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怎么办?”
尼子胜久说。
“我想替御前写一封军情战报送往幕府军中。夸耀御前武勇,展现我军强悍,鼓舞将军与众武家打下去。”
义银点头。
“可。”
河内与山城边界。
足利义辉已经撤到此地几日,依着淀川与生驹山脉之间的平原构筑防线,展开军势。
三好长庆也担心守着生驹山脉要害,饭盛山城的安见直政不可靠。
放弃了南线走生驹山脉,选择回摄津,沿着淀川北岸前行,与足利义辉隔岸对峙。
足利义辉还未喘上一口气,又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
“什么!波多野家降了?三好义贤平了丹波?”
足利义辉不敢相信。丹波多山,波多野家又有坚城八上城。
三好义贤手上的军力不到三好家总军势的一成,波多野家什么都不做,死守都不会输。
问题在于,波多野家督晴通做得太多了。
波多野植通是波多野家英主,修建了八上城,可她女儿波多野晴通却是个平庸自大的家督。
八上城靠近丹波西部,三好义贤无视波多野家而东进,做出直接进入山城国的姿态。
波多野晴通多次在身后夺取三好义贤的后勤物资,收获很大。
时间长了,贪心多了,终于掉入陷阱。
三好义贤当然不可能无视身后的威胁直接上京,每次军需运输,她都将农兵留下,换了军中精锐回去,以麻痹波多野家眼线。
数次之后,终于在波多野晴通抢夺后勤物资之时,伏兵四起,活捉了她。
波多野家丢了家督,家中不稳,不得不妥协臣服。于是,丹波国竟然被三好家打下了???
足利义辉恼怒,更是恐惧。
一旦三好义贤协调好波多野家诸事,再次进军。
幕府军的身后,可是一片空白。自北方丹波南下的三好义贤不论是断足利义辉的补给线,还是夹击幕府军。
这仗,都没法打下去了。
甚至消息传来的此时,就已经要分崩离析。
幕府军中议事,足利义辉按头不语,下面吵成一团。
在一次次坏消息的打击下,幕臣中的伊势贞教一派的妥协言论,再次占了上风。
除了少数将军直臣,与足利义辉一损俱损,其他幕府武家都不愿意继续打这场必输的战事。
和泉细川家被困死岸和田城,河内畠山家家臣造反,如今丹波国逆转。
幕府军的盟军战友崩了一半,这还怎么打?
三好长庆又不是要灭了足利幕府,所求只是管领代,幕府体系的实权而已。
既然打不过,不如暂时雌伏再寻机会,何必鱼死网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幕府内部自己吵成一团,客军的态度就更暧昧不明了。
浅井家与六角家刚经过一场恶斗,两败俱伤。
此次出兵也都不敢全力出兵,皆留了大半军势在国内防备对方。
幕府议事时。
坐在堂下的浅井长政留了赤尾清纲看守北近江,带了矶野员昌前来参战。
坐于另一边的六角义治刚才继位,母亲六角义贤虽然被迫退位,但是隐于幕后依旧把握着六角家的实权。
母亲坐镇家中,警惕已经不安稳的后藤贤丰,由重臣蒲生贤秀陪着六角义治来了幕府军中。
矶野员昌眼中带着仇恨,看向蒲生贤秀。
她的好友百百内藏助就是在野良田合战中,被蒲生贤秀指挥的铁炮众打死。
在场的浅井家臣与六角家臣大多有仇,近有野良田合战,远的更是数不胜数。
南北近江武家打了百年战争,其中恩怨哪里是几句话说得清的。
能勉强坐在一起为将军作战,就已经是极限了。
如今幕府内部混乱,她们自是冷眼旁观,随时准备抽身而去。
三好长庆打完足利义辉,就已经花完了几年积蓄的物资,无力再征讨近江。
她们失去的,无非是战败衰弱的足利家的好感。比起自家实力受损,微不足道。
足利义辉冷眼旁观各方,心中满是凄凉,足利家在她手中竟然衰弱至此。
她两次指为武家之敌的三好长庆,即将成为幕府的管领代,有实无名的将军。
伊势贞教已经在争论中占了上风,浅井家与六角家也起了退意,幕府军的崩溃就在眼前。
也许,下一个消息传来,传来三好义贤大军南下的消息。
她,十三代足利将军义辉,就会沦为傀儡。
正想得出神,幕府外快步走进一个使番,跪地叩首。
全场气氛顿时绷到了极点,也许幕府军的崩散就在此刻。
足利义辉故作镇定,问道。
“又出了什么事。”
使番叩首回道。
“大和快马传讯,斯波宗家嫡子义银两战两捷,阵斩三好义兴,十河一存。”
足利义辉猛地站起,头晕目眩,宛如梦幻。
第一百九十六章佛敌
幕府之中,一片寂静。
足利义辉咽了一口唾沫,说道。
“具体的战报呢?”
使番将信件托给一旁侧近,转交将军。
足利义辉几乎是夺过了信件,一目十行。看完抬头望天,忍不住开怀大笑。
“好一个斯波义银,好一个斯波御前!”
笑着,将信件传阅下去。
幕府军众姬传阅的信件,是由尼子胜久润色的炫耀版战报。
所谓炫耀,就是吹。
斯波义银此行平伊贺,降铃木,斩十河,本就是惊心动魄的一路走来。
经过她一番润色,更是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堪称足利一门的在世军神。
也亏得义银争气。出京都身边不过五名姬武士,如今麾下军势数千,战功赫赫。
怎么不能吹,为什么不能吹,反正我尼子胜久吹爆!
跟着信件一起到的,是十河一存的首级。
这时代的贵胄首级依然是重大战功的证明,自然有的是好法子保存防腐。
在场都是高阶武家,有人见过十河。验明了首级,足利义辉终于相信了这梦幻般的战果。
斯波义银的消息,拯救了她的幕府军,让她不用妥协去做三好家的傀儡将军,真是爱煞了这个少年。
她忽然想起,跟随出战的相伴众中有义银部下。
“明智光秀。”
“臣在。”
明智光秀荣辱不惊,淡雅地出列跪叩。
足利义辉看了她一眼,说。
“你的主上很好,非常好。”
明智光秀回道。
“谢公方大人夸赞。明智光秀有一言,不知当说否。”
“你说。”
明智光秀自入幕府以来,一直低调做事,从来是能不言则不言。
此时,斯波义银争气,也给了她露出獠牙的机会。
“主上信中提及,她为争取真言宗支持,在兴福寺入道。”
足利义辉点头,也有了心情开玩笑。
“是呀,做了居士,还取了法名叫谦信。
以后,我可得叫他谦信公了。”
公者,公正公平,德高望重也,是对贵胄的一种褒奖称呼。
足利义辉当众如此赞叹,义银以后便多了一个众所周知的称呼,谦信公。
明智光秀鞠躬致谢,又说。
“公方大人,也许这是个机会。
兴福寺法主指了三好长庆为佛敌,如果此事能够得到近幾各宗派的支持,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