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90章

作者:不落骨

  嬴政听着吕不韦的话陷入了沉思,王室商队听起来有辱王室的威严,但是实际上没有钱,养不起军队有个屁的威严,嬴政已经能想到自己要是宣布王室商队开办之后,会有多少权贵和官吏上奏说这是与民争利,嬴政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子游听完嬴政的话不屑笑道

  “什么与民争利,天下有几个百姓能当得起商贾,所谓的与民争利不过是损耗了他们的利益,有了王室商队他们就有了一个极为强大的竞争者,所以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喊出什么与民争利,如果他们要是敢喊出来这个口号,我就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百姓的力量。”

  “还请仲父和老师拿出一个章程来。”嬴政说道。

  子游和吕不韦应下后离开了,路上吕不韦低声说道

  “子游先生,现在的秦国还需要秦法来维持足够强大的战斗力,一些想法是不是太早了?”

  子游当然知道吕不韦说的是什么,是指李斯修改的秦法中一些宽松的地方,和子游曾经上奏提出的放宽民间的限制,更多的是一些政策上的问题,这些都让吕不韦觉得是不是步子有些大了,以前的秦国是严苛的法家,现在子游希望的是在民间融入道家的无为,在政治上融入儒家的仁德和大一统思想。

  后者还好,对于秦国而言能够加强君王的权力也能修改以前遗留下来的弊政,所以吕不韦允许了,而前者的无为,则是放开民间的一些限制,降低朝堂对于民间的把控,让民间有活力,吕不韦觉得这对于现在的秦国还太远了,这应该是一统天下之后,天下彻底稳定之后,扶苏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现在。

  “文信侯自然不用多说,我自然明白这些事情,我提出的并非是现在,而是希望在一统天下之后,六国的百姓没有经过秦国变法的过程,也没有很长时间适应秦法,所以我希望在对于他们不要采用过于严苛的政策,而是逐步而来,倒不是说现在就放开民间的限制,现在秦国还需要足够的力量来一统天下。”子游说道。

  吕不韦点了点头,他自然是知道子游真实想法的,但是有人就不懂了。

  子游提出的政策是在天下一统后治理和修养阶段,并非是现在,但是一些官吏就不这么想了,他们会想着子游提出的大王肯定会允许,于是便想着先行一步来借此邀功,但好在吕不韦还在,有着足够的理智和威望压住这些,让秦国这辆战车不至于翻车。

  “这些还请文信侯多多烦心了。”子游对着吕不韦行礼说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吕不韦就是如今秦国的镇国石,现在子游和李斯还有一些年轻人提出的东西都是尝试行为,其中难免会有过激和迈大步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吕不韦出面作为保守派来拉一拉他们。

  逐渐的秦国朝堂也分为了保守派和激进派,激进派负责去尝试,而保守派负责让秦国不至于翻车,好在他们遇到是嬴政这个理智有自己想法的君主,嬴政也不会去支持谁反对谁,居中调节,能够做出有利于秦国的决策,无论是哪个派系只要是有利于秦国嬴政都会同意去尝试。

  “这是自然,老夫也希望能够在余生为了秦国的大计在发光发热。”吕不韦说道,他也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保证秦国不翻车的同时用自己的经验去教导和指点那些新人,在吕不韦看来秦国朝堂上的新人都还是太稚嫩了,其中包括子游,但这也是正常,所以才需要他们这些老家伙继续担任官职,不然他们这些老人那个不想要含饴弄孙,过个愉快的晚年呢?

  子游和吕不韦继续朝着外面行走,同时就最近的秦国大事和韩魏楚之前的战事商议着,作为青壮派和老年派的两个领头人,两个人的沟通是很有必要的,两人没有回到各自的府邸,而是一起来到了为丞相府官吏设置的大殿办公。

  这个大殿叫做理事殿,是子游效仿后世唐朝的中书省和明朝的内阁制度杂糅的,以三公为首的大臣在这里办公,一般而言这里的人很少,大多都是三公和下属的官吏,九卿则是有着自己的官邸。

  三公和下属的官吏在这里办公,负责批阅大臣们送来的奏章,其中年轻官吏居多,这是为了锻炼这些年轻人,在海量的奏章和事务中锻炼自己的处理能力,有了几年的锻炼在处理政务的能力可以之后就外放到地方,让他们实践操作自己的学到的东西,之后再根据政绩来进行调派和赏赐。

  这些奏章也会根据种类类型进行分类,如果是紧急事件就会第一时间交给三公带着或者由内侍交给嬴政,让嬴政来下决定,平常的奏章则需要嬴政点头和观看的会送到嬴政的宫殿,一些日常的事务和地方大臣的问候则是由他们回复,在书写成册交给赵高,让赵高念给嬴政。

  看到吕不韦和子游走进来,所有人对着两人行礼之后,便继续处理奏章,就连三岁的扶苏也被抱在了这里,正趴在奏章堆里面拿着一个奏章有模有样的看着,只不过不太懂里面的具体意思罢了,扶苏现在已经启蒙,能认得不少的字,也会写一些。

  扶苏看到吕不韦走了过来之后起身笑着跑向了吕不韦,吕不韦也是笑着抱起了扶苏,其他人看到这一幕自觉地将头扎进了奏章中,吕不韦这种行为其实已经逾越了,但是嬴政都没说什么,他们更不敢说什么,但是也不能叫好啊,只能当做没看见。

  子游见此也没多说什么,扶苏挣扎的从吕不韦的怀抱中下来,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拜见师公。”

  “嗯,最近又认得什么字了?”子游笑着问道。

  “先生教给了我《庄子》。”扶苏说道。

  子游一愣,古人都这么猛的吗?三岁学庄子,但随后也明白了,古人哪有什么启蒙的书籍,大多都是根据老师的喜好和感觉来教书的,至于难易程度则是其次。

  子游又和扶苏闲聊了几句之后,将扶苏交给吕不韦,自己坐到一旁拿出空白的纸张,开始根据自己的记忆开始默写《弟子规》、《三字经》和《千字文》当然都是阉割版的,其中一些还没发生的事情子游可不敢写,尤其是《三字经》里面那句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还有后面的都是挑着写的,当然也有子游自己增补的,比如说把自己的老师荀子写了上去,每篇必有,弥补删减的东西,都是经过修改和押韵的,这耗费了子游不少的心神,否则只是默写三篇文章,子游也用不了这么多的时间。

  所有人看着子游认真的在写些什么,一个个都很好奇,但是也不敢去打扰,只能耐住好奇等着子游写完。

第171章 ,启蒙三著作

  子游看着自己脑子里记住的还经过自己删减的启蒙著作写完之后,起身朝着去活动了一下身子,在子游走后,其他人立刻围在了子游的桌前,一个个争抢着看着子游写出来的东西,吕不韦抱着扶苏没有阻止这一幕,他也好奇子游在写什么东西。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一人拿着写着弟子规的纸张开始读,越多他越是心惊,这短短几句简单的话就将儒家如何看待为人和道德以及日常生活的理念说的通彻易懂。

  周围的人也被这些话惊到了,其中一人拿着《三字经》开始读了起来,

  “《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些话出来,周围的人同样震惊,因为这又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儒家典籍,而且其中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括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同样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的,一样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众人震惊之余,又有人读起出了《千字文》

  “《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随着读书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众人震惊的已经麻木了,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子游是什么怪物,短短的时间内写出了三部足以称得上经典的著作了。

  这部《千字文》包含的东西更多更广,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第三部分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描写了如今咸阳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最后还不忘画个大饼,说秦国未来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

  尤其是《千字文》在他们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儒家的经典,其中还包括了不少其他门派的想法,道家农家等等甚至墨家的东西都能看出一二。

  “人之初,性本善.”所有人都在震惊的时候,扶苏根据自己的印象念出了刚才的开头。

  抱着扶苏的吕不韦猛地低头看向了扶苏,他好像明白了子游这三部著作是为了什么,一个三岁孩童听过一边就记得其中一些句子,足以说明这些句子是多么的朗朗上口了,不说这些对百家影响,单说对于教化一事来说,简直是孩童的启蒙圣物,吕不韦想到了子游说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道,这三部看似与这个无关,但是却和前二者息息相关。

  子游站在门口看着这些围绕着自己桌椅呆愣的人轻咳了一声,这些人顿时回过神看到了门口的子游,当即放下了手中的纸张,对着子游行礼。

  “行了,你们说说看这三部典籍如何?”子游看着众人问道。

  “王师大才,不是我们能够评价的。”众人面露苦笑的说道,让他们去评价能够传承百世的典籍,真以为他们都是荀子那样的圣贤呢?

  “君子若能听言如响,从善如流,则身安南山,德茂松柏,声振金石,名流千载也,这也不过是我刚刚写出的,其中肯定还有些问题,你们尽管说,这不算评价只不过是自己的看法,或者认为其中有什么地方不够的都可以说说,我之后还要修改。”子游压了压手示意众人坐下说道。

  吕不韦看着众人也说道

  “尽管直说,先生也不会怎么样,今天是我们私下言论,不会传出去的。”

  众人你看我,我看伱,在子游期待的眼神中,众人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其中内容太少,是不是可以将百家的理念都包含进去,还有人说其中有些地方不够押韵,读起来有些生硬,说出了自己觉得什么更好,众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这是可以流传百世的经典。

  吕不韦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继续去工作,众人这才收了收心神继续工作,但是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隐藏不住的,子游说自己这部后面还要修改,刚才他们提的意见如果被采纳了,他们这辈子就有吹的东西了,不仅这辈子,自己儿子,孙子都有东西跟别人吹嘘一辈子了。

  子游和吕不韦走进了内室,吕不韦开门见山的说道

  “先生是想要将这三部典籍当做孩童的启蒙书籍吧?”

  “没错,让一个三岁孩童学习《庄子》是在是匪夷所思。”子游将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了,他都不一定搞得懂《庄子》,就让一个三岁孩童学庄子,这不是扯淡呢?

  吕不韦对着子游行了一礼说道

  “这一礼替秦国百姓感谢先生。”

  “文信侯客气了,这不过是我应该做的。”子游扶起文信侯说道“您觉得里面有什么问题吗?”

  “问我倒不如去问问那些博士们,他们对这方面更精通。”吕不韦说道,秦国为了招揽和培养人才,效仿了稷下学宫,设立了博士制度,让一些精通经典的贤士担任博士,来弥补秦国在文化上的不足,但是因为秦国最开始被认为是蛮夷之国,加上风气比较功利,愿意担任博士的不多,其中大多都是儒家弟子。

  嬴政也曾派人拜访了百家各家的贤士,希望他们能来秦国,但是除了个别少数的之外,就没有了,后来因为子游的原因,公孙白带着名家入秦,名家一些贤士来了秦国,还有道家一些人也下山来到了秦国,其他的就很少了,像是秦墨和堪舆家两家都偏实用,除了典籍放在藏书楼中之外,并没有精通自己经典的人担任博士。

  “也是,我这就去问问他们。”子游出去收拾了纸张后,前往了藏书楼,因为博士人数很少,加上他们都喜欢泡在藏书楼,索性直接在藏书楼的附近设立了学堂,由这些博士来教导宗室公子们和被举荐的可以入内室学习的人。

  内室是秦国设立可以学习经典的地方。

  明天中午还有一章,突然发现日万才是我的最爱。

第172章 ,占城稻,赵姬的召唤

  子游召集了博士,将自己的默写出来的《三字经》、《弟子规》和《千字文》拿出来之后,这些博士的反应和理事殿内的人一样,一个个呆愣在原地,但是很快这些儒家弟子便用狂热的眼神看着子游,他们知道这是孩童启蒙的读物,如果这样是传播出去,他们儒家的影响力将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但是看着那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众人的眼神又变得有些奇怪,你可是师从性恶论的荀子啊,说出这种人之初性本善的话对吗?

  子游看着其他人异样的神色,开口解释道

  “这是给小孩子启蒙的,老师说的性本恶指人天性是恶,所以需要后天的教育让其控制自己的本性,遏制天性的恶,变成好人,而这个三字经的人之初性本善,只不过是为了让孩子们认为自己天性是善的,从而去当一个好人,只不过是教育手段罢了。”

  “先生大才!”众人行礼。

  一群人围绕着这三部启蒙经典开始讨论,将其中一些不押韵的地方修改了一下,随后一个秦时般的《蒙学》就装订完毕了,子游上报了嬴政之后,嬴政也是惊为天人,随后召集了群臣开始商议推广蒙学的问题,秦国也有着大大小小的官方学校,只不过这种学校一般而言都是有钱有势的人才能上的起,普通的百姓还是上不起,只不过儒家入秦很大程度上靠着私学解决了这个问题,推广蒙学自然绕不开这些人的私学。

  “臣建议是不是可以将这些私学纳入官府体制内,由官府提供支持,聚集这些人,开办让普通人也读得起书的乡校。”李斯提议道。

  入秦的大量儒家弟子其实并非都是适合当官的,其中有些人也偏爱教学,总的来说一些被淘汰的人也为了能够在秦国生活下去,除了家里人的支持外,也会选择接受朋友的邀请,前往地方当老师,他们也不会教导什么高深的儒家理念,而不是最简单的识字和道德教育,也因为这是自发的所以得导致都在一些比较繁华的地方,出现了关中私学数百,而其他地方无私学的情况,也因为这是自发的组织,其中也有些混乱,也常常和官学产生冲突。

  以前的秦国之所以举办官学,目的就是培养人才,但是因为老师有限,所以无法普及整个秦国,但是如今大量儒家弟子的涌入解决了这个问题,秦国的官吏数量有限,多余的人如果由朝堂统一派遣到地方教学,也算是物尽其用,这个时代老师可是很有威望的,在地方一个乡校老师的地位比三老还要高。

  嬴政思索了一番觉得可行,刚要说话,治粟内史便站出来高声说道

  “臣反对。”

  所有人有些诧异的看着治粟内史,要知道这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你这么光明正大唱反调不要命了?你没看到大王的脸都黑了吗?治粟内史面露无奈的解释道

  “大王息怒,臣并非说这件事不好,如果在地方开办大量的学校的成本太高了,先不说开办学校需要的资金,就是养活如此大规模的老师需要多少的粮食和负担。

  秦国如今又需要对外战争,肯定无法分担出如此之多的粮食,若是对百姓收取学费对于百姓而言更是负担,百姓一年到头恐怕也没有更多的余粮在,一般的孩子,在六岁便开始陪着父母入田地帮忙,十二便开始处理农活,十六正式成为家里的主力。

  恐怕乡校开办起来去读书的孩童并不会多,总体来说大规模的开办乡校成本要远大于收益。”

  “可以逐步取代,可以先在郡县中设置,让郡县当地承担一部分成本,再有收取稍微的学费,剩下的由朝堂承担,治粟内史是否觉得可行?”李斯继续说道。

  “如此倒是可以,但是郡县之内已经有了官学,再开办私学倒不如改制官学,启蒙之事并不是现在就能做的,这件事还请大王诸位朝臣仔细考虑。”治粟内史说道,他掌握了秦国的财政大权,刚才李斯提议的时候,他就想过如果开办全民启蒙需要多少钱财,秦国朝堂是否承担的起,结果是秦国承担的起,但是付出和收益不匹配的,因为百姓们读不起,肚子都填不饱谈何读书启蒙?

  嬴政也开始考虑这件事,如果秦国没有对外的一统天下战争的确可以开办启蒙学校的事情,但是一统天下就在眼前,如果在大规模的开办启蒙学校的确会让秦国财政紧张,甚至出现大的问题。

  “可以逐步推广,如果只是启蒙的话,可以让儒家弟子们去做,他们个人去做即可,让当地官府负责他们的住宿饮食,从点开始等到朝堂有足够的能力再推广开来。”嬴政说道,一举让整个秦国启蒙是不可能的,可以逐步开始,让一些富庶的地方率先,这也是无奈之举,也是必经之路。

  治粟内史思索了一下认为可行,他怕的是李斯和嬴政都上头了,为了政绩和名声直接推广整个秦国,如果一步步来让他也能接受于是说道

  “如果逐步而来,臣认为可行。”

  “那这件事便如此决定了,这件事由仲父和廷尉负责,诸臣相辅。”嬴政说道。

  “诺!”子游也从走神中醒悟回来说道。

  朝臣会议结束之后,李斯和子游走在一起问道

  “师弟刚才在想什么?”

  刚才的朝议上子游全程走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东西。

  “我在想一个让秦国百姓吃饱饭的事情。”子游说道。

  刚才李斯提议全国启蒙的时候,子游就想到了后面的问题,当时他就在想如何让秦国百姓吃得饱饭,吃饱饭这个问题也关乎着以后秦国的如何稳定疆域,百姓们都吃饱饭了,谁会跟伱六国遗老们造反?子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玉米和土豆,但是那个太遥远了,在美洲,如果是秦国一统天下在造出来蜃楼到是可以尝试出发去美洲,但是现在秦国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出海口,所以放弃了。

  于是子游想到了另一个东西,占城稻。子游记得占城稻是在安南占城等地就有的,在中南半岛,相较于美洲,中南半岛还是有能力去的,而且那边现在相较于中原可以说的上是野人,可以让人去探索一番,如果运气好还是能够找到的,哪怕是找到最初的占城稻,带回来培养成高产的也不需要多长的时间。

  “师弟有什么好的想法?”李斯眼中冒出精光说道,现在除了修订秦法之外,也就启蒙这件事让他心动,毕竟只要做成了名留青史都是小意思。

  “这件事还在说,我知道有个地方或许有,但需要人去找。”子游将占城稻说了出来,李斯听完只是一脸的不信,他不相信那种蛮夷之地竟然有如此作物。

  “是有的,只不过能不能找到还要再说,我回去会让罗网去那边找找,能找到更好。”子游说道。

  说着子游想到了农家的事情,他觉得必须要把农家搞一搞了,让昌平君掌握了农家这样的大门派实在是暴殄天物,农家虽然在学问上啥也不是,但是在农业技术上他们是专业的,有着不少研究农作物的人才,这必须挖过来。

  “如果真的找到了,师弟值得天下人敬仰。”李斯说道,如果这个占城稻真的有那么的高产,如果等到秦国一统天下在大范围推广,尤其是楚国这些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那么子游靠着这一功劳足以让天下人给他立牌位了。

  子游回去之后写了一个奏章上交给了嬴政,嬴政看到占城稻之后立刻招来了子游商议这件事,看到子游很有信心,就让赵国派遣罗网的人根据子游画出来的地图前去寻找,一共派遣了六支队伍,罗网和黑冰台都出了人负责保护这些人。

  就在子游准备离开秦王宫的时候,被一个内侍拦住了。

  “先生,太后有请。”内侍对着子游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