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君上为怎么说服旧统战众而为难,说明他是个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更是个厚道人,不会为了眼前的利益,随意抛弃旧部。
大熊朝秀在来之前,也曾为这件事思索过,有些自己的想法,此时见义银愁眉不展,她建议道。
“君上,臣下倒是有个想法。”
“你说。”
“既然您已经设立了三位常任老中,何必再加一席,由旧统战众轮值出任。”
义银精神一振,仔细想了一想,又摇头道。
“不行,五席老中,是为了评议出现分歧时,能够做出有效表决的席位数字。
如果再加一席,那就是六席,如果表决中出现三对三的情况,那不是耽误正事吗?况且有一席专供旧统战众,后来者会怎么想?
关东侍所建立不过两年多,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若是过个十年八载,大家资历都半斤八两,早两年就有一席专供,不得落人话柄?”
义银摇摇头。
他要的是长治久安,尽可能建立公平的制度,但也要保证自己的绝对领导权。
给三人常任席位,那是他最信得过的手下,也是他控制常务理事会的抓手。
如果增加非常任老中,谁知道那些统战众会不会始终和斯波家一条心?若被人后来居上,利用多数席位控制住关东侍所,就搞笑了。
义银想了想,说道。
“这样吧,常务理事会设置七席老中,三位常任老中共同反对,就拥有一言否决的权利。
非常任四席,前三年必须由旧统战众出任一席以上。具体席位以轮值方式决定,不以统战众的名望实力为准,确保绝对公平。”
义银最终还是选择增加席位,但也想办法保留了常任三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既然无法保证席位数量三对二的绝对优势,那就设置常任三席一起反对,事务无法通过的否决权。
旧统战众比起新人,多了两三年的功劳,那就给予三年的席位特权,保证她们在第一轮的轮值中不吃亏。至于日后,肯定照规矩来。
非常任席位增加了一倍,让大家都觉得自己迟早能轮到,旧统战众的功劳受到了特殊照顾,义银也确保了自己对理事会的绝对领导。
义银想了又想,暂时先这样凑活着吧。只要能保证自己的绝对领导权,等遇到大的问题,再在理事会的评议范围内修改便是。
他的想法就是,男表子要当,牌坊也要立。明明是为了维护斯波家的统治,但就得做出一副与大家共同治理关东侍所的高风亮节。
大熊朝秀想了想,点头道。
“君上英明。
如此做,的确能安抚旧统战众的情绪,她们不会再抵触常务理事会的建立。
只是,关东侍所现在掌握的兵粮役账目,都是旧统战众的部分。日后再起征伐诸事,关东侍所能保证的也只有肯旧统战众尽心尽力。
至于新人的贡献,不好把握。”
通过大藏长安的救济换检地,关东侍所的确掌控了现有的土地人口,旧统战众动员出力做不得假。
但新来的关八州名门,那都是冲着统战众身份的好处而来。这些墙头草多半会敷衍公务,指望她们尽心竭力,不如指望公猪会上树。
大熊朝秀是担心,眼下的理事会席位设立是达到了相对公平的平衡点,但日后新旧统战众的功劳不一,回头又会闹出新矛盾。
义银笑呵呵指了指她,说道。
“大熊姬,我曾经听过一句话。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成功。
我们要做的事,是改变五百年来武家相互征伐的悲哀命运,是要让武家走上和平发展的新道路。
关东侍所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我们要以德服人,要相信人。”
第1385章以德服人之真谛
义银唱了几句高调,大熊朝秀陪着笑脸点头哈腰。
“君上高瞻远瞩,心胸万里,绝非我等鼠目寸光之辈,可以比拟。”
等她拍完马屁,义银话锋一转,说道。
“是我劝说关东将军发出了关东无战事的御令,自然要为无战之义尽一份心。
关东灾荒已有两年,今年看来也好不到哪里去。百年战乱,三年大荒,已经彻底打散了关八州的元气。
没有三五年的功夫,大家都提不起征战之心。还有关东将军御令在,少数野心家也只能按耐心思,暂时不敢妄动。
有这三五年和平时期,武家义理促进会那边的助学,水利,借款三大公益慈善,可以帮助关八州之地恢复些许元气。
水利与借款,那是恢复亩产,带动经济,确实是大好事。但对我们助力最大的,其实是助学计划。
去年秋冬,武家义理促进会已经开始协助利根川中下游二百余村的武家子嗣百余人,前往近幾斯波领观摩学习。
今年开始,助学福利一直在扩大范围,三地斯波领都要接受相当数量的关八州武家子嗣,加入到助学计划中来。”
大熊朝秀愣愣一时说不出话,义银看了她一眼,继续说道。
“你也知道,自从斯波忠基金的福利在三地斯波领铺开之后,当地武家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再加上背靠北陆道商路,三地斯波领的地方市场都非常活跃,即便只是普通平民的生活质量,也普遍高于关八州常年备战的姬武士。
关八州战乱百年,贫瘠清苦,我认为是错误的。但仅仅是我个人认为错误,改变不了现实。
按照助学计划每年投入数千石,借助北陆道物流的便利,五年时间可以协助六千名以上的武家子嗣,完成一年期学习后重返关东。
大熊姬,把目光放得长远些。
当这些孩子回到关东,看到武家义理促进会正在帮助她们建设残破不堪的故乡,再回忆起斯波领的富足生活,你猜她们会怎么想?
我从没指望现在那些狡猾的墙头草,她们能够帮助我改变关八州未来的。整个关八州武家理念的转折,在于对下一代的思想教育。
我们先把框架立好了,未来自然有人会主动献上兵粮役,愿意为和平发展的新道路,披荆斩棘。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耐心,是等待,是筑巢引凤。”
大熊朝秀倒吸一口冷气,君上的谋划惊得她一身冷汗。
那些关八州武家以为自己轻易得到了统战众身份,捞足了好处。
在她们看来,斯波义银就像是之前的镰仓足利家,两上杉家,北条家一样,可以吃干抹净再看风色,继续当她们的墙头草。
武协的平台,常务理事会的建立,参与大评议的权利,都是大把好处往她们怀里塞,搞不好她们还在暗中嘲笑斯波义银的天真呢。
可她们哪里知道,斯波义银正在改造她们的子嗣,她们家臣的子嗣,她们麾下地头地侍的子嗣。
统治阶级的思想,就是社会的统治思想。义银通过助学计划,正在改造关八州下一代统治阶级的思想,这是釜底抽薪之计。
今天那些统战众笑得有多欢,日后她们就会哭得有多惨。
即便她们子嗣的思想被她们扭转了回去,可家臣的子嗣呢,地头地侍的子嗣呢?
斯波义银准备花三五年时间,潜移默化告诉关八州武家的子嗣们,她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人,谁能拒绝更好的生活?
关八州为什么战乱不休,穷苦不堪?斯波领为什么欣欣向荣,富足和睦?
关八州的墙头草们给不了她们答案,因为关八州的凄惨现状,就是这些人搞出来的。
斯波义银给了子嗣们一个答案,就是和平发展的斯波新思想。
三五年时间,足够这些子嗣长大,足够她们思考,足够她们担当起家中重任,有能力反抗她们的母亲,她们的主君,她们的统治者。
关八州那些统战众,她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毁灭,要么屈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因为思想路线的交锋没有和稀泥,只有胜与负。
武家的统治结构,是一群姬武士在一个家名底下混饭吃。家督从来不是一言九鼎,君臣共治才是常态。
在这场博弈中,看似义银选择了一个有利于统战众的管理体系。
但如果他能保证统战众身后的武家集团,日后的继任者都是自己思想的崇拜者,追随者,一时的让利又有什么真正的损失?
大熊朝秀想清楚了前因后果,终于明白义银所说的以德服人是什么意思。把人的脑壳都洗干净了,的确是不得不服。
她恭谨鞠躬,诚恳说道。
“君上英明。”
义银见她明白过来,苦笑摇头道。
“英明个p,我就是害怕流血,害怕牺牲,所以找了个不够娘们的办法,对付那些墙头草。
我和你说这些,就是希望你转告山中幸盛与岛胜猛,你们三人身上的担子很重。
在新一代尚未成长起来之前,你们要精诚团结,帮我牢牢抓住常务理事会的权利。
只要你们三人团结一致,就可以否决一切不利于我的决策,关东侍所就还在我的绝对掌握之中。
拜托你们了。”
大熊朝秀深深鞠躬,肃然道。
“请君上放心,我一定会转达您的意思,我们三人也必然不会让您失望的!”
义银从不指望山中幸盛,岛胜猛,大熊朝秀能一条心,她们相互之间的利益就不契合,山中幸盛与岛胜猛还有情敌之恨。
而且从政治上来说,她们三人如果真的变成一条心,第一个被吓得睡不着的,就是义银自己。
他把话给大熊朝秀掰开了讲,就是向三人传达一个意思。
这三五年你们要团结起来和其他人斗,相互之间能少斗就少斗,权当给我面子吧。
最好的合作是相互成全,说的难听点就是相互胁迫。
有义银的一句拜托在上面压着,三人之间就不得不好好合作,减少内耗,不然就被不忠的大帽子压下去了。
义银画个大饼在前面,是帮她们理清思路,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也许诺了关东侍所未来的美好远景,让大家的前途都有个奔头。
见大熊朝秀毕恭毕敬,义银也是松了口气。恩威并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太难了,他时常觉得力不从心。
与天斗地斗人斗的其乐无穷,义银是体会不到了,他只想躺平。
———
数日后,关东侍所大评议在御馆顺利举行。
评议中,诸姬全都赞同了大藏长安关于建立关东侍所常务理事会的倡议,关东侍所制度正规化又进一步。
义银任命山中幸盛,岛胜猛,大熊朝秀为常务老中,非常任老中有四个席位,将在所有统战众中轮值出席,
常务理事会将有半年筹备期,明年春季由大评议确认,正式开始打理关东侍所的日常事务。
每次大评议召开期间,常务理事会都必须对全体统战众陈述闭幕期间运转情况,并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