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斗罗啥画风啊 第492章

作者:辞西楼

“补偿?!你把朱家的自由当作补偿?!”

朱沐云似乎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时间没忍住径直笑出了声,好不容易止住笑容,抹了把眼泪略带悲悯的看着背对自己的戴宗夫。

“所以世人才会说,你戴氏皇族的人骨子里带着高傲,哪怕到了今日这个地步,你也仍旧把这话当作施舍吗?”

戴宗夫没有力气再与朱沐云较劲,或者说对现在的他而言,争这种口舌之利真的没意思了,在他眼里自己终究是皇,雷霆雨露俱是恩赐。

“说完了吗?”

这或许是戴宗夫这辈子最平淡的语气。

“说完了就快些走吧,要是再晚一点,恐怕朕会反悔。”

朱沐云似乎被戳中了痛脚,声调瞬间高涨了几分。

“你以为我会在乎吗?!你以为我会在乎生死吗?你没有把我当作星罗的臣子,可我侯却一直把自己当成幽冥侯!戴宗夫,你记住,星罗走到今天那都是你的报应。”

话音刚落,幽冥侯朱沐白竟如同刚才那个老大臣一般,用手捂着脸嚎啕大哭,或许少有人知道,戴宗夫和朱沐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两人的关系在很早之前就非比寻常,甚至于当初戴宗夫弟弟的死都是朱沐云亲手所为。

可是在戴宗夫继承皇位之后,一切都变了,这个往日雄心万丈的少年居然在一夜之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当那把屠刀举起来的时候,朱沐云便知道自己再也没有那个叫做戴宗夫的兄弟了,这星罗帝国只有一个皇帝叫做戴宗夫。

一个铁血无情,手腕强硬,毫不顾忌情面的星罗皇帝。

第一百六十章

戴宗夫觉得自己的鼻梁有些发酸,眼眶里的泪水被他强行忍了回去。

“看在往日的情面上,你能不能告诉我,是什么让你决定帮助关云的。”

“是公道!!”

朱沐云语气还带着哭腔。

“那天我问关云,关家的秘宝在哪里,你知道他告诉我什么吗?”

关家的秘宝?这话说来就长了,当年追随戴氏初代皇帝打天下的关家老祖宗其实是一位封号斗罗,封号狂刀,这位老祖宗的尸体至今都还被安葬在武魂城的斗罗殿内,而且他的故事至今都还在星罗有着记载。

论杀伤力,论速度,论武魂的奇特程度,在那个辉煌的乱世里这位关家老祖都不是最强的那个,但是他却能同时面对至少三个同阶的敌人,哪怕是以一敌三,星罗帝国建国初有一场事关星罗生死的战争叫南山之战。

南山之战中,这位关家老祖靠一人之力硬拼三位封号斗罗,这才有了南山之战的胜利,也是从那开始星罗帝国才挺过难关愈发强盛。

要知道那可是封号斗罗之间的战斗啊,在武魂并不强大的前提下,这位狂刀斗罗还能以一敌三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战绩,这位狂刀斗罗最为奇特之处就是他的魂力,宛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般。

在持续三天三夜的战斗中,这位狂刀斗罗硬生生把那三个封号斗罗的魂力耗尽,并且在最后取得了一死两伤的辉煌战绩。

至于为何这位狂刀斗罗能够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魂力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都是星罗帝国的一大谜团,这个谜团只有少数的人知道,戴氏皇族,朱家,关家。

其实要多亏一副铠甲,一副由奇特金属铸造而成的铠甲,能够在战斗中源源不断地从周围吸取魂力,这样的宝物对于魂师而言那就是同阶无敌,自然就引来了不少有心人的主意。

戴宗夫当年之所以要对关家下手,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这副铠甲,只是他没有想到关家人的嘴会那么硬,宁死都不肯说出那副铠甲到此藏在了哪里。

“我曾经派人去探查过,关云身上并没有那一副特殊的铠甲,而且据我仅有的消息得知,那副铠甲至今仍在星罗城内。”

“没错。”

朱沐云回答的很痛快。

“根据我和关云的交易,那副铠甲确实一直都在星罗帝都,而且就在关家祖宅中。”

戴宗夫可不相信。

“不可能,那关家祖宅前前后后我派人去搜查了不下十余遍,但凡是能藏东西的地方都被找了一遍,绝不可能还在关家祖宅。”

朱沐云脸上带着怜悯的神色,彻底击破了戴宗夫的心里防线。

“我已经确认过了,就在关家祖宅,而且还摆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地方,你绝对见到过。”

就在关家祖宅?而且自己绝对见到过?戴宗夫心里有了一个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猜想,颤着声调说道。

“你是说那块石碑?”

看着朱沐云脸上带着嘲讽点头承认,戴宗夫的身体失去了最后一点力气,直接瘫倒在地上。

星罗帝国的开国先祖为了表彰关家追随自己征战天下的功劳,于是派遣星罗帝国最好的工匠做了一块石碑离开朱家祖屋前,上面写着’世代忠良,与国同休‘八个大字。

现在看来当初关家先祖在为星罗打下这份诺大的基业后,其实就已经把那副铠甲交给了戴氏皇族,只是当初的开过皇帝为了感谢关家先祖的功勋,又换了一个方式把这副铠甲融了之后还了回去。

“怪不得,怪不得。”

戴宗夫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

“怪不得开国皇帝对关家那副铠甲的事情闭口不提,原来其中的原由在这。”

所以说,终究是戴氏皇族辜负了关家。

戴宗夫还没能缓过神,就听屋外传来那老大臣的声音。

“陛下,大臣们都来齐了,您什么时候接见?”

屋内,戴宗夫喘着大气没有回话,朱沐云脸上带着嘲讽的笑意就这么一直盯着他。

良久之后,戴宗夫缓过神来,声音嘶哑的问道。

“沐白来了吗?”

等候已久的老大臣赶忙回道。

“太子殿下已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