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73章

作者:都市考拉

说完,韩春明从茶几上拿起车钥匙,转身朝门口走去。

“不是,五哥,五哥你等等。”孟小杏吓坏了,一把抓住韩春明的胳膊,“五哥,你先给我说明白了啊,五哥。”

韩春明指着孟小杏,“你先把手给我松开!”

“五哥,我不松,你听我说,那建军说,仿制赝品那自古以来都不犯法,人家皇帝还这么干呢。

韩春明见孟小杏这么愚蠢,一下子气乐了,“人家皇帝缺钱吗,人家皇帝拿着赝品去卖了吗?”

“孟小杏我告诉你,古时候仿制赝品那叫文化,你们现在这么干叫缺德叫坑人。”

“松手!”

“噗通!”孟小杏给韩春明跪了下来,拉着他的胳膊哭喊道:“五哥,我求求你,你就告诉我怎么办好不好,我求求你了。”

毕竟是自己表妹,韩春明也没办法了,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地上的孟小杏:“我说,你听吗?”

孟小杏点头如鸡啄米,“我听我听我肯定听”

大大们,新的一章上传了,求自动订阅,小作者感激不尽

第308章这珠子有点意思

沈卓在东郊老丈人丁玉海家住到第二天,

上午十点,在丁玉海两口子依依不舍相送下,一家人开车回城。

中午,闻知沈卓回来的南易在雅和居宴请沈卓一家。

虽然都在京城,由于都有各自的事要忙,从去年大毛在港岛治好眼睛回来时两家聚了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聚过。

雅和居重新装修后古韵中又多了几分大气,把车子在停车场停下,一家四口下车,

沈凡殷勤的把后备厢里丁秋楠准备的礼品给拿出来,然后朝着雅和居大门口走去。

一家子刚来到台阶处,梁拉娣急匆匆从饭店里走出来,

看到沈卓几人,梁拉娣急走两步下了台阶,热情的打招呼:“沈卓,秋楠,你们可来了,南易刚才一直催我,让我打电话问问你们到哪了,说酒瘾上来了。”

三人寒喧完,后面的沈凡和沈悦走上来,恭敬的冲梁拉娣打招呼:“梁姨好。”“梁姨好。”

“好好好。”梁拉娣拉着沈凡沈悦的手,“俩孩子又长个了,你俩孩子,没事都不来看看你梁姨,我这真是想你们,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你说,都住一个城市,怎么都见不着。”

说着,梁拉娣竟然揉起了眼睛。

梁拉娣是真的喜欢沈凡沈悦兄妹俩,她是看着两人长大的,跟自己的孩子没什么区别。

十岁之前,两人的衣服都是梁拉娣缝制的。

见梁拉娣伤感,沈凡和沈悦连忙劝慰,保证以后会经常来看梁拉娣,听闻,梁拉娣才破涕为笑。

今天晚上,为了招待沈卓一家子,南易可以说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子美味。

酒是沈卓带来的,两瓶年份茅台,美食美酒再加上两家多年的情谊,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此时在四合院李跃进家门口,两个精壮男子正守在那,他们在等李跃进回来。

这时,一辆车在路边停下来,韩春明拉着一脸不情愿的孟小杏走过来,“你俩,是等李跃进的对吧`?”

两人望了一眼韩春明,“你是什么人?”

韩春明笑笑,“别问我是谁了,差你们多少钱。”

“三万。”其中一个胖子说道。

“东西呢?带来了吗?”

“在这。”另一个人晃了晃手里的盒子。

韩春明接过盒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一只尺余高的黄底青花罐,然后回头望向孟小杏。

孟小杏仔细看了看,然后点点头。

“把钱给人家。”韩春明说道。

孟小杏打开随身带的包,从里面拿出三沓刚刚发行的灰色百元钞票,不情愿的递给两名男子。

正在这时,韩春明伸手拦住,“李跃进的介绍费是多少?”

“三千。”胖子说道。

“点出来。”韩春明让孟小杏数三千块钱出来,然后这才让她把钱递给了对方。

两名男子数了数钱,“行,两清了。”然后转身离开。

两人刚走,韩春明直接把黄底青花罐在地上甩碎,然后把碎片装进盒子里,

把盒子盖上,韩春明对孟小杏说道:“看到刚才那两人的架式没,为了三万块钱,他们敢跟你拼命,现在你还觉得这行太平吗?”

孟小杏寒着脸,“五哥我知道了,回去我就和程建军离婚。”

“这就对了,程建军是个什么东西我可比你清楚多了,这小子从小就坏,是没道德那种的坏,这种人要是进体制上班,怕是早就进号子了。”

随后,两人上车,

“你别忘了告诉小枣,让他通知李跃进可以回来了,不用再当耗子东躲西藏了。”

“我知道了五哥。”

吃过饭,沈卓和南易喝了会儿茶,然后让沈凡开车带丁秋楠和沈悦回家,自己则去了交道口,他去看九门提督关海山关老爷子。

关老爷子现在每天就三件事,喝茶、喝酒、下琪。

沈卓到的时候,老爷子正躺在院子里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捧着一盏紫砂壶悠哉悠哉的喝着,颇有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任他天上云卷云舒的豁达。

“老爷子,洒脱啊!”沈卓笑着走近。

关海山一征,转头一看,是沈卓,连忙坐起身,“哟,是沈先生来了,我说这大早上喜鹊叫个不停,原来真有贵客啊,来来来,快坐快坐。”

沈卓在旁边椅子上坐下,笑着问关海山,“老爷子,三个月没见了,你这身体是越发硬朗啊!”

“嗨,还可以吧,”关海山笑着摆手:“一把残生度余年,不服老不行啊。’

说着,关海山从椅子上站起来,准备到屋里给沈卓泡茶,却被沈卓拦住,“」行了老爷子,我不渴,就过来陪你说说话。”

“那行。”关海山知道沈卓的为人,遂也不再客套,又坐了下来。

现在关小关开了一家工艺品店,天天忙得抽不开身,

她本想给关海山找一个保姆伺候,却被关海山给拒绝了,自己好胳膊好腿,身边用不着人。

“沈先生,您来的正好,我有一个物件,有点拿不准,请你给掌掌眼,您坐一会儿,我马上回来。”说着,关海山起身,朝屋里走去。

沈卓不由一怔,关海山的古董鉴定活儿可不弱,连他都拿不准,会是什么东西?

不大工夫,关海山捧着一个巴掌大小的朱漆木盒走出来,然后把木盒小心翼翼放在沈卓面前的桌子上。

打开木盒,里面镶着黄锻子布,布上放着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珠子。

珠子灰蒙蒙的,材料好像是一种云英石,看不出什么特别。

沈卓拿起珠子,珠子沉甸甸的,入手冰凉。

“咦?”沈卓不由惊讶,这珠子不对劲。

因为同样大小的石珠子根本不可能这么重,

想到这,沈卓用手指甲刮了刮石珠,石珠上只刮出了一道白痕,的确是石头无异。

这么重的石头珠子,问题出在哪里呢?

想到这,沈卓不由开启了古董鉴定功能,

利用系统的扫描功能对着石珠仔细扫描,

片刻,沈卓不由笑了,原来是这么回事,有点意思。

大大们,新的一章上传了,求自动订阅,小作者感激不尽

第309章这可是价值万金的宝贝

这颗石珠应该叫石包玉,而且里面是一块寒玉。

而且这石包玉不是人为的,是天然形成的。

沈卓推测,这颗石包玉是形成于多少年以前的一场火山爆发。

这块寒玉被岩浆包裹,后来包裹寒玉的石头被人发现,然后被石匠打磨成了珠子,又经过无数人的摩挲,上面包了一层浆,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而这块寒玉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去,而是一块极其稀少的金钢玉,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这么沉。

“金钢玉?”当关海山听沈卓说出这颗珠子的名字时,不由一怔,他在古玩圈呆了一辈子,还从没有听说过金钢玉这个词。

“沈先生,”关海山苦笑着摇摇头,“不怕你笑话,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我只知道金钢石和玉,这金钢玉,确实没有听说过。”

“老爷子,这个词太书面化,如果我说出它另一个名字,你就知道了。”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得到一块红玉献给仁宗,仁宗爱不释手”

“萤700珠?”还没等沈卓说完,关海山马上惊叫起来,“是萤珠!”

沈卓笑着点点头,“这块石头里面包的,就是萤珠。”

“天哪,这.…”听说是萤珠,就连关海山这种见过大风浪的人脸色都不由变了。

传说,把萤珠置于枕边,在炎热的夏天可以保一室内冰凉如秋。

当时,曾有一位大商人愿意用万金来购买这颗珠子,萤珠的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关海山做梦都没想到,伴随了自己数月之久的石珠竟然是价值万金的萤珠。

随后,沈卓让关海山找来一把锉刀,然后在系统的扫描下慢慢打磨。

随着石屑慢慢脱落,十分钟后,一颗像樱桃一般红的珠子出现在两人眼中。

望着沈卓手中的鲜红珠子,关海山眼睛睁的大大的,连嘴唇都在颜抖,“没想到啊,真没想到,我竟然有了一颗萤珠.…”

随后,关海山从沈卓手里接过萤珠,仔细的把玩起来。

见关海山沉浸在得到萤珠的喜悦中不能自拔,沈卓随起身向关海山告辞,得到绝世宝珠的关海山这次破天荒没有挽留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