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铁饭是钢:开局成为厨师 第144章

作者:都市考拉

韩春明嬉皮笑脸凑到近前,捂着瓶身把瓶盖打开,“嘿嘿,师傅,您猜猜,是什么酒?”

“一块一的二曲,这可是好酒,放桌上吧,然后滚蛋,别忘了把门把我带上!”

“别呀师傅,咱爷俩就就着您这破花生米喝两杯!”说着,韩春明顺势坐到了炕上。

“小子,起开,你还没资格坐那个位置!”关海山轰赶韩春明。

“师傅,那谁有资格坐?”

“现在来说,也只有沈先生。”

“沈叔?那好吧,我下来。”韩春明从炕上跳下来,搬了把椅子坐过来。

他知道关海山特别传统,从不坐越礼的事,自己若不下来,他真能用棍子敲自己。

“你小子肯定有什么事,有屁就放,放完就滚,这点酒还不够我九门提督一个人喝的,你就别想了。”

“师傅英明,还真有事。”说着话,韩春明挪挪凳子,往关海山身边凑的更近。

“行行行,我说。”

“师傅,是这么回事,我昨天看到一个帖盒,黄花梨的。”

关海山眉头微微一皱,“满彻的?”

韩春明想了想,“底是金丝木的,上面还有几行字。”

关海山望着韩春明不说话,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关海山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韩春明接着说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予独爱出淤泥而不染!”

说完,韩春明望着关海山,不再说话。

关海山也没有说话,目光深邃,像是在回忆。

片刻,关海山才微微点了点头,笃定的说道:“”」此帖盒该有乾隆爷落款!”

韩春明一怔,惊声问道:“师傅,您是怎么知道的?”

望了惊讶中的韩春明一眼,关海山把刚倒的一杯酒提起来递给他。

韩春明不明白关海山什么意思,但还是一饮而尽。

这时,关海山才说道:“韩隆爷有一老师是惠山人,非常崇拜周敦颐,惠山有个周濂溪祠,始建于乾隆七年,乾隆爷呢,六次去了惠山,两次光顾周教颐祠堂,可见这故事和那帖盒出自同一个地方。”

韩春明笑了,“得嘞,您接碴喝,回头我再给您买。”然后从椅子上站起来,转身朝外走去。

关海山见韩春明给自己打哑谜,说一半走了,叫道:“小子,你还没说这帖盒从哪弄来的呢私?”

韩春明回头做了个鬼脸:“梦见的,回见了您呐。”说完,转身出门。

关海山恨恨的说道:“嘿,这小兔崽子,连你师傅我都敢瞒!”

关海山不知道的是,这个帖盒是韩春明从破烂候那里看到的,他和破烂候素不相识,即便韩春明说了他也不认识。

由于韩春明帮过破烂候的女儿候小霞,这才有机会认识了破烂候,并从他家里发现了那只有乾隆落款的帖盒。

韩春明觉得是好东西,跑回去向师傅关海山打听,当他从关海山嘴里得到这只盒子竟然真是一只宝贝的时候,马上又跑了回来,

理由编的挺充分,和家里闹别扭了,家回不去了,

第260章凭实力说话

“怎么着,想在我这住一宿?你看我这有地方吗?”破烂候指着满腾腾的屋子说道。

“叔,我就随便凑合一晚上就行,您放心,不耽误你睡觉。”

“我就睡地下,行不行?”

为了乾隆帖盒,韩春明也是拼了。

见破烂候不言语,韩春明哭丧着脸开始卖惨:“叔,我是真回不去了,您看,外面还下着雨,您真忍心让我流落街头啊?”

“小子,”破烂候眯着眼睛望着韩春明,“咱爷们明人不说暗话,你给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为啥非要在我这住?”

韩春明心里一咯噔,不会被老头看出来了吧,

马上堆起笑脸:“叔,这事,说出来丢人啊!”

“说。”

“呵呵,不实在!”盯着韩春明,破烂候冷笑着摇摇头。

“你敢不是说你是盯着我那帖盒来的?”

韩春明脸上笑容一僵,急忙摆手:“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别废话,走人!”破烂候直接下逐客令。

“叔,您不能这样,您有点人情味行吗?帮帮忙。”

“滚!”

“行吧我走,我走还不行吗?”

望着韩春明慢慢消失在黑暗里的背影,破烂候撇撇嘴:“小子,想要骗你候爷我,你道行还浅着呢!”

四处无援的情况下唯有自力更生方能自救,汉国1号特种钢的研究成功以及领先世界水平的高精密机床的大范围普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和震动不次于当年的原子弹爆炸。

工业体系的弯道超车再次验证了伟人那句豪言壮语:“让他们封锁吧,封锁个几十年我们什么都有了。”

全世界封锁汉国是为了把这个新生大国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让她有追赶和超越自己的机会。

说到底这就是西方国家的不自信思想在作,毕竟这个大国有着数千年璀璨的文明,并数次成为过世界中心,他们担心汉国再次领先他们。

喷式出现,并且把西方国家越甩越远。

打不能打,只剩下另外一个手段,那就是谈,他们不想被甩得太远。

于是,在汉国宣布泰山发动机研发成功的第四个月,以灯塔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派出代表,到汉国进行贸易和文化谈判。

汉国虽然和这些和国家早已建交,但是如果低调、真诚和务实的谈判,对于他们还说还是第一次

这个世界执行的是森林法则,当你拳头足够硬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温度,否则永远是一片冰冷。

汉国,第一次凭着实力让西方国家为之低头。

“陈叔,谢谢您,我就不去了。”

“我真不习惯那种场合,我谢谢领导们的关怀。”

“现在钛合金的攻关正当紧,我是真走不开呀,得盯着!”

“好好好,我这几天和秋楠一起去看您和赵姨去。”

挂完电话,沈卓长舒了一口气,

由于沈卓的一连串大功,陈清水邀请他参加一次高层次的宴会,沈卓这一段时间净参加这种宴会了,说实话,那种能让人感觉到严肃拘谨的场合他有点不适应

所以,这次给推脱了。

沈卓说的没错,轻金属钛合金的攻关的确很当紧,但还没有当紧到让他天天盯着抽不开身的地步,刚才只是一个托辞罢了,想必陈清水也能听明白沈卓的意思。

汉国的钛合金从五十年代开始立项研究,到现在已经三十年。

工业的进步绝对是一步一个脚印进过来的,只有厚积才能薄发,由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摸索着来。

由于工业底子薄弱,三十年过去,钛合金的研究仍停留在初始阶段,甚至连去火这个程序都做不到。

按实事来说,如果不是沈卓这只蝴蝶的突然闯入,汉国在钛合金方面的突破,还在等上二十多年。

此时在车间内,沈卓正在给一帮工程师讲解钛合金的削切步骤和注意事项。

“经过我们几十次的试验研究发现一种情况,那就是钛合金的硬度大于HB350时切削加工特别困难,而硬度如果小于HB300时则容易出现粘刀现象,也难于切削。”

磨损。”

说到这,沈卓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第二个特点:切削温度高。

“大家都知道,因为钛合金的导热系数非常小,切屑与前排刀面的接触长度将会特别短。”

第261章露馅了

钛合金的削切特点除了变形系数小和切削温度高外,另外三个特点就是单位面积切削力大、冷硬现象严重和刀具易磨损。

所以,要想把钛合金充分应用到具体领域,首先要克服的就是以上五个问题。

好在沈卓研究出了高精密机床,这种机床的刀具使用硬度极高的金钢石铸成,能完全胜任钛合金的切割。

所以,在钛合金的研究步入正轨后,他马上从研究所了出来,名声和来自国家的嘉奖已经得到,至于那些在别人眼里丰厚无比的奖金,沈卓还真看不上,空间里放着两千多万呢。

城北贸易市场在许大茂的主持下正有条不紊的建造着,当然,这个贸易市场如今挂在工商局的名下,

去年,马国华从百货商店主任的位子上下来,升胜市工商局负责人,现在沈卓的事他都会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所以,对于挂靠这种便利也就是马国华一句话的事。

两个月前赵燕做了胃癌手术,现在正在家休养,所以沈卓相比以前往府右路跑的勤了许多。

下午四点钟,伏尔加在陈清水大门口停下,沈卓一下子四口人从车上下来,沈凡手里提~着两只雉鸡。

吃了十多年沈卓做的雉鸡,陈清水两口子早已习惯这个口味,所以红烧鸡和清炖雉鸡汤也就成了沈卓每次来-的必做菜。

沈卓刚敲两下门,随着朱红大门打开,陈清水出现在-门口。

“爷爷好。”“爷爷好。”沈凡和沈悦向陈清水问好。

“好好好,孩子们,快进来吧,你们奶奶一直在念叨你们呢。”陈清水笑着拉住沈凡和沈悦的手,牵着他俩往院里走。

所以,到了陈清水家,两个孩子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般,丝毫不怕生。

几人刚进院子,赵燕从屋里走出来,沈凡和沈悦直接扑了过去,“奶奶好。”“奶奶好。”

“哎哟我的乖宝宝,可想死奶奶了。”赵燕一把把两个孩子搂住,“你们两个小崽子,怎么这么长时间不来看奶奶。”

这几年赵燕做了两次手术,身体比前几年消瘦了很多,两鬓的头发也开始斑白,但好在精神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