪里知道,眼前这个在他心里长得好看,身材极佳,胆子奇小的没用小女人,竟敢背着自己玩出那么大的花样。
由比滨结衣不敢说,半泽直义前往关东探查的真相也就与义银侧身而过。
义银授予半泽直义巡查问注方,斯波忠基金廉政众,关东侍所奉行所廉政众三处文档的职责,以为半泽直义是去关东例行公事。
他哪里知道井伊直政,高田阳乃这些家伙一个个在背后搞鬼。
就在由比滨结衣的沉默中,义银错失了最后一次提前了解真相的机会。
他看了眼由比滨结衣,嗓子有点干,心火有点旺,忍不住催促。
“带孩子下去,拿资料过来给我看。”
由比滨结衣点点头,抱起小团子就走,小团子还不愿意走,伊伊啊啊朝着义银挥舞小手,很不愿意离开这个漂亮大哥哥。
义银看着女儿活泼的样子,胸膛满是父爱,心想着这几日还得找些借口多过来看看孩子。
不过今天嘛,还是要先和孩子她妈关上门,深入浅出谈谈工作。
第1739章斯波遴选试点改制
接下来几天,义银天天往由比滨结衣这边跑,每次都是关上门和由比滨结衣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
石田三成不知义银心中所想,吓得要命。
大领导天天跑廉政部门,自己这个负责收钱花钱的被监督部门肯定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不等义银那边有所反应,石田三成就开始在斯波忠基金内部自查自纠,赶紧抓几条蛀虫,看看能不能过关。
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背景,什么来历,石田三成这次都是铁面无私,一视同仁,斯波忠基金上下风气为之一肃。
可等石田三成真的带着年终财报去觐见圣人,义银只是随手翻了几下盈余,便轻轻松松过了关。
末了,义银还夸了石田三成几句,说是由比滨结衣那边对她评价很高,这是大领导在帮小情人刷同僚的好感呢。
石田三成忐忑不安前来觐见,高高兴兴回去办差,心里还想给由比滨结衣再送点好处,看不出来这同僚挺懂规矩,以后可以多来往。
圣人看起来对石田三成的工作很满意,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圣人的手总是扶着腰,是这两天查账太辛苦了吗?
一想起圣人地位尊贵,还日日夜夜为国事操劳,石田三成顿时模糊了视线,擦干眼泪,决心好好做事,以报答圣人圣恩。
而在石田三成身后,真正仔细盘算斯波忠基金账目的人,却是蒲生氏乡。
斯波遴选改制一事,已经成为圣人的意志,必须贯彻落实。
斯波忠基金的资产质量,直接决定蒲生氏乡负责改制斯波遴选的步伐能跨多大,她必须小心谨慎。
而最终的计算结果,也让蒲生氏乡非常满意,并且上报了圣人。
北陆道商路价值四百万贯的物流市场,斯波家大概占据二成。
但作为主导者的高田阳乃,她与盟友已经通过利益交换形成了垄断集团,话语权可远远不止两成。
斯波忠基金干系斯波家基石稳定,高田阳乃必然全力支持,石田三成因此拿到了不少高利润商品的独家经营权。
再加上斯波忠基金参与股票定增,斯波地产优先购买权,斯波土仓定存粮票利息等各方面的投资。
斯波忠基金的本金现在已经达到百万石粮票,年利润增长速度能达到二成,也就是二十万石粮票。
之所以本金迅速增长,是因为斯波忠基金赚钱实在太快太容易。
斯波忠基金作为支撑斯波家铁杆庄稼的家族基金,只要是有斯波编制的姬武士遇到斯波忠基金相关事务,都会下意识维护自家利益。
至于其他势力的领地,武家,商家,寺院所属的城町港町,也不愿意为了几个钱就去得罪斯波家。
所以斯波忠基金在北陆道商路范围内经营,几乎是零风险运行,而且从事的业务都是利润极高的。
另一方面,斯波忠基金的福利支出相比其赚钱能力,实在是微不足道。
斯波编制加上斯波义士的总名额,已经从一千五百人增长到了三千人,看似翻了一倍。
但事实上,每人每年六石粮票的福利支出,全年支出也就一万八千石粮票而已。
斯波忠基金一年赚二十万石粮票,支出却只有不到二万石,所以本金的增速显得非常迅猛。
而本金积累的越多,利润增长也更快,这就形成了资本扩张的良性循环。
例如一百万石粮票本金,年增长百分之二十,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本金在四年时间内就能翻上一倍,达到二百万石粮票。
当然,实际利润会因为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但只要增速不低于百分之十,依然可以六七年就翻一倍。
在看到斯波忠基金的年终财报之后,蒲生氏乡也是震惊不已,她知道斯波忠基金很赚钱,但没有想到会竟然这么能赚。
其实,斯波忠基金也是赶上了好时候。
这两年,高田阳乃深度挖掘粮票金融体系的潜力,股票,地产,存款等等金融产品搞得风生水起。
金融资产在风口上的时候就是这个德行,嗷嗷叫得翻倍往上冲,一年时间就能把别人几辈子钱都赚光,但要是遇到了金融危机。。
高田阳乃愿意分一杯羹给斯波忠基金,一方面是体现自己对斯波家的商业价值,带着斯波忠基金一起飞。
而另一方面,未来遇到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圣人是帮高田阳乃,保住斯波忠基金这个斯波家最重要的聚宝盆,还是帮那些关东外人?
关东人的钱没就没了,难道还能比斯波忠基金收益稳定更要紧?
此时,不管是义银还是蒲生氏乡,都没有发现这个被捆绑问题。
义银看了蒲生氏乡的斯波忠基金财政分析报告之后,圣颜大悦,笑道。
“石田三成很不错,高田阳乃很不错,她们是在用心做事。
氏乡,这下改制斯波遴选,扩充斯波编制之事,你该有些信心了吧?”
蒲生氏乡这会儿心情大好,忍不住开玩笑道。
“岂止是有信心,我已经计算过,斯波忠基金照现在两成增速发展,四年后本金就能翻倍,就算增速降低到一成,七年也能翻一倍。
一百万石变成两百万石,四到七年多出一百万石粮票,不怕圣人您笑话,我这口水都流下来了。”
义银指着她笑道。
“所以呢?你想吃大户?”
蒲生氏乡肃然道。
“我想,把斯波遴选的试点一次性扩大到所有确定性的亲斯波势力范围,包括关东三强藩,西近畿等地。
当然,三大斯波领的考编名额最多,试点区域名额占多少比例,还得看消息发布之后各方反应。
另外,臣下恳请圣人,允许斯波义士的直系子孙参与斯波遴选,以为圣人恩科。
三年之内,初步完成斯波遴选改制试点,初定每年对外发布一千名额,三年三千名。
当然,实际增长编制不止三千名,有功之臣的叙功名额另算。我希望三年之内的新增名额,尽量控制在五千之内。”
义银的手指在案牍上敲击,思索蒲生氏乡的建议。
蒲生氏乡所言确定性的亲斯波势力,其实就是生了神裔,和圣人有意赐予神裔的那些外藩。
例如关东的上杉,武田,北条,又如近畿的细川。
这些武家大名已经明确表态,主动融入斯波神权,并得到圣人恩赐神种,诞下神裔的机会。
理论上,她们未来都是斯波神权的一部分,她们下属的姬武士团迟早会成为斯波家臣团的一部分。
既然迟早是一家人,那么斯波遴选对外开恩,就从她们的领地开始,这样也不怕肥水落得外人田。
林信胜希望斯波遴选是面向天下所有武家的公平考编,但现实是斯波家还没有夺取天下,没办法那么大方。
即便圣人有这个心怀天下的志向,蒲生氏乡也得考虑平衡斯波家内部姬武士的想法。
例如外来姬武士参与考编的人数占据总人数的比例是多少?会不会因为太过宽容,反而让外人大量占据斯波编制。
一年一千编制,三年三千编制,如果不对外招名额加以限制,万一出现大部分录取姬武士是外人的事,那可真是笑不出来。
一方面,外人毕竟是外人,在天下统一尚未成功之前,姿态归姿态,还是要防着敌对势力搞破坏,不能太相信外人。
另一方面,毕竟是内外有别,斯波家臣团也需要安抚,总不能冷了老臣功臣的心。
所以,蒲生氏乡才会主动提及控制外招的比例,以及留下二千名额给功臣。
功臣嘛,自然是帮主君打仗的斯波家姬武士。
五千斯波编制里留下二千功臣名额,实际上就已经确定了百分之四十的名额属于斯波姬武士团,这样做也提高了内部的主观能动性。
再加上外招名额的试点放在属于未来神裔的外藩领地,这些地方武家事实上就是未来的斯波臣子。
这么一来,圣人心怀天下,斯波遴选面向天下英才的名气是打响了,而实际上的范围也得到控制,不至于让外人反过来渗透斯波家。
但这么做的话,显得有些小家子气,让义银有点犹豫,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