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376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陛下!丞相快死了。”

  这声音如同五雷轰顶一般,刘鸿头一次失态,猛然站起身来。

  “我走之前不是还好好的吗?林相和桑文联手,稳定着变法大局,现在半年不到,林相怎么就快死了?”

  刘鸿想到了一种可能,监察院又派人动手刺杀林若甫了。

  纪信听到刘鸿的质问,轻声开口。

  “陛下,林相到底是快要七十岁的老人,经历了丧子之痛,而且现在冬天快到了。”

  这一次没有动手,是林若甫实在有些扛不住岁月的消磨了。

  刘鸿呆愣在原地好一会儿。

  随后轻声开口。

  “回去吧,也是时候该回去了,我要送林相最后一程。”

  纪信跪在地上,心中充满了苦涩。

  高皇帝快要理清北齐势力分布,再有几个月就能不断安插人手,将铁桶一块的北齐,弄成筛子。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林若甫病了,汉国本土必须要有人重新主持大局。

  战豆豆对着刘鸿,点了点头,声音里充满了自信。

  “陛下放心吧!北齐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等陛下将齐国皇帝刘盈送来,臣妾便能大展手脚了。”

  司理理默默无言,只是为刘鸿披上一件披风,外吩咐太监通知礼部,安排皇帝出行之事。

  虽说林相病重,不过刘鸿现在乃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皇帝。

  出行仪仗绝对不能像从前一样轻车简从。

  护卫,仪仗,通知州郡迎接准备,随行官员,大量人力物力都要组织。

  等到一切都安排好,又是半个月过去了,三千皇宫禁军,各种随行官员上百,还搭配了好几个太监宫女。

  准备给刘鸿路上解乏解闷儿。

  纪信一直在火急火燎地催促北齐礼部官员,快点安排仪仗。

  没想到北齐礼部官员一口回绝,固执地遵从祖制。

  理由也相当充分,历朝历代每一任皇帝出行,都有几千大军护送,官员随行。

  高皇帝要是就这么急冲冲走了,别人还以为北齐要灭亡了,这是准备逃亡呢!

  他们北齐官员丢不起这个脸。

  仪仗龙椅上,刘鸿望着闷闷不乐的纪信,轻轻笑了起来,脸上并没有多少笑意。

  “不必因为这件事生气,世家大族衣食无忧,自然在礼节上相当重视。”

  “陛下,你就不能如同当初的汉王一样吗?想走就走,只要将事情安排好了就行。”

  纪信一筹莫展,望着慢吞吞的队伍,心中焦急如焚。

  鬼知道林若甫还有多少寿命啊。

  刘鸿手指轻轻敲在龙椅上。

  “我是汉国的开国君主,威望自然可以压服一切,但我不是北齐的开国君主。”

  “如果我想做出什么事情,都会有一大群人劝阻我,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

  纪信厌恶地看了这群北齐官员一眼。

  要他说,高皇帝就是太仁慈了,没有血洗北齐官场。

  林相都快死了,这群北齐官员还相当古板,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从上京到京都,再怎么轻车简从,没有军队阻拦,也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这时候韩信率领二十万大军,借助沙州水师跟庆国打得有来有往。

  东夷城,燕国,晋国的诸侯联军,登陆江南金陵地带,抢占金陵。

  北齐的三十万大军也早就到了,休整半个月后,便能投入战斗之中。

  这一切和刘鸿估算的差不多,刚好半年。

  望着久违的京都城,各种欢声笑语不断。

  刘鸿望着来来往往的诸多商队,神色有些感慨。

  内阁代理首辅张良,带着满朝文武出城三十里相迎,真情实意开口。

  “恭迎陛下回京!”

  刘鸿看到张良站在内阁首辅之位,神色凝了凝。

  不过还是相当亲热地跟这群老伙计打招呼,消磨着许久未见的陌生感。

  之后才不经意开口。

  “兵部尚书黄明老爷子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张良恭恭敬敬行礼,如实开口。

  “黄尚书半个月前也生病了,兵部诸多事宜,暂时由郭宝坤执掌。”

  刘鸿脚步微微停顿了一会儿,神色头一次有些复杂。

  这些庆国时代的能臣,现在一个个都老了啊!或许是时候考虑新一轮的官员安排了。

  想到这里,刘鸿忍不住又望了张良几眼,抬起脚步向着京都走去。

  麾下诸位官员纷纷道喜,吏部侍郎余平也喜气洋洋,拱手行礼。

  “张大人,看来汉王没有驳回皇后娘娘命令,还是让你暂代内阁首辅一职啊。”

  张良似笑非笑,看了余平一眼后,嘘唏不已。

  “也是啊!恐怕余大人就要成为新任吏部尚书了,这是同喜同乐。”

  余平笑容更加浓郁了起来。连忙否认不敢。

  两人都明白,吏部尚书素来有着天官之称,对五品以下官员掌有大权。

  而内阁首辅协调管理朝堂六部,只对陛下负责。

  要是张良以天官身份,执掌内阁,恐怕会成为汉朝第一个权臣。

  不过谁也不知道刘鸿到底是怎么想的。

  刘鸿回到京都,并没有急着回皇宫,而是直接向着林相府邸走去。

  本来热闹非凡的林府,此时多了几分破败萧条的意味。

  平日里趾高气昂的下人,现在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焉了吧唧的,丝毫不见宰相门前七品官的威风。

  林婉儿身着一身素衣,眼眶微红,向着刘鸿行了礼。

  “免礼吧!林相病重,我是来看望他的。”

  刘鸿叹了一口气,整个人有些恍惚,半年前他和林若甫还在沙州城谈论变法。

  没想到本来身子骨还算硬朗的林若甫,半年不到就撑不住了。

  林婉儿眼眶更红了起来,双手不断交叉,有些手足无措。

  林若甫一死,林婉儿只剩下长公主一个母亲了。

  刘鸿本来想伸出手拍了拍林婉儿肩膀,安慰几句,想了一会儿,还是收回了手掌。

  向着林若甫的房间走去,大股草药味道越发浓郁。

  “咳咳咳……”

  林若甫面如金纸,气如游丝,整个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气息格外不稳定。

  听到房间门大开,林若甫艰难转过来,看到刘鸿推门而入。

  正准备坐起身,想要行跪拜之礼。

  刘鸿一把按下林若甫,柔声开口。

  “林相,好好休息就是了,挺过这个冬天就没事了。”

  林若甫苦笑一声,摸了摸头发,白发看不到一点光泽,忍不住感慨一声。

  “陛下,我怕是挺不过这个冬天了。”

  这这句话一出,刚过来的林婉儿,连忙背过身,擦拭着泪水。

  刘鸿仔细查看了一下林若甫面色,没有再说什么安慰的话。

  林若甫的身体,的确是油尽灯枯了,本来年纪大了,身体就不好。

  两个儿子都死了,几乎是断子绝孙,然后再为汉国操劳了半年。

  以林若甫的文人身子骨,根本熬不住。

  刘鸿默默注视着林若甫,实在想不出什么劝慰的话。

  只能轻轻诉说着自己的设想。

  “林相,我本来想让你我君臣之见来一个好头,等你致仕之后,给予你无数荣光。”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林若甫艰难笑了起来,他相信刘鸿这位宽厚君王。

  只不过哪怕天大殊荣,对于一个快死的老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林若甫伸出冰冷的手掌,死死抓住刘鸿,目光带着哀求之色。

  “汉王,臣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汉国变法。”

  刘鸿拍了拍林若甫手掌,用眼神示意林若甫放心。

  林若甫手掌缓缓松开,干咳几下。

  “陛下,你并没有对北齐实行变法,这一点臣是支持的。”

  “给南方的世家大族留一条活路吧!将汉国的隐患转移到北齐,这样变法才能继续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