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中之马的魔王
王哲突然忍不住吐了出来,这和在战斗或者是事故中死去的人完全不一样,在绞刑架上挂着的,似乎不是人,而是一只只待宰的牲畜。他拼命地摇着头,那些因为他的失职和处置失当而死去或者是永久“失踪”的人的脸似乎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让他无法遏制自己的身体,几乎把胃里的所有东西都吐了出来。
整个河谷里静寂无声,除了王哲呕吐的声音,就只有河水在河道里一次次撞击堤岸的哗哗声。
这终于让张晓舟感到了一丝安慰,他们这些人终究还保留着人性、道德、同情、怜悯和其他值得拼命去保护和捍卫东西,没有被这个世界变成野兽。这些人当然是必须处决的罪人,但他们同样还是人,活生生的人。
如果这次处决最终变成一次如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些处决一样的欢庆,如果人们怀着的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而是麻木、冷淡、无所谓,甚至是兴奋,如果人们对于联盟剥夺这些人生命的作为欢呼雀跃,那对他将是沉重的打击。
幸运的是,人们并没有这样。
虽然经历了很多,但他们人终究还是没有变成野兽!
让我们快点了结这件事,把联盟带回到正确的路上去吧!
他在心里说道。
一名收尸人提水上来冲走了之前那些人留下的屎尿,所有的绳索和机关都重新复位。
张晓舟对已经变得脸色苍白的江晓华和施远点点头,他们于是清了清嗓子,用不太镇定的声音念出了第二批受刑者的名字。
第741节 第118章 通讯
“你们将会死得很惨!你们所有人都会死得很惨!断子绝孙!死无葬身之地!哈哈哈!我会在阴曹地府等着你们!”
他的身体突然炸开,无数狰狞的鬼影伴随着血污和碎肉,铺天盖地的扑了过来。
张晓舟猛地坐了起来。
周围一片黑暗,他的后背全都湿透了。
“晓舟?”李雨欢迷迷糊糊地问道。
“我没事,你睡吧。”张晓舟说道,同时轻轻地在她脸上亲了一下,轻手轻脚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他走到了窗前。
不远的地方有一盏孤零零的灯火在移动,应该是夜间巡视的内卫,他们当中有一部分是那些烈士遗属中没有强劳动能力的人,也有残疾者,但更多的,是自愿参与轮班的的志愿者。
有这些人在,远山的夜晚总算是令人感到平安了一些。
远处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火光,应该是执勤的民兵,而更远的地方,应该是某个殖民点夜班守卫的火盆。
从那场处决之后,已经过了两个月,联盟再一次进入了干旱期。
但这一次,人们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好不容易解决了滑阀和密封问题,但还没有解决用于加水的单向阀问题,张四海等人造出的必须时不时停机加水的小功率蒸汽机已经投入试用,虽然功率不高,但用来带动一台小水车抽水没什么问题,最起码,可以轻松地解决留守人员饮用水和联盟下属各个实验室的用水。
但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在殖民点的生活,他们依然保留着在远山的家,只不过,回来得越来越少,留在外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大部分时候,城里都只有上学的小孩子,联盟的办事人员和科研人员。
此时大部分田地都进入了轮休期,人们又累了一年,不想再违逆自然规律,盲目地与大自然抗争了。
这是白垩纪给予他们的休憩期,同时也是它给予他们的扩张期,人们在联盟的组织下,放下田野中的工作,开始继续砍伐周围的树木,挖出巨大的树根,平整土地,修葺道路、水池、沟渠、更多的哨塔和木城,把自己的脚步向更远的地方扩张。
经过两季收获之后,投入最少而产出又相对最多的耕种方式终于确定了下来,人们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网孔大小,透光口规格、跨度的组合,玉米和番薯略有不同,但采取了这样的做法之后,人们终于可以不再把自己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控制雨水和阳光上。只需要提前挖好排水沟,搭好架子并且按照这个最佳组合把挡雨网挂好,切割出透光孔,就不用再每天花费大量时间搬来搬去,而是把时间花在除草,捉虫,施肥这些事情上,甚至是养鸭、养鱼上。
以玉米为例,这样做之后,平均亩产仅仅是一百一十公斤,有些肥力不足的田地亩产甚至不到九十公斤,还不到原来平均水平的一半,但人们的劳动力却可以极大地解放出来,开辟更多的农田。以他们现在的状况,这或许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每个人只要能保证有两亩这样的地,一年两季收获下来就能够保证吃饱,对于地力的使用也不会太过分,肥料的需求也会低的多。如果有三亩地,那甚至可以略有盈余。
关键是,按照现在的办法,照顾三亩地所需要消耗的人工已经比之前少了很多,甚至还能有少许空余,可以做一些手工或者是养殖之类的工作,大大提高生活水准。
但联盟现在所有土地加起来也不过一万八千多亩,要达到人均三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挡雨网的材料也从原先的塑料转变为了一种蔓藤植物的皮,这种蔓藤植物的外皮在风干之后可以揉制成还算不错的绳索,当然用来做衣服还不行,太过于粗糙,也无法承受太大的拉力,无法取代皮绳的作用,但在织网方面却非常适用,已经被大量用于生活的各个场合。
这种蔓藤被命名为麻藤,和刺掌藤一样在田间地头广为种植,已经成为联盟种植最广,随处可见的两种原生植物。
房间里就有一捆已经晒好,用水重新揉洗之后,撕成细条然后又晒干的麻藤皮,李雨欢正在编一个用来放东西的箱子,已经编了一半。
张晓舟知道自己肯定是睡不着了,于是他干脆在黑暗中摸索着找到了线头,纯熟地接着编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楼上隐隐约约地突然爆发了一阵欢呼声,但很快又压制了下去,这让张晓舟感到有些奇怪,是谁这么晚了还不睡觉?
于是他悄悄地打开门走了出去,向声音发出的楼层走了上去。
随着联盟总部从康华医院搬到新洲酒店,他们的家也搬到了新洲酒店。其实李雨欢更想搬回两人之前住的位于东南区的那个小区,回到自己的房子里。但那个地方距离远山城通往丛林的入口太近,而且已经被不知情的人占据了。
以张晓舟的身份把那些人赶出来当然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以张晓舟此时的身份,即便仅仅是出于安全和办事效率的考虑,都不太可能像普通人一样随意地和其他人混住在一起,所以他们也只是带走了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有纪念意义或者是特别价值的东西,便把其他东西留给了那些人。
新洲酒店的楼梯很黑,而且很陡,这也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住在这里,甚至不愿意在这里办公的原因,八楼以上的房间几乎全都空着,只有少数机构把办事处选在了这里。
张晓舟很快就找到了之前发出欢呼声的楼层,十五楼,他不太记得这层楼是干什么的,但等他走了出去,却听到了好几个人正在兴奋地说着什么。
“终于成功了!”
“什么成功了?”他推开门走了进去,让他意外的是,龙|云鸿竟然也在这群人里面。
“张主席?”人们都有些惊讶,但更多的却是分享喜悦的兴奋和骄傲。
“我们的无线电终于成功了!”一名年轻人大声地说道。“终于成功了!”
房间里散落着许多从汽车上拆下来的蓄电池,各种各样的电路板、电线和天线,被拆开的电器,桌上堆着一大堆电器元件和被拆开的对讲机、手机、甚至还有从警车上拆下来的警用电台,旁边是一堆杂乱摆放的工具,还有一个炉子,上面放着烙铁。
“江敏江敏!听得到吗?张主席来了!你们快说几句话啊!”一个年轻人急切地抓起单独放置在一张大桌子上的机器上的话机,大声地说道。
“听到了!听到了!”扬声器里很快就传来了清晰的,稍稍有些失真的声音。但对方显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几秒钟后才说道:“张主席你好!”
“你好你好。”张晓舟兴奋地说道。“辛苦了,你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张主席,我们正在往东木城方向走,马上就要到下口那儿的执勤点了!”扬声器里的几个声音兴奋地说道。“你们能听清楚我们的声音吗?”
“非常清楚!”张晓舟答道。“现在是深夜!注意安全!”
“我们就是想试试通话距离。”一名年轻人在旁边兴奋地说道。
“明天天亮之后再试也不迟。”张晓舟说道。“谁来给我说说情况?”
人们于是通过电台把外面的叫了回来,然后开始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
张晓舟对无线电,甚至对于电子电器这些东西都没什么概念,对于他们所说的那些术语和名词如听天书,但他没有在这些细节上纠结,很快就弄清楚了几个要点。
首先,经过长达将近一年半的不断尝试和研究,他们终于搞清楚了所有通讯设备损坏的原因,并且找到了修复的办法。
第二,现在他们还没有能力新造无线通讯设备,更没有办法制造电子元器件,只能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尽可能地修复这些设备。但他们都不是专业搞通讯的,没有办法恢复手机通讯,最大限度就是利用手头的对讲机和电台,设定几个频道进行通讯。
第三,现在确定能够修复的有两台警车上拆下来的警用电台和四台出租车上拆下来的车载电台,对讲机倒是比较多,足足有五百多个,应该能够修复至少一两百个。但即便是这个世界基本没有什么电磁干扰,因为对讲机的功率问题,通话距离应该也不会有多大。以龙|云鸿的经验来说,手持对讲机的通话距离应该不会超过八公里,绝大多数可能只有三到五公里的通讯距离。虽然基本上可以覆盖他们现在的所有殖民点,但对于深入丛林的队伍来说,不会有多大作用。除非他们背着沉重的蓄电池和电台出去,并且在进行通讯的时候爬到树梢上去架设天线。
“这几部电台的功能都不错,两部警用电台的发射功率都五十瓦,而其他四台都是二十五瓦,而且都可以当中继台使用,如果使用得当,应该可以有效的扩大我们这个无线通讯网络的覆盖范围。”龙|云鸿说道。“远山这边的基站肯定是新洲酒店楼顶,这里是附近所有区域的最高点。我想带队到瀑布那边去试试,看这两部警用电台能不能在这么远的距离内实现通讯。如果能行,那或许能够把通讯网络覆盖到两者之间的整个区域。”
这对联盟开发远山以北区域肯定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可以极大地保证人员的安全。但总共就这么点家当,一定要小心使用才行。
“慢慢来。”张晓舟说道。“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第742节 第119章 新陈代谢
龙|云鸿很快就带着一只队伍进行了测试,联盟手边最普遍的那种保安广泛使用的对讲机能够在五到六公里的距离内通话,超出这个距离,通话就变得断断续续质量不佳,而从派出所里和警车里找出来的对讲机的最大通话距离则是将近九公里。在丛林中通话质量明显减弱,但如果是拿着对讲机爬到较高的树冠上,信号增强得很明显,通话距离也许可以达到十二三公里。
所有人都对对讲机能够投入使用感到兴奋不已,这件事情对于联盟来说不能算什么根本性的突破,但对于联盟现有的几条可怜的有线电话网络来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之前因为线路铺设难度太大,也没有那么多材料,有线电话只铺设到了新洲酒店、康华医院、国土学校、盐矿等有限的几个地方,而现在,每个重要地点的办公室里都能放上一台对讲机,有事情可以直接呼叫而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非要跑一趟了。
充电依然是个大问题,剩下的汽油和柴油已经被封存起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允许使用,使用柴油或者是汽油发电机已经是一种奢望。之前龙|云鸿他们是用自行车改装了一个简易的发电装置,然后通过从汽车上拆下来的整流器给汽车用的蓄电池充电,然后再用多个蓄电池给电台和对讲机充电。
这可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不过李乡也正在尝试着用大小飞轮配合的方式来解决发电机转速的问题,并且尝试着用张四海刚刚制作出来的蒸汽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果成功,那或许联盟将再一次进入由蓄电池供电的“准电气时代”。
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别想用了,但发光二极管的灯,智能手机、ipad甚至是笔记本电脑也许都能够勉强用起来,可以预想,那些电脑宅们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乐得晕过去。
对讲机使用中的另一个问题是无法保密,只要选对频率,所有人都能听到这个频率上的所有对话,好在对讲机本身在这个时代也是管制用具,每个重要地点只有一台,而这个时代从短波到长波所有频段都任他们使用。
龙|云鸿给每台对讲机都编了号,登记在册,并且按照工作性质和区位等给他们划定了固定的频率,平时每台对讲机都必须处于自己的频率上,同一个频率下的几台对讲机可以直接通话,而要呼叫其他人时,则必须拿出表格找到相应的频率,调到那个频率去呼叫对方。
很原始,但在目前这个阶段,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不过警用电台和对讲机的额定频率和民用的不在一个频段,相互之间没有办法通话,少数关键部门同时配置了两种对讲机,变相地实现了保密功能。
人们在测试通讯距离的时候发现,在与位于新洲酒店顶楼的电台通话时,超出一定的距离后,他们通过对讲机依然可以比较清楚地听到来自新洲酒店的声音,但新洲那边却很难接收到他们的讯息。龙|云鸿告诉大家,这是因为手持对讲机的功率不足而造成的,接收信号没问题,但却无法把信号发出去。
有人尝试着用收音机来接收信号,但很快就发现这是徒劳无功,普通收音机能够接收的信号频段和对讲机的相差太远,根本就没有办法收到电台发出的信号,不过他们后来用对讲机在将近二十公里外的区域都还能听到从新洲酒店发过来的声音,而且还很清晰。龙|云鸿估计如果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只要把天线挂在高高的树冠上,四五十公里内应该都可以收听到来自联盟的广播。
虽然没有办法和联盟说话,但最起码,可以知道联盟发生了什么。
张晓舟交给了他们新的一个任务,希望他们能够把手机信号基站的那些设备利用起来,设法改装成可以使用的电台。
理论上当然应该可以,因为基站设备无非也就是在特定的频率下收发信号,但对于他们这些生手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也太难了,也许我们可以尝试着制作无线电报机?”一名年轻人说道。“那个东西虽然用起来不方便,要人工解码,但起码是老技术,解决起来应该比较容易,设备应该也简单。”
“这个想法不错!”张晓舟赞赏地说道。“你们好好琢磨一下,有什么困难马上来找我!我尽可能帮你们解决!”
无线电报起码是一百年前的技术,实现的难度应该远比改装基站要简单得多,蒸汽机都能够造出来,那这样的东西应该也不在话下。
他替这群业余的通讯设备研究者们申报了一枚集体杰出贡献勋章,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至少应该是二级,这让年轻人们充满了斗志。
“张主席!你放心吧!”他们信心十足地说道。
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理论不足,如果不是专门学这个的,很少有人会在家里放这方面的书。国土学校的传统院系偏化工更多一些,几乎没有电子和通讯方面的课程,当然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而且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修理电器基本上都是换换换,很少有人像以前那样尝试着对元器件进行修理。
不过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东西,这让他们有信心把这项技术复制出来。
“加油吧!”张晓舟对他们说道。
……
这个旱季人们的生活远比之前的那一个要惬意得多,这当然是因为很多问题在之前的那个旱季其实都已经找到了应对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人们知道即将发生什么,能够提前做出应对的准备,有条不紊地解决问题。
联盟开始组织人们清理排水沟,检查各处的边坡和地基,盐矿那边也赶在这段难得的干燥期,在囚犯中间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每个阶段、每个区组的优胜者都可以获得从一个月到十天不等的减刑机会。虽然明知道这是悬在他们面前让他们拼命拉磨的胡萝卜,可看到别人成功获得减刑之后,这些驴子们还是只能拿出拼命的架势,没命地干了起来。
盐矿的前木墙彻底推倒换成了高大而又坚固的毛石混凝土墙,河道两侧的堤坝和几处有塌方危险的地段也都支砌起了承重挡墙,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整个河谷里的石头几乎都被捡光了,那些恐龙过来喝盐水的时候,把下游的河滩踩得全是大大的泥坑,看上去就像是被飞机轰炸过一样。
“安心了吧?”武文达带着张晓舟等人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略带得意地问道。
“质量看上去还不错,但没有钢筋做骨架,总是让人有点不放心。”张晓舟说道。
“吴工一直在工地盯着,质量绝对没有问题。”武文达说道。“设计方案也是反复论证过,大家都知道整体浇灌成钢筋混凝土更可靠,但现在哪有这个条件?这已经是最稳妥的方案了。”
“我知道。”张晓舟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例行对下游盐池的过水情况进行检查的守卫回来,对武文达问道:“你考察的结果怎么样?”
武文达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还是决定把王哲调回去?其实他在这些琐事上做得非常好,对于盐矿的情况也很熟悉……”
“但他没法处理没有经历过的突发情况,而这是作为一把手最重要的素质。”张晓舟说道。“这也是他自己的意思,这两个月他一直在拼命地干活,明显是在替自己赎罪,这样下去,对他,对其他人都不好。换个环境对他来说也是好事,我想他在新的岗位上一定会做得很好的。”
武文达只能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