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魔幻雄心到星辰大 第534章

作者:坑王之王

每个病人十文钱,倒也不算是特别大的开支,而卫生院都是以乡镇为单位运营,每天接诊的病人数量也不算少,差不多也能够把这部分的开支抵消掉,省的大家在那里扯皮,平白的浪费时间和精力。

当然最重要的是,艾玛帝国现在确实不缺钱,即便已经开始了集村并寨的大工程,不过每年的财政盈余任然很大,把这部分的负担接过来也不算特别为难,他直接答应了下来:“这一点我没意见。”

既然最大的支出都转移掉了,幔大林的脸色明显轻松了好多:“县医院和市急诊也将沿用这个框架,只是标准更高一些。”

“县医院之中的正式医生,每个月需要更高的工资待遇,然后因为要使用专业仪器,这些仪器也有损耗和折旧,各种相关耗材的开支也更大,所以每一个病人的挂号费用上升到一百文钱。”

“市急诊之中的主刀医生,相关的待遇再次提升一级,突发事故直升机接送的费用较高,而且各种急救设备的价格也难以进行预估,所以出诊费用为一千文钱一次,然后按市价收费。”

“嗯,我们的医疗人才还不够多,现在也只能先这样了。”萧致远补充了一句:“如果是车祸之类的突发事故,只要有人拨打了救助电话,医疗直升机就必须出动,费用等出院之后再算。”

“至于地震、台风、海啸、洪水之类的天灾,急诊中心也必须全力救治,治疗完成之后统一汇总,由政府这边实报实销,至于那些寻常的意外和急病,所有费用就由受治人员自行承担。”

反正艾玛帝国就一家银行,而且所有人只能开一张卡,直接绑定个人身份证,除非一辈子不坐火车、轮船、飞机,也一辈子不去工厂上班,不然钱进了卡里自动扣掉,不愁有人敢赖账。

张作霖也点了点头:“确实,如果遇到天灾的话,继续让灾民承担急诊费用不太合适,这部分我会安排专人负责对接。”

县医院和市急诊的费用这件事上,就再一次到了看屁股的时候了。

屁民们当然希望一分钱不用给,而且一场大病或者意外,就导致小康家庭陷入困境,似乎也不利于提高生活水平,但是医生的数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国家投钱多就能够彻底解决的。

真的搞所谓的‘全民免费医疗’的后果,只能是像某些皿煮国家一样,一堆人都涌入医院之中,得了急病的也得拿号排队,排个十几天,等你已经死掉了,也就差不多轮到你了。

实际上兔子家,就因为医院收费过低,很多人屁大一个感冒,都非要去最有名的医院看,平白的浪费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让真正有大病和重病的人,看个病光排队就得浪费一天时间。

所以三级医疗体系也只有分级收费,用费用来过滤掉那些没有实际需求,就是单纯的觉得自己过于尊贵,屁大一点病都恨不得专家会诊的人,让真正有需求的人,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顶多做好各方面监督工作,尽量保证只收取基本的挂号费,然后各种相关耗材别滥用,不要让医院玩乱收费那一套,别搞得和皿煮国家一样,病人进来喝口水就敢开个几万美刀的账单。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艾玛帝国的医疗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第五十五章 机械耕种

萧致远在忙碌着,外疆地区的移民们更是忙碌,乜德栋家也是一样的,他们正在忙着种田呢。

艾玛帝国没有那么多牛马可以提供,而且这些传统农业之中的重劳力,其实都是相当娇贵的东西,需要悉心的照料才能够保持体力,放到不熟悉习性的人手里,很容易一个不小心就养死一大片。

所以这些新的移民城镇之中,根本就没有牛马骡子之类的东西,而是统一的配置了农技站,然后部署了一些四不像,低价帮助农民运输各种重物,还有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翻犁机和收割机。

乜德栋忙活了半年的时间,才把自家那三十亩地完整的翻了一遍,到了该下种的时候自然不会继续这么干了,浪费了最好的播种时间的话,这一年的收成可就彻底的泡汤了,他耽搁不起。

西伯利亚的土地相当肥沃,但是纬度上已经接近北极圈了,只有每年的夏秋季节光照较足,到了春冬季节昼短夜长的现象会比较普遍,所以并不能像中原地区那样,每年种植两季的作物。

这些相关的禁忌,之前军训的时候就有教官讲过了,住进镇子里面这半年多一来,镇上的教导员也会隔段时间讲一次,几乎所有的移民们都知道了,大家也都相当的重视这件事情。

所以接到了镇上的广播,说是今年的种子已经到货,各家可以去领的这一天,他早早的就爬了起来刷牙洗脸,然后就拿上了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跑到了农技站的大门前排队。

而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农技站大门前早早的就站满了人,好在随着移民的逐渐充实,所有的机关单位都已经进入了正常上班状态,所以到了早上八点钟,大门就准时的打开了。

看着人有点多,很快就来了两个警察,维持着大门外排队的秩序,乜德栋老老实实的跟在别人后面,进入农技站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又刷卡缴纳了费用之后,就领到了一个号码牌。

艾玛帝国已经实现了大数据联网,所以他刷身份证进行登记之后,之前分到了几亩地,又处于什么位置,需要多少种子几袋化肥之类的资料,都会自动的完成分配并且打印出来。

乜德栋在乡政府的院子里面做了一上午,终于听到了大喇叭在叫着自己的号码,赶紧去库房门口那里等着,接着就有一辆四不像突突突的开了出来,车上运的就是他家的种子和化肥。

他直接把号码牌交给了驾驶员,然后就爬到了半敞开的驾驶室里面,忍受着二冲程柴油机在平地上都不断震动的节奏,为驾驶员指引了一下岔路,搭着顺风车就来到了自家的田边。

虽然用的是最便宜的柴油发动机,不过这款作为标准配置的四不像,其实还搭载了简单地自卸车斗,驾驶员把车屁股对准了位置之后,扳了一下开关,车斗就慢慢的竖了起来。

车斗里面装着的,用袋子包好的种子和化肥,很轻易地就卸载到了田边,乜德栋道谢之后,就很干脆的蹲在了化肥上,不断地眺望着远处的耕地,听着此起彼伏的突突声,等着播种机过来。

他早上起得还算早,所以排队的时候排在了前面,所以才中午时分就领到了种子,有些动作慢一点的就得等到第二天了,好在四不像的力气足,一家的东西一次就能运完,倒也不用担心赶不上。

乜德栋在马路上蹲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一辆自动化播种机伴随着突突声开了过来,他赶紧上去招呼了驾驶员,然后帮着把一包复合肥和一包种子,一起搬到了机器的料斗里面并且拆开了上面的封条。

考虑到这些新移民的知识水平都不高,就连农技站里面那些指导员都不是很懂技术,所以化肥厂运来的直接就是已经配比好了的复合肥,按照大概的量撒下去就行,不需要自己调配各种化肥的比例。

而且西伯利亚平原上,虽然有着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等知名的水系,实际上的水源并不是很充足,都是之前几千年一直没有人开发才积攒下来的,真要敞开来利用的话,很容易就用光了,导致环境变化。

考虑到未来即将移民的人口数量,这里的水源必须经过严格的规划,主要用于供应居民的日产生活,而不能大力用于发展各种用水量较大的农业,那些重污染的工业就更要严禁,只能作为一个大号农场来经营。

所以艾玛帝国也没有打算在外疆地区大量种植水稻这样的作物,而是选择了统一种植用水量较低的小麦,面粉照样是中原地区的主食之一,而且种植和管理的难度也更低一些,适合技术水平不高的新移民农户。

反正现在帝国的铁路交通异常的发达,大宗物资的陆地运输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运输量和运输效率也是世界第一,到时候这里吃不完的面粉运出去供应中原地区,再把这里缺少的东西运过来补充就是了。

搬完了东西之后,乜德栋就没啥作用了,只能继续蹲在田埂上,看着播种机突突突的在田里面跑,然后机械犁铧快速的翻动着田里的土壤,料斗里面的种子和化肥,自动的抛洒在田垄之中,比手动快多了。

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三十亩地就全部翻了一遍,种子和化肥也都洒在了田里,这还是因为驾驶员也是新手,不敢把速度开的太快,转弯的时候速度过慢,浪费了大量时间的结果,熟练工估计更快。

收拾了一下剩下的一点种子和化肥,乜德栋搭乘着播种机回到了镇上,然后把这些东西都搬到了库房收着,毕竟机器播种也就是效率较高,但是很多地方可能不够均匀,之后还需要人力补种一轮呢。

靠着这些效率惊人的农业机械,外疆省这些已经被开发出来的田地,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播种,第一次让张作霖等只见识过旧农村的官僚,了解到了所谓的工业化耕种是什么意思。

第五十六章 教育孩子

等了十几天之后,田地里面已经出现了绿色的嫩芽,那是之前种下的小麦已经开始发芽了。

乜德栋也按照镇上技术员的指点,手动把之前剩下的种子和化肥拌在一起,去自家田里面仔细的检查了一遍,那些小麦过于稀疏的地方,都用锄头翻开之后进行了补种,尽量的提高小麦的密度。

然后就是去刷卡买了农药,兑上水之后灌到手压式喷壶里面,细心的给这些麦苗打了几遍农药,这活听着似乎很简单,但是要背着二十公斤的水壶,在田里面一转就是一整天,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很大。

好在看着田里面的麦苗不断长大,乜德栋的心里灭别提有多美了,只要每天盯着田里看一会,身上的疲劳就都飞走了,就又可以坚持干下去了,这可是全家人的希望啊,能让他不断地想起秋收的美景。

喷洒完农药只是一个开始,这些耕地之前都是草皮,自然留下了很多的草籽,在化肥的催动下,长势一点都不比小麦低,如果不及时清理,肯定会和小麦争夺肥力和供水,那样年底的收成可就难看了。

所以乜德栋每天都和老婆一起,扛着锄头在田间来回的翻土,把那些长起来的草都给挖掉,然后翻到土里面盖起来,这样这些杂草腐烂之后,就能够增加田地的肥力,来年的庄家长势会变得更好。

他也在感激乡政府,今年镇上的学校开学了,家里两个娃娃的年龄够的上,登记了一下之后都送进去读书了,学校里面吃饭不用钱,又帮他节省了一大笔,毕竟‘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可不是在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