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卫青,我想打匈奴 第28章

作者:豆蔻

另外汉初的时候,汉朝不比匈奴弱,这点...不能说错。

大家知道白登之围,或许很多读者也知道,这场战争最开始汉朝其实最开始汉朝屡战屡胜,只是后面刘邦冒进才被围在白登山。

实际上白登之围只是正常战役的一个插曲,一个非常重要的插曲而已。

汉初这场匈奴与汉朝的战争中,汉朝从宏观角度来说,肯定不算输了。

战争从冒顿单于带兵入侵汉朝开始,占据了大量地域,随后刘邦带兵反击,收复大量失地,最终因为失误被围困白登山。

再接下来就是陈平献计,冒顿单于放出一个口子,刘邦带兵从这个口子中冲了出来。

这里大家要注意,并不是放了出来,是刘邦整顿军备,有序的冲了出来,区别还是很大的。

再之后汉朝陆续收服了失地,并且刘邦时期汉朝和匈奴还爆发过几次小型战斗,而且双方互有胜败!

是的,刘邦时期对抗匈奴吃亏了,但也占过便宜。

可是!或许部分读者翻了惯性思维,认为既然如此那么汉朝没道理怕匈奴吧?

这点...恰恰掉入了一个思维陷阱。

如果玩傻之逼的人应该知道,sv打牌的时候,往往有些打法,很反直觉。

我们下意识的认为,刘邦时期汉朝连五匹同色的马都照不出来,国力弱到那种程度,都能死磕匈奴,后面吕雉掌权,再到文帝景帝,国力日益强盛,还有什么理由怕匈奴??

然而现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答,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的。

汉初,尤其是刘邦活着的时候,汉朝虽然国力不算强大,但汉朝士卒和百姓都是经过铁血洗礼的。

想想看吧,秦始皇公元前210年驾崩,汉朝建立时什么时候公元前202年!

中间差了也就八年而已,其中大部分的时间还处于战乱时期。

可想而知,这代人是何等的彪悍!

再看君臣,帝王刘邦,在中国古代君王中,绝对算是雄主了。

将军里面:曹参,周勃,灌婴,付宽之辈不说什么经天纬地之材,跟韩信这种差个档次,但也算是优秀将领了,是从战争中打出来的将军。

文臣谋士:萧何,张良,陈平,娄敬。

这牌面不差了,尤其是汉初三杰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平价都非常高。

结果等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大家能叫的出名来的有多少?

周亚夫是一个,还有谁?李广?程不识?

说句人才凋零不过分吧?

当然这里也要指出一点,盛世难出名将,很大程度上说太平盛世不打仗,确实很难出名将。

如果说文帝景帝时期的将领比如高皇帝时期,那么百姓和军队呢?

首先说百姓,汉初的百姓真就一句,爷爷什么人没见过?什么仗没打过,怕你匈奴个龟孙儿?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你敢来,我就敢打。

但到了文帝、景帝两代休养生息,百姓没有经历过铁血洗礼,习惯了和平的生活,你在让他们打仗,百姓也得愿意呀。

军队五十年没有经过战争洗礼,其实也不是,景帝时期还有个七国之乱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战争爆发并不频繁,军队战力也比不过高皇帝时期。

因为古代发展缓慢,五十年无论是战术还是武器,远没有像现在这样完成更新换代。

只能说汉朝马匹多了些,后勤可以得到保证了,但要说脱胎换骨的程度,远不止于。

但匈奴那边不同,匈奴每年都在打仗,草原上活着就是掠夺和放牧,匈奴方面始终保持战力不减的。

因此真打起来,文景时期的形式,反而不如刘邦时期。

其次刘邦时期对匈奴互有胜负,也得有个大前提,就是在汉朝的地盘上打。

汉朝进入草原,并且取得胜利的,要一杆子支到卫青初次带兵为止!

好了,文景时期的情况总结下。

边关地区百姓除外,大部分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想打仗。

军队缺乏实战,战斗力较为汉初锐减。

将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点,刘姓藩王!这点小说中也会深入涉及到这点,会牵扯到一系列的剧情,现在就不剧透了。

刘邦活着的时候,刘姓藩王不会造反,但刘邦死了以后呢?

不解决藩王问题,汉朝怎么对匈奴用兵?

前面打着匈奴,后院万一着火了怎么办?

第二点,打仗是有风险的,且烧钱很厉害。

但和亲真的没风险,一个女人然后再准备所谓的嫁妆。

慨他人以慷的事儿,多简单呀。

打仗是会死人的,更是会对当权者进行洗牌。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沛郡功臣集团始终占据主要地位,但汉朝重军功。

倘若有个奴隶,打仗战无不胜,把匈奴车翻了,皇帝会不会封他做丞相,或者大将军?

蛋糕就这么大,底层蹦出来那么多人跑来瓜分蛋糕,那么原来霸占着蛋糕的那些人自然就不乐意了。

关键是这批人还有话语权...

因此现状如此,说汉朝不愿意跟匈奴开战,没问题吧?

当然小说中肯定是夸张化了的,为了加剧矛盾冲突。

夸张归夸张,但也是匈奴经济不行,否则怕不是妥妥汉朝时期的灯塔国?

再提前解释一个点,后面肯定还会说的。

小说里面,匈奴蛮族的单于并不是军臣,也不是伊稚斜,还是冒顿单于。

关于这位冒顿单于,也的确算得上是位绝世枭雄了。

有兴趣的可以查查,简直是小说主角的模板。

从出生到死去,突出一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至于和亲...为什么五年和亲一次,不是单于死了,纯粹是因为嫁公主对匈奴来说人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嫁妆。

单于又不会死,那怎么办?干脆直接五年娶一次。

这是设定,我觉得还算说得通。

由于这本书主角不是穿越的,因此很多历史是没办法在书中写出来给大家看。

因此直接拿历史套小说,也必然会有套不上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以小说中搭建的故事世界为主,至于讨论历史当然欢迎,汉朝这段历史很有趣,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趣,尤其是我们这一代人看,更加有趣。

可惜因为某些原因,在某些人嘴里,汉武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只知道穷兵黩武的暴君...

汉武帝对匈奴发动战争,也被某些人认为是错的。

真就跪久了,站不起来了呗。

很多自以为聪明人说什么,如果穿越到汉朝,更愿意活在汉文帝时期,也不想活在汉武帝时期。

然后再顺手踩两脚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甚至否定汉武帝的做法。

首先我并不反对说汉文帝时期的百姓,活的可能比汉武帝时期的百姓强。

但前提不是投胎在边塞地区,边塞地区的百姓,活的可一点都不好。

至于说什么否定汉武帝对外战略的,我除了说一句傻逼外,真不知道说什么。

给各位读者一个选项,八国联军之前,是希望拼着国家遭受重创,把八国直接按死在各自的国家。

还是等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之后,再匆忙间组织军队展开反击?

就怕真等八国联军打到北京之后,不是组织军队展开反击,而是选择带着金银财宝跑路,留下那些无辜的老百姓们任由匈奴们奸淫掳掠!

鲜活的历史,才过去多少年呀。

某些所谓的读书人,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读书人们,怎么就一点点教训都不吸取?

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中华五千年历史,是先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一笔财富!

怎么非要捡起西方某些国家,歪曲捏造的所谓真理,当做圣经一样供起来,反而对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屑一顾?

是读书读傻了,还是收钱收到手软了?

说的有点过了...不过大家其实也不太担心被举报的问题。

说起来很辛酸,这本书它不配...

没个榜一,你也配被举报?

再说我这本弘扬正能量,宣传华夏文明小说被封,也应该是在那些某些歪曲历史,污蔑祖国的小说后面吧?

第四十章:只有庸人不遭妒

对于卫青的问题,刘阳信没好气的说:“能出现在长安王城的匈奴蛮族身份都不差。哪怕是按照人族的标准,也完全有资格携刀佩剑。”

她解释完,又环视了一圈周围说:“先去挑选把成手的兵刃吧,然后再是衣服甲胄,最后再是看看坐骑。”

相较而言,之所以这样选,考虑到价格需求程度。

卫青不懂,自然也没什么意见。

被刘阳信拉着走进一家名为百兵阁的武器店,长安王城的武器店,基本都是有大背景的。

到不说官方禁止民间私卖武器,而是说兵器乃是凶器,很容易造成流血冲突。

一但爆发冲突,必然会有相关人士插手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