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男穿越记 第326章

作者:半只青蛙

中国在亚洲的战略方向,并不是他想操心的,即使是对林汉来说最重要的东南亚建国一事,林汉也没有花太多的心思。他真正注意关心的事,其实只有一件:那就是建国成功后,自己在这个新生的华人国度中的权力和地位如何。

至于在建国过程中,如何做,如何实施,身为“甩手掌柜”的他,也只是留神那几个他的心腹学生而已。

当天中午,中国高层领热情地接待了从欧洲回国的林汉,见面寒暄一番,吃过午饭后双方开始详谈。接下来的三天里,林汉和他们讨论的是欧洲的战局变化,英法两国是否会继续战争的前景,此外还有最重要的苏、美现在对欧战的态度定位问题。

林汉一手策划的中苏德三国联盟,看似如日中天,逼得英法两国几乎走投无路,但是这个联盟实在脆弱了,尤其是“知道历史”的苏德两国,彼此间敌意重重也相互“惧意重重”,谁都不知道这个联盟还能持续多久。

在讨论中,林汉向李润石主席哀叹道:“说实话,苏德之间现在能老实下来,美国是最重要的因素。一旦这个大敌哪天崩溃了,估计也就是苏德之间重新爆发战争的开始。只希望那个时间点能再拖久一点,一直拖到‘核子时代’的到来……”

“核恐怖”带来的“核平时代”,就目前来看还是很遥远的事。汉娜和林汉虽然知道制造原子弹的一些原理,但目前的德国并不具备制造核弹的基础条件——历史上美国为了造出第一颗原子弹,使用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电力。在过去的五年里,重整军备中的德国,哪有能力制造核弹。在这方面汉娜也仅仅只能命令手下的物理实验室进行一些理论性的研究。

比起核弹,中国方面更关心的是法国战役结束后,即将在德国开始的“大清洗”。

林汉道:“和中国或俄国这种从下到上的革命不同,德国的变革,是从上到下的变革,或者说改良。德国这边,阿道夫他不可能象你们这样,砸碎自己的统治基础进行一次从里到外彻底地消毒和手术。”

和林汉谈论这个的话题的人,仅有如今中共上层的五位最高首脑。德国的国情和中苏都不同,但对于中国的这些革命家来说,即将发生在德国的大变革,对他们未来推行新一轮的世界革命,同样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林汉道:“先削枝叶,再去骨干。今天的德国国内的形势,经济上是以容克为首的资产阶级势力最为强大,军事上则是容克军官团为主。阿道夫的做法,军事上通过建立党卫军,以及在海军方面的成功渗透,已经控制了德国一半的武力,加上这次法国战役的大胜,在军队方面基本已无人可以反抗他的意志。”

过年八个月的战争里,战争开始时,德国军方,尤其是陆军内部一些高级将领,非常地反对德国开战,并不看好战争的前景,甚至暗中结成了一个反希特勒的同盟,并和英法勾勾搭搭。

来自未来的汉娜早就通过历史知道了这些人的作为,暗中作了布置,这几个月来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有关这些人“里通外国”的叛国证据。等时机成熟之时,她就会揭破这些,同时趁机用“诛连”的方式,再处理掉一大批和这些“叛国者”相关的“上级”。

“至于经济上,目前德国最大的企业艾瑞丝·蒂法财团,其实就是纳米自己的党产,目前他们已经和克虏伯、亨克尔、奔驰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了联盟……”

按林汉和汉娜的设想,经济上先从“中小容克”下手,鼓动德国国内的大容克资本家通过“整合”的方式,吞并中小容克,将德国国内的企业更进一步的拖拉斯化,等大容克们将国内的中小容克吃得差不多后,届时汉娜再进一步翻脸,对最后剩下的几家容克财团分化处理。

在老一辈革命家的眼中,汉娜和希特勒即将在德国内部开始的作法,不过是“修正主义”,而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

不仅是这样,在这关键的时间点,汉娜母女俩依旧没有把德共请回德国的念头。那些被她们以“援共”的名义流放到中国的德国成员,至今仍然不允许其回国。

中共这边虽然对德国即将开始的变革有颇多看法,但本着“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也只是和林汉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德国国内政局变革的问题,以确认这次变革不会影响未来德国的对外战争政策。

林汉回国的前两天,和中共上层讨论的都是欧洲有关的话题,第三天开始,话题则转向了亚洲。

1939十月,随着中英互相宣战后,英国人也对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人开始了清洗和驱逐。

好在战争暴发之初,解放军就迅速拿下香港,在香港俘虏大量的英国侨民。事后双方经过协商,中国方面派出大量的商船进入东南亚南洋“撤侨”,前后总共撤回了超过三十余万人的东南亚华侨。作为交换,事后中国方面也释放了在香港被俘的英国侨民。

到1940年时,居住在东南亚的华桥数量远不止这个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华桥都愿意回归新中国的。受国外各种反华和反(共)宣传的影响,当时仍然有大量居住在印尼和马亚半岛的华侨滞留南洋不愿意回国,那些滞留在南洋的华侨因为战争的因素,这半年来在东南亚吃够了苦头。

至于荷兰人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婆罗洲,由于中荷并未开战,荷兰方面倒没有对华侨露出明显的敌意行为,但是从那边传来的消息,荷兰人目前居住在那儿的华侨也十分地警惕,甚至暗中鼓动当地土著或来自阿拉伯、印度、日本的移民和华人华侨冲突。

第315章 世界新格局

1939战争爆发后,印尼地区在英国人的默许下暴发反华排华事件时,新中国接收了三十余万东南亚华侨:在广东和福建组建了专门的华侨农场。同时依林汉的意见,在这些华侨中大量征兵,组建所谓“南洋华侨解放军”,为未来在东南亚建国华人国家作准备。

在新中国的帮助下,中国方面出人出力出组织,帮助林汉将这些归国的华侨组织起来,捏成一个团体,建立从上到下的组织骨干。

中共方面履行了当年在苏区达成的协议:新中国建立前,林汉不惜一切代价让新中国提前建立了,作为回报,事后新中国方面则帮助林汉在东南亚建国“反哺”。

要做大事,要建国,组织和干部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名义上林汉是这个东南亚华侨联盟的最高首脑,但具体人员骨干的组成部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新中国方面提供的。

在林汉看来,自己在南洋的华人组织情况有点象1950年时的北朝鲜,或北越,受中国中共那伙人影响极深,组织内更是被渗了大量的“沙子”。

不过林汉和金太阳最大的不同是,他并不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本身更是懒散喜受享受只想当太上皇的懒人,撑死作个动动嘴的白纸扇师爷就是他谷欠望的极限。对于自己的组织被中共方面渗透严重并不是太在意。到目前为止,他和新中国高层领导的关系,还处于“蜜里调油”的黄金时期。

在接到英国人准备引日本人进入马来半岛的重要情报后,中国方面的高层经过几天的商量,决定暂时放弃在这个时间点发动马来战役。

放弃马来战役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新中国的工业能力实在太差,从本土到东南亚,距离实在太远,补给难以跟上。现在贫弱的汽车补给能力,哪怕是维持在印度东北部的战线都十分吃力。

其次就是马来半岛的地形过于狭长,极易遭受敌人通过海上登陆的方式拦腰切断后路,重演历史上朝鲜战争时仁川登陆的一幕。

第三点则是来自美国的威胁,如今美国人亲自下场掺和二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美国国内,官方正在为全面参战做舆论准备。从前热闹非凡的反战言论,现在在美国官方的报纸上已经很难看到了。也正因为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夹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泰国,到现在还在玩所谓的“中立”的路线,始终不允许解放军过界。

而为了给中国更大的压力,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应英国人之邀,已派出两艘战列舰进驻新加坡执行“护侨任务”,其对中国示威意义不言而喻。

现在李华梅卧底日本成功,通过李华梅从日本传回的情报显示,德国人在挪威海海战的多次胜利,严重刺激到了日本政府,日本人也妄想仗着自己拥有“舰娘”,重演德国海军的辉煌。

当林汉在中国和中共高层讨论亚洲的战略问题时,法国战役也已入了最后的尾声。

6月11日,德国C集团军进至马恩—莱茵运河上,此时A集团军已攻克凡尔登,法军50万被包围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南部,除少数逃往瑞士外其馀全部被歼。到了六月14日,法国政府宣布停止抵抗。

到了六月二十日,在法国小镇贡比涅,法、德两国签署停战协定。一如历史上发生过的那般,签字仪式并不是在镇上著名的城堡里,而是在一节火车车厢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就是在同一节车厢内,德国向协约国投降。为了洗刷这个耻辱,同时满足德国人“报复”的心态,汉娜象历史上的希特勒一般,命人将这节车厢从博物馆里拖出来,充当法国签定投降书的场所。事后这节车厢被拉到德国,收入德国的博物馆中保存。

根据停战协定的条款,德国将占领法国北部以及法国的大西洋沿岸地区。法国军队将被解除武装并予以遣散。法国将支付德国占领军的费用,所有的德国政治难民将交还给德国。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对于法国的国土,德国的野心不大,仅仅只是要求收回一战后被法国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法国北部沿岸,出于“防空的需要”,暂时交由德国人处理。

至于法国战败赔偿金,汉娜听从了林汉意见,考虑到未来“欧洲一体化”的需要,汉娜仅仅只是要求法国人将一战后德国对法支付的赔偿金原数加利息归还即可。

在此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对国民的讲演中,呼吁法国坚持抗击希特勒的战斗。但此时的法国,全体上下大多数人满脑子皆是“让这场该死的战争早点结束吧”

类似的念头,所以贝当政府对此毫不理会。

丘吉尔在对议会发表的演讲中说:“如果我们勇敢地抵御希特勒,整个欧洲就会解放,全世界便可走上阳光灿烂的广阔原野。但是如果我们失败了,整个世界包括美国在内,包括我们所熟悉所关切的各国,将陷入一个新黑暗时代的深渊。”

丘吉尔意识到他的讲演不能阻止德国人的侵略。因为他也承认,法国战役已经结束,英国战役即将开始,西方文明的存亡在此一战。

尽管面临了比历史上更大的压力,但英国政府还是象头死不回头的犟牛一般,不顾一切地要将战争继续进行下去。

在此期间,美国人也派出特使来德国找希特勒,要求德国提前归还从前大搞工业化和军备时向美国人借的巨款。

为了更早地涉入欧战,美国人已开始搀袖子上场,为全面参战做准备工作了。

而到了六月二十二号,一条爆炸性的消息传出,瞬间震动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