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 第583章

作者:绅士东

何况士燮还一直在示好,只是没有下定决心,彻底投楚而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楚国给士燮开出的条件,比历史上孙权给他开出的条件更加严苛得多。

完全不打算保留士燮在交州的统治权,最多是给士氏一些便利与优待作为交换,这也是为什么最初的时候,士氏甚至有些“叛逆”。

只是在楚国越发强盛之后,交州也没有“叛逆”多久,现在更是连年进贡示好……

楚国要做的,就是不断修路过去、等修到他脸上,士燮也就只有投楚一条路。

在此之前,楚国并不准备强攻,自然也无法绕开交州,去东南亚寻找古塔波树。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杜仲”。

虽说秦岭的杜仲树皮,也可以用来提炼古塔胶,但是……那可是在秦岭,要打穿辅汉势力、直面魏国威胁,难度不比海军探索黄金州更低。

而且不同于古塔波树,如果士燮发现古塔波树,以现在交州与楚国的地位关系,白图一声令下,交州肯定会连绵不断的采集原料、运来楚国——当然,楚国也不是强抢,粮食、农具方面的援助都好说。

不过秦岭的话……

即使能够找到杜仲,也无法大规模的交易,毕竟各方诸侯一旦发现,都会“竞争”。

再说杜仲树的含胶量,和真正的橡胶树类的植物没法比,只能从树皮和叶子中提炼,无法通过“割胶”的方式年年收割。

白图现在最期待的,还是黄金州的橡胶,最多是短期内运费高一些,但产量供养楚国绰绰有余。

至于眼下……

还是只能看着庞统,可怜兮兮的研究,怎样用浸油纸来实现绝缘,用布帛、螺纹结构来实现密封。

……

向交州修路的工程,在楚国的修路计划中,优先级极高,虽然现在来看使用率很低,但优先程度仅次于几个重要的府之间的官道。

而随着水泥路的迫近,士氏对楚国的态度,也越发殷勤温顺。

已经很久没有提过,想要汉室封他爵位的事情……

从这点来看,楚国的路修得就并不亏——虽然从“路”的角度衡量,这路的使用率极低,但实际上却起到了数万大军、靡费数年也未必能起到的效果。

毕竟士燮并不是有野心的人,而且十分理智,并不认为自己狗急跳墙一下,就能对楚国造成什么威胁。

如果交州是在楚国与其他诸侯的夹缝中,至少还存在利用纵横之道,来在诸强中求存的机会,然而交州位置……完全在楚国的“羽翼”之下!

想要引其他强敌牵制楚国,都没有操作的空间……

士燮如今年事已高,年近七十,加之……后辈之中,士燮也没有看到什么逸才,这也令其彻底熄了与楚国争斗之心,只是想要为士氏多求些利益而已。

看着楚国那种“直地成钢”的神奇路面,都已经一路铺了过来,士燮也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

并且楚国只是老老实实修路,并没有动军队,也算是给交州留了面子与反应的时间。

今年楚国的第二届科举,交州也再次传递了关键信号——士匡入楚国,参加科举。

士匡是交州的二号人物“士壹”的嫡长子,今年也已经快三十,在科举中算是年纪偏大的。

作为士氏的核心成员之一,士匡自然早就在交州出仕,甚至还是太守——虽然郡内户籍上的人口没有一个县多,但大小也算个太守。

士匡来到楚国,参加科举,本来也不在于他能力有多强,而是为了表明士氏的态度!

虽然这位名义上当过太守,但白图十分担心他会落榜——彻底落榜倒是不至于,不过以士匡的身份来说,进不了金榜就不大好看……

如果他真有太守之才,进金榜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是选官的科举。

不过问题是交州的太守,在治理上是很粗放的,本身在籍的汉民就很少,对南越百族的人,一般也都是引导、自治为主。

也就是靠恩威并重,来令百族部落年年上供……士氏在交州算是教化有功,不过距离“汉化百族”也还很远,也并不像楚国,直接有在山越、五溪筑城的魄力。

用楚国的标准衡量,这种太守就没有一项是合格的,能连任到第二年,都得把吏部尚书牵累落马……

而且在历史上,士匡不仅没什么施展才能的机会,在士氏归降孙权后,与他爹一起到建邺做了质子,并且……对时局的敏感性极差。

他堂兄士徽叛乱后,士匡也是信了平叛将领吕岱的邪,真的萌萌的去劝降,结果成功之后,士徽一族被灭,士匡父子也都被贬为庶人……

为此白图专门叮嘱礼部,提前派人探了探士匡的底——还好,虽说乏善可陈,但毕竟有治理经验,这在科举的士子中属于很大的优势,并且最重要的是,士氏不愧是诗书传家,在经义方面,士匡的根底很扎实。

稍微让礼部放放水,让士匡甲榜登科并不难!

毕竟是士氏为了表达臣服而来,白图也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届科举

十一月十五,又到了科举放榜的日子。

加之又是十五沐休的时候,金陵许多普通百姓,也都来围观“金榜题名”。

虽说科举发三榜,但大家最为关注的,自然还是最精华的“金榜”。

第二届科举,没有了第一届时的泄洪效应,金榜含金量略微下降,不过参加人数却大幅提升……

毕竟对于荆扬两州的士子来说,真正有才华的,在三年前就已经参加了第一届科举。

第二届……大多是上一届落榜,或者说是成绩不理想的,以及楚国之外,受到第一届科举鼓舞,或是受到楚国日益增强的国力、楚学的吸引,赶赴楚国谋个出身!

像是法正、诸葛瑾这种水平的顶级人才,在第一届的时候,会为了噱头、为了捧场,而出现在科举中,在第二届并没有出现这种级别的人才。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涌现出了不少民间豪雄,不乏令白图眼熟的名字……

像是诸葛瑾、诸葛亮的胞弟“诸葛均”;益州出身,在荆州游学,被司马徽推荐来科举的“尹默”;马良的弟弟,马氏五常中的五弟“马谡”;出身淮南,历史上做到曹魏三公的“蒋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