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396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刘鸿听到这句话,愣神了一会儿,轻轻点头。

  北齐国土分割,广封诸侯王,恩威并施之下,四大门阀根本没办法反抗。

  燕小乙,上杉虎封地北迁,这也是注定的事实。

  汉国作为汉朝的核心,即将毫无争议地把持着汉朝中枢之位。

  这群人看到这种大势无法阻止,选择以王侯之身,加上军功,登上朝堂之中。

  刘鸿缓缓起身,来回踱步了一会儿。

  “燕小乙,上杉虎有功劳,不能不赏!尤其是燕小乙,他将自己亲卫都拿出来牺牲,为的就是朝堂公卿之位。”

  “当然肖战那里,我也不会做任何处罚,他能带着十万大军阻拦庆帝大半天,让燕小乙从容布置已经是有功。”

  “况且还能重新组织起四五万溃兵,避免溃兵化作山匪盗贼。”

  狗剩听到这一幕,轻轻颔首,这是应有之理。

  刘鸿再次看了诸侯国联军一眼。

  “当然此次阵亡的将士,免除五年赋税,做好阵亡补贴,让萧何安排。”

  “有谁敢从中下手,杀!一个不留。”

  说到最后,刘鸿语气杀气腾腾起来。

  这些将领为了胜利,罔顾士兵死活,这无可厚非。

  毕竟慈不掌兵!要是心慈手软,哪怕百万大军也会被庆帝直接捅穿。

  但是阵亡补贴,这些必须发下去。

  汉朝的立国基础并不是门阀世家,而是寒门自耕农手工作业者,再加上资产阶级的工厂厂主,中小世家作为点缀。

  这是红线,哪怕是门阀想要触碰。

  刘鸿也会杀了,一个不留。

  郭宝坤慌忙点头,看到这些将领,高皇帝一到战场,杀气如此浓郁。

  这根本适合不了他。

  刘鸿目光重新望着庆帝,眼神露出一丝探究意味。

  现在庆帝只剩下十五万大军,而他还有三十万可战之兵。

  这场大战,庆帝还要不要继续打下去呢?

  庆帝回到中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

  这火药他一个人研制了几十年,最后弄出来了,才弄出来一丁点。

  因为有先见之明,庆帝严厉管控着火药,不希望有威胁大宗师的东西出现。

  结果刘鸿几年时间就弄出来了,而且一弄还弄出这么大一堆。

  这就是一人之智,比不上众人之力吧。

  庆帝咬了咬牙,看着天色渐渐昏暗下去。

  “安排五万将士分批回到金陵城,将苏州朝堂众臣全部接过来,储君李承龙也接过来。”

  范建心头一惊,难以置信地看着庆帝。

  现在世家大族可是庆帝最后的支柱啊。

  要不是范闲的支持,庆国这八十万大军连甲胄,开拔粮食都凑不齐。

  别看世家大族和庆帝离心离德,各个想要寻找退路。

  可是这群人和刘鸿,北齐关系也不怎么好啊!

  不然也不至于向着海外逃离。

  庆帝这举动,几乎是押送世家大族来到金陵城,连储君都带上了。

  断绝了范家等庆帝死后,扶持傀儡皇帝,继任庆国的想法。

  几乎是釜底抽薪,用刀剑逼着这群世家大族,拿出上百年的积蓄,帮助庆帝打赢这场仗。

  范建再怎么说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员,哪怕决心想陪庆帝一同赴死。

  也不愿意看到世家大族根基全部被斩断,忍不住开口劝诫。

  “陛下!如今杭州城被围住,金陵和苏州只能通过水路,要是高皇帝出动水师,我这不就被一网打尽了吗?”

  庆帝冷笑了几声,饶有深意看了范建一眼。

  “刘鸿啊……他巴不得我这么做,不然他怎么会允许我亲自带兵厮杀呢?”

  范建从背后冒出透心凉的寒意。

  庆帝和刘鸿什么时候达成的约定,莫非是之前的抱月亭?

  不过面对忠于庆帝的十五万大军,范建保持着沉默。

  只能看着自己的信物被庆帝拿在手中,递给亲卫,向着苏州方向飞驰而去。

  他和庆帝的利益,终究还是有所不同。

  范建愿意陪庆帝一起死,但前提是不能带上世家大族。

  而庆帝想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在自己赢得体面退场,哪怕把整个庆国打废,让世家大族全部去死,也在所不惜。

  刘鸿想要一个如同白纸的庆国,所以默许了庆帝的所作所为。

  两人这是各取所需!庆国的世家大族成了牺牲品。

  凡事都从辩证角度看待,庆帝没了十万大军,金陵城的粮食,反而够十五万大军一个月了。

  所以这一次庆帝反而不着急。

  刘鸿望着信件,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就再等等吧!庆帝想做好人好事,我也要成人之美。”

  “通知韩信不用着急赶回来,拿下杭州城再说。”

  肖战心头一惊。

  “陛下,这就不打了?”

  燕小乙,上杉虎瞥了肖战一眼,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

  肖战十万大军废了,几乎是怒气冲冲,差点就带着亲卫和燕小乙,上杉虎火拼了。

  然而程巨树带着刘鸿的一封圣旨,让肖战转怒为喜。

  “上杉虎,燕小乙,高皇帝的中军各抽调两万五千人,为肖战补充兵力。”

  这一举动,证明刘鸿现在确实没有太过于打击北齐势力的想法。

  随后圣旨上,还写着肖战的功绩,封肖战为南陵侯,大汉的第二个万户侯,等大战完毕,转任到汉朝朝堂任职,保留北齐国身份。

  刘鸿这几乎是将肖战的损失都弥补了,给了肖战想要的东西。

  至于上杉虎,燕小乙两人,不过是加封了一千户,然后并没有什么额外册封。

  不过两人明白,高皇帝是等待战争结束后,北迁封地,再论功行赏。

  肖战是损失太大了,所以才提前封赏,这是例外。

  肖战现在反而露出惋惜之色。

  北齐三十万大军,他肖家不过七万罢了,其他二十三万都是其他三大门阀的。

  要是能用三大门阀的军队,换取肖战在朝堂上的平步青云。

  肖战怕是做梦都能笑死。

  刘鸿双手背过去,静静开口。

  “等吧!”

  等韩信拿下杭州城,率领大军和刘鸿汇合。

  等庆帝聚拢庆国世家,还有储君李承泽,再续命一次。

  这些群人快死了,刘鸿倒好奇范闲还能不能坐的住。

  毕竟这些人没了,范闲几乎在庆余年世界的羁绊也没了,跟个活死人一样。

第369章 ,韩信巧用攻心计,范闲!庆国最大的妖孽。

  杭州城外,天色朦胧,雾气相随,伴随着蒙蒙细雨。

  韩信眼神沧桑,在帅帐上静静注视着杭州城的庆国士卒。

  他攻打一年杭州城,接近一年,久攻未下,比起半月拿下京都差远了。

  不少言官御史趁机弹奏韩信,有些人更是杀人诛心之语,说韩信想要养寇自重,带着汉国八成精锐,夺得封王之位。

  不过高皇帝和朝堂贤明诸公,并没有理会这些家伙。

  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军械甲胄,只要韩信开口。

  哪怕负责后勤的大总管萧何,再怎么艰难,也咬着牙齿给韩信凑出来。

  这些信任,如同堆积如山的压力,沉积在韩信心头。

  若是不管不顾,就凭秦业手中拼凑出来的闲兵散勇,哪怕近五十万。

  也阻挡不了韩信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

  但是城池攻防战,向来都是兑子之数。

  真这么做了,杭州城拿下来了,那汉国本部精锐也剩不了多少。

  韩信不是大将,而是帅才,高皇帝将汉国精锐交在他手中,为的可不是让汉国精锐损失殆尽。

  “大将军,高皇帝旨意,让你不必再前往金陵城,早日拿下杭州城要紧。”

  “哪怕拿不下杭州城,也不能秦业带着杭州城大军援助庆帝。”

  车骑将军二狗子拿着圣旨,脸色不怎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