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义银在关东有自己的情报机构,对这些东武藏旧事,当然是一清二楚。
北条氏政见义银问话,赶紧解释道。
“圣人,我的确深恨太田康资背信弃义,但我请求为您除去这个隐患,确实是出于公心。
太田康资为人狡诈,为臣不忠,将江户城看作私产,为此做下无数恶事。
东武藏之地因为利根川中下游改道工程,水患减弱,以支流的品川,江户川最为明显。
江户城位于江户川出海口,周遭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如今水患消除,新增耕地翻倍不止。
当地海湾优越,可造大港,江户湾,相模湾与东海道关系紧密,商船往来直达伊势湾。
圣人,您为利根川中下游武家考虑,建设水利,改道洪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如今的江户城已然成为关东大地的中心之地,交通便利,兴兴向荣,更胜关东将军驻跸的古河领。
太田康资何德何能占据此地?唯有圣人您,才配得上江户城。
而且,越后国御馆作为关东侍所大评议的地点,实在是太偏远。
特别是为了春季大评议,关八州武家要翻越冬季的越后山脉,在开春之时赶到御馆参与,实在苦不堪言。
且不说路途辛苦,冬季越后山脉可行道路稀少,雪崩诸多,安全也难以保证。”
义银听懂了北条氏政的意思,大概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镰仓足利家的关东将军迁移御所,驻跸下总国古河城,有政治斗争的因素,但最大的原因还是古河领的位置。
古河领位于关东平原中心,是水道陆路枢纽,虽然平原上不利于防守,但地理位置却是四通八达,是联络整个关八州的最佳选择。
岛国政权少有强势的上位者,多半是依靠地方有力武家支持。
古河领自身不利于防守,其实也无大碍,关东将军可以溜嘛,反正岛国也没有天子守国门的传统,打不过就跑路摇人。
但作为方便联络地方武家,支持自己施政的政厅所在地,古河领就是最适合的地点。
因为利根川中下游改道工程的初见成效,江户川流域的经济价值已经体现出来,当地武家对义银感恩戴德。
照北条氏政的意思,让北条家当一次白手套,背黑锅弄死太田康资,义银就可以入驻江户城,让此地成为斯波家在关东的政治中心。
用江户领取代古河领,从此关东体系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关东正式进入关东侍所的新时代。
义银看了眼北条氏政,北条家也有自己的私心,这是玩起阳谋。
越后国御馆,是义银与上杉谦信联合使用的政厅,是越后双头政治的象征。
关东侍所大评议的会议地点,常务理事会的日常办公,都被放在御馆,这也使得上杉家在关东侍所的政治地位明显高于其他各家。
北条家刚才献上东武藏之地,就忙不迭希望义银能够把关东侍所的政治职能搬到江户城。
名义上为关八州武家考虑,毕竟,关八州武家作为关东侍所的主体姬武士团,的确需要义银重视。
但如果关东侍所的职能贸然搬迁出御馆,难免给人一种上杉家失宠,政治地位下降的错觉。
义银看了眼北条氏政,又是欣慰又是感慨。
自己刚才还担心北条氏政太软弱,守不住神裔北条家的好处,看来是自己多虑了。
北条氏政的软弱,那只是对义银自己。北条氏政的平庸,那也是对比武田信玄与上杉谦信的强悍。
在旁人看来,北条氏政也是一方大佬,厉害得很。北条氏康亲手调教出来的相模小狮子,怎么可能是弱者呢?
这不,北条氏政刚爬上义银的床,就准备给上杉谦信一点颜色看看,要争夺关东侍所的政治地位。
北条氏政的建议合理吗?很合理。
关八州武家作为关东侍所的主体,关东平原作为关东的主要产粮区,这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只要用心搞好经济,堪称天下第一。
义银未来,也一定会把关东侍所的重心向关东平原倾斜,北条氏政提出将江户城作为政治中心的想法,也许是义银未来的最佳选择。
但问题是,这个政治变化不该现在就发生。
上杉谦信刚生下孩子,野心渐起。而义银刻意走东海道回归,一路施恩武田信玄,和北条氏政睡觉,上杉谦信心里会怎么想?
义银希望未来斯波神裔各家是和睦团结,姐友妹恭,联手统治岛国,以神权驾驭岛民,万世永昌。
他是想通过各种手段,消除上杉谦信的野心,而不是激怒上杉谦信,逼得上杉谦信与自己反目。
所以北条氏政的想法虽然对义银有利,但义银现在绝不能同意。
第1641章思人选
北条氏政双目炽热看着义银,义银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抬头望向房梁,说道。
“小田原城乃是天下坚城,上次来此地,只在城外就感觉气势磅礴,甚是不凡。
氏政,与我上天守阁看看,我也想试试,从这里是否能一眼望见海岸线。”
北条氏政不知义银为何要顾左右而言他,但还是鞠躬施礼。
“嗨!”
两人走出正厅,沿着门廊前进,自从义银入住此地,同心众已经接替了最内层的防务,小田原众也守在外围不敢懈怠。
两人从居馆穿过庭院,经过马出门,铜门,常盘木门之后,抵达本丸北边的天守阁,身后一群侧进小心陪同。
天守阁高三层,含石垣部分总高有三十九米,几乎是现代楼房的七八层那么高,占地一千八百平。
抬头仰望高耸的天守阁,义银淡淡说道。
“旁人就不用进去了,氏政,你我上去看看风景。”
“嗨!”
留下诸姬,两人爬上三层天守,眺望远方。
从这里,自然是看不到海岸线,却能看到延绵不绝到海岸的小城小寨,城下町几乎贯穿其中。
和平时期是繁茂的经济商业环境,战争时期更是一条海外的补给线,保证小田原城不会被陆上的敌人彻底围困,能从海上补充物资。
义银不禁感叹一声。
“壮哉。”
这时代的岛国攻城能力,根本不可能强攻拿下小田原城。
想攻陷小田原城,必须有强大的海陆军,不但要在陆地上困死城池,还要在海上布置封锁线,才能彻底断绝小田原城的补给渠道。
小田原城是北条家的根据地,不只是一座城,而是由一连串的堡垒线组成,各处仓库存放了足够吃喝大半年的军需补给。
光是粗算了一下围困小田原城大半年的海陆成本,义银就暗自咂舌,简直是烧钱,这特么的谁烧得起啊?
也难怪北条家臣团这样傲气,直接献上东武藏之地,就敢让北条氏政直接在温泉坦诚相待来告白。
看似鲁莽的背后,是北条家的厚实底蕴让北条幻庵这个老狐狸确信,义银一定不会选择拒绝北条家,与北条家交恶决裂。
其他不谈,光是这一座小田原城就是个大麻烦。
要是义银真的和北条家分道扬镳,他也要头疼一个不听话的北条家杵在关东平原南部,又打不掉。
义银从天守阁鸟瞰小田原城全景,一时无语。
北条氏政站在他身后,到此时还不死心,再次提起太田康资。
“圣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我愿为圣人分忧,除了太田康资这个隐患,不让圣人日后脏手。”
义银看了眼北条氏政,拍了拍天守边上的护栏,说道。
“你过来,双手撑着这里。”
北条氏政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听话,将自己的双手抓着护栏,一脸疑惑看向义银。
义银一边把她的肩膀往下压,一边说道。
“对,就是这样。很好。”
说完,义银就走到了北条氏政身后。
“圣人?”
义银双手抓着北条氏政,看向远方,徐徐说道。
“我踏上神道,以现世神自居,行事光明磊落。
既然东武藏之地已经纳入我的领地,斯波领自有代官打理,以斯波法度治理。
太田康资若有不轨,自有代官惩处。若要造反,自有代官讨伐。如若代官无能,我还没死,斯波家何惧之?
如今太田康资无过,我要是以莫须有之罪杀人,这又是何道理?就算你来替我下手,难道天下人的眼睛就全瞎了?看不懂了?
你反复怂恿我杀她,是你的私心作祟。你是我的女人,是我未来孩子的母亲,我不忍心罚你。
现在,我对你小惩大诫,你可服气?”
北条氏政双手止不住的发抖,说不出话来。
她看着底下人群遥远,如蚂蚁一般移动,心里紧张的要死,又刺激的要死。
义银见她不说话,哼了一声,惹来北条氏政讨饶。
“我知错了,知错了。”
义银见北条氏政服软,便不再刻意难为她,只是看着远处,思索着心事。
太田康资算不上麻烦,义银如果想要江户城,未来有一百种办法让太田康资主动离开。
太田康资真要是不识相,就是自寻死路,义银也有的是白手套,不需要北条氏政得了便宜还卖乖。
今天用这种方式教训一下北条氏政,也是小半警告大半情趣,小心翼翼不伤两人之间的感情。
比起太田康资这点小麻烦,义银更担心的事,反而是派谁来接手东武藏之地。
武藏国石高六十七万,原本就是关八州的大国,因为常年战乱,水利失修,所以石高下降得厉害。
如今,武家义理促进会在关八州大搞水利,就是从利根川中下游开始,而武藏国位于利根川中下游一线,享受到了第一批建设福利。
六十七万石的产粮能力迟早会恢复,再加上利根川改道工程去除水患,开发新田,武藏国未来的石高可以期待百万石。
北条家献出东武藏之地,其实只是中南部的江户川品川流域。靠近北部的岩规领,太田资正为首的地方武家,现在是效忠于上杉家。
义银当然不会把手伸去那边,和上杉谦信闹什么矛盾。
但就是中南部这一块东武藏之地,现在大概有十几万石,未来的价值更是在三四十万石,这么大一块地盘,真让义银犯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