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第23章

作者:固有结界科学化

法洛斯-2号卫星

一道横贯整个环形陨石坑的裂痕内,柔和的金色光芒脉动在黑色的建筑物和机械之上,停滞的心脏重新开始跳动,轻元素在高压高温下聚合,生成一个氦原子的同时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灼热的等离子气体被分散,约束,飞快的流过犹如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般的发电阵列,明亮的电弧将沉睡中的古老工厂唤醒。

一台台停滞保存库重新开启,机械体们有序的离开自己的“床铺”,涌入各个重新运作的生产线之中,库存的零件就像是瀑布般顺着生产线流动,飞快的被组装,搭建为一台台体积庞大的骨架,焊接甲板,链接舱室,调试功能,最后三台双联装等离子炮被装载在战舰的三个预设武器站上。

这条小型护卫舰在短暂的沉默后,便汇入了轨道上浩浩荡荡的舰队之中,按照预设的战争方案进行分组,然后跳跃向一个个战场(跳跃器不会出现在质量点太远的地方),经过数个月的鏖战,法洛斯星系每一颗行星轨道上都几乎布满了残骸,其中绝大部分是这些机械体的。

它们并非是某一个文明的主人,只是某个文明在失落之前遗留的一点余晖,初期与这些来自其他地方的科技发达的敌人交战的不过是库存的还能使用的战舰,而之后,它们也只能按照标准建造模块,将库存的零件转换为战舰,唤醒一个个沉寂已久的军事基地,修理,回收,再组装,尽可能的拼凑出更多的战斗单元投入战场。

因此,在初期的苦战之后,人类发现这些造型时髦,一股子高级文明味道的机械体的战斗力几乎是呈现雪崩式的下滑,不管是战舰也好,武器也罢,还是别的什么电子设备,机械产品,漫长的时空总是会在它们上面留下深深的刻痕,也许对于专门放置在格纳库里面的战备战舰来说,这个影响还不是很明显。

但是,随着那些利用回收的零件简单处理后组装的飞船和武器就开始在战斗当中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事实上,不管是什么设计,什么武器装备,都是不可能一辈子不坏的,那种感觉打仗就是拉出两边的阵容,然后理想化的考虑一下战斗力就决出胜负的东西不过是游戏里面的事情。

相对来说,这一点对于人类和机械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双方的战斗人员都需要在战场上同时和敌人还有自己的后勤以及设计师战斗,反应堆故障,推进器卡住(移位器),武器站数据链出错,雷达和射控间数据传递受干扰,武器系统过热太快之类的大小毛病基本上随着进入激烈战斗状态就是层出不穷。

虽然双方都似乎想到一块儿去了,后勤里面都有船坞车间船这种奶妈,但是,相对于坏一个就少一个,要么凑合着拼一拼,修一修用,要么只能换一个的机械体来说,人类就可以根据战场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战舰的设计,并对现有的飞船进行针对性的改装。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械体的飞船越打越少,越打越弱,人类的舰队在源源不断的进行支援,翻新,升级,越打反而越强,战场从一开始的星系边缘游击战一路压到了法洛斯-2号卫星和3号卫星附近的战场。

而巨舰大炮党,炮塔党,轴炮党,平甲板党,武库党还有隐匿党的党争也算是打出了一个结果,首先被淘汰出局的是轴炮党,威力大,射程远,奈何打不中而且自身的防护不是很强,而且在战场上经常变成敌人第一个集火的目标然后一点战果都没有就GG掉,相比它们的战果,美国人发现这些战舰还不如把中轴炮拆了做成防空巡洋舰来得划算,起码能够给友军挡刀子。

(别说周围插一身的小炮,你真当是打游戏啊?做模型啊?就算是打游戏,好歹还有一个装配点和配电管理的问题,这样一身小炮的话,你是异次元弹仓还是谜之秒功率上天的神秘反应堆?)

之后是炮塔党,古老的战列舰设计再一次被淘汰出局,理论上来讲,它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出了一番风头,凭借人类的机动护盾保护,很是扮演了一番残骸制造机的角色,一度让在地球上从战地新闻当中观战的某些家伙奔走相告——巨舰大炮的时代又回来了,然而......

当名为三叉戟级的航空战列舰或者浮游炮战舰出现在战场上的时候,巨舰大炮的时代在短短两天之内就落幕了,并不是什么跃迁飞行器,也不是什么超黑科技的舰载机,就是普普通通的无人子战斗单元,在进入战区后,母舰就开始释放舰载单元,大量的携带探测器的侦查机带着一半的攻击机群向着四面八方搜索敌人,并布置探测器和中继卫星。

于是,在人类舰队这边只是刚刚发现了有小型单位的附近的同时,对方就已经得到了人类舰队的航线,状态,布置在小半个战场上的通信卫星和中继站很好的扮演了干扰源和攻击引导源的角色,而人类的战舰在不断地追逐和搜索当中被得到信息的舰载机群从四面八方围过来不断放血。

也许这些搭载了虚空移位器的舰载机的火力并不强,或者说大致上相当于驱逐舰的AGS-R舰炮的半威力攻击左右,但是,它们同时还携带了电磁脉冲炸弹和那种干扰凝胶,人类的战舰主炮对于灵活而小巧的飞行器来说,命中率着实不佳,而且就算击落了这些舰载单元,母舰又会补充更多的单元。

当然,仅仅是这样不断放血的话,还不足以让这一类战舰淘汰出局,关键是之后利刃级导弹艇通过电子战机的引导,将一轮导弹全部倾泻在因为干扰凝胶而导致拦截设备大范围失效的战舰身上的时候,巨舰大炮的时代就落幕了,而一向喜欢走猎奇设计的法国人也为之付出了足够大的代价——三条大型星舰加上若干护航舰和友军全灭,成为五常里面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打光太空军的倒霉蛋。

然后被淘汰的就是美国人的隐匿党飞船,或者说不叫是淘汰只能说是生的太早不合时宜,最大的问题就是:美国人搞出的强隐身,低辐照的超级隐形战舰开启隐身系统后,友军都看不到它。

为了接入战场数据链,防止被友军误杀之类的奇葩事情,最起码能够让指挥官知道你跑哪里去了的话,就得开启主动波源——然后,在太空当中那就是和现行没区别了——最后这款设计被情报部门要走了,在正式战场上是大概看不见它们了。

【就像七娃一样,自己人都不知道你跑哪里去了,指挥命令都不知道该往那里发23333】

最后在战场上和对手互脏,互艹留下来的只有平甲板无人机母舰,导弹武库舰这两种大型星舰,倒是小型星舰更加侧重于防护和武器威力,采用的是还是重激光配短距离核火箭的流派,主要任务就是补刀和担当这两类战舰的第二道防线和贴身近卫。

法洛斯-3号卫星,铸造厂空域

最后一条三叉戟级航空战舰带领着机械体们凑出来的最后一批原装战舰守护着这个主人们的大型铸造厂,虽然沉寂已久的发电站不再发光,那些古老而沉重的机械设备也不会再回应仆从们的请求,但是,这里依然是它们必须防卫的地方,主人们遗留在数据库的战争方案指令集当中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它们就是这样做的。

“嗡!”电弧振荡器发出强烈的震颤,电荷向着约束器中央飞快聚集,一点极为明亮的金色在瞬间点燃,化作一道金红色流光穿过数百公里的距离,在呈现六边形的防御盾上留下一道深邃的融蚀痕迹,灵巧的小型机械体战机在发动完攻击后,将一大堆球状炸弹一样的东西投向这条孤立无援的人类驱逐舰,任由淡黄色仿佛某种排泄物一样的奈米凝胶材料将它的大半个身体覆盖。

随后,这架完成了进攻任务的机械体就在一瞬间化作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球,远处张开四组机械臂,露出内里超重型激光器的浮游炮或者舰载攻击机越过友军的尸体,向着机械体方向逼近,而更多的舰载单元和导弹在更加广阔的时空中厮杀,缠斗,围绕着一个个布设又被拔除的中继卫星,干扰卫星,那些小型战舰们则环绕在母舰周围,或是和舰载机一同前出,提供防空保护伞和额外的火力投送。

舰载战斗机为敌人放血,不断造成骚扰,不断释放干扰小卫星,并且摧毁目标的侦查单元的同时为自己一方进行火力指引,浮游炮或者说舰载攻击机以不亚于一般巡洋舰的火力沉稳的在母舰前出一段距离的地方向着敌人投掷无形的高热光矛和重型核导弹,拦截机们则负责环绕在母舰和友军身边,随时准备张开防御盾迎上去,用自身和携带的短距离电磁炮为母舰或者友军抵消一次伤害。

完全张开防御盾的母舰此刻则像是被蜂巢状的护盾保护在其中一样,呈现出一个椭圆形的布满六边形网格的深灰色球体,只有在进行放飞和回收舰载机的时候,这些深灰色板块才会瞬间收缩,变成一个大小不一的开口,这些防御盾无人机不仅仅是护盾,也是母舰的外置雷达阵列和感应器。

至于那一票导弹武库们的工作就是在己方中继卫星,电子预警机,无人机的引导下,将丧心病狂的“长枪”核导弹投掷到目标附近,然后聚变射流就会摧毁这些战舰,如果一发不行,那就再来一发,2000km的有效杀伤射程,平方米1.86GJ的辐照能级足以将它们坚固的耐热表层煮沸,蒸发,然后将内里的所有东西一起烧结成一块黑乎乎的垃圾和残骸。

一枚“长枪”攻击核导弹在三叉戟身边绽放,铁灰色的舰体在一瞬间变得犹如太阳般炽热而明亮,一个巨大的融斑伴随着不断的光激波在身体上扩散,短短不到0.1秒的辐照,就给它留下了一道深入骨髓的伤痕,破损处融化的复合金属材料就像是粘稠的糖浆一样在真空中慢慢扩散,漂移,冷却,变成细碎的黑色残渣。

这一击摧毁了它右舷的全部拦截网络,随后更多的“长枪”和“大红肠”还有毛子风味的“黑曜石”导弹不断在1000-2000千米的距离上绽放,约束器将数以百万吨当量的聚变爆炸的能量竭力偏转聚集向敌人,也许人类没有这些机械体那样优秀的小型化核聚变反应控制能力,能够在可控的环境下有序的生成一次次微型聚变,然后将这些轻核聚变产生的高温等离子变成一只足以穿透大部分装甲和盾牌的利箭射出。

(就是轻,不是氢,指的是轻元素,也就说氢,氦都算,所以用氦三的也是这种,重核聚变是铁以后的元素)

然后在无人机伞盾和机动浮游盾上吃一个大亏——但是,人类用当量弥补了这个缺憾,不管是机载导弹还是舰载导弹,都是这一类的核长枪,简单,粗暴,不讲道理,一旦打中就彻底没救。

如果说机械体的武器风格是极尽效率和精确控制,那么人类的武器风格就是精度不够数量凑,数量不够当量凑的类型,非要说的话,人类的核长枪对于聚变能量的利用率只有不到30%,事实上严格来说是10%的30%(10%核能利用率,30%的偏转率)和机械体等离子大炮那种将微型核聚变的效率利用到了高达70%以上,接近80%的程度没得比。

但......百万吨不够,就上千万吨,2000Km太远就在1000Km引爆的打法让机械体有点吃不太消——如果是他们早来一千年,主人们还清醒着的时候,法洛斯还是一个温暖行星,机械体们还有研发设施,参谋部门,完整工业体系的时候,也许鹿死谁手还是未知数,但是,现今,它们是必败无疑!

最后一条三叉戟分崩离析,超过10枚核长枪命中造成的战果让它变成了七八个部分,被引力拉向卫星的方向,随后负责对地面轰炸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们的AGS-R和重激光器一起在卫月地面上演奏属于地球风格的重金属摇滚,激光切断了工厂的管道,电磁炮的霰弹将这些珍贵的古代机器打成碎片,连同还未从数据库当中把回收的数据体导入新身体的机械体单元一起。

而更远的地方,跨过了卫星防线的浩浩荡荡的人类舰队在成千上万无人机簇拥下,向着法洛斯行星开进,大气层内不断有明亮的闪光,在真空中隐去身形的光矛在大气上界逐一显示出自己的光彩,仿佛若干喷射而出的光的泉眼一般,然而,和视觉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的是并非是光从行星上喷涌而出,而是光自太空射向行星。

大气被加热,机械体为了保护主人的身体不被微生物分解而特意释放的反光剂和杀毒剂飞快蒸发,气化,厚实的大气层当中一个个极速旋涡开始形成,狂风在地面上涌动,被高温热电离的空气仿佛在燃烧一般,发出扭曲的红色光晕,并形成一连串的冲击波,将地面上的厚实冰壳撕得粉碎,露出下面的黑色城市群或者说机械体保护城市制造的暖箱结构。

在确认登陆场安全后,OB了好几个月的陆军终于带着他们的全套吃饭家伙踏上了异星球的土地,这也是人类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对异星球生物宣战并将军队派上他们的领土。

(尼科是军事援助,帝国那边是私人军事承包,都不是真正的战争,也不是人类参战,从尼科解放战争全场人类就提供了老式军火和派出当地人组成的陆战队就能看出来,人类的现役重装备和军队是没有直接参战的。)

第肥电章 爆炸,更多的爆炸

第肥电章

地球联合国军,太空指挥总部

对于从地球上来到太空当中进行指挥,从头开始学习怎么穿纸尿布,怎么在飞船里面上厕所,就连呕吐都要学会怎么利用肺部制造压力将呕吐物喷射进容器当中,然后眼明手快的把容器关上这种事情,那些年纪大了的参谋和政客们是拒绝的,但关键问题是人类的通信技术并不能维持大型舰队进行交流,更别说在地球上指挥远在数千光年外的部队了。

即便是有通过让小船跳进次元航道,然后另外一边同样小船跳进去,然后利用这个通道进行点对点通信的取巧手段,不至于让战场稍微一大就只能让各级指挥官放飞自我,各自为战(PS:帝国人他们的操作方式差不多,将通信员塞进浮筒里面,丢进次元航道.......然后用无线电报交流,而更原始的有用焰火的,带着跳跃器的漂流瓶的,用荧光物质在虚空中涂鸦的.....),但是,绝对是不支持现代化战争的指挥节奏和数据量。

因此,这些指挥官们,还有要求必须在场得到第一手情报和信息,好在接下来的可能分赃大会上用来撕逼的政客们就不得不冒着随时可能一群机械体护卫舰冲过来,用他们的等离子大炮糊上一轮,这个星系的太空战斗基本上已经落幕,但是,还是有一些小型的自动制造厂还在不断的制造飞行器给他们找麻烦,因此,不得不一个个挨个炸过去,这就需要一点点的时间了。

(别说为什么不下去拆设备,抢科技的——虽然帝国人是一战的科技和战术,但是人类可不是,科技树这东西不是你抢个军工厂就能搞明白的,而且战争还没有结束,这个时候就开始撒欢的抢东西——你是哪里来的近代土匪军队吗?生死存亡的总体战模式下,不尽可能消灭对方任何可能的翻盘机会和有生力量,还惦记着抢东西?)

不过说,太空当中的战斗是落幕了,地面上的战斗还在继续,而最让坐在一侧的各国陆军指挥官们尴尬的就是:海军差不多把轨道和大气当中任何可能有危险的地面大型防御站和飞行物都给捏死了,可陆军目前伤亡已经超过五位数,但是别说有什么进展,全场就两个大佬没有被压回登陆场靠着头顶的护卫舰狂轰滥炸苟命。

一个是死生看淡,不服核弹的毛子,在连续几次进攻受挫后,毛子们开始上核地雷,单兵核火箭等等太阳色波纹武器,最后的结果就是联军1/3伤亡人数外加炸塌了大部分的冰架,弄得现在是敌人基本上攻不进来,自己也差不多打不出去,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提供给其他被锤得抱头鼠窜的联军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补给基地,并且不让好不容易打下来的登陆场被敌人推平。

还有一个就是最擅长和敌人玩这种拼耐力的拉锯战的兔子,另外2/3的伤亡一半都是他们的,但是,这也是唯一一个维持了进攻锋面,和敌人玩着进一步,退两步的圆舞曲的阵地,基本上联军还能动弹的成建制的部队都在这里,协助兔子们尽可能的扩大进攻面。

轨道登陆作战真的不是从天而降几个登陆舱就完事的,实际上,那种打法一般是情报明确的斩首战术,小股精锐部队在正面军团掩护下,投入敌后,快速消灭目标的指挥部和战争老大,但是,这也意味着在这些看似无双英豪和敌人的愚蠢送经验战术的背后,正面战场上还有成群结队的大头炮灰在浴血奋战,竭力拖住敌人的大部队回援。

但现在敌人的“首”在哪里根本没有人知道,之前舰队也发起过几次对地精确轰炸,但是,这群机械体就像是九头蛇一样,砍掉一个“头”长出两个“头”,最后,就只能玩最没技术含量的。

舰队密集轰炸,清理出登陆场,精锐部队伴随工兵部队登场,拍下野战基地,医院,机场,补给点,然后把船上的重型装备统统弄下来,让花了一个月的功夫坐船赶到,又边缘OB了几个月的战士们休息一下,熟悉一下环境,顺便把骨骼里面流失的钙质补一补,尤其是让兔子家的那些人形移动街垒们(猫人重装机动步兵)从晕船当中恢复。

这些精力过人,体能发达的重装机动步兵是兔子能够在机械体7X24无休不要命式猛攻当中站住脚跟的保障,人类士兵配合重型装备守白天,能够夜视并且夜间较为兴奋的猫人守晚上,不然光是拖,都能把人类军队拖到豹毙,于是,兔子再一次认识到了“摸着鹰酱过河”是一件多么正确的事情——军队无人化势在必行!

当然,这种局面也是有海军的锅在里面,“如果不是你们的舰炮威力不行,还用得着陆军这么死吗?”,可海军也表示“大气层这么厚,还有阻燃,反光,制冷一堆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地面上还有几百米到一公里厚的冰层,劳资又不是那些没事就去把纽约烧玻璃的外星人,哪里来的那么吊炸天的舰炮——核长枪导弹倒是管够,威力也不错,你们要吗?”

是的,人类的舰载武器威力......其实并不大,这个不大是相对于行星轰炸来说,并没有电影上那种一炮一座小城市的水平,威力最大的曼哈顿级巡洋舰的主炮如果不用核炮弹的话,最多只相当于不到100吨当量的威力,如果以水面战舰的标准衡量已经很丧病了,但是,如果以星际战舰对行星轰炸的标准来说——洗洗睡吧。

而天朝的重激光更是影帝级的效果,声光效果看着就像是在演独立日,巨大的光柱从天而降,冰面上迅速腾起浓密蒸汽,冰川垮塌,空气红热电离,大气被加热产生负压,暴风将云层搅拌成一个巨大的漏斗状的漩涡。

然后?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在冰面上留下一道直径可能不到20米的痕迹,融化并蒸发气化大约不到30米深的冰块,对于厚度可能在1Km以上的冰层来说,差不多就是削了点皮,除非是舰队集火打击,才能打出登陆时的那个效果,将整片冰川撕得粉碎——然后整个炮击编队因为配电组烧焦停火。

其实想想也知道,从获得虚空移位器到现在为止还不到三年的功夫,战前人类是什么科技水平,现在也不会提高太多,战前的重型激光炮没有投入实战,在大气内表现不佳,在太空当中也没有作为武装卫星搭载的武器其实也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如果是科幻电影当中那种杀伤力,以人类的尿性早就给自己的各种战舰,装备上加上了,不至于还在使用电热炮互艹,实际上天朝用的这个重型激光炮本来是月球核电站给地球输电用的装置,拿来轰炸的话......如果作为月球大炮的话,应该威力还是有点的,舰载的话......洗洗睡吧。

好在人类还有炸弹和导弹,舰炮什么的本身就用来殴打小朋友和小船的,真正体现炸逼本色的,还是各种地毯式轰炸,地毯式轰炸还有地毯式轰炸,“小管子?娘们!大炸炸!爷们!”这才是人类太空海军的武器画风。

再厉害的武器,再大威力的舰炮都需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聚集足够大的能量,然后将它们以某种形式精确的投送到敌人头上才能造成杀伤力——那么为什么不直接把这股巨大的爆炸能量直接在别人脑袋上引爆呢?约束,干嘛要约束,足够大的核爆,然后让爆炸威力尽可能向着一个尽可能小的扇面倾泻不就完事了?

如果在战舰附近爆炸会伤到自己的话,那就丢远点炸,然后把爆炸的威力尽可能倾泻向敌人,无炸膛之乱耳,无拘束之劳形,古有花岗岩,今有大红肠,子曰:导弹万岁!

一发不够,就再来一发,百万吨不够就千万吨,实在不行一亿,十亿,百亿无限叠加,地球人没人敢测试1亿吨以上的核弹,在太空当中谁特么管你这么多?在有了虚空移位器后,氘氚和氦三又不值钱!如果太阳的光辉不能解决问题,那就一定是这个太阳还不够大!

但是,在一颗布满厚达1Km厚度的冰层的冰川行星上用核长枪那绝对是石乐志,威力太大的话,那么还不如直接把加工厂修到轨道上,一天三顿的往下丢核长枪,过个一年半载这星球上绝对啥威胁都消失得一干二净,那我们叫陆军来干蛋的?可既然陆军来了,要提供火力支援,这个威力既不能太小,又不能太大,还得足够快速有效。

(太空海军:我看你们是在为难我胖虎!)

比如现在的轨道舰队支持当中,最受欢迎,也最有效的是天朝的空天轰炸机YH-2型组成的轰炸群,一堆EMP炸弹混搭着石墨纤维炸弹下去,那些机械体就歇菜,其次是美国的电磁炮护卫舰,这东西完全被大兵当武装直升机在召唤,两门双联装AGS-R舰炮可以提供相当不俗的覆盖火力支援。

但是,这些只能让人类勉强站稳脚,根本没法推进过去,而其原因就是摆在会议室里的机械体使用的武器,“我们检查过了,如果说这颗星球上文明有什么科技是我们势在必得的话,那么就是这种可以将聚变反应约束在一个小范围内的技术。”机械体的步枪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烫头发的夹子夹住三个圆环,最核心的是一个小小的纤细修长的凸起物。

“它的原理是将微量的混合燃料从这个尖端喷射出来,然后圆环上的激光器会迅速聚焦在这一小块氘氚燃料核上,将之打入聚变状态,之后这团移动的聚变火球会在通过后面两个圆环的时候,被激光和某种磁场精确的压缩为一个小点”墙上视频里一名干员熟练的演示着这种武器的操作方式,“然后就像这样.......”

一束金色炽热而明亮的流光一闪而过,实验室一侧特意布置的厚达2米的金属装甲上就留下一个可怕的熔融孔洞。

“微型聚变射流武器,或者可以称之为极高温等离子束武器。”视频里面的科学家介绍道,“他们的聚变约束技术和小型化技术非常的,非常的高明,其中不少构件的设计原理和作用还不明,建议尽量完整的夺取他们的数据库和大型图书馆,这里面应该有跟全面的介绍”

(这就是为什么不傻乎乎去抢军工厂的理由,打赢了,打残废了,有的是办法弄到科技,甚至更加全面和详细)

“它的威力足以击穿我们现有的大部分材质装甲,除非就像飞船那样,叠加数十层不同类型的烧蚀材料,做成机动护盾的模式,让它消耗,扩散,然后在高达十米以上的空间当中变成一团灼热气体”

“打断一下,就算是这团灼热气体也不是完全没有伤害的,如果人体暴露在其中也会被严重烧伤,我们可没有飞船那么厚的隔热层,也不可能给士兵们装备昂贵的热耗散装甲。”

“它的射速怎么样?”

“不是非常快,大概相当于半自动步枪的水平,射程上的话,在近距离的话,穿透力相当于反器材狙击步枪,在远距离则是相当于一把......额,火焰喷射器,总之,非常的棘手。”

“而且这只是轻型武器,重型的载具虽然不多,而且防护性能也不好,射程也糟糕,但是......它足以对付我们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有制空权和制宇宙权还打得这么尴尬的主要原因了。

额,次要原因是它们人太多,没有士气,不需要休息,在发现人类夜战的水平低于白天后,全特么是挑半夜三更来突袭,昼夜颠倒下,不少士兵都出现了神经紊乱和精神萎靡的情况,白天的精神状态也在下降,最后就打成了这般鬼样子。

“而且我们的战术也不适合在这种场合战斗,尤其是缺乏足够的在冰面上防滑和保护的装备”

“对,还有能够在冰面上快速设置的掩体”

“还有迷彩!”

现代化战争当中,步兵更加侧重于战术性和技巧性,而不是傻乎乎冲锋的炮灰,熟练利用掩体,无人机,数据链和各级支援单元,搜索敌人,消灭敌人,机动侧袭,斩首指挥官,获得情报,占领据点,设置阵地等等,但问题是——在一望无际,无遮无掩盖,基本上就是一个大雪球球和冰坨坨的战场上.......

妈耶,这时候,还不如请出我大苏联的钢铁洪流好使。

至于其他超限战术,目前貌似除了广域电磁压制外,其他的也没啥卵用:舆论战?目前为止没看见平民;情报战?除了从残骸上回收到的部分信息外,对方的生命形态,制度等等一抹黑;电子战,这个倒是起到效果了,电子部门窃听到了不少的通信。

但是,加密有点狠,目前解密起来的速度很慢,并且也对对方的指挥功能造成了不低的干扰——可问题在于,对于F2A和全框A这种战术方式来说,对方的指挥干扰不干扰的有区别吗?就像对于一个只会蒙头王八拳乱打的膀大腰圆力气足的傻子来说,你有一箩筐的武学知识和技巧也无用武之地啊。

网络战,这个......如果找到对方的服务器接口并且那些大头科学怪物们允许军方拿来当入侵口用的话,在说吧,不过仔细想想,对于这些机械体生命来说,找到他们的服务器不就是战争结束了吗?剩下的不就是一个铝热弹绑上的事情,用得着还打什么仗啊?

所以,人类就绝赞的愁眉苦脸起来,直到某个指挥官突然想到:那些耗子不就是人多不缺人吗?F2A?我们也会啊!至于那些聚变射流步枪,没关系啊,血肉躯体可是最佳的应对这种东西的爆反装甲,只要有足够的耗子在前面顶着,剩下的事情,不就是人类的拿手好戏了吗?

——在这蓝星湾,还没有敢和我们直立猿砍砍帮比爆炸的文明,没有!一个也不可能有!

【每日一鸽】

没有更新的两个作者,他们之间的作用和他们的咕咕和更新相关,一般和其咕率的乘积成正比,和其更新的字数成反比,一般表现为,同样的咕咕作者相斥,异种的咕咕和不咕作者相吸——库鸽定律

【昨日之鸽】

在一个由鸽子组成的系统当中,不可能同时有两个或以上的鸽子处于完全相同的咕状态,一个鸽子的咕大体上可以由若干种借口和理由组成,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两个鸽子的这些借口和理由完全相同——鸽子不相容原理

第天罡章 开了光的嘴

第天罡章

法洛斯行星-人类前进基地

大量的黑色吸热聚合物空隙地板在冰面上铺设出一个长宽约为2.2Km的正方形区域,大量的振动感应器和加热管道盘旋在这些聚合物地板之下,不时有细微的蒸汽自疏松的空隙之中冒出,由停靠在基地中央的维持着虚空移位器小幅度运转抵抗重力的075-2型护卫舰的反应堆供能和供暖。

由于环境的限制,基地四面并未挖掘常规的壕沟,因为这种东西只需要一场不大的暴风雪就能变成足以将人整个埋掉的雪坑,并且随后在基地排放的废热蒸汽作用下变成一条水沟,实际上,作为防御的是最近生产设计并送至前线的机动掩体模块,实质上就是一些带有弧度的聚合物覆钢板,它们半插入冰层之中,可以阻挡雪花和减缓风速,并且让后面的机枪防御位和覆盖在保暖羽绒布下并开着电暖的防御火炮,精密的导弹系统免于受到极低温寒潮的伤害与破坏。

营地主要分为六个区域,正中央是飞船和空军的停泊区,两侧分别是军营和指挥后勤部门与修理中心,简单的模块化机修厂,原本是用于极地战争使用的极寒环境一体化指挥舱堆叠在这里,并且在坚固的冰层下挖掘出了一些地下空间,同样安装了相关的一体化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