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兵之武器发明家 第247章

作者:杜甫

此情此景,让所有人都想起了一部米国人拍摄的电影。

超人。

“嘶嘶”的声音从频道里bgde依稀地传来,仿佛潜艇上此时有人现在正在牙痛。

牙痛,不对,是震惊,震惊的人,正是潜艇的政委。

他没有见识过纳米服的威力,因此他根本就无法理解,一台五米高的机甲,怎么能够对一艘核潜艇造成伤害

而且,还是徒手

一艘小帆板,能够对一艘军舰造成伤害吗

“障碍清除”唐心怡谨慎地利用皮城女警狙击枪的锁定光圈,扫视了一番,没有再发现任何目标。

这也是很正常的,一艘核潜艇已经完全可以胜任一片海域的封锁任务,米国人没必要再多派另外一艘核潜艇在一旁协助。

他们再财大气粗,也没粗到这个地步。

“继续前进”雷战的声音传来,“小心一点,动作弧度不要太大,米国人还有水面战舰在负责监控”

“明白”何晨光和唐心怡回答了一声,接着向前无声无息地游去。

潜艇封锁线,已经是米国人封锁线里最后的一环,也是风险最大的一环,现在这一道防线被机甲轻描淡写地解决了,甚至都没有惊动米国人。

因此包括机甲与核潜艇在内,都安然地通过了这道海底山脉。

过了海底山脉之后,地势开始陡然升高,这意味着大家已经开始靠近大陆架了。

而且,这附近的海水也变得温热无比,海底满布着各种各样的矿石结晶,整个海底都宛如水晶宫一般,在微光夜视仪之下显得熠熠生辉。

这些都是火山岩结晶,只有在深海这样高压的地方,才会形成如此晶莹剔透的晶体,因为其中的气泡以及杂质都被强大的水压给压了出去,只剩下纯净的晶体。

时间久了,这些晶体都会被海水中延绵不断的沉淀物所覆盖掩藏,唯有在火山刚刚喷发过的这段时间里,大家才能够看到这样的奇景,而且,还得是冒着生命危险才能够靠近。

到了这里,潜艇已经无法再继续前进,因为前面的深度已经不够潜艇隐藏自己了。

但是机甲依然在继续前进,这也是机甲此行的目标。

虽然外面风景及其漂亮与罕见,但是此时谁也没心思关注那些结晶体,而是都微微有些紧张起来。

这里,就是那座在太平洋上新鲜冒出来的岛屿

这座岛屿,本身是一片海底礁石,只不过由于地震引发了海底火山的喷发,整个礁石活生生地被喷发的力量顶出了水面,冷却的岩浆构筑成为小岛新的地基。

这不是关键,真正的关键,是火山喷发,使得原本根本无法开采到的地球深处矿石,也随之上升到了地面

第453章:惊疑不定

第453章:惊疑不定 地球上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很多珍稀的金属或者晶体,其储量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稀缺。

比如说钻石与黄金。

钻石目前探明可开采的储量,已经足以让世界上所有人平均获得一公斤以上的钻石,别说在地壳深处的钻石储量了。

实际上钻石只是一个以不列颠戴尔比思公司为首,包括媒体在内的所有机构联合操作,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大量洗脑式宣传所制造出来的最大骗局。

钻石除了装饰之外,并没有其他作用,目前已经开采出来的钻石已经可以满足全球市场三千年的消耗,这还是将成本低廉的工业钻石排除在外的计算。

但是媒体依然还在大肆地鼓吹钻石的保值,钻石的价格也依然一路水涨船高。

一个在目前就已经储存了三千年消耗的玩意,在人类毁灭之前,是否会真的出现稀缺的可能

普通的石头能保值吗如果不能,那么一块能反光的石头为什么能

与之相同的,还有黄金。

黄金在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是六十万亿吨,也就是说,地球上的人每人可以平均分得将近一万吨的黄金。

而整个地球的黄金储量,说出来可能会吓人一跳。

跟铁一样多。

我们的地球与其说是一个铁质核心,倒不如说是一个黄金核心,因为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这些重一点的元素都会被引力拉扯到地球的核心位置。

市场上流通的这些所谓贵金属或者贵晶体,其本身并不真正稀缺,而真正稀缺的,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听过它的名字,因为太过稀缺,人类在数十万年的发展历程中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存在,根本就不会将其纳入自己的使用体系中。

直到太空时代的来临。

太空时代来临之时,人类终于发现,这些原本毫无作用的稀有元素居然在航天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铁以下的元素是由恒星的核聚变反应形成的,而铁以上,则需要超新星爆发才能够形成。

而绝大多数稀缺元素,都是在元素周期表上及其靠后的位置,它们比前面的元素在更高的温度和更高的压力下诞生,自然要比那些元素更稳定。

唯一的问题在于,这些元素都处于地球深处,地表人类技术可以开采的范围内及其有限。

这也就是这个小岛会如此重要的原因。

潜艇在小岛的大陆架边缘位置停了下来,就像一块礁石一般,将自己隐藏在了海底。

而机甲则是在沿着逐渐抬升的海底,一路朝小岛摸去,他们走得不紧不慢,因为天马上就要黑了。

黑夜,始终是特种兵最好的掩护,即使是在现代科技条件下,黑夜突袭,也拥有着远比白天更高的胜算。

米国人不知道华夏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小岛附近,此时他们依然在忙着抢救自己的核潜艇。

核潜艇的水平舵受损,本身并没有沉没的风险,但是这里靠近马绍尔与基里巴斯两个岛国,海底多的是各种山脉和礁石,如果如果核潜艇在失控之下撞上了海底山峰,显然再硬的外壳也逃不过沉没的下场。

潜艇里此时回荡着声嘶力竭的叫嚷声,陡然突发的情况,果然让那名患了tsd的军官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他跳了起来,在倾斜的船舱中跳来跳去,嘴里大叫着“华夏人来了华夏人攻击了我们”

最让人心生恐惧的,是他此时已经掏出了自己的配枪。

“闭嘴,收起你的枪”舰长压制着心头的怒气,严厉地说道。

“休斯顿号,你们遭受了攻击吗”通讯器里响起了卡尔文森号舰长,也是米国舰队最高指挥官的声音。

他隐约地听到了那名军官的喊叫,此时有些惊疑不定。

“将军,我不认为我们是因为遭受了攻击而受损,我认为原因很可能是鲁莽的驾驶行为”舰长此时也无法完全确定,但深思之下,觉得应该不会是人为搞鬼,因为太难了。

不过他依然再次狠狠地瞪了负责驾驶的军士长一眼,这些中了街头文化的毒的年轻一代,天生就喜欢速度,任何玩意到了他们手中,都希望能够玩一出漂移的炫酷动作来。

不管是坦克,还是军舰,甚至包括潜艇,这也是米国人喜欢撞船的原因。

求鲜花

“全体注意一级战备”卡尔文森号舰长的命令马上在整个舰队响起。

实际上患了tsd的不止那名依然一脸惊恐的军官,还包括卡尔文森号舰长本人。

毕竟罗斯福号当时的惨状他同样看在眼里。

所有人顿时一愣,马上场面更加混乱起来,原本打算规避撞船风险的战舰纷纷返回自己的位置,并且重新开启了武器防御系统。

他们很幸运,休斯顿号核潜艇受损区域并没有影响他们的转向舵,只不过是他们的舰身失去了平衡而已。

因此休斯顿号没有偏离自己的方向,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终于成功地浮出了水面。

休斯顿号是尾部朝上冲出海面的,这样诡异的姿势,让离他们最近的一艘救援船不由得一愣。

不过他们马上就借机看到了休斯顿号尾部水平舵的损坏情况。

“将军”救援船的船长报告道,“我们已经发现休斯顿号损坏情况,他们的尾部水平舵成将近九十度向下弯折,初步确定,他们的确是因为撞山而损坏”

卡尔文森号的舰长微微松了一口气,他不放心地询问其他舰艇“其他舰船有没有发现异常之处”

“一切正常,将军”

“我们什么也没发现”

舰队里的其他成员纷纷地回答。

顿了一下,舰长自信的笑道“将军,请您放心。这片海域早已被我们严密封锁,一切可疑事物都会被第一时间拦截,不存在有其他舰艇突入的可能性”

最高指挥官淡淡道“不要掉以轻心,时刻戒备着”

米国人在这片海域停留的时间太久,久到他们所有的规律都已经被华夏摸清了,然后见缝插针地策划了这一次行动。

华夏潜艇前进路线上的唯一直接阻碍,就是休斯顿号核潜艇。

骄傲自大的米国人从来不肯正视华夏已经有能力和他们正面对抗这个事实,或许是揍那些第三世界国家揍多了,米国人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观念转变过来。

这种轻视,已经让米国人付出了很多代价。

而这个代价,还在继续。

第454章:局势!

第454章:局势! 海面上的纷乱还在继续,战备级别已经降到了第三级,但是舰队司令依然没有降回之前的警戒级别,也就是四级战备。

小岛的西北部有一个小海湾,而海湾的深处,就建有一个临时的军营。

此时军营面向海湾的方向,已经建立了一个反登陆阵地,包括海湾的犄角处,也建立了一个炮兵阵地。

整个军营里,一共有三百多人,这些人是米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个营。

整个小岛一共有五个类似的军营,其中三个属于米国人,而另外两个,则分别属于马绍尔以及基里巴斯。

这个岛是两个国家一起发现的,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岛是自己的,只不过米国人打算来开采这个岛的资源,因此他们没有向外公布这“四三七”个岛的信息。

马绍尔和基里巴斯双方都不会对小岛的主权有让步,再加上米国人已经参与了进来,这座小岛已经不可能成为某一个国家的领土。

按照国际海洋公约,这种争议性的小岛一般都是被划分为公海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谁也不能宣示对这个岛拥有主权。

没有主权,那么米国人的资源开采费也就与马绍尔以及基里巴斯无关了,这当然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因此三方议定,由米国、马绍尔、基里巴斯共同占据这个小岛,其中米国人拥有这个小岛的资源开采权,并且为此付给马绍尔以及基里巴斯两个国家五亿美金一年的资源开采费用。

五亿美金,别说买通一个国家,在华夏恐怕连个民营企业家都搞不定,但是两个小国却高兴地疯了。

为此,他们直接将米国人当爷看待,同时也为了彰显自己的存在,特意一国在岛上设立了一个军营,由米国人当桥梁,在其中沟通。

这两个军营并不是一个花花架子,为了避免另外一方直接抢掉自己的金饭碗,两国都将自己仅有的装甲车什么的都放到了岛上。

这两个国家的军费都是米国人援助的,武器和装甲车自然也是从米国进口,因此放眼望去,整个小岛都是米械部队,只不过有的先进,有的落后而已。

一级战备是整个舰队联动的,包括海岛上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们。同时战备命令也传达到了两个小国的军营里,至于他们会不会动,米国人也并不如何在乎。

此时军营里的所有士兵都离开了自己的营房,而是呆在了阵地上。

六名米国士兵此时正蹲在一个加榴炮掩体里,汗流浃背地盯着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