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只青蛙
他毫不隐瞒地对贾德干大使道:“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觉醒了!这种武装示威的效果,并不会太好。”
贾德干大使愁眉苦脸地叹气道:“我也赞同你的意见,但是这是唐宁街的意思。”
身在中国的他们,远比远在伦敦唐宁街坐在太阳伞下悠闲地喝下午茶的那帮议员们,更清楚中国的局势已恶化到何种严重的地步。虽然英国报纸上极尽所能地把南方红军贬低成留着长辫子,拿着火绳枪,叫嚷着刀枪不入的红色“义禾口团”,把一切地失败全归咎成南京国民政府“说他们是猪还污辱了猪”的无能,身在中国的他们却非常清楚盘据在长江中游那股红色势力的强大。
他们当然不知道,英国媒体对中国南方红军的刻意贬低完全是林汉在背后推波助澜。反正“丑化中国人”是英国人喜闻乐见的事,林汉就满足他们的需求在后面加把力再推一把,让英国人继续保持着“只要在水上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让中国屈服”的“大国优越感”。
离开前,贾德干大使向梅登司令官报怨道:“现在唐宁街那边,对中国的态度充满了浮躁的气氛。早在去年这个时候,我就一再警告过他们,如果我们不能加大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增大在中国的驻军,最多只要两年,我们就会失去中国。可是在工党那伙卖国贼控制下的唐宁街……”
这一年来,驻上海的英军得到的全部增援,就是从印度和新加坡抽调了一千人的殖民地军队,以及增派了两艘内河炮舰,仅此而已。
英国对华“投入”不足,林汉在英国操纵媒体,对中国南方红军的贬低和英国驻华舰队实力的“捧杀”是外因,而真正的原因却是一战过后英国国力急剧下降,已很难象从前那般牢牢地控制着中国,他们不是不愿意,而是不能。
英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的时代,就象脚下的滔滔江水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1926年的万县惨案中,英国的长江舰队在万县炮击县城,同时也受到了当地驻军的还击,事后中国掀起了强烈的反英高氵朝。
那时他们都已经见识过一次中国人民的力量,而真正将他打醒的却是半年多前的塘鹅号事件。当时岸上炮台的红军毫不犹豫地开炮,以及事后英国政府忍气吞声的回避态度,让他看到了大英帝国的虚弱,以及长江舰队的虚弱。
塘鹅号的事后调查,英国海军确认,当时对手使用的是四英寸口径左右的加农炮,数量约在四门左右。
红军手中的大口径加农炮来自何方,公认的说法是来自苏俄。驻守上海的半年来,苏联人,德国人,疯狂地通过上海作为中转站,大量地往长江中游运送军火物资,身在上海的他全看在眼里。去年至今已过了九个多月,天知道那个红色的苏联和那个装疯的德国奸商又往红色布尔什维克这边偷运了多少大炮——自从希特勒(伪)和红军做军火交易的事情被捅破后,现在全世界对希特勒的看法已经转变,英、美两国公众对他的看法,已被扭转成了:假装成疯狂的好战份子,实质上却是功利主义,不讲道德的犹太奸商,这让从前以反犹出名的希特勒情以何堪。
快到安庆时,梅登司令给五艘军舰的舰长下了严令,没有他的允许不得随意开炮。他心里非常清楚,红军手中拥有强力的对舰火炮,长江的航道过于狭窄,内河炮舰薄弱的装甲根本无法抵挡四英寸加农炮的直瞄射击。半年来已有情报显示,德国的那个奸商元首甚至偷偷地将“淘汰”下来的一批150毫米海军炮卖到了中国。南京国民政府没有接收过这批火炮,其用户会是谁已不言而喻。
梅登司令官非常清楚,自己的军舰绝对无法和150毫米的舰炮对射,而他更担心的,却是几天前出现在安庆上空的大批红军飞机。各方面传来的消息,这是那个叫林汉的中国神棍坑了宋委员长一把,把他手中大半的空军拉走投了布尔什维克的结果。
在距离安庆约有五公里的江面上,梅登司令官在指挥室里突然收到后面船只发出的警报,原来是在长江两岸的山丘上,发现了一些疑似火炮的物体。
大惊失色下,梅登司令官拿起望远镜,朝长江两侧了望员所指的方位望去,果然在两岸的山体处发现十余根伸向江面的长长炮管状物体。望远镜中,梅登司令看到那些疑似炮管的物体身上挂着树叶伪装网,看不清炮身,但由伸出来的炮管判断,这最少是五英寸以上口径的长管加农炮,对内河舰只的杀伤力极其巨大。更要命的是,这些火炮都被安置在高处,射角很好,而且长江两岸都有。
五艘战舰上,响起了刺耳的战斗警报,舰上的水兵急急忙忙地各就各位,搬运炮弹,上膛,摇动炮架,做好了战斗准备。
“我们发现得太迟了。”
一滴冷汗由梅登的额角落下,他心里非常清楚内河炮舰和有准备的岸上重炮对射的下场。对方一定在江面上事先设好射击标界,甚至极可能预先进行过校正射击,一旦交火,首发命中率极高。
红军中拥有优秀的火炮射手,这在塘鹅号事件中已证明无疑。夜间射击时,八发炮弹命中四发,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梅登司令官正进退维谷,草木皆兵之时,远处的江岸上,打来了一束探照灯光,是岸上的红军在向他们发出灯光通讯交流。
红军发出来的讯息告诉英国人,前面正在进行空军反舰演习,暂时不能前进,一会儿红军将派出交通艇上舰和他们进行沟通。
“什么,反舰演习?”
梅登司令官这才注意到,前方约三公里外的江面上,停着一艘很不起眼的小型渔船。
“这是中国式的下马威吗?”
梅登司令官心中微怒,但身知处境不妙的他,还是同意了对方的上舰许可。
几分钟后,岸边开出了一条使用汽油动力的交通艇,载着六名船员快速地向塘鹅号驶来。
很快来人就上了舰,上舰的人有四位,带头一位是长官模样的年青军人,两道浓粗的黑眉毛极为引人注意,经人介绍,梅登司令知道他姓林,是一位军长,年青得吓人,看上去不会超过三十岁。随行三人,一人是翻译,一人是警卫,而一人手持相机,是记者。
跟在塘鹅号上的英国记者,拍下了四人上舰的场景。其中一张林姓军长和梅登司令握手的照片,十几天后被登在泰晤士报的头版,而标题是“觉醒中的中国”。对红军态度软弱的梅登司令事后受到了英国媒体和民众的众多指责。
而随行的中国记者,也拍下了类似的照片,同样的,这张照片也登在了第二天的新华日报的头版,标题为:日落安庆——日不落帝国在中国最后的挽歌。
几十年后,中英建交后,那位英国记者随英国使团访问中国时,遇上了那位林姓军长,这时他已是共和国元帅,谈起此事时,方才知道,原来英国舰队当时发现的两岸炮台和布置在那的重炮,全是用木头、油漆以及伪装网弄出来的假货,而真正的重炮则埋伏在别处。
即使没有被红军的伪装火炮阵地耍了一把,当时的梅登司令官也没有勇气开战,事实当时全舰的官兵在二十分钟后都失去了挑衅开战的勇气。
二十分钟后,红军的“演习”开始。
天上传来嗡嗡的飞机轰鸣声,舰上的海军官兵一起抬头,很快发现了西北方出现了一排黑点。
通过望远镜,梅登司令官认出来了,那是为美国海军研制装备的霍克II型战斗机,后来被大批卖给南京国民政府。可是宋委员长被那个神秘中国功夫高手,道教神棍林汉狠坑了一把,使用了他提供的布尔什维克飞行员,结果是连人带飞机加装备一起投了红军。
天上出现的飞机共有八架,两人机组,四个编队,和英国流行的三人机组,V型形编队不同,队型上并不是太好看。(三人机组,V字编队是空战中极无用的编队,这种编队让英国空军在法国战役时吃够了苦头,双机编队才是二战时的正道主流)
飞到长江上空后,随着岸边打出讯号弹的指引,八架霍克II型战斗机由长机带头,一架接一架,开始对着江面上的那条静立的渔船俯冲下来。
霍克II型战斗机是世界上最早地按俯冲轰炸标准设计的战斗机,空战能力虽然差了些,俯冲轰炸能力却很出色。(实际上霍克战斗机也只是生不缝时,按1934年和1935年的标准,在当时仍然是极出色的战斗机。只是这个时代是飞机的性能提升速度剧烈变化的时代,去年经典往往第二年就会变成过时货了。更何况是到了1937年的抗战时)
刺耳的尖啸声响起。
俯冲的霍克II型战斗机上安装了风哨,飞机俯冲时受气流影响,发出刺耳的尖啸,让在三公里外观看的英国舰员中不少人忍不住捂住了耳朵。而梅登司令官面无表情地和中国军长并肩而立,抬着头,冷冷地看着以俯冲投弹的飞机。
领头机的人,是红军中飞行技术最好的前东北籍飞行员余生,他在德国时认识了一战德国的王牌飞行员乌德特,那也是一位迷恋俯冲轰炸的大人物,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俯冲轰炸的技巧,并花下大精力苦练过。
余生带头,以六十度角的角度驾俯冲而下,在四百米的高度投下机腹悬挂的一枚200公斤重的炸弹,而后迅速的改平。象咬带鱼似地跟在后面七架飞机也跟着差不多在同一高度投弹。
轰,轰,轰……连续的爆炸声在渔船周围接连响起,声音出乎意料地小,炸起的水花也不大。
林军长安慰脸色有些惨白的梅登司令道:“不必担心那船,这只是投弹训练,我们用的是练习弹,使用的是普通的黑火药,装药也不是很足,一大半的装药都是沙子和染料。”
几分钟后,演习结束。完成俯冲轰炸“演习”的八架飞机在英国舰队头上七百米的高度的位置转了一圈,然后向北飞去。没等他们消失,南边的空中又过飞过来一队八架飞机,照例在英国舰队头上同样的高度又转了一圈,然后再飞走。
眼尖的英国舰员甚至凭肉眼就能看到,新来的那八架飞机,机腹处同样挂着一颗炸弹,只是谁也不知道,这枚炸弹里填充是TNT炸药还是普通的黑火药加沙子。
那条被“轰炸”的渔船并没有沉没,五艘内河炮舰经过他时,每艘舰上的成员都看到了他的状况。被漆成白色的船身上沾满红红绿绿黄黄的染色剂,在六月的阳光下十分引人注目。船头和船身位置各有两个澡盆大焦黑的洞,那是因为有两枚炸弹投得太准,直接命中了船体在船上爆炸造成的,导致船上起了一点小火,不过很快被上船灭火的船员扑灭了。这艘渔船由于是纯木头建造,虽然破了两个大洞,却还能顽强地浮在水面上。
上船的红军水兵简单地灭了火,填补了破洞后就将他拉到江边进行修补。对于经过的英国舰队,他们连多看一眼的兴趣也欠乏。船上的两个焦黑的大洞,就象咧开的两张嘴,正无情地嘲弄着被羞辱了的英国人。
这支由梅登司令官率领的内河舰队,最终没有在安庆靠岸。红军为他们准备好了交通艇,打下安庆后也已安顿好了当地的外国侨民。通过交通艇,英国军舰接收了数十余位因为战争而被困在安庆的外国侨民,然后掉头而下,沿途又在池州和铜陵两处沿江城市接收了侨民,最后灰溜溜地回到了上海。
不久之后,南京战役打响,扼守长江口的江阴要塞守军起义投共,长江航道彻底对外国舰队说“NO”。在那之后,他的舰队就再也没有机会越过江阴,更在六月底,被赶出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