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综武世界修仙 第145章

作者:胜郭

李秋水说话间,就已经动了手。

上来便是一招白虹掌力,速度极快,带有刚猛之风地朝着林栋而去。

啪!

“莫要挡路。”

林栋手中的剑,自行弯曲,接住了这一掌后,轻描淡写地一弹,便把李秋水给弹了出去,就像是在赶苍蝇一样。

紧接着,甩飞李秋水,依旧“目中无人”的他,低声嘟囔道:“这一招,好像很有那么几分意思啊。要是加入剑法中,我的剑道也许可以再增加一点了。”

“此人怎如此恐怖?”

另一边,被甩出去的李秋水压根没有再度攻上来的意思,而是满脸骇然地道:“他的实力,恐怕比师兄,不,就算是师父,也都高了不止一筹,他到底是如何练的?”

李秋水不傻。

如果把对面的林栋换成是巫行云,或许她怎么也不会在乎实力的高低,便是拼了命,也会去争斗。

可林栋就是林栋,跟她之间没仇,不至于那么疯狂。

所以,她根本不会再行攻击。

便是王宫毁了,又如何?

不过,她不找林栋了,但是林栋那一双无神的眼睛,却渐渐转到了她的身上。

“这一处方向,似乎有些意思,于我剑道更是有益!”

……

……

注①:拓跋氏以炎帝为祖,并自认正统(哪怕是历经晋、隋唐、五代十国、大宋,这一点都没变过,他们一直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其实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是正统。但古代里面总归要比一比谁更正统的,这关系到统治权),这是正史记载过的。

俺好歹写过历史,这种基本错误还是不会犯的。

第86章 俺拿史料出来了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韂。”

这是游牧民族居无常处,迁徙为生的真实写照。

如果从黄帝部族的有关传说与考古发现相对照,更可以说明黄帝部族的属性。

另据《国语·晋语》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姬水在今天陕北(泾河),黄帝部族原先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考古上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对应,由豫西晋南延伸至京津冀一带,与关外红山文化相融合,诞生出考古学上一种新的文化——哈克文化,辐射至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一带(哈克是内蒙古东部一地名,哈克文化即由此得名)。哈克文化有一重大发现,出土了大量玉石箭簇,与古史所载黄帝以玉为兵相吻合。黄帝由华北平原北部南下,逐鹿天下,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追本溯源,黄帝部族原是西北一游牧民族,东迁至华北与东北交界处,南下而有天下,其后仍长时间保持了游牧民族传统。

由此可见,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

比如鲜卑、匈奴就是黄帝子孙。

《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晋书》、《北史》都说:“始均为鲜卑族始祖。”

《晋书》还称: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

这里说的昌黎棘城,就在今辽宁义县。所谓的“有熊氏之苗裔”,就是黄帝后人的意思。

另外,匈奴也是黄帝之后,据《史记·匈奴本纪》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夏后氏即夏朝王室,为黄帝之后,故匈奴也是黄帝后裔,汉代匈奴祭祀,黄帝、大禹是其祖先。

据此,匈奴、鲜卑都是黄帝子孙,而北方游牧民族多与此二族有关,都是黄帝子孙。

因此,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都是黄帝子孙,一起构成了咱们今天的这个大家庭。

……

结论是:不论辽国,西夏,还是后金、大理,甚至现在的越南,韩、朝、等国都跟那几个人(炎帝、黄帝、神农“有人说神农不是炎帝”,蚩尤)脱不了关系。

所以,别杠了呀兄弟,这都是事实。

另外,不是他们太能生了,而是这些人太能打了,打下来就分封儿子,儿子又去学习老爹(黄帝御女三千,直接飞升【这属于是后人美化祖先LS…的性质吗?看来俺属于返祖】,儿子学学有啥不对的?要是规矩大一点,睡三千不行,但睡个一千五好不好?那就是一千五百个孩子,甚至是四五千个,活下来两三千,再一分封,你想去吧,反正到最后,还有人比黄帝后裔能打的吗?……)因此到了后来,咱们这些人加起来,大多都属于这几个人的后代。

还有,人家西夏为啥不能自认正统了?

他们来自于哪里?鲜卑拓跋氏啊!

鲜卑拓跋氏是谁的后代?不说他们追寻祖宗的脚步了,就说拓跋这个姓,就是鲜卑语里黄帝后裔的意思呀。

都特喵一个祖宗,只是有些人开始农耕,有些人则是游牧,没多大差别的。

俺史料都拿出来了,不会还有兄弟要继续抬杠吧?

当然,要真说起来的话,他们也可以不是正统,但肯定是后裔,这样说总没毛病了吧?

最后的最后,俺是写历史的呀,虽然成绩不好,可不代表俺不查史料呀。

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了。

鞠躬。

溜了。

第87章 李秋水:你不要过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