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75章

作者:都市考拉

科学家尊重强者,当他们听说沈卓是国产第一台高精密机床的研发者、并且让他们受益无穷的那台贝斯发动机就是由他弄回来的时,脸上的疑惑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崇敬,纷纷上前和沈卓打招呼。

先不说贝斯发动机在当年有多难弄,单就那台代表着龙国工业腾飞的机床,即便是现在,要想造出来可不是造发动机的难度代,更何况是在二十年前。

又是一番握手客套后,沈卓终于站在了这台发动机面前。

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全面发动机知识的沈卓,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台涡喷13发动机。

沈卓回想了一下,如果时间线没错,这款发动机将会在五个月后的年底取得突破,然后会在两年后安装在尖7E型战斗机上。

涡喷13对于龙国空军来说有着立程碑式的意义,因为它是龙国第一款国产发动机。

在70年代末,龙国从艾及获得了米各-21MF和配套发动机P-13,并打算对其加以仿制

但是由于当时汉国无论是材料和工艺都相对落后,最后结合涡喷7系列的特点参照研制成功了这款涡喷13系列发动机。

研发涡喷13发动机的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配装参照米各-21MF仿制的尖7E战机,

其次才考虑到尖8的大改需要,作为其后续改进型号的动力装置。

涡喷13的设计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到1987年12月份结束,历经整整10年。

这款发动机在整个研制过程中一共制造出19台发动机,总运转时长达2500小时以上。

设计成功后,1984年12月至1985年1月通过了150小时设计定型国家鉴定试车,1987年10月在跨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飞,1988年2月国家批准设计定型。首翻期150小时。

WP13的性能结构特点是在WP7的基础上改进设计了压气机,增大了空气流量,扩大了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裕度。

在这款发动机上,首次应用钛合金在压气机部件上,有效减轻了发动机重量。

发动机各部件、系统的结构的大幅改进,使得发动机的使用可靠性、耐久性和操纵灵活性大为改善

但是由于该发动机的推力性能尚不能满足J-7Ⅲ飞机改型的增重要求,后为WP13FI所取代。

作为涡喷13的升级版,WP13FI是专门为满足J-7Ⅲ飞机的改型要求而设计研制的。

最大状态推力相比较涡喷13增加567大牛,全加力推力增加385大牛,

WP13FI的性能结构改进特点是重新设计了第1级压气机,

转子叶片由24片改为19片,增大空气流量2kg/s,并在压气机上采用了附面层控制技术。

在发动机内部,涡轮部件和主燃烧室选用WP13F的成熟结构,加力燃烧室则选用沙丘驻涡式稳定器。

另外,在研制过程中重新调整了加力燃油浓度场分布、改进设计了全长隔热屏,并对热端部件的材料与热工艺技术做了多项改进。

在外观上,WP13FI的外廓尺寸在安装关系不变的条件下总长前伸16mm。

这款发动机于1994年2月完成了设计定型鉴定试飞,并于当年9月通过了300h设计定型国家鉴定试车,首翻期300小时,总寿命可达900小时.·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款发动机研发成功,势必会大大改善空军现在的被动局面,甚至使空军的综合实力能直接跨升一个台阶。

但是现在,却卡在尾颤的瓶颈上。

按照计算机模拟推演,当装有WP13FI发动机的战斗航速突破两倍音速后,飞机尾翼将会发生颤抖。

虽然平时不会有危险,但是在空战中却是致命的缺陷,在面对来袭的对空导弹时,会有许多规避动作无法完成,这样就无法有效脱离导弹的追踪,极有可能出现机毁人亡的情况。

如果把速度降到两倍音速以下,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但WP13F1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郑永刚带着科研组夜以继日想办法,但至今没有解决的良策。

听郑永刚说完问题,沈卓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数,

但他如果这时就指出问题解决方法未免太骇人听闻,所以,他向郑永刚要来了全套图纸,然后让他帮着找了一个安静的房间,并一再交待中途不许人打扰。

房间不大,十多平米,一张长桌几把椅子,墙上有投影,是一个小型会议室。

把图纸在桌子上摊开,沈卓便仔细研究起来,墙角有监控,不装模作样不行啊。

等郑永刚从会议室走出来,其他科研人员全围0.9了上来,一个个面带疑惑

“郑总,就他一个人?不需要大家伙儿一起研究吗?”

“是啊,他又不了解这台发动机的细节,没人帮衬着,能行吗?”

“郑总,他是机床专家,发动机和机床是两个领域,他可以吗?咱们可没有时间耽误了?”

面对一帮同事的置疑,郑永刚笑着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请大家相信我,也相信沈卓,等他出来,一定会带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大们,新的一章上传了,求自动订阅,小作者感激不尽

第312章你是在讲天方夜谭吗?

三个小时后,沈卓从会议室里走了出来,

一直等在外面的郑永刚看到,急忙走了过来,迫不及待的问道:“沈卓,怎么样?”

“找到症结了。”沈卓笑着说道。

“啊?这就找到了?”

“真的假的?”

“这才多长时间?不可能!”

“我也觉得不可能,除非他是神仙!”

除了郑永刚,其他科研人员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认为沈卓在吹牛。

众人的表情被收入眼底,但是他并没有理会,“郑老,你跟我来。”说着话,沈卓带着郑永刚走向旁边的一张桌子。

沈卓把图纸在桌子上摊开,指着一组数据说道:“把喷尾的镍铁合金厚度消减0,2毫米,然后再把合金表面做粗糙化处理。”

“做完这些,你们再试试。”

这就完了?

真的假的?

郑永刚和一众科研工作者面面相觑,这也太简单了吧?

见沈卓这么自信,郑永刚选择了相信,和沈卓打了声招呼,然后奔向计算机模拟中心。

他们并没必要真28的去把发动机尾喷镍合金削薄,这些在计算机上就能完成,只需要一次模拟便可,非常方便。

一刻钟后,计算机模拟中心传来激动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

“成功啦!”

“我的天,竟然真的成功了!”

“太神了!”

“万岁!”

许多人抱着跳着笑着,甚至有人失声痛哭。

七年的心血,两千个日日夜夜,今天终于修成正果,那份激动和喜悦,是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得到的。

WP13FI发动机的研发成功,势必会大大拉近和西方发达国家战机间的距离,再也不会出现以前那种敌机在自己空域横行霸道、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情况。

“沈卓,谢谢,谢谢,我代表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科研人员谢谢你,谢谢你帮我们完成了梦想,谢谢!”用力握着沈卓的手,郑永刚红着眼说道。

作为华山项目的总工程师,郑永刚这些年所承受的压力是别人无法想象的,毫不夸张的说,龙国空军腾飞的重担一多半压在了他的肩膀上。

特别是进入瓶颈的这一年来,他每天睡觉从来没有超过四个小时,就连做梦都在想着如何打破瓶颈。

现在瓶颈解开,郑永刚除了激动就是后悔,干嘛不早点把沈卓请过来。

想到白白浪费了一年时间,郑永刚就忍不住扼腕叹息,他现在已经八十岁,最缺的就是时间。

“郑老,您客气了,为国尽力是我们每个公民不可推卸的义务,能为国家的空军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这让我非常高兴和自豪!”

“好好好。”听沈卓这么说,郑永刚高兴得全不拢嘴,“沈卓啊,我就知道你不可能眼里只有钱,你心里还是有国家的,对不对?”

那你错了,如果不是国家给的条件诱人,我还真不一定来。沈卓在心里腹诽。

正在这时,其他科研工作者纷纷走过来和沈卓热情的打招呼,态度前倨后躬,和刚才沈卓来时简直判若两人。

待一切平静下来,郑永刚笑着问沈卓,

“沈卓,你帮着评评,咱们这款发动机怎么样?”

说这话的时候,郑永刚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郑老,要说实话吗?”沈卓笑道。

“当然了,有话尽管说,你指出不足我们也好改进。”

郑永刚这句话只是客套,以他对这台发动机的了解,已经堪称完美,即便是他也无可挑剔,他不认为沈卓还能提出什么纠正意见。

“太落伍了!”沈卓摇头说道。

这句话一出,现场顿时一片哗然

“落伍?怎么可能?”

“我承认他很厉害,但这句话有点狂了啊!”

“这话说的有点大啊!”

面对众人的质疑,沈卓并没有辩解,接着对郑永刚说道:“这台发动机完全没有发挥出他应有的性能,如果进行一次合理的布局改造,推重比应该能达到9.7,甚至有可能达到10以上。”

“这不可能!”

郑永刚当时就急了,他觉得沈卓的话无异于天方夜谭,

涡喷13的推重比是7.8,在现有条件再加上发动机自身限制,推重力每提高0.1个百分点都难比登天,你一下子就干到9或10,这绝对不可能。

不只是郑永刚,就连他其科研人员也像看怪物般看着沈卓,说实话,WP13EI发动机在他们眼里已经是极致,而沈卓上来张嘴就说可以提高3个推重比,这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正常人说不出这种话。

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沈卓又抛出了一堆炸弹

“我心目中合格的发动机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总增压比大于30。”

“二,空气流量每秒要大于130千克。”

“三,涡轮进口温度大于1600。”

沈卓的条件一摆出,所有人连话都不说了,此时他们已经不觉得沈卓的话是天方700夜谭,而是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