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对于蒲生氏乡的这个方案,义银是赞同的。但武家可没有养闲人的习惯,一边教育,并不妨碍一边用她们去做事。
正如之前所说,同心众的性质变了。从最开始山中幸盛时代的上阵精锐,变成蒲生氏乡时代的斯波近卫,到这次的斯波中枢机构。
同心众现在负担着遴选,教育,监督,人事等各方面的任务,进出的人员太多太复杂,必须有一个亲疏有别的层架结构。
最核心的部分,当然是同心秘书处,她们是义银的贴身秘书群,帮他处理整个斯波家的军国大事。
而这些新晋的同心众,蒲生氏乡准备怎么教育*脑,怎么任命使用,怎么派遣地方,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给每个人看得见的光明前途,让每个人知道自己该往那个方向进步,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给予后来者希望,吸取外界精英加入自己,才是让统治集团蒸蒸向上的好制度。
蒲生氏乡显然是有所准备,她胸有成竹道。
“所有新晋同心众,都会归属于义卫军。取守护义理之意,此乃君上仁德之根本要义。
义卫军的新人备队将会给予她们三到六个月的新人教育,随后她们将会担当君上的护卫,使番,使节等具体职责。
然后根据她们的思想觉悟,工作成绩,个人能力,予以升迁。方向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加入同心秘书处,一个是向地方编制派遣。
对于平庸的同心众,一般会返回原籍,担当地方基层职务。
她们获取了自己希望得到的斯波编制,又经过了同心众的洗礼,一定会比普通地方武家更加懂事,更明白忠君守义的道理。
对于优秀的同心众,先要考察忠诚。如果忠诚过关,再考察个人意愿。
如果个人有意愿进入同心秘书处奉公,我将向君上献上她的履历,请君上亲自面试甄选。”
义银点点头,只是初版斯波遴选,蒲生氏乡能把未来想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很全面了。
接下来就要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一点点填补缺陷漏洞,慢慢完善斯波遴选制度。
总体来看,义银是满意的。
加入同心众的姬武士,最差的结果也是能力不足,去地方当个中央派遣编制的事务官,不管是背景和忠诚,都比地方私用的人靠谱。
而优秀的人才,只要通过层层考验,必然有机会成为斯波家最核心的同心秘书处一员,前途无量。
这个方案不管是义银,还是那些来遴选的武家,都会感到满意。大家各取所需,保下限,有上限,谁都不吃亏。
义银用食指敲了敲文书,最后问道。
“那这些进入同心众的姬武士,她们的身份怎么算,算直臣还是算陪臣?
日后回返地方,算斯波家派遣地方的与力,还是算地方有力武家的家臣?”
义银提到了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非常要紧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新同心众到底是谁的人?
武家政权早就不是当年镰仓幕府的两层结构,将军与御家人共治天下,以奉公恩赏为基石的简陋管理模式。
足利幕府的统治结构,将军不管地方,只是通过守护,地头一层层往下分权,降低统治成本,这就造成了下层与上层关系的撕裂。
简单来说,义银这个家督,他与家臣的家臣并没有君臣之实,相互之间隔着层层叠叠的隶属关系。
虽然义银通过斯波忠基金,已经绕过了武家传统,直接与中下层武家有了实质上的奉公恩赏契约。
但要不要捅破,家臣的家臣不是我的家臣,这层窗户纸,他还很犹豫。作为武家传统的守护神,义银的顾忌远比织田信长多得多。
蒲生氏乡回答道。
“同心众不是直臣,也不是家臣的家臣,她们是被君上仁义吸引,进入义卫军,为武家义理而战的武家精英。”
义银望着蒲生氏乡哑然失笑,这小丫头长大了,学会耍滑头了。
当革新遇到传统阻碍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突破,但往往也会引发保守的既得利益者最强烈的反感。
如果不想撕破脸,那就想办法绕过去。虽然绕圈的成本比较高,但受到的阻力也会比较小。
蒲生氏乡不想纠缠于武家传统的直臣家臣之别,限制了自己的发挥。那就干脆绕开这个传统,把同心众的身份独立出来。
明明大家是为了混个斯波编制,吃个福利,可她硬要说是为了伟大的理想而奋斗。无耻是无耻了一点,但没有同心众会去反驳的。
谁愿意说自己进斯波编制是因为福利好?肯定是说为了实现伟大的武家义理咯!
从此以后,某某家臣的称呼中,又多了一个同心众,武家义理维护者的后缀,听起来也有面子。
有些组织,你加入它之后并不会改变你的职业,你的籍贯。但有了这层组织关系,你就变得和别人不一样,因为你是有组织的人了。
蒲生氏乡就是取了这个巧,让同心众变成一种思想倾向,而不是具体的身份职务,自然就不受武家直臣家臣那套传统甄别方式掣肘。
她编篡的斯波遴选制度初版,让义银有一种跨越时空的错觉,既荒诞又可行。
岛国恶劣的地理环境造就的民族性,本就倾向于抱团求生,重视小集团的整体利益。
武家泯灭亲情,注重家业,轻视生命的氛围,又导致了个人意识薄弱的社会环境。
从地理到文化,武家社会都具备塑造极端集体主义的培育温床。
第1380章忘不了那个少年
在这个表面重礼重义,其实虚伪自私的武家社会,仁义礼信智的义理体系无法巩固姬武士的忠诚。
但蒲生氏乡又不得不遵循义银的武家义理理念,宣扬同心众的道德基石。为达到绝对忠诚的目标,她往里面参杂了自己想出的方法。
那就是,纪律,团结,行动。纪律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统一的行动更是力量。
武家本就是封建军阀的变种,武家政权就是另类的军政府。
你和一群兵痞谈道德情操是没用的,武家义理只是一层表皮,从未真正征服武家的心。
但你用利益交换把人骗进来,再用军训强调纪律,团结,行动,以集体规范个人,姬武士最适应这些手段。
武家以小团体利益为重的特质,很容易形成摈弃个人意志的集体意识。
蒲生氏乡建立了一个以斯波义银为领袖,统一军礼与服装的环境,偶像崇拜,环境控制,严格纪律,树立集体,去个人化的领域。
将一群为了进斯波编制,吃斯波福利的二五仔,转化为拥有集体归属感,集体荣誉感,并不断用统一行动强化这一理念的军事集团。
蒲生氏乡用自己对武家的理解,强化了武家集体意识的一面,弱化了武家自私自利的一面,搞出了这让义银觉得有点上头的方案。
虽然看起来方案很棒,但义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玩意儿他仿佛在哪里见过似的。
他沉默一下,终于还是遵从个人的需求,点了点头。
“很好,立即下发三地斯波领,斯波同心众第一次遴选正式开启。
被遴选出来,并通过新人教育的姬武士,将自动获得斯波编制。
让三地斯波领举荐姬武士,条件暂定为拥有斯波编制的三名姬武士可以共同推荐一人,参与遴选。
重点给我写清楚,每个斯波编制每次遴选,仅可推荐一人,让她们仔细考虑清楚再写推荐信。”
“嗨!”
———
斯波遴选正式拉开帷幕,斯波家的法度正规化又进一步。
就在斯波义银埋头梳理家政之时,近幾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在明智光秀的劝说下,朽木元纲下了决心,她亲自出面迎接织田信长入境,自甘为人质打消了织田信长的疑虑。
一行人迅速从朽木谷的小道回返京都,打破了朝仓浅井联军前后夹击,活捉杀死织田信长的美梦。
因为市君的小豆袋提醒,提前发现情况不对的织田大军迅速后撤,早早转进若狭国。
晚了一步的朝仓义景派遣千余先锋军追击,被金崎城的羽柴秀吉领七百人伏击,斩首八十余,大败而归。
朝仓义景为之暴怒,亲率大军追击。
已经完成三天阻击任务的羽柴秀吉面对朝仓大军,转进之时损失惨重,无奈退入敦贺港,以明智光秀写的恳请信获取朝仓景纪收容。
朝仓景纪不愿交出羽柴秀吉残部,朝仓义景虽然气恼,但暂时还顾不上与朝仓景纪算账,带军追击进入若狭国。
发现织田大军转进的浅井长政,也迅速动员军势进入高岛郡阻拦,妄图阻挡织田大军撤回京都。
此时,已经回到京都的织田信长命令南近江守军北上坂本城,自己也在城头展现真身给各方看。
发现织田信长已经成功脱出的浅井长政,被迫让出道路,以防遭到南北织田军夹击。
织田信长带兵北上接应撤退,北伐大军平安归来,尽管诸事顺利,退兵被追击的过程中还是战损了数千人。
因为浅井长政的背叛,狼狈撤退损失惨重的织田信长,岂能轻易罢休。
她留下森可成防守坂本城这一桥头堡,命令大军各自回领修整。自己迅速返回美浓国岐阜城,准备动员更大规模的军势再战。
这一次,她要把浅井长政与朝仓义景一起干掉。
———
小谷城,居馆内院。
夕阳挥用力洒尽最后一丝余晖,黑暗降临,天地顿时陷入一片沉寂,仅存院中的惊鹿还在一下一下敲击着人心。
斥退所有侍男,独自跪坐在拉门大开的室内,市君望着昏暗的外界庭院,双眸黯淡无光,似乎已经看不见自己的未来。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穿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这个声音市君很熟悉,是他日日夜夜期盼能在夜里出现,属于他妻子的脚步声。
可今日,他却没有得偿所愿的欣喜,唯有即将谢幕的释然迷茫。
浅井长政走了进来,她没有选择在市君的对立面坐下,而是坐到她的身边,一起聆听惊鹿的竹鸣。
半晌,她才缓缓开口说道。
“我有两件事要告诉你。
第一件事,织田信长已经顺利逃回了京都,还有她的数万大军也尽数脱困。
此时,她正在前往岐阜城的路上,相信在不久之后,他就会再次动员,举尾张美浓伊势之兵出征,妄图一举荡平我浅井家。”
市君解脱般的一笑,说道。
“那么第二件事呢?
浅井家臣团准备如何处置我?我那位气得跳脚的丈母娘,她是不是要砍下我的脑袋泄愤?
又或者说,浅井家会遵循武家交战的传统,要求你我离合,将我驱逐出境,送回织田家去?”
浅井长政露出苦笑,低声缓缓说道。
“第二件事,就是未来不论遇到什么状况,你都是我的丈夫,我会保护你,直到我死去的那一刻。”
市君猛地侧头看向身边的浅井长政,眼圈微红,目中隐隐溢出水光。他强忍着情绪失控,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哽咽道。
“你大可不必内疚,照惯例把我处置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