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435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根据驻守封地的军功贵族汇报,齐国经历过多次削弱,虽说没办法恢复到提兵百万,不过用兵三十万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刘启看到这些奏章,不仅没有危机,恐慌感,反而哈哈大笑。

  “哈哈哈……朕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全都换了,全部都换了。”

  第一代军民贵族如今已经是六七十岁高龄,占据朝堂官位,却又做不成任何大事。

  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吗?

  我等汉朝皇帝,都在皇帝有能力执掌政权之后,游历民间,观察民间疾苦。

  你们军功贵族凭什么不遵守,这优良传统美德?

  难不成你们觉得你们的功绩,比高皇帝,文皇帝还要伟大不成!

  刘启执政的第一道旨意迅速颁发。

  “高皇帝三十五岁提马定天下,五十岁使文皇帝继位,文皇帝五十岁也重走高皇帝之路。”

  “深入民间,查看疾苦,肃清不法贪官污吏。”

  “可朕听闻没有一名功臣自告奋勇请缨,不说整理民间朝堂施政之法,连回封地为国驻守边疆,防备大敌都寥寥无几。”

  “朕很是担忧!难道功臣们因为荣华富贵,忘记了汉朝一切都来自于百姓吗,难道诸位大臣贪恋权位到了这个地步吗?”

  刘启先是将高皇帝,文皇帝搬了出来,明嘲暗讽还在朝中的第一代军功贵族。

  这可把当初跟随高皇帝打天下的功臣,气的够戗!

  先不说他们可是与国同休的功臣,再则他们也算是皇帝的老师啊。

  新任皇帝刻薄寡恩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垂垂老矣的唐王吕胖子,更是气得浑身颤抖,大病一场。

  高皇帝把兄弟都气病了,一时间群臣激愤,几乎都要指责刘启当什么皇帝。

  高坐在皇宫中的刘启不慌不忙,下一封召令堵住了所有军功贵族的嘴巴。

  “唐王乃是尊敬的长者,今日不理解朕的召令,卧病在床,不过朕是不会改变任何召令,只能加封唐王食邑三万户以做补偿!”

  召令话语很短,但是信息量很大,所有人都沉默了起来。

  新任皇帝实在不能忍受这群功臣倚老卖老,准备将这群人通通罢官,或者赶回封地里去。

  但是刘启并不是脑残,特意加封了没有子嗣的唐王,食邑三万户。

  军功贵族封地都在北齐,随意增加食邑,几乎是从世家门阀虎口夺食。

  除了激发矛盾,别无他法。

  而军功贵族想要彻彻底底拿到新增加的食邑,只能捏着鼻子,跟随刘启,覆灭北齐。

  张府,张良抚摸着胡须白发,眼神黯淡起来。

  “大汉经历了高皇帝,文皇帝两位王道帝王,终于要迎来第一位霸道帝王了吗?”

  接受范思哲成为户部尚书的张不疑,目光露出疑惑,有些不理解王道和霸道的区别。

  张良看着自己的这位长子,有些无奈叹息一声。

  “简单来说,王道是让臣子心甘情愿去做事,而霸道则是拿着鞭子,逼迫臣子去做事。”

  “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多少高低之分,只可惜在霸道的帝王面前,臣子得要做好随时成为棋子的准备。”

  张良看着自己快要四十岁的长子,有些恨铁不成钢。

  军功贵族要是再堕落下去,恐怕再也无法把持汉朝官位了。

  汉朝务实的风气,从高皇帝就开始烙印,能者居之。

  张不疑一头水雾,搞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又开始不满意了。

  不过还是按照父亲的嘱咐,将国库数十亿的银粮汇报给刘启,暗中给刘启加油打气。

  经历高皇帝,桑文皇后,文皇帝五十年的积累。

  汉朝有的是钱,有的是粮食。

  刘启看到张不疑这么识趣,大喜过望,当即下令加封张府食邑一千户。

  当然这些后来增加的食邑,还是得要拿下北齐,才能被军功贵族彻底掌握在手中。

  但这也不妨碍军功贵族要是热情高涨,尤其是第二代,第三代军功贵族。

  这些人继承着祖先爵位,面临着每十年无功,就要剥削食邑百户的巨大压力。

  他们无比希望开启战争,继承祖先的荣光,绝对不能成为一个空头王侯。

  汉朝的战争机器终于运转起来,刘启直接将边郡二十万大军,交给韩信之子,赵王韩城统筹。

  配备着上千火炮,十多万火铳,各种工程器械不计其数。

  刘启对左右侍卫,得意开口。

  “这场战争,朕都不知道该怎么输,一群拿着铁器的原始人,怎么和我大汉争锋?”

  事情如同朝堂诸公所料想的一样。

  汉朝二十万边军势如破竹,攻占将北齐南陵郡,琅琊郡,整个北齐岌岌可危,只剩下三郡可以把守。

  正当刘启将抱病在家的第一代军功贵族,聚集在一起,得意洋洋炫耀时。

  千里加急的情报,在各大驿站不停换马下,传递到了刘启手中。

  刘启呆若木鸡,拿着情报的手掌,都有些颤抖。

  “赵王韩城败了?损伤三万大军,各类火器辎重直接丢给了北齐门阀。”

  韩信,萧何,张良对视一眼,默契喝酒,没有多少言语。

  这一场失败,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如今大汉边军并没有名将统帅,尤其是各种火器的补充下。

  从刘启到下面汉军士卒,都是相当骄纵异常,恨不得三个月灭亡北齐。

  让齐国的世家门阀看看,汉国之所以成为汉朝主导王国,到底是凭借什么!

  只可惜刘启忽视了一点。

  自从高皇帝变法,将三大坊技术普及之后,灭庆动用过火器威力。

  齐国也不是傻子,千方百计之后,同样研制出了火器。

  一开始将南陵郡,琅琊郡丢给汉军,不过是以敌示弱,将老弱病残的佃户丢到战场中。

  趁着汉军急行军,大军通信不畅,再加上不太通晓齐国地形。

  先锋部队三万人,直接在门阀精心培养的火炮兵,万炮齐发下,直接没了。

  刘启满脸涨红,气得胸膛起伏,不过很快平复起自己心情,语气沉重。

  “大军兵败,这是朕的过错!三万士卒的死亡,都是朕太过于小看北齐门阀。”

  “朕本应该去死,不过大汉还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只能割发谢罪。”

  “阵亡将士的家属,朝堂一律颁发三倍赔偿,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家庭,可以前往皇室的庄园里。”

  “负责打理皇室庄园的洪竹总管,会处理一切。”

  诸位大臣目光露出一丝惊异,不管他们对刘启再怎么有颇词。

  可刘启毫无疑问,就是天生帝王的一块料子,勇于承担责任,也能处理失败后的关系。

  刘启将这些安排说完后,目光望着了这群老臣。

  “这件事朕有责任,但是你们这些公卿大臣有没有责任?失职,通通通都是失职!”

第410章 ,高皇帝召集天下功臣,桑文崩殂!

  没人能想到,面对汉军战败,刘启承认了错误,也要将他们第一代功臣拉下水,通通赶出朝堂之中。

  “高皇帝在哪里?”

  无数白发苍苍的老者,眼中饱含泪水,泣不成声。

  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无数功臣回返北方封地,召集着封地私兵,准备捏碎高皇帝给与他们的金令起兵。

  清君侧,振朝纲!

  大汉的君王可以无情,但是不能刻薄寡恩,尤其是在功臣无过的情况下,随意罢黜。

  齐国皇宫,太后战豆豆听到刘启做出如此不明智的举动,大喜过望,准备联合军功贵族,推翻高坐皇位的刘启。

  刘启对于这些人的举动,丝毫不惧。

  清君侧?刘启直接将身边亲侍送进行刑场,调兵遣将,动用南方五十万兵力。

  军功贵族一方面看不起世家门阀的同时,一方面又对刘启恨得咬牙切齿。

  来自于潜龙湾的召令,传递到了整个天下。

  “诸君的屈辱,我已知晓,希望诸位来到潜龙湾,共商大事。”

  整个天下震动起来,无数人焕然醒悟,身体忍不住在颤抖。

  太久了,实在是太久了。

  大概已经有六十年了,高皇帝没有对天下下达召令。

  让世人都忽视了一点,高皇帝乃是有史以来最强的大宗师,甚至可以突破到大宗师境界。

  谁也不知道高皇帝能活多久。

  数百位军功贵族,虽垂垂老矣,将行就木,但在高皇帝的召令下,穿越崇山峻岭,地方州郡,向着潜龙湾赶去。

  潜龙湾,高皇帝为自己修建的帝陵之地。

  刘鸿轻轻握住桑文玉手,眼中露出一丝哀伤。

  时间真是一把恐怖的武器,和自己相濡以沫的桑文,现在也挺不住了吗?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