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59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随后庆帝难得穿着玄色金纹龙袍,坐在皇位之中。

  侯公公心领神会,高声呐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秦业抬了抬眼皮,若有所思看了一眼位于兵部位置的刘鸿,再次呼呼大睡起来。

  刘鸿说的没错,人家秦业堂堂正一品枢密院正使,一等侯爵,位极人臣,百年之后还会加封为国公。

  要是秦业亲自出手,那还要不要脸皮了。

  秦家笼络朝中大臣,培养亲信,不就是为了群殴政敌吗?

  “陛下,臣启奏。”

  率先一名御史跳出来。

  庆帝眼皮都不太抬一下,轻轻嗯了一声。

  这位御史直接广开地图跑,那边郡将领好大喜功,夺取大多数土地都没法转化庆国土地。

  点了……很明显是秦家的手笔。

  秦恒在武将堆中,冷笑地看着刘鸿。

  说实话,他得要感谢刘鸿,杀了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否则现在老爷子全部身心也不会放在他身上。

  最近甚至大部分关系都慢慢转交给秦恒,下定决心让秦恒撑起秦家的未来。

  不过这不代表着,秦恒会对刘鸿心慈手软。

  区区一个三品吧!弄死他,给老爷子出出气,营造友爱弟弟的假象。

  果不其然,这封弹劾出口,周围群臣面面相觑,用余光打量着刘鸿。

  这真的是杀人诛心啊!这位御史用自己的前途拉刘鸿下水。

  若是好大喜功这个罪名成立,那以刘鸿为首的边郡将军,刚拿的封地爵位,还有最近升得职位通通不成立。

  到时候能保住以前的职位就不错了,稍有不慎就会被下大狱。

  庆帝笑了起来,招了招手。

  “刘鸿,边郡将军中只有你一人在京都任职,有什么要说的吗?”

  皇帝从来不会很明显的拉偏架,要是刘鸿这么容易被一位七品御史参倒。

  那只能说是烂泥扶不上墙,庆帝大不了扶持自己的儿子,来和秦业打擂台。

  “陛下,臣确实有话说。”

  刘鸿气定神闲走出群臣之中,让不少官员暗暗点头。

  随后刘鸿掀起长篇大论,用起自己擅长的招数,简单问题复杂化。

  两国大战可是皇子见证,庆帝同意,百官统筹的计划。

  在监察院长陈萍萍的查证下,为丞相林若甫亲子的一场复仇之战。

  所以将士用命,悍不畏死,使得北齐军队一触即溃,丢城失地。

  这全是陛下圣明领导,才有这数十年难得的大胜。

  林若甫脸色黑了下来,死了儿子的伤疤被揭开,顿时有种冲动弄死刘鸿这小子。

  范建身影微微移动,挡在林若甫视线。

  林若甫无奈,看来刘鸿算是范家人了,他们两家姻亲,刘鸿也算是自己半个亲戚。

  刘鸿这顿丝毫没有营养的夸赞,夸的满朝大臣是心花怒花。

  哪怕一直和刘鸿不对付的秦家,也说成是调动军队有方。

  所以满朝大臣,边郡将士都是有功之臣,理应封赏。

  至于占据太多土地,导致没办法有效控制,是将领好大喜功吗?完全是北齐军队太菜了。

  御史也听出刘鸿这番说辞,气的浑身发抖。

  他绝对不允许自己第一战,交给秦家的投名状,就被这么轻描淡写的化解了。

  怒斥一声!

  “胡说!要是庆国军队战无不胜,那曾经的定州大营又怎会战败。”

  这句话说出口,御史脸色煞白起来。

  他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把皇帝和军队得罪了,然后又把自己的大腿秦家得罪了。

  定州大营的将军可是秦岭路啊!现在还正在大牢里关押着。

  秦业睁开眼睛,看着自己儿子方向,有些审视意味。

  这就是你找的人?水平也太差了吧。

  秦恒脸色有些挂不住,用眼神示意身边武将,赶紧把这个碍眼的御史弄死。

  这个御史浑身都在颤抖。

  他一心想要傍上秦家大腿,在参倒刘鸿这位三品大员,一举成名,铺垫自己的青云之路。

  但是立功心切,反而落入了刘鸿的算计之中。

  刘鸿静静站在中央,没有理会这名御史。

  甚至不屑于踩上一脚,他的目标一直很明确,造庆帝的反。

  造反很有意思的,斗智斗勇,赢了很高兴,输了也很高兴。

  反正刘鸿孤身一人,光脚不怕穿鞋的。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数名武将找出来,对着这名御史声讨,随后几名都察院隶属于秦家的御史,也站了出来。

  几乎片刻功夫,御史陷入了万人所指的地步。

  “陛下,臣请诛杀这个祸国殃民,栽赃有功之臣的御史。”

  最后秦恒站出来,面无表情。

  一锤定音,宣告这位御史前途从此黯然无光。

  这一点很有秦家风范,躲在背后,没有确定胜利的把握,从来不冒头。

  侯公公目光望着庆帝。

  现在群情激愤,只能请圣裁了。

第59章 ,小金库没了!兵部尚书的突然请辞

  庆帝抬了抬手指,把话题转给丞相。

  “丞相,你怎么看?”

  林若甫慢吞吞起身,打量了御史一眼。

  这家伙好像是自己门下的,不过现在看来想改换门庭。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庆国有庆国的法制,一切仅凭圣上旨意。”

  “老狐狸!”

  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心中暗骂一声。

  说了,好像又没没有说,怪不得是百年奸相林若甫。

  庆帝挥挥手,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那就让丞相处理吧。”

  林若甫点点头,随后又慢吞吞坐回躺椅。

  又有将领跳了出来。

  “陛下,虽说御史大放厥词,可如今国库空虚,确实也没法控制如此多的领土。”

  刘鸿扫了一眼这个将领。

  不是边军将领,看样子要么是京都将领,要么就是江南将领。

  在事事都讲究制衡的庆帝手下,哪怕一团和气,也得制造出矛盾。

  京都天子脚下,包含京都路,京路,这些军队是装备最精锐,待遇最好的。

  此次就是场面作战的边军,西将路,太原路,沧州路,虽说军饷一般,但也从来没有亏空过,战斗力也最强,数量最多。

  最后就是东山路,江北路,江南路,这三个赋税重地,除了贪污横行,其他的不值一提。

  这并不是刘鸿的结论,而且庆国有目共睹的事实。

  这群蛀虫已被商人买通,再加上常年无战事,吃空饷严重,连剿匪都磨磨蹭蹭的。

  刘鸿听到这将领夸夸其谈,口若悬河。

  心中叹了一口气,为什么大皇子现在不在这里啊!

  否则以李承儒的脾气,非得当场真实霸凌这个江南将领。

  庆帝嘴角有些玩味。

  “刘鸿,你怎么说?”

  “陛下,国库空虚,我等军人应当为国分忧,自发镇压占领地叛军。”

  刘鸿说出这句话是,心头都在滴血啊。

  无论如何潜龙湾肯定是不能放弃的。

  庆帝不愿意出钱,那只能刘鸿拿自己的小金库补上了。

  要不是潜龙城的几十万两,还有耍赖不还西胡右贤王的上百万两金银珠宝。

  否则刘鸿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将领,说过什么放弃潜龙湾。

  结果如何,只能仰仗庆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