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439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彘,猪,皇室的子嗣很少没有用这个贱名了。

  刘彘目光闪烁一会儿,意识到这是高皇帝,犹豫了一会儿,如实开口。

  “因为我母亲身份低微,不过是个夫人,皇后亲自给我取的名字,我其他几个兄弟,也大差不差的。”

  看来刘启的皇后是个善妒的皇后,生怕皇子抢了她孩子的位置。

  刘鸿了然,不过并没有过多说什么。

  “那从今天起,你就叫刘彻吧!彻字通达,能总结事物变化而有自己的总结,是大智慧的寓意。”

  刘彻听到新改的名字,一张小脸笑得合不拢嘴。

  “耶,从今天起,我就叫刘彻了!”

  刘鸿摸了摸刘彻的小脑袋,轻声开口。

  “想成为我的继任者吗?等你成为皇帝后,汉朝究竟是走向衰落,还是兴盛,就在你的一念之中。”

  刘彻的回答铿锵有力,毫不犹豫。

  “当然学啊!”

  刘鸿脸上缓缓露出笑容,抱着小刘彻。

  他会给刘彻一个完美的汉朝,希望刘彻不要辜负他的希望。

  夕阳渐渐落下,吕胖子大口喘气,抱怨不停。

  五竹默默跟随着刘鸿,步伐平稳和六十年前一模一样。

  刘禅拿着高皇帝圣旨,回到京都后,新任内阁,军事议会,汉民党已经重新整顿完毕。

  朝政平稳运行,按照文皇帝刘恒,景皇帝刘启之前的方案,不改往日。

  刘禅张大了嘴巴,心中不禁有些郁闷,看来朝堂有他没他都一样啊。

  北伐世家门阀,因为刘禅是战豆豆之子,也收拢兵力,看样子异常乖巧。

  天下足足平安无事五年,直到战豆豆撒手人寰,矛盾才迅速加剧起来。

  继承韩信爵位官位,赵王韩城察觉到北方异动,果断上书。

  请求再开南北战事,调集南方边军二十万,抛平世家门阀,为大汉第四任皇帝,开辟一个朗朗乾坤。

  不仅是韩城,各大第二代军功贵族,第三代,乃至登上朝堂的士子,也要求再开战事。

  当初汉朝兵败,简直就是耻辱!

  人力物力财力,军械精良,前所未有,结果还是被北方那群土包子打败了。

  刘禅看到这些上书,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不过想起了刘鸿嘱托,听之任之,暗中安排御史官员搜集这些主战派的罪证。

  打赢了,万事大吉,一切都好说,升官加爵,扩大食邑。

  要是打输了,说不一定封地都不能保住。

  四十多岁的韩城,也察觉到了刘禅的小动作,咬了咬牙,还是坚定不移开启战事。

  他得到父荫,登上朝堂,获得赵王爵位。

  之前的一次战败,大将军之位被免。

  随着时间的流逝,没有战争可打,军功贵族只能越来越弱,连在朝堂的话语权都无法拥有。

  官位能者居之!

  你们连胜仗都打不赢,有什么脸面,恬不知耻站在朝堂上。

  还不如回到封地,像猪一样活着,让他们士子掌握话语权。

  这种言论,在朝堂上愈演愈烈,许多军功贵族都被迫回到了封地。

  刘启千方百计想要削弱军功贵族,没想到刘禅什么都没做,也一样达成了目的。

  刘禅最终在军事议会上,写了一个准字!

  韩城带着二十万汉军浩浩汤汤向着北地赶去,与此同时北方的军功贵族。

  几乎是砸锅卖铁,拼尽全力,堵住世家门阀的汇兵之点,源源不断的情报会向着朝堂送去。

  为了食邑扩大,爵位有名有实。

  这一战,哪怕是战死,军功贵族也不能输,要让世人看看他们的价值。

第414章 ,刘禅执政上善若水,高皇帝薨!

  北地在南方的军事压力下,也是下了狠心,拼尽全力突破数百位军功贵族的防线。

  五十万大军汇聚在上京城,旌旗蔽空。

  在这座从未被沦陷的天下第一重城中,没有人认为会被汉朝的二十万边军攻陷。

  赵王韩城望着手中的情报,心头都在滴血,眼中猩红一片。

  数百位军功贵族已经拼尽全力了,甚至有着一位王爵战死,五十名侯爵战死。

  至于封地沦陷,世子战死,也不在少数。

  韩城心里一清二楚,执政王刘禅本人其实不怎么想打仗的。

  刘禅奉行和平政治,慢慢蚕食就行,没必要动刀枪。

  但是军功贵族不愿意,没有战功,一年就要损失一百食邑。

  所以才齐齐上书,彻底统一北地,刘禅虽然同意了,但是支援有限。

  韩城心中虽说有些不满,但还是咬着牙,驻扎在了上京城外。

  “将士们,升官加爵,拜将封侯就在此刻。”

  数千尊红衣大炮,通过平原源源不断送来,还有各种火器。

  韩城挥动手中长剑,声音狂热,蛊惑着将士。

  按照汉朝的军功制度,只要封侯,那就等同于拿到了进入朝堂的入场券。

  即使没有能力执政朝堂,也可以回到封地,在朝堂法令下,做个一方诸侯,待遇和郡守,县令等同。

  无数火炮的轰击下,号称永不沦陷的上京城,炸成了废墟。

  北地世家门阀最大的反抗力量,从此被镇压。

  消息很快传递到了朝堂。

  刘禅看着这些奏章,陷入了沉思之中。

  战死的军功贵族,要保留他们的爵位,留给后代继承。

  有功的军功贵族,要扩大他们的食邑,让他们心安理得。

  再加上有大功的普通将士,有些人功劳也足以封侯。

  再加上阵亡赔偿,授与田地,赐予银粮。

  这是很大一笔开支,哪怕经历文皇帝刘恒几十年留下来的积累,也基本上要掏空四分之一。

  “战争,果然是最废钱的东西。”

  刘禅有些感慨出声,不过毫不犹豫刻画了一个准字。

  朝堂众臣,乃至世人,都认为刘禅不过是代替汉朝没有帝王的十几年,顺带着缓解皇室和军功贵族的矛盾。

  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利益矛盾。

  基本上就是一个傀儡!

  一切政策,还是按照景皇帝刘启的模式,亦步亦趋执行。

  这次军功贵族挑起战事,也是用景皇帝的名义。

  刘禅缓缓起身,向着御书房走去,挥舞毛笔,轻轻写着一行字。

  “上善治若水!”

  “他们想要的,孤都给他们,孤不过是中庸之资,后来的矛盾还是要交给第四任皇帝。”

  北方平定,南方工厂主恐怕是嗷嗷直叫,挥舞着钱财,投资工厂,修建铁路。

  争取将北方收拢到南方工业体系之中。

  当然对于这群资本家来说,顺带赚的盆满钵满,将北方视为殖民地,也是应该的,毕竟汉朝是胜利者。

  刘禅抚摸着有些花白的胡须。

  “父皇,希望你指认的皇帝快点接掌我的位置,我的身体也渐渐不行了。”

  儋州港,一艘破破烂烂的渔船,停留在港口上。

  首先下来的,是一位面容英武,肤色黝黑的男子。

  跟官吏谈好价钱,随后将这渔船低价卖出去。

  男子才走近渔船,轻声开口。

  “太祖父,我们回到汉朝了。”

  此时的刘鸿,头发已经花白一片,尽管身体依然硬朗,但也能感受到生命不断流逝。

  刘鸿打量着已经扩大到不知道多少倍的儋州港,神色有些嘘唏不已。

  这是他的故乡啊!

  刘彻看到刘鸿的神色,十几年的相处,自然是相当了解,笑道。

  “太祖父,要是你留恋故地,当然可以将帝陵迁移到儋州,毕竟你现在还没死呢。”

  “废这事干什么,劳民伤财的。”

  刘鸿瞪了刘彻一眼,自己这个重孙子什么都好,就是大手大脚的程度,比他这个高皇帝还要严重。

  刘彻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搀扶着刘鸿,向着潜龙湾赶去。

  二人心里都清楚,等刘鸿到了潜龙湾,大概就是他薨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