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只青蛙
1939年十月,欧洲战争暴发后,美国又一次迎来了“期待”许久的“战争红利”。
历史上一战结束后,德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失血过多,正是有美国不断地在背后输血,助其恢复经济,十年内超过四百亿美元的投资和贷款从美国流入德国,帮助德国恢复经济,恢复工业,恢复军工,希特勒才有资本在1939年发动世界大战。
德国战斗机的发动机,无论是DB601液冷发动机还是FW190的BMW801发动机,皆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德国战前从美国进口了五万吨的四乙铅抗爆剂,没有这几样东西,德国的飞机根本就飞不起来。
至于煤化油技术,合成橡胶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都是美国“大方”地以“借贷”的方式“卖”给德国的。
林汉常说,研究二战前美德国间的经济往来,研究得越多,就越会产生这种想法:二战其实是美国花钱养大了德国这条恶狗发动的。
这个位面,美国一样扮演了和历史上相同的角色。在这一点上,仙人掌加纳总统捧起德国这条恶狗咬英国,然后趁机大发战争财的作派和罗斯福一般无二,甚至做得比他更露骨更不知隐藏。
1939年十二月,丘吉尔上台就任首相后不到三个星期,他就乘座大西洋客机,穿越大西洋飞临美国,向加纳总统求助。
此时法国还未战败,西线陆地上一片“平静”,英德双方虽然在法国的天空和大西洋里杀得不可开交,但在陆地上却是处于“静坐战争”的“和平状态”,表面上看,英国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丘吉尔到美国的求援,主要是要求美国派出战列舰,为英美的大西洋贸易航线进行“商业护航”。挪威海战之后,英国的高速舰队受到重创,对德国袭击舰的追猎能力几乎全灭。新式的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现在只是个半成品,没有一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服役,就算服役了也面临着数量不足的弱点。理论上说,在未来的一年里,那两艘沙恩级战列舰在大西洋上是无“舰”可制。
只是丘吉尔的美国之行并不顺利。
借助二战之机,抽干英国的血髓,以方便美国借此登上世界之巅这个问题上,仙人掌加纳这个美国红脖子的作派和罗斯福一般无二,只是更加地露骨。
丘吉尔见到加纳总统后,加纳总统先是热情地接待了他。在此期间,和丘吉尔一起到达美国的英国代表挥舞着钞票,在美国到处采购物资。只是英国人在采购物资时,却郁闷地发现,他们所要的物资不少都被别人提前订购了。
和英国人争抢这些物资的人是英国人在亚洲的盟友日本。
第250章 悲哀的约翰牛
一九三九年十月,英法对苏德中三国宣战后,英国人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了餐桌上人人都想食用的“牛肉大餐”
英国人在亚洲的盟友日本,通过“商业手段”,不声不响地坑了他们一记。
为了坑死英国人,李华梅借日本之手,早在一九三九年六月底,就在美国恶意下了大批订单,订单上的货物大都是日本人并不急需的。为防止美国人违约,这些订单事前都额外签定了巨额的违约条款。
这些订单占用了美国大量的产能。而不少订单,更是日方直接和美国资本家勾结下的空对空订单,目的就是为了从英国人这儿黑到更多的钱。为了能英国人身上榨到更多的利润,在这一点上美国资本家变得聪明起来,当英国人在美国挥舞钞票采购大宗商品时,遇到的最多的答复是:不好意思,这些东西已经被你们的盟友日本人事前订购了。
日本人的理由冠冕堂煌:这是了对付邪恶的红色中国和苏联。为了拿到这些订单,英国政府不得不和“盟友”日本人“好好商量”,在付出了更多的代价之后,方才拿到手。在这过程中,日本人从英国人手得到了许多垂涎许久的技术,而那些和日本人勾结起来玩空对空把戏,炒高物价的美国资本家,事后也分了不少红利给日本。
比起被盟友日本人不声不响地黑了一棍吃了哑巴亏,丘吉尔和仙人掌加纳的谈判简直可以用“遭遇抢劫”来形容。
美利坚合众国,这个昔日英国的“小表弟”,现在已成长一个庞然大物,公开挥舞着杀牛刀准备往英国身上狠狠地割肉。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华盛顿白宫的总统府里,加纳总统“热情”地和丘吉尔首相谈论了亚洲的问题,中东的问题,非洲苏伊士运河的问题,还有加勒比海的问题,直谈得丘吉尔首相失态地在加纳总统面前咆哮道:
“总统阁下,你的要求是要毁灭大英帝国!”
(这个剧情不是我凭空编的,而是传记里看到的丘吉尔和罗斯福会面时发生过的真实的典故)
现在的大英帝国虽然狼狈,但现在毕竟只是1939年,英法联军在陆地上还能和德国形成均势。即使是在大西洋里,英国皇家海军处于劣势也只是因为速度不如对手,尽管狼狈,但英德海军要是硬拼的话,英国海军依旧占着绝对的上风。
在这种情况下,加纳总统和丘吉尔谈这些话题,就显得有迫不及待过于露骨了。在丘吉尔看来,加纳总统简直就是公开地趁人之危,把目前的“世界第一帝国”当成了肥羊来宰,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在美国人看来,出动海军为英国船队护航,现在要面临的威胁不光是水面下的,同样还有水面上的威胁。所以方才敢狮子开大口,漫天要价。
但在丘吉尔看来,关于美国海军替大西洋运输船队护航的问题,目前来说并不是很“着急”。大型战舰的每一次出动,尤其是长期对外作战结束后,返港之后都要进入船坞进行维护,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配件、更换结焦结垢的锅炉管道。挪威海战才刚刚结束,即使是有舰灵附体的沙恩两舰,现在也正待在德国的船坞里接受保养,短期内是不可能出动的。
不仅仅是军舰,舰上的水兵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颠簸,同样也需要时间疗养恢复精力。所以至少在1940年一月份之前,大西洋航运暂时还不会受到德国水面舰只威胁,皇家海军暂时要应付的,也仅仅只是邓尼茨的“海狼”。
关于美国海军为英国船队护航的问题,所以还有得谈。而在丘吉尔的心中,英国政府在挪威海战败之后,目前正在策划一个很大的战役方案,那就是出动海陆军,闪击北欧,拿下挪威。
只要拿下了挪威,仗着其地理上的优势,德国海军想要通过北海和挪威海进入大西洋的通道,就被堵死了一大半。
到目前为止,这个一行动方案还在准备策划中。和返航的德国海军相同,英国海军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和德国舰队玩了太长时间的海上捉迷藏游戏。在追捕对手的袭击舰队的过程中,那一票老旧的“一战遗物”,干了太长时间的全马力运行的事。
对于那些年龄超过二十年的“老舰”来说,他们脆弱的“心脏”(动力系统)和老朽的身躯,在返航回家后,也不得不面临保养和大修的问题,所以英国人也必须静下心来等待军舰维护完毕。
此外英国人要夺取挪威,另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皇家海军现在严重缺少制空权。
挪威海战后,皇家海军足足损失了三艘航母,其中包括最新式的皇家方舟号。幸免于难的竞技神号航母身负重伤,现在正在船坞里连夜抢修,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参战的。皇家海军盘算家底,发现现在居然只剩下一艘布置在地中海的鹰号航母可用。为了夺取挪威万无一失,丘吉尔已下令将鹰号航母从地中海调回,但一艘老式航母要对抗两艘新锐的战斗航母,一想到这个问题英国政府就非常地头痛。
挪威海战,全世界最关注的话题都是当晚的夜战中,德国海军通过出色的夜间炮击技术,轻松地重创英国的快速舰队。而另一个热点,十二月二日发生的航母大战,却被许多人忽视了。
当时德国从齐柏林号和塞德利兹号上起飞的攻击机群,轻松地闯进被大舰队保护的英国舰队上空,投下炸弓单和鱼雷,将光荣、勇敢两艘航母击沉,重创竞技神号,航母在海战中重要的作用再一次显露出狰狞。
平常人还迷恋于大舰巨炮的威力,但有过切身体会的皇家海军,已经意识到了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重要的作用,而在航母的数量和质量上,目前德国海军却是处于上风,这恰恰是英国人最头痛的问题。
来美国之前,皇家海军内部的人出了个主意,将国内的数艘高速邮轮改造成航母,然后加入战列舰编队使用。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批准,目前英国海军已经将数艘邮轮送进船坞里进行改造。
疯狂的英国人甚至曾打算将八万吨级别的玛丽女王号高速邮轮也改造成航母,不过最后考虑到目前皇家海军缺少高速主力战列舰,这种改造有些浪费,所以没有批准——该舰是1934年下水,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9节。(此为真实邮船,非作者架空。历史上该舰曾经作为运兵船在海上到处跑运输,总共运送过八十万人的盟军士兵)。
把货船改造航母也需要时间,英国不比美国,拥有一个月内就将货轮快速改造成航母的工业实力。所以货轮、邮轮改造成航母所需要的时间要长很多,这个方案即使最快也要拖到明年二月以后才有可能完成部分。
目前英国政府正和挪威政府暗中联系,大谈“赤色危机”对挪威的威胁,妄想将挪威也拉到英国的战车之上。但是身为北欧的“弱国”,面对英国和德国这两个“巨人”在干架,挪威政府说什么也不想掺和,只是一心地想保持中立。这正是这个时代“小国”的悲哀。当“巨人”打架之时,夹在中间的小国往往就要遭受池鱼之灾,想中立也做不到。
由于准备在挪威方向上豪赌一把,所以丘吉尔在美国时,并没有答应加纳总统提出来的种种苛刻要求。双方多次谈判,多次无果而终。美国人是铁了心要趁人之危在大英帝国身上狠狠割肉,而英国人认为自己在大海上只是暂时失利,西线的陆地战场还在“僵持”之中,哪里可能在这个时候答应美国人提出的一系列苛刻要求。
所以圣诞节过后,丘吉尔从美国归来之时,除了发出了一大票订单,花掉无数的英镑之外,想要的美国“出力”进行军事上实质性帮助,英国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而在此期间,美国人也正快乐地通过第三国和德国做生意——主要是意大利。通过意大利,德国人从美国进口了大量战争急需的橡胶、石油、稀有矿产等物资。对此已焦头烂额英法两国根本不敢在这个艰难时期再为自己增添一个新的对手,只能睁一眼闭一眼装成没看见。
现在在欧洲,英国连最弱的“意大利面条”,都只能捏着鼻子容忍他们了。
而在亚洲方面,到1940年一月初的时候,新中国的解放军已完全占领了越南全境,解放了柬埔寨。北纬十七度以南的“越南人民政府”正在筹建中,柬埔寨也在一月后宣布建国,很快苏联、德国、中国都承认了这些新生的国家。
目前挡在中国继续南下,占领整个马来半岛的难关只剩下两个,一个是夹在中间,持“中立”态度的“泰国”。这个亚洲“最幸运的”独立国家,现在也象挪威一样,面临着站队的问题。此外另一个阻碍解放军继续前进的难题是交通问题。
新中国实在太年青了,战争爆发也实在太早了一些,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战争就爆发了。拿下中南半岛三地后,其补给能力已达到极限。和历史上日本在这里的高速前进不同,中国军队没有制海权,无法通过海运补给。手中的汽车数量也严重不足,陆地补给的压力很大。幸好这个时期,法国人在中南半岛的殖民地部队兵力实在太弱,方才轻易地被解放军打跑。但要继续南下,进攻马来半岛地区时,补给的问题就相当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