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同时穿越诸天万界 第165章

作者:三分元气

只要穿上就能飞天遁地,力气大到降龙伏虎,手中可以发射雷光,这样的铁甲,不是仙家之物又是什么。

能有幸穿上一次仙家宝甲,足以令这些平民百姓吹嘘一辈子。

像是最早跟随罗炎的那五百锐士,现在爱护机甲更甚于自己的老婆,日夜穿戴睡觉都不脱下。

罗炎亲自给这新进的一千铁鹰锐士,灌输知识,扭转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之后他便将原先的百夫长提拔为千夫长,又升任了几个机灵能干的伙长为百夫长,这便算重新调整了军队结构。

罗炎建立铁鹰锐士的时候,非常简陋,军官职位直接就是伍长、什长、伙长、百夫长这样五人、十人、五十人、一百人为单位架构的。

现在军队扩大,他便将职位晋升机制再次调整,在百夫长上设立千夫长,万户,少将,中将和大将。

罗炎没有借鉴宋朝的军官职位,宋朝的官位和官职,叠床架屋,冗杂累赘,看的人眼花,根本不明白一个官职到底是虚的还是实的,其职责到底是干嘛的。

这种冗杂的官职架构,会严重拖慢行政效率,罗炎这事业都才起步,又哪里会去学宋朝的这些糟粕。

给军队打好底子后,罗炎就令千夫长传鹰开拔大军,前往大名府。

千夫长原本的名字并不叫传鹰,他原本叫传平,寓意普通,平平无奇,后来被招为铁鹰锐士后,为了表现自己的荣耀和忠诚,就改了名,将自己叫做传鹰。

有的将士效法传鹰,也给自己改了名。

其中就有个百夫长叫元鹰,名字改的比传鹰都还霸气。

剩馀还有叫刁鹰、冷鹰、武鹰。

还别说,名字带个鹰,真就显得威武霸气,就算原先叫做林铁柱,把柱改为鹰,叫做林铁鹰后都显得好听多了。

改了好听的名,这些锐士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罗炎又专为他们制定了日常穿的军服、军旗、军徽、军歌……

置办齐全后,这铁鹰锐士再也不像一支杂牌部队,他们精神饱满,信念坚定,却是有了一支强军的风采。

整备完军队的第二天,罗炎他们的大军离开了浚州城,开拔大名府。

现在浚州城的分田工作还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大军虽然抽调走了,但是留下的二十名铁鹰锐士,也足以镇压浚州各种反对声音。

其实就算没有这二十名铁鹰锐士,那些已经分到了田地和等待分田的百姓,也会把一切阻拦他们获得田地的力量给打碎。

罗炎攻打浚州城时,显化的法相,在百姓的心中种下了深深的畏惧,却也消去了他们对造反的不安。

天子不过是天的儿子,神仙则代表着天,神仙要造皇帝的反,就不是下克上,百姓们就没有那么畏惧,甚至还觉得名正言顺。

这也是汉末黄巾为什么要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就是让跟随他们的人明白,他们是代表天来推翻朝廷的,是站在大义上的,让跟随他们起事的人心安。

罗炎用神仙身份消去百姓对朝廷的畏惧,又根植下对他的敬畏。

再用分田政策,拉拢中下层百姓,利益捆绑,用粮食结算劳动费用,安抚民心。

召开审判大会,打击浚州原本的土豪势力,清除原本的既得利益者,腾出大片的利益蛋糕,赏赐追随他的新阶层。

如此三板斧下来,浚州大换血,政权稳固,民心稳定,就和铁桶一般。

第205章各方反应

在罗炎接连击败蔡攸和梁方平的军队后,罗炎的名声更加的响亮,逐渐向着更远处扩散。

原本他的名气还只在河北、山东一带传唱。

现在直接就传到了辽国和金国的庙堂中。

在河北之地,起兵造反规模比罗炎大的比比皆是,但是那都是农民起义,首领也无特殊之处。

除了那几波三十多万的反军,规模少于万人的造反势力, 根本引不起辽国和金国的注意。

但罗炎就不同了,无论是他神仙的身份,还是他麾下军队的武装,都令天下各大势力侧目。

辽国应州,大辽天祚帝正在军营中踱步思索。

如今的辽国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能逼迫大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强大国家了。

如今是宣和6年,在四年前, 新崛起的金国就攻破了辽国的上京, 令辽国失去了一半的领土。

两年前金国又攻破辽国中京,逼迫天祚帝流亡夹山, 一度让辽国失去他们皇帝的踪迹,不得不又新立了一个皇帝。

新立的辽帝天锡帝,遣大使奉表于金朝,乞为附庸,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

天祚帝再次掌权,在去年得知萧干叛金,便以为收复失土的机会到了,带兵来到了应州。

可惜萧干不给力,他的叛乱被金国平定,天祚帝也彻底失去了收复国土的机会。

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得知了宋朝境内竟然崛起了一支神仙造反势力,便想着死马当活马医,想联络罗炎,帮他牵制金国。

辽国已有亡国之相,别说是想要借助罗炎的军队帮他牵制金国的荒唐事情。

辽臣李处温父子甚至在宣和四年的时候, 打算向南私通北宋的童贯, 欲劫持辽德妃纳土于宋,求大宋庇护。

辽国一向看不起大宋,却不得不纳土于宋换取大宋的支援,可见辽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李处温作为大臣都是这个样子,天祚帝还要更加的不堪。

在上京被破的时候,天祚帝日夜忧惧,提前就把珍珠宝贝打包好,备了两千骏马准备随时逃跑。

他还扬言道:“我和宋朝是兄弟,我和西夏是舅甥,到哪里都不失一生富贵。”

这种话都说的出口的皇帝,妥妥的昏君一个。

现在拉下面皮,拉拢一个神仙反贼,也算不得什么。

天祚帝思考良久后,开始研墨修书,派遣出了使者以为联络。

辽国这方面对罗炎的影响不大,是否帮助天祚帝,决定权在罗炎的手中。

但金国方面就不同了,金人对待新崛起的罗炎,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欲要乘着罗炎根基不稳的时候,扑灭他。

在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相约攻辽的时候,他们就见识了宋朝在军事上的无能,因此已产生了觊觎大宋江山的心思。

对于河北之地,金国也是垂涎欲滴,就去年还想招揽河北卢龙的辽兴军节度副使张觉,要封他为同平章门下事。

不过金国看似招揽,其实也只是为了稳住张觉,让他在金国攻打辽国的稳住点,打算日后再剪除他,然后获得河北之地。

金国容不下张觉,又岂能容的下罗炎。

罗炎一旦占据大民府,金兵南下的一条道路就被封死,对金国的战略方针将有重大影响。

所以罗炎现在已成了金国的眼中钉,欲要拔除,以解后患。

金国皇帝下诏让完颜宗望出兵浚州,解决掉罗炎。

完颜宗望就是去年杀掉张觉的金国大将,部队骁勇善战,实力非常强大,金国打辽国和杀狗一般,打大宋只怕比杀鸡都更轻松。

完颜宗望接到命令后,哪怕听说了罗炎的神仙之名,也是不以为意,以为是谣言。

假托神仙之名造反的事情,历史上不要有太多,完颜宗望觉得罗炎也是个假神仙。

罗炎能打下宋朝的浚州,不是他厉害,而是宋朝太弱了。

于是完颜宗望抱着这样的心态,率领了一千骑兵就挥师南下了。

金国女真士兵数量少,这一千金兵,已经是很多兵马了。

金兵的一千人,可以打一万辽军,可以打十万宋军,完颜宗望这次出兵就相当于领了十万大军,也算是战略上藐视罗炎,战术上重视他。

……

再说大宋庙堂这边对待罗炎的态度。

因为连金灭辽的大方针下,大宋朝廷整个对罗炎的态度,其实是不重视的。

童贯这些年一直主持伐辽的事情,朝野上上下下忙里忙外,都只为北伐。

收复燕云,北伐辽国,是大宋立国以来的心病,可比平定河北叛乱重要多了。

罗炎要不是在相州起事,地理位置太过重要,还亲自展现了法相,证实了自己的神仙身份,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岂会将一个造反人数不过万的势力放在眼里。

大宋每年叛乱被编成厢军的人太多了,在他们看来,先前的罗炎不过又是一个将被编入厢军的小虾米。

之前派遣蔡攸平叛,都已经算是给足了罗炎的面子。

毕竟蔡攸好歹也是跟随了童贯伐过辽的文官,平定个叛匪还不是轻而易举。

只是蔡攸翻车了,憋屈的死在了柳清河一带,尸骨无存,吓的众多大臣,再也不敢亲自出马,只诏令当地官员自行平叛。

可惜当地官员也不给力,继蔡攸身亡才一天,浚州便已陷落,为罗炎所掌控,让朝廷感到头大如斗。

且更令人惊惧的是,朝廷有密报,罗炎攻占浚州之时,已去世的寇凖化为城隍,与罗炎斗法失败。

这可是寇凖啊,那个活着的时候刚直强硬,强迫真宗抗辽的勐人,死后化为城隍仙神的存在都不是罗炎的对手,那他们又如何不畏惧罗炎。

宋庭,宋徽宗召集重臣在商议完北伐事宜后,又开始讨论浚州罗炎的叛乱。

商议北伐时各个大臣大喷口水,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一讨论罗炎,却各个闭上了嘴巴。

看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的大臣们,宋徽宗感到了不耐烦。

“说话啊,诸位大臣可有什么好的计策平定浚州罗炎的叛乱?”

大臣们面面相觑,良久有一人道:“妖道祸世,凡俗之人难以应对,陛下身边不是有张虚白等得道高人吗?不如让他们去应对浚州罗炎的叛乱。”

宋徽宗崇信的道士,他的麾下有张虚白、王老志、林灵素、刘混康、王仔昔、张继先、王文卿等诸多‘得道高人’。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神宵派领袖级人物林灵素。

不过林灵素这个知名的道门骗子,在宣和元年的时候治理洪水,被役夫袭击,宋徽宗这时才知道这位道士早就惹得天怒人怨,训斥林灵素归故里,不久林灵素就死在了老家。

现在宋徽宗面前的红人乃是张虚白。

想起自己的金门羽客,宋徽宗连拍大腿,兴奋道:“对啊,要对付妖道,就得真正的高人出马,快去龙德台宣张胡觐见。”

张胡就是张虚白,一众道士中,张虚白与宋徽宗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好。

他曾经酒醉后枕着皇帝的膝盖大睡其觉,并且经常直言无忌地发出批评性的警告,甚至针对皇帝本人也如此。

而张虚白的这些无礼举动,宋徽宗都容忍了,可见他对张虚白的宠信。

不过张虚白不是林灵素那样的骗子道士,他对于方术气数,没有不精通的,尤其善通太一六壬、金丹秘术,以太一派的学说,来预言吉凶,没有不应验的。

历史上金国擒获辽国天祚帝,派使者来通报大宋,宋徽宗高高兴兴地宴请使者。

宴会之后,宋徽宗再见到张虚白,对他提起宴会的事。张虚白就预言说:“天祚帝至海上,筑宫室以待陛下久矣。”

意思就是宋徽宗高兴的太早了,你马上也要落得和天祚帝一个下场了。

后来汴京失陷,宋徽宗果被掳北上,在金国那里饱受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