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第1200章

作者:五四四五五

  二者,尽可能攒起手牌,以应对未来织田信长的威胁。

  有北陆道商路为后盾,义银的口袋里有足够的工具支撑起他的战略计划。钱能解决的事,对他来说已经不算事了。

  他可以骄傲得喊一声,老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打造了北陆道商路。不就是钱嘛,老子有的是。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影响力,是打造属于斯波新思想的软实力。

  义银甚至没有想过利用眼前这些姬武士,这些狡猾的地头都是墙头草,别看今天她们感恩戴德,明天过了这道坎,又是换一副嘴脸。

  短期内,利用北陆道商路为当地疏困,用经济利益捆绑她们,才是真正让她们站在自己这边,支持自己的有效办法。

  而长期来看,义银在等待她们的子嗣成长。

  斯波助学金将帮助一批批关八州的武家子嗣前往斯波领,感受斯波家的新生活运动。

  在斯波领体会过富裕生活的她们,被斯波新思想吸引的她们,才是义银可以倚重的未来支持者。

  一年期的助学之旅并不长,几年时间就足够把整个关八州下层武家子嗣循环一波。没去过,也该听过,远方那个高大上的斯波梦。

  等这些孩子成为当地的少主,当地的地头地侍,她们会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关八州之地的政治生态。

  武家大名如北条,佐竹等,地方名门如太田,长尾等,都会被底层民意倒逼裹挟,不得不跟着义银的节奏走。

  当武家灯塔其实很简单,你首先要强,其次要富。名分永远是锦上添花,难就难在怎么走向富强。

  义银依靠系统外挂,已经是天下公认的强。机缘巧合之下搞成北陆道商路,掌控这一托拉斯暴富。

  他想不成功都难。

  而此时,二十多村地头先让被义银的大手笔震慑,再联想他百战百胜的无敌形象,自然心悦诚服。

  她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领头的八浦与三乡也是讪讪难言。

  义银做事壕无人性,又不用武家主臣名分的条件套人,把大家都整蒙了。除了磕头谢恩,她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场面。

  武家奉公恩赏,讲究对等交易。恩出于上,总要有个企图。没有企图,反而让下面人不会玩了。

  义银却是不管这些墙头草指天发誓,誓死效忠,那都是转眼就忘的放p话,有什么好多听的。

  他继续说道。

  “我一路观察,各地的水利经久失修,都已形同虚设。武家义理促进会的现有资金不足,即便有心修缮,亦是杯水车薪。

  我有意让武家义理促进会出面筹集资金,用于长期持续的工程计划,修缮各地水利设施,你们有没有兴趣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来?”

  领头的八浦苦笑道。

  “不瞒津多殿,我们这些村落饱受利根川水患之苦,早就有意修缮水利。可战事连绵,物资紧缺,我们实在是抽不出人力物力。

  您也知道,关八州各地的田赋是六公四民,即便最宽松的北条领也要四公六民。

  每年,村落光是动员农兵运输物资,上阵助威,就要消耗掉七八十天劳役,实在是难以为继。”

  义银点点头,这些地头并非推脱,她们是真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关东的兵粮役普遍高于近幾。

  田赋六公四民已然是常态,还有些丧心病狂的大名加征到七公三民,基层早就被压榨得奄奄一息。

  至于村人的劳役,一年七八十天已经是极限。要知道,劳役也是一种税,农妇是要自备干粮为武家服务的。

  以村落的经济水平,七八十天足以把村人的存粮榨干,不可能再过分。

  造反的村人已经够多了,再过分压榨,土一揆此起彼伏,武家也镇压不过来。

  所以,想延长劳役就得管饭,当地武家穷得一毛不拔,自己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为劳役出粮呢?

  义银很清楚这些情况,他一路走来,早已有了明确的方针办法,于是从容说道。

  “武家义理促进会筹集资金的对象并不是你们,而是向关八州有余力的武家,寺院,商屋借贷钱粮。

  武家义理促进会的水利专家伊奈忠次,她将会负责规划水利工程,由我出面担保借款,你们只是负责动员当地村民参与水利建设。

  有了足够的钱粮,我相信你们应该可以组织起足够的人力吧?”

  八浦缓缓点头,有点懵。

  有了粮食,当然可以拉到足够的人手做事。村子里到处都是饥民,只要管饭,她们一定愿意积极参与水利工程。

  但问题是。。

  “津多殿肯为我等担保,我等自是感激涕零。可这么多粮食,我们真的还不起。”

  若是其他人出面担保,这些狡猾的地头说不准已经想好了赖账的办法。可面对威望如日中天的斯波义银,她们可不敢胡来。

  既然不敢赖账,那么这些钱粮就要还,八浦自然要问清楚明白。

  义银笑了笑,说道。

  “你们还得起。

  关东这么多年一直在打仗,水利失修导致亩产大跌。

  以此处的高砂村为例,账面上的年收成有一千一百石,可实际收成大概不足六百石,近乎腰斩。

  这两年关东大灾,高砂村更是因为身处洼地,导致旱涝反复,田地几乎颗粒无收。

  如果能够修缮水利,将村里的收成恢复到一千石以上,这不就多出来四百石了吗?

  我作担保,不动你们村落的存量收成,只在增量收成中截取一部分未来收益,用于借贷钱粮。

  你们看,可行否?”

  武家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管理村落的地头地侍虽然粗鄙,但都是识得字,懂算数的。

  她们脑子转了转,就明白了义银的意思,好像还真可以这么干。

  用未来增量的一部分收成,去借贷水利建设的资金。再用水利建设的资金,来增加亩产的收成。

  这是一个有效的正循环,但却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首先,不是义银这种控制着北陆道商路的大佬出面,武家大名,寺院主持,豪富商家不愿意借钱。

  乡下的地头地侍出了名的穷横,钱粮借出去容易,可要是遇到老赖,这笔烂账怎么办?

  其次,一村一家的小打小闹,无法提高太多的亩产。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哪里疏通,哪里起堤,那都是有规矩的。

  一条支流至少几十里,利根川更是长得不见头尾,不把所有人组织起来,根本达不到修缮的效果。

  再次,当地村落的土地都是属于领主的。等田地亩产恢复了,当地的领主不承认村落与借款方的协议,要按照六公四民征粮怎么办?

  总之,林林总总无数的问题在前面等着呢,真要做起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繁琐。

  这件事看似对各方都有理,属于合作共赢。但如果没有一个让各方都服气的大佬出面做保,根本没办法开工。

  而斯波义银,恰巧就是这么一个,各方都必须给面子的大佬。

  义银需要武家义理促进会渗透关八州之地,一手用兄弟会助学子嗣,一手用借款帮村落修缮水利,这都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当地名门虽然暂时损失了水利修缮带来的田赋增长收益。但长期来看,收益总归是要到她们口袋里的,那些水利工程是属于领地的。

  能集资修水利的计划,借款方投资获利,村落与领主得到水利增收亩产,义银的武家义理促进会融入关八州之地,大家都是受益者。

  这些地头想起未来的美好景象,忍不住低头交流,屋子里回荡着呜呜嗡嗡的声音。

  一旁的井伊直政看得眉头直皱,重重咳了一声。

  一众姬武士这才发现自己御前失仪,纷纷低头请罪。

  领头的八浦恭谨说道。

  “津多殿大恩大德,我等世世代代不敢忘记。”

  她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义银一个又一个馅饼往这些地头脑袋上砸,人都被砸晕了。

  义银这一路过来,这个场面已经重温了数次。二百多个村子砸下来,别说地头们麻了,他也麻了。

  他肃然道。

  “关八州之地,乃是武家起源之地,河内源氏对你们是有责任的。

  我身为源氏长者,这些是我应该考虑的事,你们就不要反复谢恩了。”

第1315章关东无战事

  义银现在,已经不再自称河内源氏嫡流。

  足利义昭为了争这名头,刻意抹黑他,他干脆丢掉这名头,反倒是恶心起足利义昭来。

  他以源氏长者身份,出面做起足利将军或者关东将军应该尽责的事,这才真是釜底抽薪。

  在地头们一片感恩戴德的恭维声中,义银缓缓伸出一根手指,对她们说道。

  “这次下乡视察,亲眼目睹乡间惨况。我很愿意帮助你们渡过难关,但我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能够做到。

  不论是助学的八千石,还是用于水利的八千石,又或者是之后我出面担保的水利借款。

  这些钱粮是帮助大家扛过灾年的救命物资,一个铜钱,一颗米粒都不可以用于打仗。”

  地头们面面相觑,原以为斯波义银是图穷匕见,终于还是提条件了。谁想,他竟然是这么个要求。

  沉默半晌,三乡鞠躬说道。

  “启禀津多殿,您是宅心仁厚,这个要求也是为我等好,我等自是感激不尽。

  可奉公恩赏乃武家根基,我等受田于大名主,就有义务承担相应的兵粮役。战与不战,并非我等可以擅自决定的。”

  灾情严重成这样,村里的地头地侍当然不愿意出人出粮帮大名打仗。但问题是,知行制的兵粮役压在她们身上,由不得她们做主。

  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如果她们敢拒绝奉公,领主就有理由夺走她们的知行地。

  赈灾救济的钱粮,她们自然希望自己吃,用在水利设施上。但要她们作出不打仗的保证,她们也是身不由己,不敢满口答应。

  义银点头道。

  “我明白你们的难处。

  时至今日,我已经走遍四郡二百多个村子,对基层在灾情中的苦难有所了解。

  之后,我会前往古河领,与镰仓殿会面。

  大灾时期,各地以救灾为先,在此时掀起战乱者,当视为害民之大不义。

  我会恳请镰仓殿以关东将军之名,严令关东无战事。若有人不遵从止战令,将视为对关东十国全体武家的挑衅,众姬共诛之。

  为了得到镰仓殿的理解,我希望四郡二百余村的地头地侍,可以在我的恳请书上联名,以彰显民意滔滔。”

上一篇:斗罗:蚁力破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