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话糙理不糙,小钢炮‘欺负人’还是讲道理的。
郭阳沉吟道:“如果要开发这片戈壁,全部种上戈壁藜,需要多少水?够吗?”
“水不够。”
这次说话的是牛虎林。
在昨天他就得到了老板要来看戈壁藜情况的通知,就猜到了老板可能会对这片戈壁有想法。
于是他就提前算了一下
“这一片戈壁大约有1000万亩出头,即使每年每亩只用10方水,那也是1亿方,全部开发就意味着西湖湿地没来水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开发一半,既能保证西湖湿地现在的规模不萎缩,也能让戈壁藜正常生长。”
郭阳问:“每亩10方水够吗?”
牛虎林笑道:“够了,这片戈壁藜也就夏天最旱时会补1~2次水,其它时候都是不管的。”
戈壁藜还是很耐旱。
郭阳估摸着也没问题,“那按一半来吧,提方案,然后报给我,秋天直接开搞,罗布泊可以先放一放。”
“好,没问题。”牛虎林笑道,在瓜州戈壁上搞项目,总比在沙漠里好,好歹时不时还能进城。
现场只有卢泽川一人有点郁闷,罗布泊的植物引种也做了两三年了,效果不错,但一直是小打小闹。
眼看着疏勒河河水有望再次流到罗布泊,却被人为截断了。
郭阳也看到了人群中卢泽川沮丧着脸,当初卢泽川提的项目还是他特批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卢泽川呢,你也不要急,罗布泊是最难啃的骨头,自然得留在最后,等红旗河通水了,问题也就解决了。”
卢泽川摸了摸头:“其实我也不急,主要是牛吹出去了,这下罗钾的人还不知道怎么笑话我呢。”
郭阳哈哈说道:“这我就没辙了,自己吹的牛得自己担着。”
顿了顿,郭阳再次看向牛虎林,“除了这片戈壁,集团还打算再拿几块戈壁,你有推荐的地方没?”
“现在红旗河在修,大部分戈壁没必要提前动。”牛虎林沉吟了会儿,才说道:“有两个选择。”
“一是玉门--敦煌——阿克塞这一带的祁连山北麓,借着山麓的冰雪融水,可以尝试人为播种戈壁藜,应该有不错的效果。”
“二是柴达木盆地戈壁,也是盆地边缘山麓地带,山上的水源涵养林也见效了,在山麓地带播撒戈壁藜和种树都可以。
唯独的问题,是没有经济效益,基本上投多少就亏多少。”
郭阳就没在乎过经济效益,在乎的是能获得多少能量。
“大约有多少亩?”
牛虎林说:“每一块都肯定有大几千万亩,任何一块都可能需要10年以上时间。”
郭阳笑道:“如果再加上农垦队伍呢?多久有把握让祁连山麓和柴达木盆地边缘围上一圈绿色。”
牛虎林愣了愣,这是真要全拿下啊,我的个乖乖。
几千万亩只是他随口估计的,如果要算上一些不宜开发的,柴达木盆地戈壁肯定有上亿亩了。
而玉门--敦煌——阿克塞也有大几千万亩。
两者相加说不定有近两亿亩。
即使见惯了大场面,但这一刻,牛虎林也被吓住了。
其它在一旁听着的人,也暗自嘀咕,这不怕把牙给崩了吗?
但老板说了农垦队伍,如果说谁最擅长在戈壁上植树种草,那柴达木农垦必须有一席之地。
牛虎林沉吟道:“这得看农垦出多大的力了。”
“竭尽全力,甚至可能还会有其他人加入。”
这两块戈壁,他也同样有想法。
郭阳拍了拍有些鄂然的牛虎林,“走吧,先去看看祁连山麓的戈壁。”
从双塔水库开始,一行人继续走高速,而疏勒河在高速以北几十公里。
因此,疏勒河的情况是见不着了,只能看到瓜州以西的大片盐碱地,但面积缩小了很多。
初春季节,盐碱地的牧草也冒出了芽,上游的榆林河经过治理后,每年流经这片盐碱地的水也在增加。
也许有一天能汇集到疏勒河。
而在对向高速的南边,就是祁连山麓的戈壁滩。
戈壁滩上其实是有植物的,只是很稀疏,而嘉禾生态要做的就是播种戈壁藜。
为了保证存活率,可能还得给上一次水。
但产生的价值微乎其微,戈壁藜是优质的牧草,也是野骆驼的主要食物之一,但这种价值太低了,远远赶不上能源林。
但为了自然能量,
为了后续对外的扩张。
在车上时,郭阳就下定决心要再同时上三个戈壁项目:瓜州风电戈壁,祁连山麓戈壁,柴达木盆地戈壁。
合计面积超过两亿亩。
不止是播种戈壁藜,其它如沙冬青、胡杨等耐旱耐寒的草和树都可以种。
晚上,一行人抵达了敦煌。
饱餐一顿的同时,郭阳和牛虎林也安排了明日的行程,以及准备宴请一次项目上的人。
骆驼、牛羊、鸡鸭鱼以及其它一些美食都给安排上。
…
嘉禾总部。
祁子文打量着柿木真澄和黑木遥几人,不由在心里感叹,身材保持得真好。
他这两年都有些胖了。
不得不说,他有些欣赏岛国人的饮食习惯,除了相扑选手之外,几乎很少看到肥胖臃肿的人。
但除了饮食文化,也和土地资源有限有很大关系。
看着顶着几双熊猫眼的众人,祁子文笑着问道:“你好,柿木社长,昨晚休息得还好吧?”
故意的!
绝对是故意的!
似乎能感受到身后几人的怨气,柿木真澄说道:“挺好,嘉禾酒店住起来很舒适。”
祁子文说:“那就多住一人,丸红是贵国五大商社之一,嘉禾也希望和你们多合作。”
柿木真澄呵呵地笑道:“那就好,不知能否和嘉禾董事长见一面,有些事我想和他当面交流。”
“不太巧,董事长去戈壁上视察了,可能有一段时间都不会回来。”祁子文说:“有什么事和我谈是一样的。”
柿木真澄想明白了,对方是故意在躲着他。
明明他都提前一天连夜赶来,一大早又去庄园门口等着,然而,对方却又提前避开了。
很明显,他们入住嘉禾酒店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祁子文虽然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但以嘉禾如今的权势,柿木真澄也并不想得罪。
他尽力让自己表现得儒雅得体,说:“当然,合作上的事随时可以谈,但我想拜访一下贵公司董事长,仅仅是表达一下尊敬。”
这个态度放的足够低了。
祁子文说:“不过董事长不在公司。”
柿木真澄跟着说道:“不影响,我也可以去戈壁上找他。”
“董事长不会在一个位置久呆。”
“没关系,总能赶上的。”
“……”祁子文感叹于柿木真澄的执着,说:“那好吧,提前祝你好运,不知你们想谈什么合作?”
柿木真澄从黑木遥手中接过一份文件,“我们想与嘉禾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粮食、牧草、蔬菜、肉蛋奶等。”
柿木真澄顿了顿,又说:“同时我们想与嘉禾在海外合作投资生物能源林,嘉禾出技术,丸红出钱。”
祁子文猜测,最后一条对丸红才是最重要的。
相比农业,能源领域的收益才是丸红的核心。
除了传统的石油和天然气,新能源里,丸红已经参与了海上风电、氢能源等。
但生物能源的快速发展,同样冲击到了丸红的核心业务。
祁子文沉吟了会儿,说:“都可以谈,但我们要看到丸红的诚意。”
柿木真澄说:“当然,丸红是带着最大的诚意来的,在农产品价格和数量上,岛国应该没有比我们更大的进口商。”
祁子文微微颔首,“还有一个小要求,嘉禾的种子、农药和农机需要通过丸红到贵国销售。”
丸红一行人都愣了愣。
最后,
还是一旁的黑木遥黑着脸说道:“抱歉,冒昧说一下,贵国的种子在岛内可能没有竞争力,岛内的水稻、蔬菜和水果种子都是全世界最顶尖的。”
祁子文微微撇了撇嘴:“岛国在华的热门种子现在可都遭到了天禾的狙击。”
黑木遥争执道:“在岛国不一样,农民习惯了那些种子……”
“是农民只能买那些种子吧!”祁子文强硬打断:“农协势大,丸红在农资领域没有话语权,这才是真相吧?”
“是又如何。”
丸红一行没人否认。
岛国农协是农民自发联合的互助组织,拥有1200万会员,即从事农业的农民,享有一人一票的决策权。
农协主导了全岛国的品种改良、种植技术、统一采购农资,以及80%以上的农产品流通。
而在农协的控制下,岛国的农资以及农产品价格都长期保持着高位。
比如久保田的农机,在岛国的零售价比在华更贵。