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第84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这样一来,赫利格特人受到的惊吓就不是一般的大了,可以想象一样,在6,70年代中国的小渔船们在旁观美帝航母编队路过的时候,突然美帝那边放飞了全甲板的舰载机,随行的战舰飞快散开拉起反潜网和撑开防空保护伞,带着实弹的攻击机直奔你脸上而来的刺激感——我特么就打个酱油看戏的,至于给我上这种全套服务吗?

赫利格特人的想法就是这样,“我们这是做了什么事情?”指挥官们面面相觑,好像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情啊,就是收买了几个二五仔,拍了些照片,然后稍微卖了点军火而已,好吧,还接了托格人的单子,指挥过一场地面防御战而已,这种事情不用搞得这么夸张吧?就好像几个做点小走私生意的小贩子居然被太平洋舰队围追堵截一样感到莫名其妙。

“不清楚,先静观其变吧。”反正打是铁定打不过的,攻击性航母这种东西赫利格特人又不是不认得,就算不认得,这舰载机群一丢也认得了,虽然他们的攻击性航母和人类的不是一个东西,职能也很微妙的相似却不同,但是,这种东西的战斗力还是熟悉得很的——在赫利格特人的战术体系当中,这玩意儿就是专门锤这种隐匿护卫舰和驱逐舰的专家啊!!!!!以他们现在的舰队规模和编制,这不就是去送吗?

(实际上,人类的航母恰恰相反,是锤大船的专家,打小船反而有点......专业把大型目标锤到半身截瘫,然后交给武库舰完成补刀击杀。同时,人类航母还负担指挥,侦查和信息汇总的工作,而赫利格特人的航母则是纯粹的集群杀伤和攻坚支援单位,不承担指挥和侦查工作,也干不了这个活儿。)

第朱达起义章

(其实我很想抢个生意给你们来个Love157的.....想了想,还是算了)

联合王国,或者说王国联合,总之就是这么个意思,来自银河内环区的若干文明和种族组成的联盟,基本上可以视为第三悬臂真正意义上的官方代表,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当中,他们能

够代表的时间相当的少就是了,绝大部分都在内部扯淡以及和中环区的刁民撕逼当中。

资源富饶,环境稳定,能源充沛,基本上适合工业发展的一切要素都齐备,但是,在尖端科技方面却始终比中环区慢半拍,当然,其平民的生活水平也相对来说要好一些,虽然名为“王国”但实际上却是已经进入了立宪和内阁制度和克洛罗斯帝国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帝制国家还是区别不小的。

而他们得以在中环区日渐咄咄逼人的情况下坚持并且在各种程度上反压的底气就是漫长和平和低烈度对峙下培养起来的规模庞大的军队,如果单纯从数量来看,几乎可以和隔壁的米戈大建这么多年后的舰队和常备军数量持平,至于说战斗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机构臃肿,后勤贪污横行,军队腐败堕落,然而由于托格人的威胁好歹还是维持了一定的战斗力和训练度,也就是那种虽然还算能打(托格标准,人类标准的话,大概就是弱鸡和菜鸡的区别)实际上也就是一群乌合之众的程度,单纯是靠着庞大的数量和充沛和后勤和工业产能耗得托格难以承受而已——差不多就是隔壁虫子的战术的翻版,这也是体量较大的情况下对抗更先进但是体量较小对手的不二法宝。

人类已经战败托格,并且封锁了船团所在的星区整整几个月后,作为银河系行政效率的底线,这些来自数百个不同种族的议员,大使们还没有吵出一个结果,唯一通过的就是对境内越来越多的瘟疫事件进行处理上,但是,也仅仅是通过了必须尽快处理这个提议,具体的行动方案依然还在吵当中——主要就是在出资和出力方面,再加上民意,舆论等等一系列的麻烦事情,讨论至今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事实上如果同向对比一下的话,整整数百个文化,历史乃至生理情况都不同的种族坐在一起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居然还能通过几个提案,这个效率差不多已经可以甩欧洲人十八条街了,简直可以说是这种大规模议会制非社会主义文明当中的榜样和奇迹。

但问题在于,并不是什么人都是这样,就在他们还在为要不要趁着托格大军调往别处而发动攻击,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在边境上不断制造摩擦和威胁的存在的时候,一个消息将整个议会彻底点燃——托格人和一些没有见过的矮子,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敌人大举进攻了,规模之大和过去那种小规模的战斗和摩擦截然不同,托格的舰队同时出现在多个防线和军事要地附近,对当地驻军进行猛烈攻击和轰炸。

求援的信息几乎将整个通信体系都堵塞起来,这个时候,后知后觉的议会才慌忙调集后备部队往上送,一只又一只的舰队就这么毫无准备的被送到对方的铁钳下粉身碎骨,而在短暂的高效率运作后,议会再一次陷入了内部的纠纷之中,为了军费比例和出兵比例争吵不休。

中环区战斗前线

熊熊燃烧的飞船自天宇坠落,强激光器在表层烧蚀出大量的熔融痕迹,高温点燃了内部材料和可燃的装饰物,继而诱爆弹药,引燃燃料,就像是一团炽烈的火把般在地面上摔出密集的火星,“援军,我们需要援军!”指挥部在托格的重炮当中颤抖,由于之前和人类的战争过于短暂,托格的地面部队几乎没有受到太大的损伤,在付了一笔不菲的资金后,由人类的舰队帮忙投放到了这颗联合王国的要塞行星之上。

理论上来讲,人类的舰队完全可以无视掉这颗所谓的“要塞”,借助自己更长的航程越过它将任何部队投送到对方的核心区去,但是除非托格能够完全租用人类的军事运输部队为他们承担全部的后勤工作,否则这么做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如果人数过多的话,就算是人类的舰队也无法有效运输过去,而人数过少,往返的时间那点人手就会被彻底消灭——除非让这些人类去打仗。

“轰!”坚固的防御要塞上的巨型火炮整个飞上了天空,大量的火球就像是暴雨般倾泻下来,碎石,土渣和尸体的碎末喷泉般交替升起,整个防御节点都笼罩在一片轰炸的烟雾之中,这里是行星对空防御系统的一个节点,它装备了可以打到近地轨道的巨型火炮,可以对大部分的低技术含量的战舰造成相当可怕的伤害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巨型火箭发射台,可以发射攻击性的反舰火箭,总之,如果托格人想攻陷这颗行星并建立一个补给基地的话,那么这些节点是必须处理的,相比动不动就雇佣人类雇佣兵的老鼠,托格人更加喜欢自己亲自动手解决宿怨。

而在使用相近武器的情况下,托格和老鼠的战争水平就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前者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战术配合和用法,最起码目前空地一体打击用得是像模像样了,弹幕徐进也是玩出了些许心得,在体会过这种摧枯拉朽的打法后,托格的指挥官感觉自己似乎有点上瘾了,但是,随后就想到那高昂的“学费”和“书本费”而冷静下来——这终究还是别人的武器啊,这样的亲手使用过后,他们才真实的认识到那些看上去差距似乎不大的瘦弱生物的军事科技水平究竟是何等的可怕。

“援军?没有!所有区域都在遭到猛攻,我们没有更多的援军了!”在失去了制宇宙权后,根本组织不起成体系的防线来,敌人在护卫舰的掩护下直接突入大气层,轰炸,空投,展开,推进一气呵成,几乎所有的阵线在短时间内就被分割为若干个依托于固定工事的防御节点,并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猛攻。

地面推进,引导轰炸和空袭,一个个拔除火力点和工事,空中单位侦查并标注防空点,交由地面部队处理,就这样滚雪球一样将敌人那孱弱而不甚坚定的抵抗彻底碾碎,而相比之下,在另外一个星系,老鼠们的情况就闹心多了,几乎是一种“探戈”式的情况——进三步退两步,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在霍格枪毙了快两个团的跑路时把装备丢下的家伙后,在损失方面倒是不大,不过,进攻推进的速度就......反正,人类对比了一下双方的战争水平,毫不犹豫给托格贴了一个“此子恐怖如斯,如果不能控制住的话,断不可留”的标签。

而老鼠身上也被贴了一个大大的标签那就是“丢人”,不少军事厂商都在考虑合同结束后还要不要和老鼠签约的程度,因为他们那样子实在有点砸自家产品招牌,要知道之前托格那边的军售很多利润高的东西没卖出去,反而都是一些简单好用的装备,说白了就是老鼠们用得太烂,导致托格觉得是空有其表,还不如这些土土的装备好使——问题是不是谁家的军火商都是兔子家的啊!何况就算是天朝的军火商,外销的造型也是时髦值一流的。(米缸里面传出了老鼠的声音)

“呼~咻~”重型炮艇机在所有的重型防空装备都被装甲单位清除出一个小口子后,从天而降,这些基于虚空移位器的重装甲悬浮飞行单位上原本的体积庞大的短管榴弹炮被更换为了四门70毫米的电磁炮,射速可以达到分钟110发以上,就是一个个移动的火焰风暴。

厚实的装甲可以让它承受相当的伤害,在没有重型对空装备的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摧毁,而这些炮艇在清理掉部分小型防空设施后,就开始压制那些反装甲火力点,为进攻部队铺平道路,在防空和拦截火力大幅度衰减之后,托格往对方阵地上空投若干轻型装甲单位,进一步扩大优势。

几乎在不到一小时后,这个地面轨道防空炮基地就彻底落入托格手里,那台超重型的火炮直接被托格工程师炸掉,并将升降平台清理出来,升到最顶端,几分钟后,一艘改造的护卫舰缓缓飞临上空,腹部用数十根手腕粗细的牵引索吊运着一台重型双管攻城火炮。

这种人类那边定做的双管电磁炮可以发射400毫米以上的重型弹头,射程普遍超过70公里,带有末端制导效果,除了炮弹有点小贵外,用在这种时候简直是天作之合,除了这台重炮外,护卫舰还卸下一些简单的机动防御平台,这种4米高的多足平台会在移动到固定位置后展开部署为一个带有护墙,机枪和防空导弹的防御工事。

联合军方面组织了几次反扑,但是由于兵力不足加上缺乏反装甲的攻坚武器,最终还是没有攻破防线,反倒差点被托格在护卫舰和炮艇的掩护下反冲进核心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台看上去就不是泛泛之辈的银白和深蓝交织的巨型怪异火炮一点点组装调试完成,长方形的炮管慢慢指向了核心区防御要塞。

炮管无声无息的后座,肉眼可见的激波在炮口绽放开来,直到数秒钟后,才听见一声怪异到难以形容的尖啸,最后才是沉闷如滚雷般的炮声,然后一朵蘑菇云就在要塞上升起,钢铁扭曲融化,火焰肆意流淌,殉爆的弹药和防御武器交替爆鸣,犹如成串的鞭炮。

随着更多的重型电磁炮安装完成,托格的地面部队和航空部队也停止了进攻,进入修整和重建防御设施状态,至于说那个布满了各种重武器难啃的骨头就交给这四座电磁炮吧,如果对方反扑的话,就会一头撞在托格已经初步完工的临时防御工事上。

同时,在后方选址完毕的一块较为平坦的地区,大量的运输船不断运输来建材和采购自人类的一体化基地构件,拼凑出一个全新的基地和后勤设施群,包括修理设施,车库,飞船整备场和起降场等等,当然,还有训练场和军营,源源不断的托格士兵和武器装备抵达这颗行星,开始讲它作为进攻的跳板和补给中继站使用。

而在另外一边。

“降落准备完成”“正在降低高度”大型运输艇将一只巨型集装箱丢在了平台之上,“嗅嗅,终于,终于来了吗?”鼠人将军满怀希望的看着那些人类工程师熟练完成拆箱和组装工作,里面是一些高度大约1.3米的正方形物体,通体漆黑,由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组成。

“好了,初步测试开始”一台金属方块表面裂开数条裂缝,底部撑开四只步行足,正面分成两半,成为一个类似某种昆虫一样的结构,两翼是火箭发射器,中间是电子眼和主体,顶部是一挺轻机枪,“传感器正常,武器数据正常.....”机械体移动了几步,看上去那些有点纤细和容易故障的机械足比想象当中要可靠不少。

“一共2000台歌莉娅,这些耗子抢银行了?”一名工程师擦了擦手上的油污吐槽道,“这玩意儿一台得40多万,那些耗子真舍得用啊?”美帝舍得用很正常,天朝用得起也正常,但是耗子......感觉他们不该有此等财力才对啊。“嘛,这个不管我们的事情,反正这个也就是一个批量测试品,这些耗子倒贴钱帮忙做实战实验还不好吗?”“说得也是啊。”

这种根据手头仅有的法洛斯机械体逆向而来的战斗机器士兵还在测试阶段,AI毛病一堆,传动和机械可靠性也不怎么样,虽然国会对于不用给抚恤金颇有意动,但是如果代价是会有相当几率IFF故障把自己人炸上天的话,那就敬谢不敏了——于是,最后设计制造商就找上了耗子,用一个真正的良心价卖了一批,还附赠一群负责维护和调试的工程师——让耗子来做这个实战的实验品,反正就算出现传感器或者AI故障把耗子炸死就当是给他们计划生育了.......

等到在战场上各种毛病被修改到差不多可以将就的时候,才是用“良心价”往国会推销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大单子啊......(死亡上线,无惧无畏亦无生命的“亡者”军团。)

第鸦女星章

联合军原要塞

庞大的金属物在护卫舰下方摇摇晃晃,一点点降下高度,花了数十分钟才安稳的落在清理出来的平地上,四角的液压支架斜向伸出将主体结构稳定住,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工兵小跑着上去将各种线路,管道连接到之前部署完成的配套设施上。

到了傍晚的时候,一座全新的军事要塞就出现在这里,之前的防空炮阵地也被利用起来,装配了人类的重型导弹和地面激光发射器,虽然地面上激光器会受到较大的损耗,但是从好的一面来想,它也有着更加充沛的动力源和更大的反射镜面积,可以提供足够的对宇宙火力——毕竟不是什么行星都是有月球这种卫星的,也不是什么种族都能够维持所谓的太空要塞的存在的。

实际上,大部分行星的所谓“卫星”都只是10千米直径左右的大石头而已,作为临时中转站还行,想要作为军事行动的后勤基地其可用面积和维生自持能力就不足,而挖空内部的工程量显然不是战地工程师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相比直接战舰进入大气层吊运大型模块构件的地面要塞来说,在时间上是比较吃亏的。

而即便是这样的“卫星”,实际上在宇宙当中也不是那么常见的事情,一般的类地行星和矮行星在正常情况下都是没有卫星的,而气态巨行星的卫星对于托格这样的生物和技术水平来说,其维持的难度相当高,就好比土卫这种常年维持在-200度以下,充满液态甲烷海的卫星,在这种低温下要想维持一个可以供上亿人(含后勤和辅助人员)的团体生存,生产和军事补给工作的基地,就算是人类都要考虑一个成本问题,更别说托格这种了。

除了地面上的大型设施外,托格也在轨道上部署了几个空间站作为临时的中转和防御预警之用,虽然他们有心购买人类的大型太空工程站,但是在咨询了价格之后就再也没提这件事了,只购买了一些便宜的太空用工作设备,让本来以为会有一大笔收入的人类相关企业大失所望。

“这里就是前线基地啊.......感觉更加有气势啊。”一艘小型运输飞船中走出一群看上去和当地环境和气氛格格不入的家伙,这些是来自人类的科考分队,对于联合军境内的瘟疫问题进行评估和考察的团队,毕竟就算是托格这样的种族对于瘟疫这种东西还是有点虚的(实际上人类比他们还要方......因为那些瘟疫的症状是真的眼熟)

“这是自然的,在我们那边可看不到这种大工业时代的场面”蒸汽,机械,粗犷的输电线路和发电设施,高大的金属建筑物间错落的大大小小的炮台,还有不时自头顶飞过的“长满”管子的炮艇都呈现出一种在人类现代化军事基地当中很难感受到的属于铁与火的味道。

人类的军事基地在这个年头看上去更像是某种精致的科研设施和通信设施,虽然实际上它们也确实有这样的功能而且还是主要功能,除了偶尔的导弹地井和铁丝网,哨塔外,就只有分散的发电,指挥,信息等设施,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殖民地——毕竟对于人类来说,如果像托格的基地这样规模庞大,一股子我这就是战争设施的样子——那简直是在召唤“轨道制裁”和空袭。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你才刚刚下飞船啊,这个问题得等他们的军队集结和准备完毕才行。”虽然对于军事没有太多的了解,但是也知道这种大规模作战是不可能像打游戏一样鼠标框框点点就完成的事情,物资的运输,储备,部队的集结,分组,各只部队的任务分配,进军路线都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来处理,他们可以靠突袭打掉对面的数个外缘要塞,但是却不能就这么一路莽进去——到时候几乎是铁定被掐断补给线或者因为推进太快,后勤跟不上而GG。

而在另外一处战场。

“哔哔~”有序的蜂鸣响起,那些矮子就像是听到了什么召唤一样如潮水般退去,走的时候甚至还不忘记把地上的尸体和散落的联合军武器一起带走,这不代表这次进攻的结束,而是更大的噩梦即将来临,对于身处最前线的联合军士兵来说,接下来的时间将会是一场难熬的折磨。

“休~”形如鹌鹑的重型运输艇略过撤退中的鼠人部队,一个个金属箱子砸到他们的前面,这些跑路的耗子顿时加快了几分脚步,因为接下来的这些无命无泪的家伙可不会管你是啥玩意儿,只要IFF识别出来是敌人就会开火,而且因为是测试品的关系,AI的模糊判断能力相当糟糕,一不留神就会出现敌我双方都被摁在一起暴打的场面。

金属箱爆炸螺栓炸开,随后内部的黑色方块们就撑开自己的细细机械足,飞快的爬动起来,这些比老鼠还要矮小一些的家伙火力强大,防护优秀,除了战术机动性略差,有些时候甚至会把自己绊倒外,在作战本身上面并没有太大的缺陷,唯一的问题就是他们的智商和判断能力问题很大——而人类工程师虽然有所调试,但是基于耗子们的情况也懒得给这种测试品修修补补,而是很干脆的把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发回去后,就等下一代测试产品再说。

“图像扫描完毕,红外感应到热源,生命体,敌对,消灭......”黑色的物体汇聚成小流,飞快的爬过废墟和弹坑,向着前方坚固的防线发起进攻,它们大部分装备了火箭弹和轻机枪,一部分则装备了迫击炮和25毫米机炮,在电子射控系统引导下,其射击的准度也远远超过耗子们的随缘枪法,瞬间,联合军承受的压力就翻了几倍。

“呼叫炮火支援,呼叫炮火支援!”对于这些黑色金属盒子,就只有呼叫重炮才能有效的阻止它们的继续进攻,但是,重炮的效果也仅仅是让对方的幕后操作者会有所顾虑而已,对于这些并没有思想的机械来说,并不会因为前方是火海或者刀山而却步。

而这一次,在后方送来了第二代的测试产品后,工程师们就打算让这些第一代的半成品发挥一下余热,所以,虽然不时有无人士兵被炸飞或者摧毁,但是,它们任然坚定的移动,射击,摧毁程序设定当中的一切障碍物和敌对生命体,没有丝毫怜悯,也没有丝毫恐惧,就像是工厂里面的机械一样,带着一种邪恶的美感对任何生命进行有序的批量屠杀。

“啊啊啊啊!”一名长得就像是一大团毛绒球的联合军士兵终于承受不住这种压力,用步枪疯狂宣泄着**,然而这个过程仅仅持续了不到2秒钟,一枚白磷火箭弹就覆盖了他所在的区域,而那台“歌莉娅无人机兵”不过是淡然的放低右侧发射架,顶部机枪瞄准了下一个不慎露出半个胳膊的目标。

当最后一台歌莉娅无人机兵被彻底摧毁的时候,联合军前两层防线已经彻底完蛋了,数千人被当场击杀,两个步兵团被完全击溃,如果不是紧急调动了装甲部队进行了一次反攻,估计他们的阵线会被直接凿穿,好在,最后一台“无畏者”(联合军给人类机械单位取的绰号,因为它们只要处理器还在,身上还有武器可以动弹就不会停止战斗)也被一门小型单兵无坐力炮摧毁了,这种机兵作为廉价的测试品,本来也就没有什么装甲外壳,只有一层钛合金机壳而已。

“这次新来的比上一次的好看多了。”新来的“卫士机兵”是一个个正20面体的包装箱,拆开后里面是一个个的圆球,比之前的歌莉娅体积要小一些,武装部分也要更弱,只有轻机枪和40毫米榴弹发射器,但是数量要多一个量级不说,在机动性和灵活性上也有着极大的提高,而之前饱受诟病的AI问题也有所缓解,至少它们不会再干掉成堆的自己人——但是,偶尔有些倒霉蛋就是难免的事情了。

而且在得到了一部分关于歌莉娅正面过于脆弱,侧面容易导致弹药诱爆的反馈后,这次的无人机兵的防护性也提高了不少,比如说球弧面外壳,厚实的缓冲层和坚硬的外装甲,还有内嵌式的武器系统,让联合军不能再通过集中几只步枪以半个班被机枪撕碎的代价重点打击歌莉娅脆弱的传感器和中间的部分而摧毁它——这次的无人机兵的正面传感器被装甲壳保护起来,外露的部分大约只有拳头大小,要想在50-100米的交战距离上击中它估计需要的不只是运气和多几只步枪的事情。

“这是第二代产品,比起上一代来说,快便宜了一半,估计再升级个一两次,就差不多可以成熟了。”没有什么比在战场上实战更加能够找出装备毛病和加速更新换代的事情了,只不过人类一般不会拿自己的人命来干这种事情(人类的人命很贵,特别是士兵的,用无人机兵的目的就是减少人类伤亡,如果因为测试它还需要死亡更多的人的话,几乎是本末倒置的事情。),好在还有耗子这种不挑食而且不怕被误伤的家伙来当这个勇敢的测试者(PS,当年米格战斗机的完善和一系列重大毛病的发现,差不多就是中国飞行员拿命试出来的.....但是,反过来说,它的完善和改进也因此快了不少)

没有牺牲,也就没有胜利,不管是军事也好,工业也罢,还是医学和科学的发展,无一不是需要累累白骨作为垫脚石,其他种族的技术发展缓慢除了因为生存压力低和黑科技的关系,也有这个原因在其中,生存压力较低就自然没有那么紧迫的需要来用人命硬生生堆上去,那么代价自然就是发展迟缓。

如果不是因为丢失了太多的工业设备和加上瘟疫的关系,科学派的赫利格特人在教团的重压下反而会发展得相当迅速,即便是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他们相比教团那些还在给服务器涂神油,高唱“愿您的国降临于服务器外”的家伙,也可以说是科技进步相当快速了。

新型机兵的投入,对于联合军而言就是一把致命的毒刃,它们的火力也许比前任弱,但是实际上的杀伤力和威胁性反而更强,这些灵活的可以在球形滚动状态和多足攀爬状态切换的无人机兵能够缩回一个球状物,借助自己低矮的结构和不起眼的涂装快速穿过壕沟和废墟,然后高高跳上制高点或者射界良好的地方,展开足部和武器架对还处于一脸茫然状态的联合军展开屠杀。

再搭配上因为耗子采购得多而附赠的追踪球形地雷和几台电子通信干扰器,联合军好不容易重新夺回的阵地在几小时内就再一次失去,这次就算是上装甲单位也没有卵用了,因为那些滑溜的无人机兵和笨拙的歌莉娅可不一样,遇到装甲部队它们会直接切换为越野模式,化身为一颗夏姬八滚的金属球,迅速消失在正面战场上。

然后当装甲单位进一步推进的时候,从石头后面,废墟里面,炸开的地下水道里面都可能“砰”的蹦起一只长着六只脚的金属球砸在身上,钻进底盘里面,甚至于运气好的直接爬进驾驶舱,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虽然它没有自爆功能,但是不妨碍它们把自己携带的8枚榴弹全砸出去。

如果砸到步兵的话,那么锐利的金属足部就会刺穿它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开放性出血伤口,很短时间内就杀死一个倒霉的步兵,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家伙没有装备攻坚武器,对于部署了大量轻重机器的工事的破坏力严重不足,可问题是......它们没有这些武器,不代表后面仿佛武装游行一样的耗子没有啊——攻城型电磁炮这种由人类淘汰的老式电磁舰炮改造的火炮又不贵......

经过为期3周半的艰难抵抗,联合军最后一个外部要塞据点也随之陷落,整个星系防线的第一层宣告彻底丢失,而此时议会才仿佛大梦初醒般调集了手头上所有的机动力量增援前线,并在第二层防线处集结并组织新的防御阵地,而对于是否发布紧急动员的问题.......依然还在讨论之中,毕竟这不是一件轻率的小事情。

而与此同时,托格和老鼠最大的一个外挂也悄然下线,并在两者的后方部署了小型的前哨军事基地,用于搜索某高科技文明的舰队也一声不响的撤离了封锁区,出现在两者的后方,感觉似乎在盘算着什么,又好像有什么新的计划正在展开......

新书预览B:星盟坑

序章

合拢的栈桥大门将外界的嘈杂和略显湿热的空气隔离在外,湿度适中而舒适的空气被通风系统送出,吹拂在皮肤上的感觉确实不赖,林夜随手将行李放下,个人神经交互信息页面自动被PNIS弹出,随后伴随着轻微的震颤,地面顺着倾斜的栈桥向上升起。

登机等候处很快就变成了一团模糊的黑影和点点的灯火,远方的大地向着中央翘起,高低错落的建筑物和飞驰的运输器组成一条条璀璨的河流,在视野尽头,铸造厂的“星铸炉”矗立于大地的边缘,被人工引力约束的物质洪流循环在多个高大的冶炼塔之间,最终注入“星铸车间”,在那里变成人类所需的各种超金属和重岛合金材料。

而在稍微近一些的地方,是无数静谧而有序运转的无人自动工厂,只有偶尔人类工程师巡视的飞艇一闪而过,最后是仿佛世界树的主干一般自大地中蔓延,生长而成的巨大建造组装中心,引力牵引电梯正将一个正方形的巨大船用模块牵引往上,而更多的组装车间还在忙碌着做着最后的一些工作。

随着平台继续上升,除了一同延伸向天穹深处的建造组装中心的巨塔外,一切都变成了斑斓的光点,大地的边缘也随之浮现,蓝色的恒星肆意的放射着强烈的辐射,夜空如幕布般在地面边缘展开,那庞大到无以复加的建造组装中心也变成了一道纤细的仿佛悬吊着这片大地的绳索,稍远一些的地方,更多这样的绳索自地面升起,连接在如同云朵般层层交叠的工厂脚手架上。

窗外的景色慢慢被无数粗大而结实的带着工程黄黑涂色的支架代替,密密麻麻的支架和管道就像是一层层茂密的森林,在森林的某些“空地”上,一条长度约有数百米的飞船正在完成最后的舾装工作,这是一条护航驱逐舰大小的飞船,呈现梯形的前部船壳上喷涂着一个银色徽记:被一道闪电所撕裂的圆球——这是星体矿业集团的标记,代表着它矿物采集船的身份。

平台缓缓减速,它已经临近终点,窗外只是一片灰沉沉的装甲大地,一些管道和仿佛山脉一样的装置分部其上,而往上看去,也只能看见一片略微带有一点弧度的灰白色的平面,上面带着些微纹路和模糊的文字,“叮~”平台缓缓停止,大门背后的船闸随之开放,露出一条略微有点幽深的长长的甬道。

林夜提起行李走出栈桥,脚下是一层多孔金属地面,可以看见在地面下游走的线缆,各色的荧光指示线顺着不同线缆的蜿蜒而交缠在一起,很明显,这里还没有铺设正规的船舶内部防静电地面和磁性辅助条,但是重力似乎工作得很正常,墙壁上暴露出金属的原色,一处被开启的检修面板还未被施工人员合拢,下面散落着一些工具和零件,也不知道那个家伙是去上厕所了还是出了什么事情。

甬道的末端,圆形双层密闭门紧紧的关闭着,林夜从行李当中拿出一张身份卡,并且在PNIS当中选择了授权确认后往门侧一贴,全息操作面板才在面前展开,“通行规则重设......开启”密闭门缓缓打开,露出背后的中转过度压力舱,两侧的防护服站空空荡荡,显然还没有往里面放东西。

“哧~”随着轻微的泄压声,内侧密闭门也随之开启,一座广场在面前豁然展开,广场呈现长方形,中央种植着一些花卉和植物,天顶并不算太高,一侧是林夜出来的地方,大约十来个不同的圆形闸门分布在一侧,稍远一些的地方还有货运用长方形闸门的存在,一些集装箱就地堆积在附近和拖车上,几名身着灰色工作服的家伙似乎在核对货物的数量和类型。

而另外一侧是由电梯,步行楼梯和直行通道组成的交通站,非要说的话,就像是某个机场的候机大厅或者交通枢纽的感觉,在墙壁上还有班次表,广场四周还有一些自动售货机和供查询用的全息投影系统,除了没有售票处外,就连行李托运处都有,勤勤恳恳的勤务无人机如蜜蜂般忙碌着。

“C-A3756号舱”林夜将行李丢到待运输平台上,并通过PNIS向无人机下达指令,随后几架勤务机就降落在一旁,将它们带走,顺着天顶上的无人机专用通道飞快消失视野当中,相比场所的巨大,这里并没有多少工作人员和闲人走动,在短轴的两侧墙面上是一个巨大的黄漆的“3”——3号登舰口或者说3号集结机库。

“哟,你已经到了啊,我还说叫个人去接你一下呢。”一张有些平凡的脸突兀的出现在视野里面,这是来自PINS的信息直连,在旁人看来林夜只是稍微的愣了一下神,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瞳孔里面浮现出微弱的蓝色光轮,“我实习的手续已经办完了,与其在下面无所事事还不如先到船上来。”林夜回答道。

“啊,这样啊,那你就直接到工程部门来吧。”“干嘛”林夜疑惑的问道,虽然理论上这种交流是可以直接无声交互思维的,但是,由于某些原因PNIS不支持这个功能并且政府也不提倡这种交互模式,所以,通常只用在特殊场合以及人类内部沟通,就林夜个人的感觉来说,与其说是PNIS不支持还不如说是先祖核心不支持这玩意儿所以导致人类不得不将就旧有感官下去。

“帮忙搬东西啊!”学长理直气壮的说道,然后共享了视觉信息,让林维看见了杂乱无章的摆在庞大的工程部门内的箱子和设备,虽然无人机们正在努力的清理和安装,但是看得出进展很慢,这个由交错支架,仿佛蜂巢一样的大大小小的安插的制造车间组成的舱室现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巨型的垃圾堆,而且这样的垃圾堆根据林夜的了解,如果不乐观的话,可能会有十二个之多,而且还没有算那几个大型的组装中心和建造机架的存在。

“好吧”他如是回答道。

【名词】

PNIS:

个人神经信息数字化系统(Personal Nerve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也有根据缩写的音译称之为“佩妮”,这是一种整合了共生体植入,神经信息数字化以及外部设备神经直连接口等等功能的系统,一般分为内植入模块和外部模块,其中外部功能模块一般可以自定义更换,相当于星盟人的便携式电脑,手机,游戏机,WIFI等等设备的总和。

星铸炉:

全称恒星级引力铸造炉,通过模拟恒星级引力进行极端离子冶金工作,用于制造各种常用的星际材料,并且也可以用这种手段对产物进行简单的铸造工作,虽然听上去很霸气,手段也相当的科幻,实际上主要是生产常规材料的,真正的高级货色通常是需要靠那几个星环铸造厂和冥王星上的“奇异物质锻造中心”来搞定。

工程舱:

工程甲板的基本单位,根据功能和职能大小不一,内有相关的车间和材料分拣,预处理系统,也有成熟的自动化信息批处理中心,只需要较少(相对)的人员即可运作,十二个主要的工程舱分别是:轻型构件生产线,小型引擎制造舱,小型精密打印舱,重型构件生产线,小型纳米锻造厂,中型精密锻造厂,自动化军火制造舱,核心铸造中心大型纳米锻造厂,大型自动打印厂以及舰载机和战斗艇的组装工厂。

星体矿业集团:

拥有行星裂解开采资格证的集团,其标志是被闪电撕裂的圆球,表示它是一个以行星矿业为主的公司,擅长各种大型工程和批量供应巨量中低端原料,是星盟比较著名的一个矿业公司,主打产业是金矿和镍矿,目前也在涉足采矿工程机械的制造和销售,总之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企业,通常的合作伙伴是各个船舶建造集团,因为只有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供应足够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