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71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三渊晴员一愣,她还真没想过。

  大和之事离她太远,这些天光顾着头疼幕府军后勤,还有就是担忧姐姐女儿,未曾想过其他。

  义银哈哈一笑。

  “赞岐姬武士皆做了我的俘虏,在兴福寺关押。

  赞岐国是三好家的根本之地。

  您说,她愿不愿意以和泉国来换这些赞岐武家?还是眼睁睁看着赞岐国内乱。”

  三渊晴员激动地说。

  “你肯用赞岐战俘,与三好长庆交换和泉细川家的领地?”

  义银看着三渊晴员,神色诚恳地说。

  “当初我上京一无所有,是您在将军面前替我说话,也是您帮我求来了足利白旗。

  我斯波义银能有今天,是您的一份恩情。

  我不但会帮您保住和泉细川家,也要帮三渊家上位。

  您不是担心伊势贞教秋后算账吗?

  藤英姐姐。”

  一旁听得发愣,觉得不可思议的三渊藤英慢了半拍,才赶紧回话。

  “是,御前有何吩咐?”

  她不是母亲三渊晴员,为人谨小慎微。虽然不算英才,也知道进退,说话得体。

  义银说道。

  “世姐客气了。

  此番大战,北河内生灵涂炭,我观藤英姐姐为人端正,才俊过人。

  战后我愿保举你为北河内守护代,入主北河内。

  你可愿意?”

  三渊藤英被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得头昏目眩,一时间都忘了说话。

  三渊晴员大吃一惊,问道。

  “义银,你可别拿藤英开玩笑,她是个老实孩子,禁不起说笑的。”

  义银肃然道。

  “叔母放心,义银所言句句属实。

  当初斯波家没落,您有恩于我。

  如今斯波家再起,三渊家也得跟着一荣俱荣。

  这是我斯波义银的报恩。”

  三渊晴员搓着手,觉得自家孩子太老实,不合适北河内守护代如此重要的位置。

  但回绝的话也说不出口。

  那可是北河内!少说也是十余万石的领地,临近京都,位高权重。

  一旦三渊藤英成了此地大名,三渊家再不怕任何幕臣掣肘。

  她犹豫再三,还是咬牙说道。

  “那我就厚颜接受了。”

  义银笑道。

  “叔母客气,自然应该接受。”

  只要三渊晴员收下了和泉与北河内两份大礼,即便日后细川元常脱困,也赖不了帐。

  越是厚重的礼物,就越要用相等价值的东西来还。

  更何况义银还是雪中送炭,救细川三渊两家于水火,只怕两家是无力偿还了。

  如此,便只能带着斯波家一起玩耍,三家联合在幕府中混饭吃。

  斯波义银虽然用了一些心眼,但也是把实打实的利益送给了三渊晴员,对得起这个老好人当初的援手。

  他回头看了眼明智光秀,见她愣神,不知道在想什么,反正不会是好事。

  这妮子手段太过阴狠,又爱藏私。迟早还得剥干净,啪啪服了,才好安生做事。

第二百二十一章秋收

  三渊晴员激动,却未失去理智。

  她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知道要付出一些代价。

  可这些就必须等和泉细川家脱困,细川元常与细川藤孝来定夺。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她三渊晴员混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被人整死。

  就是凭着一个好姐姐,一个好女儿。

  她不傻,义银如此慷慨,远远超过了报恩的范畴。

  但只要能救下细川母女,三渊晴员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

  三渊家缺不了细川家的扶持,这是生存之本,无可替代。

  任她再厚着脸皮,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想了想自己的差事,还是决定多说几句。

  “义银,虽然你带来了大批粮草,可将军未必愿意再拖下去。”

  三渊晴员这句话,让义银与明智光秀都感到意外。

  幕府军不缺粮草,为何还要急着与三好家苟合?

  三好家是饿狼,如果这次不打疼她家,之后幕府还有的是烦恼。

  三渊晴员见两人困惑,知道自己总算有些可以回报的信息,顿时精神一振,说道。

  “足利幕府早已腐朽,能坚持到现在。

  一是靠着三管四职中,苟延残喘下来的和泉细川家与河内畠山家在外屏障,这批势力被称为幕府的地方实力派。

  二是依靠山城国及周边诸国的足利家臣领地,供给足利马迴众,支撑幕府的军力,这批势力便是幕臣。

  两方都是足利幕府的既得利益者,都不愿幕府垮台。

  这才支撑住了足利将军的颜面,勉强维持幕府在近幾的存在。”

  义银点头。

  幕府在近幾之外,早就没了干涉的力量。

  近幾之外的武家,大多只是借助幕府的名义威压地方,求取一些当地的幕府官职。

  近些年,幕府越发式微,各地对幕府的献金亦是逐年减少。

  这是一个危险的征兆,天下越来越多的武家,已经不把足利将军放在眼中。

  三渊晴员缓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被将军看重,掌管营中补给分配。

  其实这些天,近江以琵琶湖入濑田川,用商船向京都供给的物资,数量不少。

  南北近江两家,这次的确是恭谨以待,没有敷衍将军。”

  野良田一战后,六角家的气焰被打压。

  浅井家与六角家争相求取幕府支持,此次出兵虽然不多,但是物资方面都很大方。

  义银听明白了这点,却不明白三渊晴员为什么提起此事。

  一旁的明智光秀插嘴道。

  “所以,幕府军的后勤供给,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不堪?”

  义银猛地反应过来。

  如果三渊晴员说的是真事,那么幕府军即便不如三好长庆后勤充沛,也不至于三十天就陷入窘迫,差点内部崩盘。

  他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为什么伊势贞教要假造后勤不稳,胁迫将军谈判。

  就算她一家被三好长庆收买,其他幕臣也不至于如此不智,被她裹挟。”

  三渊晴员叹了口气,说道。

  “因为幕臣已经烂透了。

  夏收之后出兵,将军与三好长庆对峙已经超过了三十天。不久以后,就是秋收。”

  义银终于明白了幕臣们到底在想什么,这帮王八蛋想的竟然是秋收!

  日本贫瘠,武家社会又多发战争,武家们过得都不容易。

  即便省吃俭用,一年也省不下一成粮食。

  因为你不想打,别人也会打你。

  所以军备竞赛从未停止,各家都是紧巴巴过日子,一个铜钱掰成两半使。

  冬耕夏收,种收的是麦子。

  日本缺乏磨具,少有面粉。所以坚硬的麦饭,是平民农人的主要口粮。

  春耕秋收,种收的是稻米,这才是各武家主要征收的粮食。

  对于武家来说,一年最重要的就是秋收。

  如果夏收耽误,大不了饿死一些平民,下一年对外掠夺流民回来补充耕农就是了。

  但如果错过了秋收,武家们可就受不了了。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