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行吧。”
又过了一会儿,看着计算出来的数据,张国和王武傻眼了。
3425斤…3426斤…
这产量反而越测越高。
“小王,去年的平均产量是多少呢?”张国有点迷惘了地问。
王武:“3100多吧,估计有八九个点的增幅。”
张国:“要不咱们报少点吧。”
一个个样本的实测下来,两人麻木了,最终还是将数据如实上报了局长,名义上的县级调查队长。
局长陈忠看完后,也愣了愣,正色道:“上级还专门打了招呼,让今年严谨点,这数据不会有错吧。”
张国想着这些天一个个乡镇的实地跑下来,就是为了一个力求真实。
“除非统计学不存在了。”
“否则这430多万吨粮食就没有掺杂一点水分!”
…
一个个基层的数据开始往上报,从最初的忐忑,但最后发现增产的不止一个。
各个产粮大县又恢复了信心。
‘除非统计学不存在了’也快成了下级回复上级的口头禅,最终一步步传到了罗瑞云耳中。
而详实的基础数据,第三方审计也核查了数据的真实性,都给了罗瑞云莫大的信心。
随后就是激动,振奋!
在全球粮食危机下,华夏再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0亿吨!
占全球粮食产量的比例已达到了45%!
这是何等的重要!
当罗瑞云向领导汇报,领导又再度向大领导汇报后,统计局才联合农业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终全国粮食产量数据。
10.13亿吨!
继前两年的匀速增长后,又突然来了一次爆发,高达8%的增速让国民振奋,世界瞩目。
可能媒体记者也有些麻木了。
对这一数据并没有质疑。
反而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一个劲的解释粮食增产是怎么来的。
“密植技术全覆盖,轮作休耕让地力得到恢复,耕地面积增加,种子科技,连续三年环境治理……”
理由都快说烂了,前来的媒体记者早都熟悉了。
他们关心的不是这,而是在粮食危机背景下,华夏会如何让利益最大化。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谁踏马想听你说这个啊!
然而,在发布会上,基本只能听到这些,但不断涌入国内的粮商,证明了控制了粮食有多么强大。
某处四合院里。
数名老人又聚到了一起。
“郭阳现在在哪里?”
“在兰市附近吧,先去看了文冠果能源林和红旗河,又去了定西,听说这两天忙着品尝当地的宽粉。”
“他倒有闲心。”大领导沉吟道:“不过,现在这情况,急的也不是我们。”
“最近请求和我们进行访问交流的越来越多了。”
“现在粮食在手,缺粮的国家都要看我们脸色,我觉得可以收一些利息回来了。”
“利息?”大领导冷哼一声:“暂且如此吧。”
“那从哪里入手?”
“海峡对面。”
“的确应该如此。”
“如果有人反复变卦呢?”
“西边也不会坐视不管。”
“先获得大义吧,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最迟就是红旗河通水之后……”
“大义不大义的已经不重要了。”大领导沉吟道:“你们要知道我们的目标,不只是一个岛,而是地球村!”
在场的都是大领导信任之人,‘地球村’计划也已经透露给了在场之人。
然而,即使知道了,在这一刻,也都迟疑了。
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
“我们有盟友吗?”
“没有。”
“太冒险了,当年德国可都还有两个盟友呢。”
“但我们有充足的粮食,而在嘉禾的操控之下,全球粮食危机只会越来越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会缺盟友吗?”
“一旦粮食危机缓解……”
“短时间不用考虑这个可能性。”大领导打断道:“原本我也有疑虑,但经过三年观察,结果你们也知道,事情在往设想的方向走……”
第531章 静候时机
“事情在往设想的方向走…”
四合院里短暂沉默了会儿。
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岛国和南韩都面临着严重的‘米荒’危机。
而南北美洲在农业生产上依然不景气,东欧粮仓虽然大多掌握在欧美资本手中,但嘉禾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后,在东欧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关键是,有嘉禾在东欧,东欧粮仓也迟早会出问题。
所以,大领导的信心并不是无根无据。
“基辛格有一句话挺应景的: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华夏没有控制石油,但却有了替代品,更是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
以前,全球有约30个国家粮食自给率不足50%,而现在这个数据再次大幅提升。
粮食在地缘政治中能发挥的作用大大增加。”
老人顿了顿,又说:“想要摧毁一个国家,不必用原子弹,只需要让他们的货币贬值,再断供粮食就足以。”
众人都明白粮食危机对政权的颠覆性。
有人说:“可是也有‘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祖训。”
大领导:“此一时彼一时,如果那位在,想必也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战略机会。”
没人能改变他的意志。
现在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众人又开始讨论起了对外局势。
“中东不足为惧,一群缺粮国,石油进口需求又大大降低,都得求着我们。”
“岛国、南韩、菲律宾……跳梁小丑罢了,如果断粮,乱起来会很快。”
“阿三,已经烂了。”
“欧美…还有些家底,也是最难啃的骨头。”
“别忘了,还有大毛子,大毛的粮食供应一直很充足,也是小麦出口国,而且,百年前的旧账是不是也该算了。”
“大毛子肯定要碰一碰的,不过,苦寒之地不好搞,面积又大,指望大毛子闹粮食危机不太现实。”
讨论下来,最大的威胁反而是大毛,毕竟是强国,又是邻居,真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能威胁到本土。
“如果大毛和二毛能先碰一碰就好了。”
“好像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一碰,大毛和二毛的粮食出口必然受到影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怎么让他们打起来呢?”
“咳咳。”大领导说道:“这事再议,先任其自由发展,照现在大毛和二毛的冲突,再进一步并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稳住阵脚,做好准备,等外面乱起来再出手,好了,该干嘛干嘛去。”
这样的碰头会已经举止了好一次,每一次大领导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不可置信,到慢慢接受,现在已经能正常的讨论如何执行。
等再过几年,是不是就该这些人催着他动手了?
但时间还不够,等国外局势慢慢糜烂,等一条红旗河,等更充裕的能源和粮食储备。
想到红旗河,大领导就想起了郭阳,这小子在非洲的折腾也不小,顿时就脑门一阵疼。
以后该如何处理他呢?
时至今日,除了他和上一任,以及另一位知晓全貌,其余的长老们都只知道背后有嘉禾的生物技术。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种技术该收归国有。
然而,这实际上全寄托在郭阳一个人身上,如果没有他,可能就不会有这些技术。
关键他还年轻,又一直注重保养,嘉禾还有一系列养生的产品,就算熬也能把他们这些老头熬死了。
但如果把目标放大到全球,要多容下一个嘉禾,也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出的选择。
嘉禾不就是天然的盟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