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419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削藩,打压世家大族,这些举动,这群人再有所不满,也只能受着,让刘鸿儿子来承担接下来的怒火。

  所以有时候刘鸿和张良才感慨,汉朝的第二任皇帝,真的不好做啊!

  桑文美目疑惑之色,越来越浓郁起来。

  要是不打仗,这群世家大族怎么可能安心束手就擒。

  刘鸿轻轻握着桑文手腕,语气平静,轻声开口。

  “是时候修建帝陵了!我的墓地就放在潜龙湾吧,然后迁移天下世家大族到潜龙湾,为我守墓。”

  这是阳谋,为皇帝守墓,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了吧?

  斩断世家大族在本地的联系,避免他们和官吏勾结,背井离乡到潜龙湾后。

  十成实力,能发挥一成就不错了。

  桑文心头一惊,担忧地望着刘鸿。

  刘鸿可是正值壮年啊!这么早就要修建陵墓吗?

  不过刘鸿并没有给桑文多想的时间,起身回到了御书房。

  洪竹正打扫着御书房,看到刘鸿回来后,立马欣喜跪在地上。

  “陛下……”

  刘鸿将洪竹搀扶起来,躺在软榻之上,却觉得怎么也不得劲。

  因为发现自己找不到事情做。

  如今汉朝一切步入正轨,内有忠臣良将,外面胡人势力还没完成整合统一。

  只要轻徭薄赋,不断将内库三大坊工业铺展到南方。

  天下便会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可以说海清河晏。

  洪竹望着刘鸿眉眼神色,并没有太过于高兴,低声开口。

  “陛下,为什么天下一统了,您却不怎么高兴。”

  “没什么,将张良和刘恒叫过来,顺便封五竹为禁军副统领,允许出现在皇宫任何角落。”

  刘鸿摇了摇头。

  刘恒午睡时间被打断了,整个人无精打采,哪怕宫女带领下,也有些昏昏欲睡。

  内阁正在处理政事的张良,听到高皇帝召见自己,心头咯噔一声。

  现在天下统一了,高皇帝该不会要卸磨杀驴了吧?

  值班房中,张良提笔良久,一直没有动笔,洪竹也不着急,静静等待。

  “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

  张良幽幽叹息一声。

  想当初自己献计,让刘盈这个最具有世家大族影响的皇子,给世家大族陪葬。

  这就还有此劫难!

  让皇帝牺牲自己的儿子,这是臣子能献计的吗?

  张良步伐沉重,一步步向着御书房走去。

  他是上京侯,封地八千户,汉朝丞相,内阁首辅,从龙之臣,高皇帝第一谋士。

  权势已经到了世俗顶峰,哪怕韩信也没有他显赫的权势。

  现在天下一统,高皇帝想要一展宏图,恐怕他这个内阁首辅,挡住了刘鸿的路。

  至于张良为什么会往坏处想,那是因为人都会变的,更何况是皇帝。

  御书房外,张良看到昏昏欲睡的刘恒,整个人瞪大了眼睛。

  刘恒,整个京都有谁不认识。

  虽说没有被高皇帝直接封为太子,但这只不过是稳住北齐战家罢了。

  只要桑文坐在皇后之位一日,刘恒迟早都是太子,未来的储君。

  而现在看起来,刘鸿将他们两人一起叫了过来。

  刘恒虽说已经很困了,不过在外人面前,还是一板一眼,行着礼,等待禁军侍卫接应,前往御书房。

  “既然恒儿困了,那就有劳丞相将恒儿背到御书房了。”

  刘鸿声音清晰传来。

  张良鼻子忍不住发酸,眼眶有些湿润,勉强维持着礼仪,恭敬对着刘恒行了一礼。

  “殿下,就由老臣背你吧。”

  刘恒看到平日里慈祥的大叔叔,也没啥戒备心,点了点头。

  整个人趴在张良背上,香甜的睡去。

  年纪还小的刘恒,根本不知道刘鸿让内阁首辅背几乎定为储君的自己,有什么政治含义。

  御书房中,五竹轻轻拿起一张白纸,泼墨作画,将这一幕记录下来。

  五竹本人对这些是没什么兴趣的,但是刘鸿要求了,五竹便同意了。

  张良蹑手蹑脚将刘恒放在软榻上,再对刘鸿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刘鸿摇了摇头,示意张良不必如此。

  “张良,等萧何回来,你这个丞相,内阁首辅大概就要交给萧何了。”

  张良点了点头,心中早有预料,他执政这几年不过是管控汉朝大方向,比起恢复民生,他不如萧何。

  刘鸿望着张良已经蓄起来的胡须,幽幽叹了一口气。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啊!张良,你现在应该想要辞官还乡了吧。”

  张良脸上露出一丝苦意。

  “陛下!不仅是我要辞官,还有几个人也必须要辞官,否则我们在朝堂上,陛下就不能大展拳脚。”

  同样是轻徭薄赋,不管是比例,还是哪个地方实行其中政策。

  每个人意见都是不同的。

  张良怕他们这群人再不走,恐怕就会消耗殆尽刘鸿对他们最后一丝君臣之情。

  刘鸿脸上露出一丝恍然之色,轻声开口。

  “原来如此,原来我挡了你们的施政手脚。”

  刘鸿威望太高,一言一行就能决定朝堂诸多大臣的生死,哪怕现在的赵王韩信。

  只要刘鸿愿意,随便一封斥责的战书,韩信便会成为庶人。

  “你们其实不用担心的,只要在位其政,我又怎么会动你们。”

  “休养生息,我不如萧何。制定大方向政策,我不如你张良。领军决胜千里,我不如韩信。论赚钱,礼法我也不如范思哲,郭攸之等人。”

  刘鸿说到这里,语气有些感慨。

  他注定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只不过是会用人罢了。

  又怎么可能自断一臂,打压有功之臣,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只是张良嘴巴动了动,并没有说什么。

  刘鸿见状也不再说什么,脑袋转到五竹方向,开口询问。

  “图画好了吗?”

  “嗯!这画叫什么名字?”

  五竹点了点头,准备提笔写下名字。

  刘鸿眼神幽深而又深邃,手掌轻轻抚摸着熟睡中的刘恒。

  “负帝于背图!”

第392章 ,我本无意逐鹿天下,奈何苍生苦楚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心头一惊。

  连五竹也抬起头来,望着软榻上的刘鸿,不明白为什么高皇帝要给这图取这个名字。

  张良混身颤抖,不是恐惧,而是激动。

  这其中的政治意味太过于明显了,高皇帝不仅对于曾经的谏言,浑然不在意。

  而是愿意让张良以辅政的形式,帮助刘恒掌握属于皇帝的权力。

  只有洪竹眼中露出一丝恐慌,他的一切都是依靠刘鸿而得来,现在看高皇帝的种种安排,好像是命不久矣的样子。

  否则正值壮年之时,怎么可能做出托付储君的行为。

  刘鸿看到几人的神色各异,神色仿佛卸下来不少心事。

  “名誉与我何加焉?我本儋州布衣,无意逐鹿天下,奈何苍生苦楚,实在看不过去罢了。”

  “既然我现在在朝堂,无法让诸位公卿大臣尽情发挥治国才能,自然要离开。”

  言语至此,一向冷静的张良,眼眶也忍不住发红起来。

  高皇帝威望太高了,作为第一个布衣出身打下天下的皇帝,也是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

  这还仅仅是权势,高皇帝还是天下第一大宗师,连同为大宗师的五竹,也在高皇帝身旁。

  谁能反对高皇帝?

  这就注定,高皇帝身边只有夸赞,根本听不到任何诋毁之语。

  这就很恐怖,长此以往,哪怕再谦逊的人,也会变成庆帝一样的独夫。

  而他们这些大臣都是有个性的名臣,有时候难免会因为理念不同和高皇帝顶嘴。

  到时候恐怕就会被狂热的百姓官吏带着士卒找进家中,直接杀死。

  因此现在这种情况,刘鸿根本没办法做唐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