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第40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要知道,哪怕是寄生虫也是会生病的,别说寄生虫,就算是细菌都是会生病的(真·生病:被噬菌体病毒感染),所以,任何一个脱离了蒙昧的种族,对于清洁卫生都是有一定的基本需求的,不,应该说就算是野生动物也是会爱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和自身的干净的,只不过智慧生物在这方面的要求要比野兽高一些而已。

(一种寄生生物寄生在另外一种寄生生物上的情况,在微生物当中是存在的,虽然不是太普遍,但是也不罕见,这种被称为:超寄生,甚至于还有三重,乃至四重超寄生的情况出现,就像是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奇葩样子。)

空间站,行政区,会议室

代表米戈前哨站三个派系的领袖齐聚一堂,星旅者的领袖是爱维利亚号战术巡洋舰的船长或者说大脑“诺亚”,它或确切说“她”(雌性)是以一个尾端连接长长神经束管的形象出现,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尾巴特别长的蝎子,异化后的神经虫组成的纤长硬化足在几丁质地板上踩得咔嚓作响,这些足部是她用于维护飞船,修理设备的重要工具,也是检查船体神经信号传递的探针。

而在她对面的是代表米戈地面作战部队,也就是正规军的领袖“埃里克”,每一个加入军队的米戈都会和一个或若干个同族合而为一,神经束和纤维共同组成了类似外骨骼的驱动结构,在外面再套上一层战斗型皮壳,穿戴好金属护甲和机械助力装置后,它看上去就像是一尊威严的长着四足,长尾和六只可以使用不同武器手臂的神像,站立起来将近2.5米的高度像是一座横在会议室一角的小山。

而最后的代表议会和行政管理的米戈议员就平凡许多了,它穿着一件普通的毛皮型皮壳,和两位同僚相比显得矮小而滑稽,但是却没有虫会因此看不起它,或者说,在米戈社会当中,这三个派系就相当于人类的双腿,双手和大脑的关系,并不存在谁更高贵的说法。

“我们总计有450名强袭兵蜂,200名经验丰富的,参加过罗斯塔特星区战争的破城者战斗员,在军事力量上已经足以保护前哨站的安全。”埃里克腹部小孔中飘出浓郁的信息素,在米戈虫群当中,这就像是一个人在超大声的说话,让议员稍微挪动了一下位置,离他远了一些,这些信息素刺激得它脑仁疼,“议员阁下,如果我们不使用感染者和宣教分队的话,单凭这些力量只够对付那种拿着木头做船舶,在行星轨道上扑腾几个小时就会因为空气漏的差不多而被迫降落的蛮族。”

“如果要对付一个和我们同一个文明层次的敌人,我想,我们的星旅者还不够多,我希望议会不是认为单凭四条轻巡洋舰和一条战术巡洋舰就能取得胜利。”诺亚补充说道,她自从转换为星旅者后就失去了信息素传递的能力,转为依赖于神经电流传递信号,所以必须通过一个植入到这个行动躯壳上的小装置来转换为生物化学语言。

“不,亲爱的,我们并不是来打仗的。”兹诺议员皮壳下的神经虫蠕动着,发出表示否定的声音,同时释放出强烈的化学信息素,“我们这一次是来和对方达成协议或者说交易的。”“交易?没有人在被投放感染者后,还会和任何一个米戈做任何一种交易,议员阁下,我想第二旋臂的情况套用在这里应该也没有太大差别。”埃里克反驳道“如果不是他们在军事暴力上过于突出的表现,我甚至会建议您和议会修改计划,使用武力手段强制吸纳他们进入我们的社群。”

对于米戈来说,它们在完美寄生后,会读取受害者的记忆体神经结构,并在自己身体内构筑神经结构,换句话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继承受害人的记忆和部分人格,也因此,它们从来不觉得自己这么干和屠宰牲畜其实是一回事儿,它们认为这些受害者是以这种形式和米戈合而为一,成为了一个文明的组成部分——以记忆库和知识体的形式,存在于米戈社会的每一处角落,就连它们的躯体也会被“作风正派”的米戈保存下来,继续使用。

换句话说在米戈的哲学当中,保留皮壳,记忆体和部分人格,并且记忆体保存在神经虫拟态脑当中,拟态脑保存在皮壳当中,对于米戈来说,和受害人原本的样子只是在结构和细节方面的略作修改而已,并不是把受害人吃掉了,一直以来它们的哲学和处世方法当中对于寄生这种行为都是这么看的——嗯,实际上,对于人类的哲学来说,如何界定生与死,他与我方面也是有类似的研讨,只能说是在哲学认知上,受到生存方式的影响,而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和差异。

【米戈虫式哲学:你看啊,这个人啊,他的躯体还是这个躯体,内脏我稍微给调整了一下,做的和原版区别不大的拟态内脏,一些重要器官还给好好的保存了,至于大脑我虽然是给吃了,但是我把记忆体和思考神经组织都好好的保存下来了,还放在原来的位置——所以说,你最多只能说我为了让他加入米戈大家庭做了一点技术上的调整,凭啥说我是把人吃了?凭空污虫清白?】

【关于原始木壳飞船上太空的问题,我统一解释一下吧:老实说,都不知道你们在哪里看到的谣言级了解。

实际上,上太空最难的不是怎么在真空生存,而是怎么突破大气层,人类在没有虚空移位器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大推力的火箭强行送上去,运载的吨位相对有限,并且起飞和降落返回都会涉及到很严肃的一个问题:空气摩擦,高速飞出和返回,飞船需要极高的耐热能力和结构强度,不然的话.........

而突破大气层后,因为人类火箭的有限运载力,单靠舱室内携带的氧气和物资根本不足以长时间在太空活动,所以必须有相当水平的维生科技,才能让太空飞行器在太空当中较长的活动。

那么假设:我们不需要火箭突破大气层,哪怕是乌龟一样以几十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点点爬上去呢?并且吨位普遍可达千吨级呢?(千吨:国际空间站左右大小)

那么实际上,在太空活动就是一个比较简单,而且缺乏技术含量的事情。

首先是气密:大气压真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可怕,感觉会像气球一样一扎就爆炸的,大概是漫画和脑补小说看多了,而做一个密封程度过得去的容器,实际上......难度并不算太高——虽然,他们可能无法保证空气一丝一毫都不泄露,但是,对于他们普遍不超过2-3周航程就会靠港一次的活动范围来说,泄露的空气还不足以造成明显影响。

而且他们都有各自的补充氧气循环的办法,比如氧气棉石之类的东西。

还有别小看木头啊,和金属硬度接近,甚至更轻,更坚韧的木材又不是没有,老实说,别说这种黑科技了,就算是人类哪天用特殊的高强度木材做飞船的一部分结构材料都不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恒星辐照:由于次元航道的特性,飞船都会在行星附近跳出,所以,只要不是作死跑到水星轨道之类的地方待着,也没有太多飞船自燃的危险,可以及时的躲进行星的阴影当中,而在远离恒星的地方,实际上日照强度不足才是主要的问题。

低温问题:太空当中没有空气对流,实际上,飞船以热辐射散热的话,这些老式木质飞船的热辐射功率低得可怕,半天散不掉机械能转换的内能,导致机械结构升温,全船闷热得就像是在蒸桑拿才是问题。

最后是高能粒子流:这个才是真正的称得上的威胁,但是,有个技术性问题是,在你因为它得白血病或者癌症之前,就这种原始封建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水手的平均寿命来说,你也差不多该死了,很少有活到那个年纪的时候,而即便活到那个时候,得了癌症,在一般人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说,外星人在两个黑科技加持下,上太空其实是很简单的,在太空当中飞船活动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让船员出舱活动才是真正的难题——所以,有这种技术的,差不多就是正儿八经的可以达到二战到冷战水平的科技水平的物种。】

关于太空航母的设定:

关于太空航母的设定:

首先,需要纠正几个错误的观念:

第一,太空没有阻力,所以,大小物体的速度是一样的,并且大的可以携带更多的燃料和装备。

大小物体的速度是看燃料或者说推进质量在整体质量当中的比例,而不是看哪个带的数量多,所以,在这个计算上,比照的应该是双方的干质比,而不是吨位;这就是小白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在该用干质比例的计算上,习惯于混入吨位来计算。

而实际上,大船不仅仅速度比小船慢,甚至于如果从干质比来计算的话,燃料占比甚至比小船,特别是无需携带驾驶员的无人机小得多,也就是说,实际上大船携带的有效燃料和装备是比小船还小的(从比例来说,但是,问题是在这里的的确确就是该用比例。)

而出现这种感觉违反常识逻辑的情况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功能性模块的功率和体积的增长不是1:1的,打个比方说,假如一台100KW的发电机可能只有1吨,但是一台1MW的发电机可能得在20吨以上,一台10MW的发电机也不止200吨,换句话说,功率每提升10%,也许体积和重量不是增加10%而是100%乃至200%。

这就导致了,大船需要更大功率的发电组,更大功率的推进器,但是它们做功能力提升的幅度不如自重提升的幅度,也就是说,这部分的重量会飞快的占用掉大船的载荷;如果加上维生,货物,备用的弹药,防御的装甲,必要的逃生船等等一系列设备——可以说,留给燃料的载荷已经不多了,而功率和载荷不成比例,就导致了大船的加速能力会非常的糟糕。

这就是为什么宇宙没有阻力,但是我依然不赞同疯狂巨舰大炮的原因,因为那除非你有体积质量超小,但是做功超级大的迷之引擎(PS:哪怕是核聚变的质量蒸发也只有千分之四,而反物质燃料消耗的质量是小,但是那个约束装置怕是1000吨都不止。)

换句话说,巨大型船只在太空当中其实和地球上的区别不是非常的大,有着优秀的自持和生存力,但是为了节省燃料和取得最佳的功重比例,速度和加速度都会较低,通过长时间高比冲加速来取得大航程,但是航速和机动灵活性就......只能牺牲掉了——毕竟机动性和航速差只是生存力不强,牺牲航程的话,那就是根本跑不到战场,那说啥也是没有用了——码头皇后的价值何在?当旅馆吗?

第二,小船更加浪费工质,不如大船经济实惠。

这就涉及到和上面一样的问题:该用干质比例的时候,你们给我用吨位数值比,该用数值比的时候,你们偏偏喜欢上比例计算,这是.........什么鬼?

例如舰载机,需要飞出加速1,飞回减速1,返回加速1,姑且降落让母舰电磁弹射通道反向提供推力减速不消耗工质好了,也就是说,舰载机一次攻击需要携带3倍的燃料,或者说,用在加速迫近目标,攻击敌人的燃料只有实际携带的1/3最多,单纯和自身比较的话,这毫无疑问是不够经济实惠的。

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战舰难道不需要返航,不需要减速入港吗?几十吨重的舰载机可以电磁拦截阻停在弹射通道当中,空间站可没那种让几万吨的飞船阻停的奇妙黑科技啊,也就是说战舰实际上用在交战,机动和突防等等一系列工作上的燃料也只有自身的1/3到1/4而已,哪怕是从比例上来讲,你多带驱逐舰和多带舰载机,消耗的燃料比是一样的,甚至后者可能更高点。

但,你们又忘记了——燃料商给你加油时可不是按照你燃料占的比例算钱的啊!他们是按吨位给你算钱的啊!实际上,按照你们的这种算法,大气层内的战斗机也是超级不划算的,舰船只需要克服水和空气的阻力,而它不仅要克服大气阻力,还要时刻不停的和重力对抗,时间越长越亏。

所以,在这个时候,是应该用吨位数值比的,战舰进行一次猪突猛进,推进到舰炮或者舰射导弹射程当中打击消耗的燃料吨位可比你在原地丢出一群舰载机轰炸目标消耗的燃料吨位大啊!

直白说:你去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可不是看你们油箱按箱算钱,是按升算钱的啊!

然后是正文:

太空航母的优势是什么?

1,侦查幕优势,

携带的大量子单元可以以弹射速度惯性弹射,换句话说,航母在进入战场之前就能将大量的耳目送到战场当中,在双方都开启索敌雷达或者巡天镜找寻敌人的时候,舰载机会先一步的被发现,同时,也会先一步的发现敌人,也就是说,航母可以取得一个主动权优势,这很重要。

尤其是我并不赞同那种日式决战兵器的思路,一只舰队航母虽然是核心,但是并非是全部,实际上会是一个由坚船厚盾,配备大量防空武器的重型战舰担当近卫,脆弱而携带海量攻击导弹的武库舰担当攻击手的复合型作战群,航母担当指挥,侦查和远程消耗的核心,其战术目标不再是过去那种直接送敌人上天的模式——而是在进入战场接火之前,尽可能的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并削弱敌人的数量和消耗其战斗力。

那么在取得先手优势的情况下,接下来武库的导弹幕就能很好的压制对方,并取得击杀成果,没错,太空航母并不是二战水面那种人头狗,而是强力辅助,而舰载机的武器配备也不再是以摧毁敌舰为目标,而是以摧毁敌舰防空,拦截,雷达等设施为主,也就是说,本质上也不需要什么奇奇怪怪的主炮之类的东西来破防——何况说,现实不是游戏,防御的成本很多时候都是高于攻击的,装甲或者护盾的意义是让你不会被秒杀,而不是让你变成打不动的城墙。

2,回收优势,

也许有人会问,舰载机为什么不直接神风砸上去呢?就像是导弹一样,因为:弹药比飞机便宜啊!舰载机的可回收实际上是一种不错的优势,特别是在展开侦查幕的时候,因为现实不是5V5的竞技游戏,没有人给你保证过战场上就一定有敌人,那么如果是丢一次性的侦查导弹,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敌人没有在这个区域呢?

你需要转移搜索下一个区域,那么问题来了,之前丢出去的导弹就全部损失掉了,你只能再丢一批,如果这么算的话,导弹的整体重量是大于载机所消耗的燃料的。(舰载机的燃料总额一般是飞机的50%-75%)

【顺带一提,这里也必须套用吨位计数,而不是比例计数,因为舰载机的燃料和导弹等等都是占用的航母的有效载荷,为此,航母牺牲了大部分的武器装备和防御来换取更大的运输载荷,而1%比例的载荷,实际上能够携带的舰载机并不是一架两架,燃料也不是一次两次攻击的份额,而航母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10%-12%比例总载荷作为舰载机的整备,燃料和武器弹药载荷的。】

【而且还有一种神奇的后勤船只叫做——飞机运输舰......将燃料,飞机,整备支持分成三个模块,最后一个战场飞控,整备,收放由航母执行,单纯的搬东西当然是后勤部队的事情。】

3,曲线攻击和延长射程。

介于本书的次元航道不是EVE那种夏姬八随便就能跃迁的,所以交战基本就限定于行星或者卫星轨道上,那么对于航母来说,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玩法了,释放舰载机从行星或者卫星边缘穿过进行探索,然后引导隐藏在背面的武库舰进行曲线打击攻击,对于敌人来说,由于星体阻碍,不管是啥雷达估计也没法进行顺利的探测工作,找到藏在背后的航母和敌方武库舰。

而在空旷地区,这个当掩体的工作.......那边的战列舰,该你了!打开你的环轴浮游盾,升起你的全部炮台,给后面的两个脆皮输出搭起一个坚不可摧的盾墙!顺便把雷达照射波一起挡住!

而延长射程就更加不用说了,不管是激光也好,导弹也好,哪怕是在没有阻力的太空当中,它们的有效射程都不是无限的,激光会散射(哪怕是GJ级的魔法激光其实也很难在LS级战场上有足够的杀伤力,这个距离差不多就是介于致盲器和手电筒之间的效果。当然,你非要说TJ级的神话激光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顺带一提,人类核能输出水平最高25TJ,嗯,总额........实际上有效利用率大概在10%-20%之间。),导弹机动变轨工质因为躲避近防炮耗尽后,也会变成无威胁的直射弹头。

那么尽可能的将发射器和发射平台送到战线的最前方投射武器,并且尽可能让它变得更小,更不容易被发现,更加不容易被摧毁就是延长射程,取得距离优势的重要一环,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使用舰载机。

简单说,把舰载机作为导弹发射平台送到前线,然后射完回家,消耗的工质燃料虽然相比其自身来说是一种浪费,但是相对于需要将沉重的舰体加速,并不断平移机动规避直射武器攻击,还需要开着近防系统不断击落来袭导弹,一点点进入自己武器射程的战舰来说,无疑是实惠多了——还是那句话,加油不是按箱算钱,是按升算钱的——但是,机动力是按你燃料箱和整体相比所占的比例算的。

4,防御优势

舰载机或者说值卫无人机可以前出,在更近的距离,更精确的位置上拦截来袭导弹,因为对于反舰导弹来说,打中这些无人机是不划算的行为,它们的袭击目标从来是敌方的母舰,而轻巧的防空导弹又很难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命中环绕母舰一段距离的高速无人机——何况说,近防的战列舰又不是吃素的,一排核弹幕洒出去,直接就送没有装甲壳保护的轻型导弹上天。

那么对于值卫无人机来说,这些导弹就是属于是不会打自己,也不会规避自己的活靶子,它们有足够长的距离和容错率来保证尽可能的拦截掉敌人的来袭导弹——而对于敌方航母来说,清理掉这些令人厌恶的前出拦截浮游炮或者舰载机就是机群的主要工作——不然武库舰的命中率可能会低到一个非常难看的程度。

本书当中的太空航母或者说航母战斗群编列:

人类:

最前阵:无人机防御舰,装备无人机盾墙,可以随时在任何需要保护的己方战舰前方展开,作为一层额外装甲盾使用,本体则是以拦截无人机和大量的GW/MJ级激光炮台为主,不承担任何对舰攻击职能。

次前阵:装备重型电磁炮和核弹弹幕的战列舰,有着宽大的舰体和强力的雷达组,并且是全舰队装甲防护力最高的舰种,同样基本不执行对舰任务,只负责对突防到近距离的单位进行面杀伤,以及提供中近程雷达辅助效果。

核心:航母,电子驱逐舰,侦查,搜索,干扰,压制,以及对舰攻击的全能核心团体,航母本身缺乏火力,近防交给前出一小段距离的驱逐舰和值卫无人机负责,主要是承担无人机的整备,更换,收发等工作。

后阵:武库舰,主要负责配合航母点杀目标,优先击杀目标驱逐舰和电子战舰,其次是暴露出本体的防御舰,再次航母,最后战列和辅助船只。

后勤位:和舰队保持一段基本距离,不会过于接近战场也不会因为过于远离被偷袭的程度,当然,考虑太空当中伏击和偷袭的难度,一般来说,这个距离是偏远的,更多是考虑战地送达补给的效率。

航母弹射模式:

并不是宇宙平甲板船啊,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轴炮造型的东西,四面是整备舱,机库,动力组,防御系统和推进器,中央是两条贯穿船体的空腔,这里面一条通过电磁力或者说虚空移位器的功能进行弹射。(一个超巨型的可前后滑动的转环,中间起到主轴功能的是就是一个类似左轮枪弹巢的构造,电磁传动,飞快向前弹射将弹巢连带里面的无人机一起抛离出去,然后弹巢解体,将无人机分散向若干个方向或者指向前方,随后无人机开机工作。)

而另外一条则通过电磁力阻停返航的无人机,可以节省无人机的燃料消耗,最终无人机会在舰内机械结构和电磁阻拦网的作用下停在舰尾,然后通过货运电梯回收进两侧整备舱,进行装弹,补充燃料等工作,然后坐电梯下去,进入弹射区,装入弹槽当中。

整个整备和再装填复飞作业几乎是按甲板层数进行的流水线作业,高度自动化,第一层卸掉无人机上的挂架,空架和带弹分别走左右两个不同的整备升降通道,卸掉挂架后,进入下一层,开始卸掉空燃料箱或半满燃料箱,然后挂上新燃料箱,如果受损的话,则是从第一层上升到上甲板的修理车间,不再参与往下的流程。

再下一层装好新挂架和新武器电池,平移进入复飞装填区,装入这种简单廉价的弹巢当中,然后等待起飞区空出来后,滚动装填进加速环中央,然后.........弹射起飞。

而无人机起飞速度远远大于回归所需速度,因此燃料的消耗也不是1:1:1,实际上无人机起飞和回归时燃料消耗是相对最少的,减速停止时才是最多的——起飞的时候,无人机是:弹射速度+母舰航速+飞机航速。其中只有飞机航速需要消耗工质或燃料。

而回归的时候,减速阶段是需要减掉这个末端速度,消耗的燃料最多,最后返回时,为了不至于电磁阻拦网拦不住(拦不住也无所谓,后面是没有船板的,直接穿出去,然后自己有燃料的话,就自己开机减速飞回来,没有的话,就等着后面的后勤飞船或者母舰周围的其他值卫无人机进行手动捕捉,带回去,至少比一头撞在机库上,来一次轰轰烈烈大爆炸来的好。),加上母舰还在往这边飞,所以说舰载机相对母舰的速度是母舰航速+飞机航速。

实际上是起飞燃料

PS:如果是多条航母的话,甚至可以选择去停后面那条船的降落跑道。

最后:

大致上,航母的作战流程就是这样了,并不是什么1V1的迷之单挑,也不是什么大家都在射程内的公平战斗,更加不是什么单场包干全场工作的全能战士。

当然,也不是太空版平甲板晒鱼船就是了。

第文王八卦章 交易......达成了

第文王八卦章

虫群空间站,先驱者

议员挪动着它颇为肥壮的身体,微微避开了在它看来近乎于咆哮的浓郁信息素,“我的计划是,我们将以诺亚和星旅者作为主要的接触大使。”议员看向一旁的雌性舰长,“星旅者是族群当中以放弃再次寄生能力,换取和飞船整体共生能力的异化个体,除了进行遗传代码上的分析外,他们无论表现形式,还是外貌都和我们米戈不同。”

星旅者更像是米戈自愿转换而成的机械人,它们终身生活在飞船之中,与飞船共生,并且失去全部的繁衍能力,但是也因此换取不需要寄生,坚固而可以耐受高温,寒冷,强酸环境的异化躯体,从而更好的适宜恶劣的太空环境和异星球开发等工作。

“议会不是来开战的,或者说不是来现在开战的。”议员说道,“我们的目的是和那个未知文明搞好关系,至少是摸清楚他们的知识体系,生理信息,社会信息以及军事力量,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他们的警戒心。”

“那您打算如何完成?”诺亚半爬在会议台上,“他们对于异类的容忍度可能并不高。”

“但是,他们一定需要这个。”议员的附肢推出了一个装着半透明粘液的容器,埃里克狐疑的看了看“孵育抑制毒素?抱歉,议员我不知道您的意思是指什么......”

“由于探险队的行为和他们自身的愚蠢,现在应该有很多的野化虫群正潜伏在他们的文明深处,这些野化虫群从来不会好好的进食,也不会遵守议会的条例,它们只会吃光那个生物的一切,然后把它作为一个单纯的巢穴使用,这对于族群的利益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它们应该需要这种可以抑制野化虫群寄生和繁衍的物质。”

虫群用于控制虫口的生化产物,可以有效抑制卵荚破裂和成熟周期,并且杀死大部分不够强壮的幼虫,在保证虫口不至于膨胀的前提下筛选更优质的幼虫,而这是米戈在寄生前一任文明的之前,他们设计来控制并筛选这种“生物兵器”的产物,之后虫群正常沿用了这个不错的优生优育体系,从盲目满足族群饕餮胃口的蝗虫转变为了能够控制虫口需求,更好规划生产和需求矛盾的现代化虫族文明。

“如果搭配我们用于抑制神经虫产卵的药物,应该就能大幅度的削减其野生虫巢的数量。”

“可是议员,您就不怕他们吧这种东西应用到我们身上吗?”诺亚反问道,“毕竟它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生效的。”

“可我们不会把同化工作做得就和进食一样,不是吗?”议员调皮的晃了晃附肢,“我们只是需要多费一点时间,功夫,直接使用成虫寄生同化,不会做得那么.........粗鲁和.........肮脏”

说来你可能不信,米戈虫虫一向是自诩为优雅而有风度的绅士。

态度和蔼而友善,爱好和平,在审美和艺术方面也有独特的建树,热爱学习和文化,从来不会把进食现场弄得血淋漓的极不雅观,同化工作也是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甚至于在完全同化之前,对于受害者的中下层人民来说,这些寄生后的高层官员甚至称得上是任劳任怨,认真负责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同化开始,几乎没有文明能够挣脱,这就像是在一边吞食对方的文明,一边在注射麻醉液,让对方在快乐当中死去或者说被替代。

可以说,如果米戈虫虫对于你的皮囊和科技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情况下,它们其实是非常好相处一群人(虫),谈吐温和,涵养良好,慷慨大方,在遇到落难者时也会尽可能的进行救助(前提还是,如果它们对你的科技和皮囊不感兴趣的话.....),对于某些不明真相的,过于孱弱的土著而言,米戈虫简直称得上是助人为乐的善良正义的伙伴。

对方很惋惜这些小可怜的身体过于脆弱,没有加入虫群的必要和价值,当然,进行“技术调整”也容易出问题,而且科技方面也乏善可陈,最后一般是寄生个少数几个人,看看情况就不会进行后续动作——通俗易懂的解释就是:因为你太难吃了,所以米戈虫虫把你当观赏花卉或者可爱但是不能吃的野生动物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