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娱乐时代 第561章

作者:白色十三号

奈飞的片库也在不断扩大,在六月份最后一个周六,奈飞创造了成立以来最好的业绩——日均发货量达到了十万件!

虽然后面有所滑落,但六月份的日均发货量稳定在了六万件以上。

整个六月份,奈飞的总出货量达到了200万件。

出货量的增多,也有效降低了成本,奈飞平均每份订单的费用已经降到了2美元以下。

联邦快递迫不及待的想要与奈飞签订长期合作计划。

其实奈飞的很多问题,在公司业务量涨上来之后,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有效解决。

dvd的兴盛维持不了太长时间,罗南也在考虑奈飞转型的时机问题。

流媒体最为重要的,无疑就是内容与渠道。

没有优质的内容,吸引不到用户,这方面是重中之重。

罗南初步计划是两部分,神剧加综艺类节目。

神剧的话,罗南已经有了想法,也抽时间开始写剧本大纲。

这是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男主角为了救他被人陷害入狱的哥哥,计划越狱并成功逃脱……

罗南打算写出剧本大纲和主要人物设定,然后交给编剧部门去完成。

综艺类的节目,目前北美最火的无疑是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

这可以说是罗南比较陌生的一块,前世他本就不负责这方面的业务,本人也很少看各种秀,所以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但大部分男观众都有看一个真人秀节目,罗南也不例外,毕竟没听说过那个“站在食物链最顶端的男人”的网友,真的是太少了。

一把小刀闯天下,掐头就是鸡肉味。

罗南看过很多期,这也可以说是他看过最多的综艺类节目了。

贝尔-格里尔斯,专门为危险和死亡而生的野外探险者,足迹遍布全球最险恶荒芜的绝境。

罗南隐约记得,贝尔好像在主持《荒野求生》之前,就已经是个名人了。

他特地在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找到了贝尔-格里尔斯的名字。

1997年,贝尔作为年轻的英国登山者到达了喜马拉雅山的阿玛达布拉姆峰。1998年,作为最年轻的登山手登顶珠穆朗玛峰。

去年,贝尔为了帮助英国皇家全国救生艇协会,引领了他的队伍驾驶水上电单车环绕英伦岛。

同时还出版了《面对》一书,讲述贝尔登顶珠峰的历程。

这家伙已经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了。

罗南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一些关于贝尔-格里尔斯的资料,然后让康妮打印出来,接着给罗伯特-李打了电话。

两天后,罗伯特-李从纽约回到洛杉矶,立即来见罗南。

“你给我打电话时,我已经准备跟罗瑟琳-魏斯曼准备签订合同了。”罗伯特-李大体上说了一下前一阶段的工作重点:“100万美元买断,《女王蜂与跟屁虫》的电影版权是我们的了。”

罗南轻轻点头,说道:“你做的越来越出色了。”

罗伯特-李笑着回道:“主要是背后有强力公司的支持,玛丽前段时间还跟我说呢,有了资金、渠道和平台的支持,我们的工作看起来比以前复杂,实际上做起来简单太多了。”

罗南说道:“所以,我们不能停下脚步,要继续发展壮大。”

“对啊,有大公司作为靠山。”罗伯特-李去给自己接了杯水:“我是不想再过以前的苦日子了。”

等罗伯特-李喝完一杯水,罗南将康妮打印好的资料交给罗伯特-李,说道:“休息几天,然后再跑趟英国,去找这个叫做贝尔-格里尔斯的前军人,告诉他相对论娱乐有意与他合作拍摄冒险类节目。”

罗伯特-李翻看着资料:“前英国空军特勤团的退伍士兵?攀登过珠穆朗玛峰?还出过书?是个名人啊。”

“你亲自去见见他。”罗南叮嘱他:“这人可能很喜欢冒险或者探险,去见他之前,让使馆影业英国分公司的人多为你收集些资料,我有个拍摄冒险节目的想法,这个人非常适合。”

罗伯特-李很清楚,只有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谈时才能更加轻松顺利,翻看过一遍资料,立即收了起来,说道:“我这就给英国分公司的人打电话。贝尔-格里尔斯是个名人,相关资料不难收集。”

随后的几天里,相关的资料从英国那边陆续传了过来,贝尔-格里尔斯不仅是个名人,已经参加一些节目,还与英国王室的几个慈善机构关系密切,明显不是一般人物。

这样其实也好,说动贝尔-格里尔斯合作的可能性非常大。

罗伯特-李拿到相关资料之后,立即启程赶往英国,亲自去见贝尔-格里尔斯。

罗南非常放心罗伯特-李的能力,如今罗伯特-李堪称相对论娱乐的谈判专家,也是相对论娱乐对外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内部经营管理方面,则有罗伯特-艾格负责,在对总公司以及下属几个分公司进行微调之后,罗伯特-艾格已经掌稳了相对论娱乐这艘大船的舵,能力也得到了一致认可。

罗南也得以从繁琐的日常工作室当中脱身出来,把主意精力放在最有优势的内容制作上面。

他一直担任着沙海娱乐的首席创意长,而且短时间没有放下这一职务的打算,沙海娱乐所有立项的项目,最后都要经过他这一关的审核。

独有的巨大优势不利用起来,就太浪费了。

另外,罗南为影视项目寻找投资的策略一直没有放松过,斯科特又跑去了澳大利亚,跟澳大利亚的两家银行谈太平洋电影基金会融资的事宜。

好莱坞的电影投资会越来越高,罗南也是在做好真正扩大制作规模的资金准备。

上世纪末最后的十年间,多渠道收益的提升促使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成本水涨船高,大制片公司的平均成本已经在500万的基础上翻了十几倍,另外还有平均高达3000万美元以上的营销成本没有计算在内。

制片公司想要维持稳定的产量,就必须持续寻找场外资金以缓解电影投资的风险,提高经营利润。

罗南通过圈内的动态,看得非常清楚,顶多到明年,好莱坞就会向私募基金全面放开。

在这个互联网不断提速的时代,内容方面创作的频率也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