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也许,这就是岛民心性。
德川家康的不满,就在于东西三河旗头毫不遮掩的表态,是否定她这几年用心经营远江国的努力。
如果她真的听了三河众的,边打边撤,退守三河国。那即便未来能够收回远江国,这片土地也已经被糟蹋得满目疮痍。
德川家康不但要失去这几年苦心经营的成果,还会失去远江众的忠心,远江众不会再信任她这个在关键时候抛弃了自己的主君。
这倒是遂了织田信长的心意,德川家被打回原形,只能继续给织田家当狗混日子。
德川家康不愿意走这条路,那她就必须对武田家的上洛做出强硬的反应,让远江众明白,自己的主君不会放弃自己。
打不打的赢是能力问题,但打不打是态度问题。这是政治仗,要算政治账。
德川家康对扩建后的滨松城很有信心,即便自己在野战中失利,在表明态度之后也可以撤回滨松城死守待援。
她就不信了,织田信长还真能眼睁睁看着武田信玄把自己干掉?让武田家的兵锋杀入浓尾平原,端了织田家的老窝?
还有那个偷偷摸摸的上杉辉虎,她费尽心思给自己送信,还能眼看着武田信玄干掉自己,拿下整个东海道?
为了做出自己死守远江国的政治表态,德川家康必须让眼前这些不太愿意为远江国流血的三河众,出兵与武田军交锋。
但此时看来,这并不容易。
正当德川家康一筹莫展之时,一个人跳了出来。
体型娇小却眸中含煞的本多忠胜,忽然在这严肃的军议场合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满地打滚,甚是肆无忌惮。
德川家康见她如此放浪形骸,非但不怒,反而心头一喜。
反倒是酒井忠次与石川数正面色不善,酒井忠次喝道。
“本多姬!这是在军议中!请你体面一点!”
本多忠胜掏掏耳朵,瞅了酒井忠次一眼,一副老娘懒得搭理你的模样。她本就是童颜萝莉体,这般姿态反倒显得萌态可掬。
只是酒井忠次与石川数正都是家中大佬,被她这般轻视,皆是勃然大怒。
可不等她们开口,一旁始终没开口的本多重次叹了一声,说道。
“忠胜,殿下座前不要胡闹。”
本多一族是三河国大族,都是从本多村繁衍起家的同乡开枝散叶,虽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对外总是一体同源。
本多重次是德川家康的老师,又是长辈,本多忠胜虽说是本多宗家一脉,但还是要给她三分面子。
但她也不管酒井忠次与石川数正的面上难堪,径直对德川家康鞠躬致歉。
“殿下恕罪,因为太好笑了,我实在是没忍住。”
德川家康嘴角上扬,问道。
“有什么好笑的?”
本多忠胜耸耸肩,说道。
“我等三河姬武士誓死追随殿下左右,立足于乱世,战必争先,永不退缩,令天下武家赞叹。
殿下也曾说过,德川家没有拿得出手的珍宝,唯有三河姬武士是吾家传家立业之家宝,无可替代,更令我等三河姬武士倍感振奋。
我本以为,远江国乃是我等三河姬武士战阵厮杀以鲜血换回的土地,谁想从我们手中夺走我们的土地,就要先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
但今天,竟然有人在殿下面前大发厥词,想要将远江国送给武田家,让我等三河姬武士灰溜溜得滚回三河国去。
殿下,您说可笑不可笑?”
本多忠胜脸蛋童稚,嗓音空灵,宛如幼女。但话中言辞激烈,却似刀锋犀利,刮得人脸上生疼。
本多重次眉头紧皱。
“忠胜慎言,酒井大人与石川大人不是这个意思。”
本多忠胜瞅了一眼本多重次,说道。
“老大人,虽然我敬你是长辈,但我是殿下亲封的旗本先手役,在军议中秉公直言是我的责任,请您尊重我的发言!
我不管别人是什么意思,我是忠于殿下的三河姬武士,绝不会替殿下放弃领地,丢我三河人的脸!”
本多忠胜正气凛然,本多重次黯然失色,两人宛如双簧的对答,顿时把酒井忠次与石川数正架在火上烤,皆是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德川家康忍不住在心中点赞,这本多家的一老一少,一智一勇,真是德川家的宝贝。
本多重次是德川家康老师,德高望重,深受信任,一直管着领地内政。
如果德川家真的放弃远江国,以自家领地层层设防,步步后退,这一路焦土杀下来,后勤非得崩溃不可。
还有,战后重建的麻烦也要砸在本多重次的头上,她当然不满。
如果德川家打不过,那倒也罢了。可仗还没打,东西三河两个旗头就要为了私心劝说主君撤兵,这不是耍混蛋吗?
还有本多忠胜为首的数个三河旗本先手役,都是德川家康自己提拔起来的新谱代亲信,一向是率领精锐,镇压在前线。
德川家康这个质女回归继位的家督,她压不住松平家的谱代老臣,才选择在三河姬武士中提拔年轻人,为己所有。
比起东西三河武家集团,三河旗本先手役这新兴武家集团,与德川家康更贴心,利益关系更紧密。
她们受军功恩赏的领地,都是德川家打下的新领,就在远江国。老家伙们上下嘴皮翻一翻,就要把远江国放弃,本多忠胜能不火吗?
你们一句大局为重,就要让老娘失去苦战立功得到的领地,凭什么啊!你们这些老怂货连打仗的勇气都没有,算个屁的三河姬武士!
在本多重次与本多忠胜表态之后,军议的气氛为之一变,三河众与远江众皆不甘人后,重臣一一出面表态,要与武田家一决雌雄。
酒井忠次与石川数正为了证明自己,也不得不出列请战,不愿意当本多忠胜口中的缩头乌龟。
德川家康见军心可用,顿时大喜,蠢蠢欲动要与武田信玄会猎于野,好好干一仗。
第1469章运气爆棚的德川
这年春耕之后,武田信玄以织田信长折辱将军,欺凌幕府为由,尽起甲斐,信浓,骏河全领之兵,动员二万七千人上洛,杀入远江。
在攻陷二俣城之后,武田信玄并没有攻击德川家康所在的滨松城,而是从滨松城北方行军通过,兵锋直指三河国。
忍无可忍的德川家康在统一内部意见之后,出兵一万八千人,连同织田家三千援军,共计二万一千人,前往拦截武田军。
两军在三方原相遇,近五万人齐聚,爆发了一场大合战。
———
武田信玄眺望远处正在整理战场,收敛尸体的大队足轻,沉默不语。
三方原合战结束已有数日,武田军获得了一场大胜。
德川家康有心一搏,德川军也算拼命,但佐久间信盛带来的织田援兵几无斗志,擅自后撤,导致整条战线动摇,德川家康不败而败。
虽然一战便击溃了德川家康,但武田信玄却并不高兴。
她佯攻三河,好不容易把德川家康从滨松城那个乌龟壳里诱出来,最终的战果却无法令她满意。
德川军虽然战败,但三河姬武士的确悍不畏死,殿军拼死阻挡武田军乘胜追击的步伐,让德川家康带着大队人马,得以逃回滨松城。
武田信玄虽然顺利歼灭了德川家的殿军,但也失去了一战打断德川家脊梁的机会,对战略的帮助不大。
她不可能真的绕过滨松城,无视德川家康,继续上洛,让自己的后方存在这么大一个麻烦的钉子。
可是,德川家康也不是个好对付的家伙,不会因为一次战败便丧气投降,也不会冲动得再跑出来给武田信玄歼灭她主力的机会。
这让武田信玄很是为难,虽然三方原合战大展武田家威风,家臣团士气如虹,但从战略上来看,却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中。
武田信玄有一种感觉,德川家康败得这么惨,有织田军无故后撤的功劳,也许自己被人当枪使了。
就在武田信玄沉思之时,远处奔来数匹战马,领头之人便是高坂昌信,只见她迅速越过护卫的旗本,径直骑马冲到武田信玄面前。
高坂昌信下马鞠躬行礼,一脸肃然,武田信玄笑着问道。
“出什么事了这么慌张?是滨松城又有动静?”
高坂昌信摇摇头,神色凝重,凑在武田信玄耳边,轻声说道。
“关东侍所常务理事会的六位理事,日前在御馆举行了首次会议。
会上,山中幸盛痛斥殿下您提兵上洛,擅自破坏关东将军下达的关东无战事御令,要求常务理事会立即启动维和机制。
这一倡议被六名理事全票通过,与我武田家领地相邻的上杉辉虎,真田信繁,北条氏政都得到授权,允许她们向我武田家用武。
常务理事会还呼吁大评议的所有统战众,为维和行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援,履行自身的义务。
用兵授权刚才通过,越后的上杉军攻入北信,西上野的真田军攻入东信,相模伊豆的北条军攻入骏东,几乎是同时行动。
殿下,她们是早有勾结,有备而来,还请您早做决断!”
高坂昌信说到最后,已经是咬牙切齿,急得是满头大汗。
武田信玄愣在当场,半天没有说话。良久,她哑然失笑,无奈摇头叹息。
高坂昌信见她这时候还笑得出来,忍不住催促道。
“殿下,现在哪里是笑的时候,快想想办法吧。
后方领地遭受三面突袭,已然陷入混乱。大军在外后方不稳,消息一旦走漏,军心马上就会动摇。”
武田信玄叹道。
“是我棋差一招,没想到上杉辉虎的速度这么快,关东侍所与北条君会这么配合她。
我本以为上杉辉虎要拉拢人,至少需要一年半载,才能找到几个各怀鬼胎的盟友,才好对我下手。
谁知她们能如此团结一致,我事先甚至没有得到半点风声,便受到上杉北条关东侍所的三方围攻。
她们连津多殿的和平主张都可以置之不理,利用常务理事会强行通过程序,这是打津多殿的脸呀。
她们连津多殿的愤怒都顾不得了,这是非要置我于死地。我武田家现在是腹背受敌,前有织田德川,后有整个关东武家的仇视。
你让我想想办法,我又能为之奈何?
昌信,我不是神佛有无边法力,人力终有穷尽。事已至此,我还能逆天改命不成?”
高坂昌信黯然,恨恨道。
“真是没想到,那上杉辉虎竟有如此本事,这么快就把关东侍所与北条家拖下了水,将您逼入绝境。”
武田信玄微微一笑,仿佛已经看穿了一切,她摇摇头说道。
“你错了,上杉辉虎算什么东西,她哪有这种合纵连横的本事?
我曾以为蓝颜祸水只是一句戏言,武家重视家业胜过自己的生命,又有谁会为了爱恨情仇,做下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蠢事。
如今看来,这世上可不只有我这一个蠢人,还有许多人蠢得不在我之下。真不知道该感叹他魅力无边,还是我运气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