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是不是封神 第172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此后,进出口也被用于形容和其他势力进行物资贸易交换的行为。

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王家的饭

收粮的工作持续了三到四天才完成,不得不说,看着堆满谷仓的粮食确实让人心情畅快,不管什么时候,手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嘛,对于子受来说尤为如此。

虽然浪费一点粮食对于他来说,不至于饿死,可是粮食被浪费就是真的没有了,现实不是打游戏,没有什么P社玩家习惯的虚空调度,他不可能去每一个人仓库里面把最后一粒粮食收走。

而且在这个战乱频发,野兽横行的时代,不会藏粮食的人都已经是死人了,包括奴隶在内,哪怕是那些看上去不怎么有钱的野人,你掀开他们的床榻,在地窖里面,在床底下,总是可以找到几袋豆子什么的。

而且征发粮食,还需要人手,这些人手也是需要工资的,根本不是什么想象当中的可以集中所有人的粮食来供给自己的奇葩想法,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征收不上来了。

都别说这种民风彪悍的时代,就算是到了近代,也有地主收不起来地租,为什么呢?

因为收租的成本已经大于地租了。

放在这里就是,子受派出去的武士吃掉的粮食比他们能够抢上来的还多,所以说,并不是所谓的统治数百万人的商王的生活显得就像是个地主,显得有割裂感,纯粹是现代人对于古代的统治者的生活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完全是来自于小说和电视剧里面的美化滤镜下的生活,实际上,就连到了明清时期的皇室的生活也没好到哪里去,除了吃那些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得稀有的动物外,其实生活水平相当的一般。

皇宫也不是现代去故宫博物馆看到的光鲜亮丽的样子,好吧,从外表来看,确实是光鲜亮丽,然而,从“皇帝身上也有三只御虱”这句话就能看出来,实际上的居住体验是什么鬼了。

更别说如果你遇到唐代皇宫那种只看风水,不看宜居的,那简直是极端糟糕的体验,闷热如蒸炉或者寒冷如冻库,而明清在北京修建的皇宫也差不多是这个调调,导致清代皇帝没事就跑去承德避暑,因为真没有表面上那么舒服。

而且就算是那些现代人觉得好奢侈啊,好棒的稀有动物,实际上就子受的感觉来说,也不怎么好吃,现代人偶尔来一次也就有个新鲜感或者说吃的就是一个逼格,炫耀的精神满足远大于实际的口味。

至于说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食物,子受的感触就一个,所有吹嘘这东西的都该滚来商代吃一次没有任何化学品添加剂,没有任何现代食品工业调味的原汁原味。

第一天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新鲜,大称赞鲜美健康,第二天就会变得索然无味,第三天开始就是彻头彻尾的折磨。

别说商代的商王,你就是到了近代的时候,大地主官宦人家的生活其实也没有电视剧上的那样纸醉金迷,比如说红楼梦里面的薛家接待元春省亲那种排场有没有?有的,但是背景就是它的原型曹雪芹的家族,这种生活只搞了四次就破产了,就这么简单。

【红楼梦的原型曹家接待了两代帝王四次巡游江南的花费,直接破产】

所以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在商代可真的不是在和你开玩笑,尤其是子受也没有浪费的余地,他敢浪费就意味着可以支配的粮食会减少,也意味着需要付出额外的人工,比如说精细碾米的碾工,打造碾子的石匠,还有一点点筛掉杂物的人手劳动力等等。

仅仅是以筛面为例子,十几个人筛一整天也就能够给子受做几个面包的程度,吃一顿就没了,而这十几个人要吃的饭是这点粮食的十几倍,长期这么搞,两下仓库就空了。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民间征调粮食以供给王室使用,那么落到实处,就是谁去收集,谁去运输,怎么把分布在整个河北和河南省这么大的地方上的各个聚落的粮食汇聚起来。

真当是现代物流呢,上下嘴皮一碰,粮食就富集过来了,而且这么征调,还会遇到地方贵族反抗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难以收场。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你真的收集来富裕的部分,那也浪费不了多少啊,等这部分也吃完了,那怎么办呢?总不能把手下的粮食全收走吧,那谁来办事啊?

所以,别说子受这个商王了,就是发展了几百年之后的九合诸侯,称霸天下的齐王都只能吃麦饭,他有小米饭吃已经算是天子的待遇了。

另外,说一个其实大家以为是笑话,实际上不是笑话的故事,有一个乞丐说自己当了皇帝是不是可以每天吃烧饼吃到饱,这是一个近现代笑话,因为近现代人觉得皇帝应该是什么山珍海味不说随便吃,最起码不至于烧饼吃饱的程度。

然而,很遗憾,对于汉代人来说,这可不是笑话,而是写实,因为饼、饵是上层人专供的食品,底层民间是根本不允许吃的,当然也没有钱吃。

其次,汉代皇帝的最大的特权是什么?答案是,比诸侯多吃一顿饭,天子可以一天四餐,而诸侯一日三餐,庶民和普通贵族最多只允许一日两餐,而且这个是特权,也是待遇的标准,甚至是恩赐。

淮南王刘长谋反,而汉文帝给他的特殊待遇就是特批他可以继续享受诸侯王的待遇,而具体是什么呢?就是一日可以吃三顿饭。

连快一千年后的汉代的皇帝都是这个鸟样了,子受这个商王还能吃点什么花活就很明显了,到了汉代,用麦粉蒸的蒸饼(还不是精面粉)和米粉做的“饵”在《急就篇》当中就被称之为“食物之首”,意思就是这东西在食品里面属于是最顶级的部分,只有上层人才能偶尔享用的程度。

所以,哪怕是在丰收的时候,商王家的伙食也相当的乏善可陈,汉代的皇帝吃的东西,在现代人看来已经够寒酸了,可能农村的地主都比他吃得好,而子受吃的玩意儿,比起汉代的皇帝可能还要差两个档次。

比如说齐民要术里面的,汉灵帝最喜欢吃的玩意儿,就是用一张蒸饼,将酸酱瓜、烤肥肉、生杂菜放在饼中卷成两层卷,切成长不过两寸的六段,调料是撒了芹菜的醋一起吃——对,和现代的卷饼一模一样,而这是皇帝的伙食。

而子受连这都没有得吃,因为胡芹没有,酸酱瓜,也就是胡瓜也也没有,生杂菜也有,外面的蒸饼也没有,非常的尴尬。

当然,真的到了过年讲究排场的时候,也还是摆的出来的,就像汉武帝过年的时候,也能整出猴脑、熊掌、豹胎、燕窝这种排场来(至于说好吃不好吃就......)毕竟负责帝王饮食的机构是很大的一个部门,是商周时代,这个部门就已经有六千余人,对,就是这个数字。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六千人不是为子受一个人服务的,是为整个商王宫所有人服务的,包括侍女、宦官(商代是最早使用宦官的时代)、各级舞女、夫人、王后、王子等等,一整个家族服务的。

有专门的膳夫,也就是专业的厨子和各级负责人员,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还可能产生相当大的程度的浪费。

而现在这种庆祝丰收的时候恰恰就是开始整排场的时候了,主食是用腌制牛肉酱做的黍米盖浇饭,商王、王后各一份,往下一档是羊肉酱制造的稻米盖浇饭,各夫人一份,再往下的等级就只有黍米饭可以吃了。

上来的第一道菜,也是商王和王后独享的,用牛油煎熟的狗肝,其他就是用油煎过的狗肉,然后是商王独享的用酒渍过的牛肉,天子食牛,所以,牛肉类菜品是商王和王后的独享食物。

接下来就是硬菜的部分了,一头用泥土包上,放在地井里面烤熟的乳猪,这也是王室成员享受的,而被邀请的诸侯贵族则是分一整只烤全羊。

第二道硬菜是用生姜和木桂腌制过的烤牛肉,味道已经很接近现代的烤牛肉了,同样是商王的独享品,不得不说,牛肉的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讲排场的时候。

顺带说一个比较搞笑的故事,商代的话,就殷墟的出土产品里面的食物残骸来看,商王很可能连干饭都没得吃,当时的“饭”是指很粘稠的粥。

倒是,猪肉已经在商代很普及了,比如说子受面前的就是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碗烧肉,实际上,在历史上也是如此,从殷墟出土的青铜器里面就包括这样的东西。

将猪肉切开放在铜制的提梁鼎当中,大约相当于容器的2/3之多后,注入水,香料进行闷烧,吃的时候,整个容器一起提出火炉,放在桌上打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顺带一提,这种青铜器的盖口十分的严密,某种意义上可能达到了现代高压锅的作用,让里面的猪肉乃至骨头都被彻底炖煮熟透,这意味着子受有烧排骨可以吃。【这玩意儿挖出来的时候,里面的肉还是完整的,甚至肉面还带红色,可想而知密闭性】

除此之外,其他人的主食则是加了梅干的黍米饭,就目前的考古来看,商代人吃饭很有趣,他们十分喜欢在面食和饭食里面加梅干,可能是因为缺乏调味的方式,加点梅干有点酸味比较容易入口吧【武丁:若做和羹,尔惟盐梅】。

在这些传统的商代食物之后,就是子受发明的奢侈饭菜了,之前一脸平淡的贵族就瞬间来了精神,第一道就是豆腐,将白嫩的豆腐放在板栗叶上蒸熟,上面铺上霉干菜,咸鲜可口,十分入口。

第二道是类似后世云南汽锅鸡的食物,实际上就是汽锅鸡,为此子受还专门铸造了一件“前所未有的巨型青铜炊器”——三联甗【现代有发掘出来】,还做了专门用来蒸熟食物的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重达138公斤,长一米多,作为炊具足以让后人都觉得瞠目结舌的程度。后一道则是海鲜羹和烤鲸鱼肉,没错鲸鱼肉,商代中国已经有捕鲸业了,在商代的墓葬里面,发现有鲸鱼骨骼,还是被吃过之后留下来的,这说明他们当时的捕猎不仅仅是捕杀猛兽,连近海的鲸鱼都没放过。

子受第一次受到东夷的这贡品的时候,人都是蒙的,下面的人说捕获了“鲲”,他还在想会是什么神话生物,然后兴致冲冲的跑过去一看——一头小须鲸盯着他——然后就让人切了吃。

当然,有没有后世来看的奢侈食物呢?答案是有的,有熊脂、熊掌,可惜没有充分干制和蜜渍,不好吃,而且熊脂油腻得要死。

有象鼻,那东西口感不错,但是,靠盐渍梅干把腥味去不掉,导致还是没有多少人喜欢,子受也受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鹿肉、羚羊肉、猫肉(对,商代有猫,还拿来吃了,骨骼在殷墟里面,别问他们怎么弄来的,总之,骨头整整齐齐的躺里面了,还被吃过),鳄鱼肉也有,可惜,以上的野味,只有鹿肉和羚羊肉称得上鲜美,实际上其他的都不怎么样,其他人也没有多少的期待。

“诸君,饮!”子受端起酒杯,里面是醴酒,一种发酵甜酒,浑浊的淡白色,喝起来发酸略甜,有淡淡的酒香。

众贵族也纷纷举起酒杯,等到饮过一轮之后,就开始进入正题阶段了,所谓吃过饭就是干正事的时间,“寡人欲将一部分的土地租借于奴隶人之手”

“大王,这是为何?”大家一脸懵逼,这是在干吗?这不是多此一举吗?那些奴隶人不也是你的财产,这话说的就好像是宣布,我要把左边口袋的钱塞进右边一样,大家都很困惑啊。

“主要是让武士看管这些奴隶,太浪费了,蛮夷连连入侵,商军疲于交战,还要让一部分人把精力浪费在看管奴隶人上,这不合适”

“大王所言甚是”这个问题不是只有子受有,诸侯贵族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商代的妇女一个比一个彪悍善战就是这个原因,父兄把主力部队拉出去打仗了,万一家里这些奴隶造反谁来镇压?不就得女人披甲上去顶住场面嘛!

“寡人发现,把这些土地租借给奴隶人,地还是寡人的,而不需要用鞭子抽打,这些奴隶人就会自觉干活,还会把粮食装筐子里面,给寡人送来,生怕寡人收的慢了,把土地借给了旁人。”

“大王,这不能吧,这田土又不是封给他们了,他们何至于此?”大部分的贵族都不怎么理解,他们这些有封地的贵族整天泡在封地上劳心劳力那是因为这土地是他们的,他们投入的每一份精力都是自己的收获,可是那些奴隶凭啥会这么勤快啊?

“那是当然,但是,就算不是封给他们,在借给他们的这段时间里面,他们也以为这土地是自己的啊”子受笑道,“我借给他们三年,他们会不会在前两年为了第三年的收成而勤快起来?”

“可这奴隶人身无长物,这些收成给了他们的话......”

“那是自然要分出一个利息。”子受说道,从奴隶制转到佃农制最大的前提不是什么改革思想,而是要确保一件事,那就是田里的产出要大于或等于“奴隶口粮+奴隶主收入”的总和。

简单说,扣除给奴隶的最低限度的口粮外,一个奴隶能够耕作的土地里面能够产出的最大粮食数量要低于奴隶精工细作之后,田里的产出才行。

“我往常拿鞭子抽他们,一亩地也就收起来一石的粮食,大家应该也差不多”“确实如此,一石都是好地方了,大部分的地方还可没那么多呢”贵族们纷纷开始诉苦。

“而现在,寡人一样一亩地收起来一石粮食,而且我还不用管他们,以前还得整天盯着”“结果呢?那些奴隶没有私藏吗?”

“寡人估摸着是有的,但是正因为他们私藏了超出一石的部分,所以,这一石的粮食他们交的可痛快了”子受笑眯眯的说道,这次请客不是为了单纯的庆祝,而是为了推广这种生产方式,解放出来一部分的商人的战斗力和稳定产能。

“因为如果他们不交这一石的粮食,寡人就会去清查他们的私藏,还可能把土地收回来,借给别人,可是他们交了这一石的粮食,多出来的可都是自己的。”

“大王果然聪慧,不过......”贵族们还是颇为谨慎,毕竟土地就是命根子,他们也不相信奴隶能够自觉干活,产出这么多粮食,到时候减产怎么办?

“总有照顾不过来的土地嘛,比如说那些边缘的,租借给那些奴隶,就不用武士去管了,这些武士就能去打猎,去打仗,而那些边缘的劣地损的部分,还没有这个武士的俸米高呢。”

“说的也是”这么说贵族们接受起来就很容易了,你直接和他们谈解放奴隶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和他们谈这样把一部分奴隶转为佃农租种部分管不过来的土地就容易了。

既然这些人上了钩,子受也就不多说了,直接举杯开始给所有贵族灌酒。

第一百五十九章 粮足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子受觉得可以在后面加一句,王之大事,在衣在食,而可能他教儿子的所有东西,也就这句话记住了,还记岔了。

对于商这个国家来说,以祭祀维持凝聚力和共同认知,以战争扩大领土和财富从而缓和矛盾是最主要的大事,在这时代,中国还有大把的土地没有开拓出来在蛮子手里,所谓的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根本原因就是建立在有大量的未开拓土地上,属于上升期,等到了四海无闲田的时候,自然就开始走下坡路。

但是,对于商王这个职务来说,保证臣民衣食才是大事,打仗失败了,可能会战死,也可能不会,但是下面的人没吃的了,就轮到你大王上祭坛了,前面的商王又不是没有这样倒霉的。

非要说的话,可能还不如地主呢,最起码地主不用为了旱灾和佃农没饭吃负责,而商王要,运气好被国人流放,运气不好,就得亲自上祭坛当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真实历史】。

作为后世人,子受算是对于这句话极端认同并且努力付之于行动,修水利、开荒、豆科轮作、大规模的栽种水稻、提前的点出温室育苗和人工移栽以及嫁接果树等一系列的科技进步,终于,这些曾经被认为是癫王疯政的行为开始看到的了回馈。

首先是农作物的收成变得稳定起来,在和仲,还有王宫里面的女官秘书们核算了很长时间后,终于确定,在近5年左右,农作物出现大规模减产的情况只有一次,其余增减产都在一二成上下,放在现代能让当地主观农业的领导去神农庙烧香求保佑的场面,在这个时代居然算是稳中有序了。

其次,移栽的果树开始出果,数量不多,但是王宫里面也多出来了大量的干制果脯保存,顺带一提,商代的农业生产其实采集和渔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几乎所有的挖掘的商代的遗迹和墓葬里面,都有大量的果核和果干残骸,这说明当时的商人相当一部分的食物比例来自于采集的各种果子制成果脯保存。

无独有偶的是,周也是一样,周大量的采集“紫柰”(野生小苹果)制成“频婆粮”(苹果干),这些果脯及是调味品,也是不可或缺的粮食替代物,什么,你说果糖吃多了容易糖尿病?

那大概是在现代活久了,糖尿病这种奇怪的病症的根本原因,就是用来在商代这个时代及以前让人类活过冬天的进化机制啊!

现代物产丰富的文明时间最多不超过一百五十年,而人类身体这个机制可是在几万年前就已经生成完毕的,这个短短的一百来年,根本不足以让生物适应新的环境,于是就变成一种奇特的疾病。

商代的果干主要以杏干和梅干为主,而经过子受授意在之前攻打周地的时候,让周进贡了很多的紫柰的果子,将果核留起来种植,还移栽了不少周地的柰果,将多种柰果尝试嫁接和杂交,这个工作几乎是从听说周地有这这玩意儿就开始做了。

至今大约10年了,这些杂交后的柰果也开始陆续结果,这意味着商王家的粮仓里面,多出了一大堆的苹果干,这些野苹果干被子受用来酿造苹果酒,最后,酒没搞出来,苹果醋搞出来了,味道酸甜,也算是个饮料和调味品了。

同时在果木育成上,倒是没有更多的子受懂的科技树可以点,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不仅会修剪枝条,避免浪费养分,还会剥树皮,嫁接,除了人工授粉和杂交不会外,基本上果树科技都已经是相当普及了。

之后,更是让英招千里迢迢爬回昆仑去给他带来了小番茄的灌木苗和......装在种子袋里面的几十株桃树,“蟠桃树啊~”

这些桃树和子受在现代见过的桃树完全不同,可能是某种在昆仑这种高山深谷的密闭环境里面进化出来的灭绝物种,这种东西,在地球上还是很常见的,物种长期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繁殖,总是会进化出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说用鼻子走路的玩意儿。

蟠桃树和普通桃树的最大区别就是结果缓慢,且树木木料扎实,根系极其发达,为了在昆仑瑶池这种天然的温水池争夺养分和热量,进化出来极为细小的桃叶,和普通桃树的叶子完全不同。

普通桃树的叶子呈现长圆披针型,而蟠桃的叶子就是近乎于针叶般更为细长,且页面布满大量的用于锁住水汽和减少热量散失的绒毛,木质坚固得日常修建得上子受的钢制斧头,青铜斧头磨损太大了。

“难怪这玩意儿传说中最起码也得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当然这是昆仑一带的土人的传说,和胡杨一样,属于是在真实基础上的加工,真实的蟠桃是三年开一次花,结果到成熟要差不多3个月以上,这还是移栽到了平原地带,相对温暖的地方,这玩意儿成熟速度变快了一点的基础上。

如果是在山上的话,用英招的话说,就是标准的369,三年开花,花期六个月才能完成授粉,结果到成熟要九个月左右,这玩意儿在后世不灭绝那真是没天理了,这哪竞争得过其他桃子啊,隔壁天山一带的水蜜桃就能送它全家上天,然后再把蟠桃这个名字抢过来了。

“我知道为什么他们用桃木剑了!”子受看着手里用修剪下来的粗壮枝条削出来准备给儿子当玩具的小木剑,他觉得这东西还是别给小孩子了,这硬度,不考虑成木周期太长,拿去给前线的奴隶兵当武器说不定都能打断对面蛮子的劣质青铜武器。

“不然呢,你觉得昆仑上适合冶炼吗?”英招反问道,“所以,昆仑的桃仙们都是用木剑来驱赶那些野兽的,那些畜生可精明了,知道这些桃子甜的很,到了成熟的日子,一个个都在附近等着呢。”

毕竟对于野兽来说,这些甜到会在成熟后几天内就掉落腐烂的玩意儿简直是上天的恩赐,至于说旁边提着木剑守护的两脚兽相比之下,都不是什么值得畏惧的事情。

“不过,确实好吃,和昆仑上的比起来如何?”“没有那些老桃树的香,但是更甜”青鸾满脸都是桃汁,蟠桃的桃汁呈现紫红色,可能有什么成分在里面,甜味极为浓郁,果实饱满且软,除了好吃,似乎木有什么延年益寿的功能。

但是子受只花了几分钟就想明白这个延年益寿的功能是怎么来的了——在一个天然甜味剂完全依靠蜂蜜,糖这玩意儿是奢侈品当中的奢侈品的时代,一个虚弱的昆仑蛮族的病人突然吃到容易吸收的果糖且糖分含量超高的桃子,那肯定是当场精神一振,情况好的一点的说不定当时就能跳下来走路了。

于是,这种所谓吃了之后可以多活几年或者说可以治病的传闻一步步传出去,到了中原就变成吃了长生不老,可以活死人肉白骨了。

“不过,结果还是多了一点啊。”虽然花期长,成熟慢,积攒养分开花结果的时间也很长,但似乎它采取了多结果这样的生育策略来应对恶劣环境,所以,单次结果量要比中原的野桃子们多差不多两三倍,接近于现代桃树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