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785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不过,你说的也对,一开始不要铺太开,免得后继无力,半途而废,我想先抓一些试点区域试行。

  等回了多闻山城,我找石田三成了解一下忠基金关于今年的财政年报,看看能承担多大的范围吧。

  除了三大斯波领,我倒是希望能把关东的上杉武田北条各家,近畿的和泉河内纪伊大和等地,都囊括进斯波遴选的考区范畴之内。”

  蒲生氏乡点点头,明白圣人的意思。

  关东的神裔各家,近畿的斯波阵营,圣人是想把这些斯波家外围的亲斯波势力纳入掌控。

  原本大家就是自己人,用强硬的政治方式整合是有些伤害感情。

  但如果是用斯波遴选,给予当地武家子嗣出仕斯波家的机会,她们自然会趋之若鹜,上层也不太会反对。

  正如前田利益的难处,这些地方的上层也不方便打断基层武家的上进之路,断人前程,容易结仇。

  一方面拿亲斯波势力试验斯波遴选改制,一方面收买各地基层武家,慢慢把各地整合进斯波天下的政治轨道,是个值得一试的办法。

  蒲生氏乡正用心领会圣人的思想精神,义银却瞅着她低头思索的秀丽侧颜不放。

  这小妮子真是越长越标志,特别是她与义银的关系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之后,含苞待放的青涩逐渐褪去,妩媚的成熟气质渐生。

  义银看着看着,不禁食指大动,自家浇灌长大的小白菜,终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清脆可口。

  蒲生氏乡还在想事,忽然被义银横身抱起,吓得双手搂住义银的脖子,诧异看向义银。

  “圣人?”

  义银低头亲了她一口,在她耳边吹吹气。

  “我的小氏乡生气了,今日我谁都不管,就陪你。”

  蒲生氏乡又喜又臊,下意识看向外面,低声说道。

  “光天化日,人多眼杂,不知道前田利益大人什么时候会来,您不要拿我开玩笑。”

  义银一脚踢开挡路的茶案,笑眯眯往外走。

  “前田利益来了也让她滚蛋,我今天就陪我的小氏乡。”

  蒲生氏乡把头埋在义银怀中,目光流转,媚态外露,脸色涨红几乎要滴出血来。

  她根本不敢抬头,圣人抱着自己走在门廊,也不知道那些值勤的同心众看到这场面会作何感想。

  蒲生氏乡觉得自己的身子热乎乎得在沉,心思却晕忽忽得在飘。

  她的双手搂紧圣人的脖子,把头深深埋在圣人的胸膛里,鼻尖满是属于他的男人味,脑海中一片空白,什么都不愿意再想。

  蒲生氏乡不知道,远处的井伊直政看着义银把蒲生氏乡抱回自己的屋内,牙齿正在呲呲打磨。

  半晌,井伊直政叹了口气,吩咐左右。

  “今日圣人累了,不见外客,非军情要事一概挡了。”

  “大人,如果是前田利益大人前来。。”

  “我说了!一概挡了!你是听不懂我的话吗!”

  “嗨!嗨!”

  井伊直政忽然爆发,把下属惊得连连鞠躬认错。

  她暴躁得甩甩手让下属滚蛋,自己望着庭院冬景,黯然神伤。

  ———

  之后,义银在伊贺上野城又栈恋数日,把前田利益喂了个饱,这才前往大和口,从伊贺盆地进入奈良盆地,准备回归居城多闻山城。

  行至半途,骑队却遇到了兴福寺派来的尼官。

  原来是兴福寺座主长觉法师得知圣人回返居城,早早派人在路上等候,想请圣人到兴福寺一游,以尽地主之谊。

  说起来,兴福寺与斯波家是最早的合作伙伴,长觉法师在早年间为义银提供了许多支持,双方关系非常融洽。

  斯波家崛起之后,一直帮兴福寺长觉压着筒井顺庆,使得筒井顺庆明明优势在手,却始终无法吞并大和国,成为称霸一方的英雌。

  这些年下来,筒井顺庆看似也死了心,安分了许多。

  真言宗依靠兴福寺,总算能安稳统治着大和佛国,长觉法师割让北大和给斯波家换取庇护的做法,也成了真言宗赞许的政治操作。

  既然是长觉法师盛情邀请,义银决定给这老朋友一个面子,转向兴福寺暂歇一日。

  禅室内坐着三人,檀香袅袅带出世外佛思,使得心灵宁静。

  义银坐在主位上听长觉法师说禅,一边的陪客是天觉法师,也就是北畠具教。

  北畠家乃南伊势名门,世袭伊势国司,是伊势名义上的统治者。

  武家政权的主体是三氏族,其一为源,其二为平,其三为藤原。

  源平两氏是天皇子嗣外放,册封臣籍,赐予姓氏。藤原氏,则是公家的首领。

  千年之前,藤原氏起于天皇外戚,世代与天皇联姻,以关白摄政为名架空天皇,以公卿之身统治天下,史称摄关政治。

  藤原氏发家之后,子孙延绵,后世分支主要有四支分家,在朝廷和地方都有势力。

  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屠灭天皇朝廷,覆灭神道教,却无法根除地方上的藤原氏分家,因为她们已经和地方武家亲密结合在了一起。

  最终,足利幕府只能承认这些藤原氏的武家身份,而地方上的藤原氏主要来自两支分家,分别是藤原北家与藤原南家。

  也就是说,足利义满覆灭天皇公家之后,留下的藤原北家与藤原南家,就是武家化的公家。

  而反过来,源氏也并非全是武家,也有公家化的源氏,北畠家的本家就是其中之一。

  北畠家源于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村上源氏属于源氏二十一流之一,也是血脉身份最尊贵的源氏。

  而幕府将军所属的河內源氏来源于清和源氏,因为清和天皇时期外放臣籍的子嗣最多,反而没有村上源氏来得尊贵。

  但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出身清和源氏的河內源氏世代出武将,最终成为武家栋梁,建立起属于武家的政权。

  原本的源氏长者是由村上源氏担当,可耐不住河內源氏嫡流有本事,天下都给夺了,源氏长者的名分自然也就拿走了。

  北畠家这一支村上源氏中院家庶流,是公家源氏不多见的武将。

  在足利幕府初期覆灭天皇朝廷的战争中,北畠家让足利将军吃了不少苦头,最后还是寡不敌众,被迫降服。

  北畠家也的确有本事,足利幕府不想多生事端,干脆把北畠家封为伊势国司,成为武家政权中少有的朝廷公职,也算是化公为武了。

  到了北畠具教这一代,北畠家依然战力不弱,统一南伊势,觊觎北伊势,吓得北伊势武家投靠当时强大的六角家,寻求庇护。

  可人算不如天算,六角家与北畠家在伊势国争霸,谁知道尾张国出现了一个怪物织田信长。

  织田家迅速崛起,干掉了六角家,入侵南伊势,北畠具教无奈降服,迎入织田信长的妹妹织田信包为继承人,改名北畠信包。

  原本按照武家传统,北畠家跪舔成这样,血脉都可以换成织田家的人,只求保留家名,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偏偏北畠信包不当人,硬是要破坏规矩,想把已经隐居的北畠具教和她的两个女儿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兔子急了都知道咬人,何况是北畠具教这位剑豪。

  原本北畠具教想要拼个鱼死网破,但她想起好友武田信虎离开之前,曾经劝过她,一旦织田家不留余地,可以找斯波圣人说理去。

  北畠家按照武家传统彻底臣服,织田家却要破坏规矩,杀人夺地,不符合武家义理。

  斯波圣人是武家义理之化身,自然会主持公道。

  结果就是斯波义银出面,把北畠具教的两个女儿收为小姓庇护,北畠具教则到兴福寺出家,法号天觉,总算是保全了北畠家的血脉。

  北畠具教感激涕零,在斯波织田开战之时教唆伊势武家骚动,使得北畠信包始终无法支援织田军,事后惹来织田信长的暴怒重罚。

  真正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关于有读者问怎么还不完结。

  有读者吐槽这本书变得又臭又长,作者为什么不肯完结,是不是学某个校花的书不断灌水。

  如果这本书如果能有校花一半的订阅,作者睡觉都能笑出声来。

  现实是这本书已经惨到扑街崩盘,但作者还在坚持写,只是想给这个故事一个完整的结局。

  好好写完,是我对还在追更的读者的承诺。

  争霸类的故事本来就是这样,前期打打杀杀特别带劲,后期权谋政斗变得纠结不好写。

  写不好是我的水平问题,但呈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是我对衣食父母的负责态度。

  我知道很多人弃更了,订阅跌崩了,但我依然在坚持,因为我知道有读者喜欢看,还在追。

  只是今天看到有读者吐槽,拿我的书和校花那本比,实在是有点苦笑不过来,心态有点崩。

  真的,就我这点订阅量,还不至于舍不得完结。

  我很有自知之明,我只是一个中专文化的半文盲,写不好是能力问题,好好写是态度问题。

  衣食父母给了钱,我就要尽力有始有终,坚持吧,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希望能好好写完。

  吃力不讨好,也许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吧。

第1736章斯波义银的恩义

  长觉法师与北畠具教都曾受恩于义银,大家利益一致,三人同室相处,气氛轻松融洽。

  长觉说禅一段,鞠躬请圣人品鉴,义银哪里懂这些个佛性禅意的玩意儿。

  他虽说是在兴福寺入道的真言宗修士,但当初那就是一笔政治交易,是斯波家真心与兴福寺联盟的表态。

  这些年因为圣人笃信真言宗,有多少姬武士跟着献媚入道真言宗,真言宗早就笑得看不见眼睛,赚大了。

  别说义银对真言宗的教义不感兴趣,就算义银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真言宗也会把他捧为精通大道的佛教护法,毘沙门天真身。

  长觉此刻也就是表表姿态,义银听不懂,也懒得懂,干脆顾左右而言他,朝着北畠具教笑问道。

  “天觉法师,近来可好?”

  北畠具教鞠躬作揖道。

  “承蒙圣人关爱,贫尼这几年安心修行,不被俗务烦扰,身子骨比以前还更加硬朗了些。”

  义银点点头。

  “德松龟松就在多闻山城,距离这里不远,你有没有多去看望她们这两个女儿?”

  北畠具教苦笑道。

  “去了几次,督促她们不忘圣人恩泽,要潜心钻研学业,早日元服,为您效力。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